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由阿部寬主演的電影《羅馬浴場》不僅在日本本土大紅大紫,在中國也很受歡迎,觀眾們因而也有機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日本人洗完澡後真的要喝一瓶冰牛奶!
可是,洗澡和牛奶是怎麼CP起來的呢?
這個奶叔待會兒解釋,先跟大家講講電影中的「浴場」到底是怎麼回事。
日本人為啥那麼喜歡泡澡?
電影中的浴場,其實是公共浴池,在日本一般叫做「錢湯」。據說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佛教的傳入。當時,僧侶們按照佛教的教義開始在寺院裡面修建清洗佛像和僧侶潔身用的浴室。後來這種浴室逐漸向公眾開放,在十二世紀晚期就出現了收費的浴室——錢湯。
△「快看,人家皮膚變得好好哦」
到了江戶時代(十七至十九世紀),因為浴池加熱會帶來火災隱患,有法令禁止普通人建造家庭浴池, 於是「錢湯」變得非常興盛,愛乾淨的日本人都會攜家帶口地來錢湯洗澡。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了二十世紀,直到七、八十年代家庭浴池更加普及後,傳統錢湯才呈現出衰微的趨勢。
△《羅馬浴場》裡日本錢湯的取景點「稻荷湯」
簡要回顧了日本公共浴場的歷史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牛奶和錢湯是什麼時候結合在一起的?
牛奶是如何成為錢湯第一飲品的?
據日本號稱「銭湯研究の第一人」、「庶民文化研究家」的町田忍老師考證,其實瓶裝牛奶,無論是原味還是咖啡、水果、草莓味,1957年才在日本出現,到了1958年就有牛奶飲料在錢湯裡販賣了。
△錢湯販賣的常見牛奶飲料
最初是從哪裡開始的已經無從考證,不過民間一個最常見的說法是:北海道大學(簡稱「北大」……)學生宿舍附近的某個錢湯是最早開始賣牛奶的。
北海道作為日本最大的牛奶產區,想來大家一定覺得當地人非常喜歡喝牛奶,而且「北大」前身為「札幌農學校」,一定對奶牛和牛奶很親切吧?
推論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可細細一想……什麼邏輯!
實際上,在公共浴池賣瓶裝牛奶飲料,最大的功臣是電冰箱的普及。
日本人說的昭和30年代也被稱為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時代」,也就是從五十年代後期開始,電冰箱的銷售呈現爆發式的增長。當時有所謂「三神器」之說,就是指黑白電視、電冰箱、洗衣機三樣迅速出現在千家萬戶的家電,和我國說的「三大件」有點像呢。
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電冰箱的低溫保鮮功能,牛奶在始終溫度很高的浴室,很快就會變成被消費者投訴的「酸奶」啦。
其實就像錢湯文化在日本逐漸衰落一樣,錢湯裡也不再只是牛奶的天下了,運動飲料、啤酒、碳酸飲料、礦物飲料也來分一杯羹。
△某些錢湯裡販售的「當地限定氣泡飲料」
牛奶存在於日本人深深的腦海裡
但是,不管怎麼說,公共浴室的冰鎮牛奶,在日本還是成為了整整兩代人的美好回憶。而且喝牛奶的時候也很有講究哦,請看下圖:
△圖解錢湯喝牛奶的正確姿勢
首先,喝這種瓶裝牛奶的時候,眼睛絕不能盯著瓶子,一定要斜向上45度;其次,牛奶要用一隻手握穩了,靠手腕的力量倒入嘴中,一定要一口氣喝完!即使沒法一口悶,也千萬不要超過三口,切記。那麼另外一隻空閒的手做什麼呢?這個是要點,請把這隻手叉在腰上,前後臂之間形成帥氣豪邁的115度角;再次,兩腳與肩同寬,赤裸地踩在榻榻米上,保持身體穩定不可隨意搖晃。
最後,不用說,整個過程中你都應該只圍一條小浴巾,否則就太失禮了!
至於為何一定要是牛奶?支持者說,牛奶所富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營養成分,正適合恢復洗澡消耗的大量精力。不過在奶叔心裡真正的原因其實是:
△能恢復法力啊有木有!
最後請照例吃奶叔一發廣告:
如果你對於荷蘭以及牛奶有任何想知道的,歡迎留言,奶叔爭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