孔雀東南飛,焦母對劉蘭芝的忿恨之心從何而來

2020-12-23 騰訊網

那年,京城一個姓劉的高官告老還鄉,回到廬江郡居住。他有一個兒子,本事不大,脾氣不小,沒啥出息。卻有一個女兒,取名蘭芝,生得如花似玉,知書達理,從小細心教養,琴棋書畫、針織女工無所不通。

到了出嫁的年齡,許多富貴人家上門求親,蘭芝姑娘卻提出,不嫁富貴豪門,只求溫柔才子。

然後,爹娘替她選中了一個叫焦仲卿的書生。焦家雖是鄉間平民,但是焦仲卿飽讀詩書,性格溫和,侍母至孝,是當地有名的才子、孝子,人品、才華都不錯。

劉蘭芝身在閨閣之中,也聽說過此人,心中歡喜。她哥哥卻強烈反對,認為妹妹嫁給這樣一個白丁,劉家就失去了跟豪門聯姻的機會,他們劉家以後在官場上就更難崛起了。

劉蘭芝也為自己強烈爭取,爹娘心疼女兒,最終依了女兒的心願。

劉家蘭芝姑娘,在當地也是美名傳揚的,是書生才子們傾慕的佳人,只是不敢奢求。焦仲卿沒想到,劉家會主動把橄欖枝伸給自己,心中那個歡喜呀。

可是劉家的門第那麼高,為了兒子的面子,焦母替兒子籌備了一份聘禮。這份聘禮對於劉家微不足道,對於焦家卻是傾盡了全力。

出嫁那天,蘭芝姑娘帶去了六七十箱嫁妝。然而焦母看著並不覺得高興,反而生氣,一邊心疼自己送出去的聘禮,一邊覺得劉家是故意炫耀。

次日清早,劉蘭芝打扮的整整齊齊,去給婆婆請安敬茶。婆婆看她穿一身新衣,頭戴珠翠,身披環佩,就氣不打一處來,心想自己一輩子都沒穿戴的這麼好過。當著兒子的面不好責罵,就陰陽怪氣地警告兒媳不要不知節儉,嫁到焦家就要依照他們家的規矩過苦日子。

此後,劉蘭芝就摘了釵環首飾,換上粗布衣服。

婚後,焦仲卿憑藉嶽父從前的關係,謀了一個小吏的官職。

焦母在外面可得意了,逢人便說:我家兒子多了不起,以後是要當大官的;劉家有什麼了不起,早就是個過氣的官,還不是上趕著求到我兒子,還倒貼嫁妝。

誰知焦仲卿不是個當官的料,當了三年也沒做出什麼成績,仍是個小吏。他自己也沒什麼仕途進取之心,只想夫妻和樂過日子就夠了。

焦母在外面越來越沒面子,回家就罵劉蘭芝,罵她爹不給焦仲卿弄個更大的官,罵她迷住了夫君不讓他上進。

焦仲卿在外地上任,一年難得回來幾次,每次回來就跟媳婦卿卿我我,焦母看著更是刺眼。待兒子走後,就罵兒媳霸著她兒子也不生個蛋,要讓他們焦家絕後。

當然,所有的忿恨都不會只是因一件事而起。

想到送給劉家的聘禮,焦母更是肉疼,若是叫兒媳把嫁妝拿出來,會遭外人罵的,怎麼辦?劉蘭芝不是會織布嘛,就讓她織布賣錢,把那錢補貼回來。哼,憑什麼我兒子在外面辛苦地賺錢養家,你在家裡悠閒的彈琴作樂。

於是,劉蘭芝就更沒了好日子。每天雞叫時就起床織布,織到深更半夜都不得休息,白天還要按時請安,侍奉公婆,照顧小姑子。

婆婆看她不順眼,就能處處挑出她的毛病:織布太慢了,茶水太燙了,沒叫你動你竟敢動了,沒叫你出聲兒你竟敢出聲兒了。

劉蘭芝畢竟是自小尊貴的千金小姐,不可能吃苦受屈了還能跟個丫環似的低眉順眼賠笑臉。躲回房裡掉眼淚,焦母也會憤憤不平,認為兒媳沒有老老實實跪下聽她訓,太擅自妄為了。

總之,這兒媳不是她自己挑選的,她在兒子的終身大事上竟然沒有機會行使決定性權威,她就是不爽,就是要把這個兒媳休了,按她的主意娶一個進來,花再多的聘禮也情願,娶個母老虎進來也認了。

劉蘭芝辭別的時候,再次打扮了一番,換上繡花衣裙,戴上珠寶玉佩,化著精美的妝容,步態嫋嫋,端莊大方,標準的大家閨秀風範。

焦母見到她這個模樣,又是大怒。

要說這個時候,劉蘭芝穿戴的是自己的陪嫁,而且是遂她的意被休出門,她為何還會怒?

