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Ataraxia」如神的女兒在歌唱

2021-02-16 樂鑑

如神的女兒在歌唱

The Great Ataraxia


今天這篇文,依舊當做一篇隨筆吧,寫寫我心目中一個神一般的團,來自古老歐洲的、隱秘偉大卻太不廣為人知的Ataraxia。還有她們的入門精選專輯《A Calliope ..Collection》(即本文封面),以及能在貧瘠的騰訊音樂裡找的到的這張精選專輯中最經典的三首歌(也就找得到這三首了....)。

有時候碼字吧,碼著碼著就想笑,中國人寫文推薦義大利音樂,義大利人看到反倒可能一臉懵逼:「這樂隊誰啊」? 畢竟曾不敢信的目睹Ashram這種級別的新古典神團在義大利某大劇院門口「路演」(路-邊-演-出),想想Ataraxia一張專輯全歐賣個千張就叫熱賣,他們在義大利的知名度,琢磨琢磨你就懂的(所以還是搖滾佔便宜,瞧瞧Gianna Nannini、Zucchero甚至Elisa們,藝術家們要出名有時候真的不在於能力而在於選擇)。

Ataraxia這個名字第一眼絕對是驚豔級的,心神合一、心神安寧?Whatever,「xia」應該讀「Zia」吧。當年,我就是以這麼個磁性男主播的視角開啟對她們的尋微探幽的。遇見她們,還有更多的歐洲樂隊,堅定了我的一個看法:論音樂的深度以及文化的滲入程度,還是要聽歐系。你可能要反駁我美系才是主流,對,美系是主流,只是普遍主流的有點膚淺而已(比如,大部分的黑人音樂,你告訴內涵是啥?)。

當然,我這麼說並不是為了吵嘴或博眼球,只是延續自己的一個看法:音樂是文字圖像之外第三隻表現力之手。自然,我們對它所表達的藝術層次有著更高的要求,就像文字和圖像也有品級之分。11年前我寫《斯多葛的遙望》,毫不猶豫的以這曲「I love every waving thing」開頭,因為這首歌有著洗滌靈魂一般的穿透力,恩,當時這麼寫現在我依然這麼吹——「一種血脈相連的深邃,以及一種慈悲的哀物,充盈了我全身每一個細胞。這不是寂寂蓮花開般的暄照與普度,而是最強個體精神的提升,在強大的樂場與文藝復興的詩歌中,與萬物融為一體」。

「I love every waving thing」,歌詞當年一直查不到,據說是文藝復興時期某詩人作品。現在雲村倒是已經有了英文版,剛才看了一眼,還不錯。翻譯下?正碼字沒空呢,自己看去...

連結:優雅飛過淵面的黑天鵝 Ataraxia—I love every waving thing

「神的女兒Nicoli」鍾煉2011年拍攝

寫樂鑑十幾年,堅持其實沒那麼難。當然,也會遇到抬抬槓的,說你寫東西太主觀——確實,查不到歌詞背景我只能自由發揮發揮了;但後來一看大體都是蒙對的啊,說明老魚耳朵還是犀利的。有趣事兩則,其一有人質疑我為何剽竊極品樂鑑的評論,答曰哥即為極品樂鑑;其二三溥某曲確認作者之用意後評論,反而被聽眾駁斥為自由發揮未深刻理解作曲家深意.如是GJ的世界,興許有人看完我的文字後會跳出來說:Ataraxia有個球深度?
考慮到音樂鑑賞這個事實在是過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於是我想起了很久很久前曾看到過Ataraxia的自述,貼出來吧。我覺得,字裡行間這種範兒,是真音樂藝術家的範兒,有點長,但大家一定要看看她們是怎麼說的——

「在我們創作過程中,對希臘文化與拉丁文化的研究和思索是最最根源的那些隱含在文學,詩歌,故事以及神秘學中的知覺是我們靈感的源泉,這源泉從未枯竭過。」

「通過音樂我們試圖重建一個祖先的世界,那宗教於古怪民俗傳說中的世界,那巴洛克和吉普賽的世界。是的,我們有中世紀情結,我們的音樂表達著久遠,抑鬱,遺憾和神秘等情緒。我們的歌詞中表現著那些現代人遺忘的世界,那些自我內心世界,以及南歐州現代的考古發掘,還有那失去的大陸ATLANTIS(還記得樂鑑節目《失落的亞特蘭蒂斯》麼?)。他們就象一些色彩的排列,一種芳香,一種流動的畫,這些歌詞內容主要是描述和探討神話、宗教傳說等內容。」

