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在聯合國網站推薦了全球10位年輕人參與抗疫的故事,中國的「雨衣妹妹」劉仙也在其中。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賈亞特瑪·維克拉瑪納亞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面臨困境時年輕人是最有力的行動者,許多年輕人在這場戰「疫」中迎難而上,勇擔重任。我們需要科學上的突破、政府的行動和大量資金支持,也需要世界各地的傑出青年貢獻出他們的智慧。
「雨衣妹妹」詮釋逆行的力量。疫情期間的武漢,前線醫務人員難以吃上溫熱的飯菜。餐飲從業者劉仙不顧自身危險,寫下遺書,帶著團隊從四川成都駕車趕到武漢,每天駕車奔走於各家醫院,免費為醫務人員送上熱乎乎的盒飯。她當時沒有防護服,常穿一件雨衣,因而被大家稱為「雨衣妹妹」。在40多天時間裡,她製作了超過2萬多份盒飯,幾乎每天都要做400至600份。此外劉仙還為有關部門籌集醫療物資,她的快餐點也成了「愛心中轉站」。劉仙的事跡不僅在中國贏得廣泛的讚許,也鼓舞著世界各國同胞參與抗疫行動。
「雨衣妹妹」詮釋愛心的匯聚。有人這樣描述:連續40多天,為武漢醫務人員送出2萬餘份免費盒飯,並累計募集發放近350萬元醫療物資和生活用品,劉仙的這身小「雨衣」,已成為一把「大傘」。這把「大傘」下,還集聚了上萬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劉仙叫他們「雨衣成員」。愛心需要點燃與激活,也需要集聚與匯聚,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而群體的力量則是無窮的,每個人以不同的方式獻出一點愛,就能匯聚起中華民族的大愛。
「雨衣妹妹」詮釋平凡的偉大。「雨衣妹妹」本是一個普通的創業者,在成都做團餐生意,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因為追求非凡和卓越,在疫情防控中做出了極不平凡的業績。只要你心中有愛心、有責任、有擔當,在非常時期,平凡人也可以成為英雄,平凡人也可以做出非凡之舉、偉大之舉。平凡與偉大是統一的,在平凡中孕育偉大,偉大出於平凡。「雨衣妹妹」讓我們更加懂得平凡與偉大的辯證關係,更深刻體悟到了平凡的價值和偉大的真諦。
「雨衣妹妹」詮釋青春的擔當。劉仙是千千萬萬中國青年積極投身抗疫的一個縮影,從大批參與抗疫的80後、90後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堅強、坦蕩和無私。他們向世人展示了青年一代應有的風採,他們的表現足以證明,他們是勇於承擔的一代,是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的一代。有人說80後、90後是追求物質和金錢的一代,不知道關心他人,不知道感恩和奉獻,如今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如果把疫情防控比作一場大考,那麼中國青年在這次大考中完全合格!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這場戰疫中,無數青年勇敢地站出來,在抗疫一線釋放青春之光。青年人就應該把個人的「致青春」融入國家前途與命運之中,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才能在新時代更加奮發進取、積極向上。青春擔當方無悔,青春作為方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