她對這個兒媳,始終都是很嫉妒吧。

相關焦點

  • 解讀《孔雀東南飛》:焦母為何如此討厭兒媳劉蘭芝?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是漢樂府的巔峰代表之作。這首古詩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悲慘的婚姻故事。原題名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古詩的全文350餘句,1700餘字。焦仲卿和劉蘭芝本是一對舉案齊眉的和樂夫妻,卻因為婆婆而被迫分開,最後雙雙殉情化為孔雀。
  • 揭秘《孔雀東南飛》:焦母如何親手毀了兒子的婚姻?
    每次讀《孔雀東南飛》,眼淚都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不僅是為男女主人公悲慘的愛情而流,還為了天下的母親而悲哀。焦母的兒子焦仲卿是廬江府小吏,也算事業小有成就,焦仲卿娶了一位知書達理的美嬌娘劉蘭芝,她會織素裁衣、彈箜篌及誦詩書。
  • 《孔雀東南飛》:劉蘭芝不討婆婆喜,究竟為什麼?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首長篇敘事詩。這首長詩抓住了古代社會中青年男女婚姻不能自主這個普遍的、有著重大社會意義的題材。對當時吃人的封建禮教提出了強烈的控訴。《孔雀東南飛》中的女主叫劉蘭芝。兒子雖是府吏,也是吃官糧的;焦母甚至執拗地認為,兒子是可以當大官的人,與蘭芝有著貴賤不同、門第高低之分。那麼,劉蘭芝真得配不上焦仲卿嗎?非也!①劉蘭芝人長的貌美,即使被休在家,先後有縣令和太守上門求婚。可見有過人之處。
  • 《孔雀東南飛》劉蘭芝織布能力被焦母質疑,一比就明白她有多強
    而事實上《玉臺新詠》並非全部收錄豔歌,我們所熟知的「樂府雙璧」之一,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正是首見於此集,光是這一點,就能知道《玉臺新詠》的文學價值絕非僅限於豔歌。既然提《玉臺新詠》就繞不開《孔雀東南飛》,那麼今天就將它拿出來,做一個以往我們不曾在意的某個方面的解讀,讓大家可以對古時,或者說對漢時的生活有另一個方面的了解。
  • 《孔雀東南飛》,如果焦仲卿與劉蘭芝沒有殉情,孫權定會殺掉他們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漢民族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講述的是郡府小吏焦仲卿與妻子劉蘭芝的愛情悲劇,在倫理綱常森嚴的時代氛圍裡,兩人深愛彼此卻被無情拆散,只好一個「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另一個「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引為千古慘劇。
  • 《孔雀東南飛》:如果秦羅敷嫁給焦仲卿,會步劉蘭芝的後塵嗎?
    文/巾幗文史圖/源於網絡今天,咱們聊聊《孔雀東南飛》。這首敘事長詩,早已婦孺皆知了,內容不再多做贅述。在焦母看來,這個秦羅敷比劉蘭芝要強一百倍。她恨不得立刻休了劉蘭芝,讓兒子迎娶秦羅敷。假設沒有這對痴男怨女雙雙殉情這一幕,而是他們勞燕分飛。最終,秦羅敷嫁給了焦仲卿,會面臨什麼樣的日子?日子好不好過,主要看三個人的關係怎麼處。
  • 《孔雀東南飛》裡劉蘭芝明明很優秀,可婆婆劉母為何逼兒休妻再娶
    初讀《孔雀東南飛》,會被男主和女主的恩愛而感動,這是一個堪比梁山伯和祝英臺的古代愛情悲劇故事;再讀《孔雀東南飛》,再反應慢,都該明白了,這男主焦仲卿很明顯,就是一個古代媽寶男啊,劉母說了什麼,就是什麼,一點兒也不敢反抗。
  •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焦仲卿與劉蘭芝的愛情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
  • 《孔雀東南飛》:為什麼焦母執意要趕兒媳?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敘述詩,主要講訴了一位惡婆婆狠心拆散她兒子焦仲卿與其妻劉氏的故事,夫妻二人為表愛情的堅貞,雙雙赴死。大家都唾棄這個婆婆,同情兩人悽美的愛情,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劉氏如此的美貌賢惠,焦母卻執意要趕她走呢?只是因為焦母的固執嗎?
  • 人到中年,再讀《孔雀東南飛》,我發現焦母其實並沒錯
    小時候學《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無非就兩個印象。焦仲卿和劉蘭芝為愛殉情,悲劇的背後,彰顯著對愛情的忠貞,值得同情和敬佩。而惡婆婆焦母,無理取鬧,棒打鴛鴦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