「我們喜歡研究那些語言,是的,有點著魔。當我們用法語演唱時,我們感到起伏的波濤,當我們用拉丁文時就象看到了那些大理石上的碑文,義大利語就是那古老花園裡的拱廊,英語想草莓,德語、德語就象那奢華的黑天鵝絨窗簾,而葡萄牙語對我們來說就意味著那些神秘宗教文字和新歌特教堂。希臘語代表著逝去的文明,神秘,我們能夠在演繹它的同時看到那些克裡特島上的石廟和墳墓。」

「我們是審美者,我們尋找美,那些光明的美麗,那些黑暗的美。快樂的美或抑鬱的美,邪惡的美等等等等。」

「我們喜歡自然,喜歡水,那是一種充滿雌性魅力,陰柔的物質,充滿流動性。」

「我們喜歡古典吉它,它所能表現出的氣氛我們很心怡。我們也很喜歡鍵盤,用它鋪起那飄渺的底音。我們擅長運用長笛,它所帶來的抑鬱無人能比。FRANCESA的嗓音是我們另一種重要的「樂器」她不是在使用它,而是積極的引導它,每一天,她都在探索它的新的表現可能。當然我們最喜歡那雄壯的古典管弦樂和古典鋼琴...他們是我們音樂的根基。」

「從一開始我們就十分注意現場的戲劇性和可觀賞性,適當的環境與背景,化裝及符號的運用構成了這一情緒的風景。舞蹈,戲劇,滑稽表演,圖象等這些更有利於我們真正思想的表達。」

「在我們的生命中,音樂佔有重要的位置。」

過了十幾年再看上面這些文字,還是挺震撼的,頂級藝術家的創作內驅體系,以及博大的胸懷。沒有哪些文字比她們這些自述能更好的解讀她們的音樂!這裡放入的另外兩首作品,絲毫不遜色於第一首的「I love every waving thing」。「Le Ore Rosa di Mazenderan」,作為《斯多葛的遙望》壓軸;「Orlando (... A Male)」,則是背景音樂。這兩首歌處於同一水準線,古典吉他穿插其中,讓人鍾情不已。曾有贊曰——「古典吉他是詮釋哲學最好的樂器,悠悠的清脆,淡淡的傷感,帶給你深深的憬悟。我曾臆想,如果斯多葛黃金時代的樂器有現在這麼豐富,抱在先知芝諾手裡的一定是這把古典吉他」。除了以上三首,大家請再記住「Lubna」、「Arcana Eco」、「Scarlet leaves」這三首QQ音樂裡找不到的,絕對都是極品樂鑑主曲級別存在.所以呢,聽Ataraxia,入門專輯一定得是這張精選集《A Calliope ..Collection》。

「神的女兒Nicoli」鍾煉2010年拍攝

最後再說說核心人物Nicoli吧,其實與絕大多數的Ataraxia聽眾相反,我對她的嗓子並非大愛,所以一直不太承認「她的聲音也是一種樂器」這種人云亦云的說法。這裡放上兩張十年前的照片,我把她拍的很美,但其實她個子非常嬌小(估計160左右),絕大多數時候的氣質憂鬱而滄桑,像是從一個文明紀元到另一個文明紀元的時間旅行者。只有演唱結束聽到大家的掌聲,嫣然一笑,才被鏡頭定格下來,成為暗夜裡的一道光芒。

我心目中,她屬於宗廟級別的音樂人,純粹藝術家中的純粹藝術家,在文化性和音樂性的融合上登峰造極(主流吃瓜群眾估計很難理解這點但不必care他們)。聽聽這篇文章推薦的這六首歌,你興許會同意我的看法,沒準你還會特別迷她的聲音;沒準,還會感嘆一句——

呵,好一位神的女兒!