  • 《孔雀東南飛》為何被移出教科書?老教授:你看劉蘭芝都做了什麼
    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 「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 六人英語搞笑劇本 孔雀東南飛
    六人英語搞笑劇本 孔雀東南飛Wander severy five miles (扯下圍裙,扔在焦母(JM)的臉上,下) Act2 (焦母(JM)坐在臺上打毛線劉蘭芝Luch拿著鍋鏟上) 劉蘭芝(Luch):Mum,I’m back! 焦母(JM):You are back?Why?What happened?
  • 《孔雀東南飛》告訴我們,深情而沒有擔當的男人,只會害人害己
    《孔雀東南飛》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據說這部作品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一則真實的婚姻悲劇。提起這首長詩,很少有人不為劉蘭芝焦仲卿之間忠貞不渝的愛情所感動。多麼深情的一對夫妻啊!多麼刻薄的婆婆啊!好好的一對有情人就這麼被活生生的拆散被逼殉情了,多麼可悲可嘆啊!
  • 經典古文《孔雀東南飛》為什麼從課本中刪去?家長給了兩個原因
    比如刪除《木蘭詩》合稱「樂府雙壁」的《孔雀東南飛》,為什麼這篇文章會被刪除呢?家長給出了兩個理由。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 為什麼《孔雀東南飛》從教科書中刪除?你在品品,焦仲卿做了什麼
    《孔雀東南飛》是「樂府雙壁」中的一個,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推崇,無論是語言運用還是內容核心,都讓人讚不絕口,自然而然地被選進教材學習多年。然而近年來,語文教材有了很大的改進,《孔雀東南飛》文章古文也因為「不符合現代價值觀,不與時俱進」被踢出課本,這一改變引起了爭議,但多數網友覺得這個決定是合理的。
  • 再看《孔雀東南飛》,才明白有這樣特點的家庭,再好也不能嫁
    劉蘭芝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兒媳婦了,如此多才多藝,還美麗端莊。懂事聽話,才貌雙全。加上她還「晝夜勤作息」,又「奉事循公姥」,勤勞而賢惠,自然深得焦仲卿的憐愛。這樣一個完美的兒媳,卻頻頻被焦母討厭,最後還慫恿兒子休妻。是什麼讓焦母對劉蘭芝這麼有敵意?又是什麼讓焦母要棒打鴛鴦,無情捧殺這樣一對愛情鴛鴦?
  • 從《孔雀東南飛》到《小麥進城》,不認命,走出不對等的婚姻困境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每當讀這首《孔雀東南飛》,就仿佛看到了劉蘭芝佇立在河邊,悲憤無奈的孤單身影。劉蘭芝聰慧美麗,她「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嫁給焦仲卿以後,孝順婆婆,照顧年幼的小姑,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在那個年代,即使她被焦母趕回家後,仍然有縣令和太守為自家兒子求娶劉蘭芝。由此可見,劉蘭芝的美名是被眾人所認可的。
  • 孔雀東南飛背後是「媽寶男」焦仲卿,劉蘭芝怎麼可能會不受委屈呢
    孔雀東南飛是一則民間愛情故事,後來也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因為電視劇我也只看了幾集,所以並不知道改動大不大。電視劇中的劉蘭芝和焦仲卿開始並不相識,焦仲卿只是和劉蘭芝的哥哥認識,而劉蘭芝的哥哥卻明天都忙著攀附權貴,以至於父親病重都不理會。
  • 愚孝君子的悲劇 ——《孔雀東南飛》人物焦仲卿解讀
    讀過《孔雀東南飛》的人,無不對焦母發出責罵之聲。筆者認為,造成焦母犯錯挨罵的根源在焦仲卿:他明知勤勞賢淑的妻子遭到了母親不公正的待遇——「女行無偏斜,何以至不厚」,卻不能與母親的錯誤行為進行徹底的鬥爭,進而及時制止。他用其一再的「忍讓」放縱了母親的錯誤思維,任其肆意而為。這難道不正是屬於孟子「不孝有三」的第一不孝:「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 《孔雀東南飛》:焦仲卿其實不想死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與《木蘭詩》並稱「樂府雙壁」的《孔雀東南飛》。這首樂府詩講述了一個地老天荒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劉蘭芝與廬江府小吏焦仲卿新婚三年,二人情深意篤,奈何焦母十分不喜蘭芝,逼得蘭芝請歸。焦仲卿信誓旦旦保證不久迎回蘭芝,二人自比蒲葦磐石,以證情比金堅。蘭芝被休回家,母親與兄長深感羞辱,逼迫蘭芝再嫁太守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