相關焦點

  • 《Fate/hollow ataraxia》豪華聲優票選的從靈
    【M站 智也 整理報導】即將於今年 11 月 27 日上市的PS Vita遊戲《Fate/hollow ataraxia》,日前於官方網站舉辦了本遊戲的豪華聲優陣容進行票選的活動,主題是為「若是參加聖杯戰爭,會想召喚哪位從靈?」。
  • 印尼罕病女孩不怕霸凌,因為「這是耶穌特別給我的,我很美!」
    (照片來源/Compassion International FB)「我跟我媽媽一樣美」這位患有亞伯氏症的印尼8歲女孩樂觀的說:「因為我沒有正常的手指,別人學我的時候,媽媽教我回應說:『這是耶穌特別給我的。』」
  • 【力薦】專訪李亞萍:我是上帝的女兒,我好驕傲!
    (照片提供/李亞萍)「拜託你號碼趕快出來!我這裡有2、3百人要暴動了!」「我像許多人一樣,每天喊著老天爺啊!老天爺啊!你到底有沒有長眼睛啊?」「當時我聽見詩歌,心中感到喜悅、感動,突然之間,我就『走出來』了!」 當時的她,覺得自己變得有力量去面對女兒的病況,相信主耶穌必用祂的寶血,來洗淨、保守她們。成為神兒女 無比驕傲受洗之後,李亞萍形容自己像是新生的嬰兒。
  • 《我們與惡的距離》賈靜雯劇中女兒嗆她被爆「太早熟」!編劇神回:你沒有養過小孩
    > 公視與 HBO Asia 及 CATCHPLAY 合作的 2019 年旗艦大戲《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佳評如潮
  • 聽說過「壽司之神」,你知道「天婦羅之神」嗎?
    而芝麻油的沸點是215度,雖然很貴,但卻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天婦羅師傅發揮自己的技巧:掌握不同食材在沸騰的油鍋中炸制的時間,正是分辨一位天婦羅師傅是否「專業」的重要標準。天婦羅之神 早乙女哲哉,是日本公認的「天婦羅之神」。他所經營的「三河是山居」,在東京地區的老鋪天婦羅屋中,佔據著毋庸置疑的第一的位置,已經有相當長的年頭了。被稱作「天婦羅之神」是否言過其實?
  • 「離開只是為了歌唱」追夢的伊朗女歌手Hani
    她有力的歌聲以及她所傳達的訊息,「遠離自己的家園到異鄉追尋自由。」她叫自己「Hani」,來自伊朗的邊境,在那裡她學會了歌唱伊朗傳統的音樂。之後她找到了其他的伊朗女人一起組了一個樂團,並且有一些表演。但是在伊朗的國情以及伊斯蘭教的教誨中,女人可以表演,但必須在沒有男人為觀眾的前提下。「每次當我們表演的時候,都是只可以為女人而唱的。」Hani表示。「我們甚至不可以拍照。」
  • 這國產「神劇」下架停播,我要拍手叫好
    口號喊得響亮,但「有我無敵」的底氣沒看出來,只看見了「油頭粉面」。說它是又一部「抗日神劇」,不冤枉。節目中痛批泛濫成災的「抗日神劇」。「抗日神劇」淪為了罔顧公共理性的笑料。因為我們都清楚,打贏抗日戰爭,靠的從來不是「神」,而是千千萬萬英勇無懼的中國人。
  •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如懿傳》的故事,一言以蔽之,是帝後的婚姻圍城。終於說到《如懿傳》被咬死不放的最大「汙點」——周迅的演技+如懿的人設皇帝說如懿不如孝賢皇后賢良,不如炩貴妃和順。如懿說皇帝剛愎自用、薄情寡性、自私虛偽。所以《延禧攻略》的女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開掛程度在抗日神劇的邊緣試探,觀眾看爽了,「劇王」也就易主了。回到《如懿傳》和《甄嬛傳》的對比。甄嬛為了活命步步為營,與后妃鬥與皇帝鬥,終於成了太后,可以安眠。如懿環顧四周,不屑和后妃鬥,不忍和皇帝鬥,更不想當太后,只想「解脫」而不得。
  • 你是K歌之王嗎?KTV必點但超難唱十大「男歌手神級金曲」!
    蕭敬騰《皮囊》金曲歌王蕭敬騰於 2018 年推出的「欲望反光」專輯裡的《皮囊》一曲,號稱跨越19度音域超難神曲。儼然成為所有敢於挑戰自我的歌唱好手,到 KTV 必點的終極挑戰曲目。那一句驚天一喊「我燒~」完全就是不成功便成「屍」,成功則立刻獲得無數人欽佩;失敗只能一秒鑽個地洞躲起來。
  • 女兒虐我千百遍,我待女兒如初戀
    幾年來,他用手中的筆,畫了幾百幅作品,記錄下和女兒「相愛相掐」的點點滴滴,想等女兒到了18歲時,作為成人禮送給她。你永遠不知道,被爸爸愛著的女兒,有多幸福。:書生也鐵血,老炮兒也算帳可是,直到女兒出生我才發現自己體內一下子長出了那麼多柔腸,百轉千回第一次見到那個軟糯的「小肉球」感覺有點醜,有點可愛當然,還有點臭……後來才意識到,
  • 金喜善女兒被罵「醜八怪」:這就是助長「看臉時代」的幫兇
    時隔多年,金喜善上節目談及此事,無奈地說:「我沒有做整形手術」。不舍女兒被群嘲,一度想離開韓國金喜善近日為新戲《Alice》上綜藝節目《家師父一體》宣傳,回憶女兒被笑是「醜八怪」的往事。「我曾經有過想要移民的想法,很後悔公開女兒的照片⋯⋯難道我是藝人,我的女兒就得活該被罵嗎?」由於女兒外表遭到網友群嘲,金喜善更萌生想離開韓國的想法,「完全不想生活在這樣的國家,我很後悔當藝人。」
  • 金喜善女兒被罵「醜八怪」:這就是助長「看臉時代」的幫兇
    現年43歲的金喜善被譽為是「韓國第一美女」,2007年在事業最頂峰的時候嫁給了富商樸周永,之後生下女兒樸妍雅,卻因女兒的外表跟她差太多,被網友懷疑是整形。時隔多年,金喜善上節目談及此事,無奈地說:「我沒有做整形手術」。
  • 「神七」「神八」,神仙打架
    這季創3是一直在強調「神七」概念的,也就是節目的7個「首發成團位」,真·把神七打在公屏上↓ 新「神七」拍了一個主題曲舞蹈接力,挺絲滑的,有成熟女團內味了。第三期這個首輪競演賽制也特別「狠」,不是讓神七分別去幾首歌裡當中心位,而是共演一首歌,還讓她們自己選出「復仇者聯盟」當對手,也就是「神八」。
  • 【以薩迦恩膏】神的「甦醒號聲」/吹角節--羅柏特‧海得勒
    當救贖的循環完成時,一扇門戶開啟,我們開始經歷我們曾經失落的每一種祝福。 在吹角節吹號,是一個代表從舊循環出來進入神同在的記號。救贖的循環的第七個月變成了第一個月,也成了新的祝福之年的「歲首」!
  • 「感謝我的媽媽沒有墮胎」 義大利盲人男高音安德烈.波伽利用美聲見證生命奇蹟
    「我哭了,但只持續了一陣子。」波伽利說,他放棄各種形式的自憐,決定要對生活抱持樂觀的態度,並喜樂地向外媒分享:「小時候我就發現,音樂是我祈禱的力量!」他沒有因為看不見而影響音樂訓練,視力受損並沒有成為阻礙他向前邁進的絆腳石。 那時起,波伽利透過收音機的廣播,迷上的歌劇的美聲和藝術表現,喜歡所有義大利的音樂劇,並開始鑽研歌唱。
  • 範麗娟師母:女人活出「美」的生命,是為了「神的心意」而不是男人
    然而這是一條錯誤且註定受傷的路,因為這種方式容易被「外在」模糊了焦點,特別當今媒體影響下,人們以明星的標準要求外表,導致內心飽受折磨,使男人認為自己力量不夠而逃避,女人則因永遠都「不夠完美」而自卑恐懼。 範麗娟師母提醒,女人活出「美」的生命,不是為了男人,而是為了活出「神的心意」;不論是男人的「力量」,還是女人的「美麗」,都必須從神而來。
  • 什麼是「等候神」? | 微讀問答
    「等候神」;當基督徒遇到困境難以擺脫、冤屈無處申訴的時候,也常彼此勉勵,要「等候神」。聖經結尾的禱告「主耶穌啊,我願你來」(啟22:20),正是一個等候神的禱告。可以說,基督徒的一生,就是「等候神」的一生。我們都在等候親愛的救主耶穌再來;等候徹底卸去一切屬世的纏累;等候主臺前的審判與獎賞;等候救主擦去我們的眼淚、撫平我們的傷痛;等候與主同作王的榮耀;等候新天新地的降臨……然而,有時也聽到弟兄姐妹說,等候神卻不知能不能等來啊。
  • 甄子丹 硬漢「女兒奴」
    快要滿14歲的女兒慢慢進入青春期,個頭已經超過爸爸的鼻子高度,但越來越不愛跟爸爸分享生活,「我只能逼著她跟我講」,甄子丹笑起來,「不過她多了好多少女的話題,我也跟不上」。說起女兒甄子丹滔滔不絕,「她愛唱歌,也喜歡跳拉丁和 hip-hop ,最近有點迷英國歌手 James Blunt 」,甄子丹拿著手機順勢放了一首 ImagineDragons 的 Believer ,「這首歌她最近也挺喜歡的」。53歲的甄子丹像每一位普通爸爸一樣,努力追趕女兒成長的腳步,「每天我都會問她, hey,how was school today」。
  • IU頭像「翠迪鳥」根本是她本人的翻版吧!「神同步」時刻令人笑翻
    不得不說,這些對比照片真的是神同步啊! 比如頭頂都有「小碎毛」會翹起來XD 舞臺上放聲歌唱的崔迪鳥和IU:
  • 「感謝我的媽媽沒有墮胎」義大利盲人男高音安德烈 · 波伽利用美聲見證生命奇蹟
    義大利盲人男高音安德烈 · 波伽利(Andrea Bocelli)演唱過許多知名歌曲,被譽為擁有「被上帝吻過」的美聲歌手。2020年的聖誕季節,他與女兒一同演唱《Hallelujah》,父女的溫暖合聲為疫情肆虐的全球帶來盼望,短短幾十天影片觀看人次將近500萬。他也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提到:「感謝我的媽媽(當年)沒有墮胎,才有了今天的我!」更感謝上帝一路的保守和看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