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雨衣妹妹」自駕上千公裡逆行武漢給醫務人員送盒飯

2020-12-25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寰 攝影 楊樹)「雨衣妹妹」這個名字是被武漢的醫護人員「封」的。前段時間,她每天穿著雨衣到醫院免費給醫護人員送盒飯而得此名。「雨衣妹妹」的真名叫劉鮮,四川廣安人,90後。2月2日,雨衣妹妹以志願者的身份前往武漢,為一些定點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盒飯。

讓醫護人員能夠吃上熱飯

2月29日下午3點,武漢光谷青年城。

「今天晚上紫禁醫院(武昌醫院)需要90盒盒飯。」「雨衣妹妹」在一個筆記本上記錄下來對方的需求。一個浸滿了油漬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了很多信息。除了記錄盒飯的需求量,還記錄了一些愛心人士捐贈的醫藥防護物資,以及醫院和支援者領走的物資。

走進廚房,一大塊豬肉放在案板上。「這是找《天天向上》『訛』來的,現在央視還差我800斤肉……」雨衣妹妹說,她現在接受媒體採訪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給她提供豬肉。「我下手比較重,每一斤生肉只能做兩盒盒飯。如果按照平均每天500盒盒飯來算,至少需要200多斤肉和150斤以上的大米。」雨衣妹妹自稱,她創業以來有過多次「出名」的機會,但她都放棄了,而這一次主動在抖音等平臺上「要肉」,也是因為現實需要。雨衣妹妹說,有的物資是她從四川運過來的,還有一部分是通過社會募集的。

為什麼要選擇到武漢來給醫務人員送盒飯?這是雨衣妹妹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她說,很多人覺得90後沒有擔當。作為90後的她不認可這個觀點。「90後已經進入而立之年,應該承擔社會責任。」雨衣妹妹說,當時她看到新聞裡說,武漢的疫情非常嚴重,很多醫護人員甚至連熱飯都吃不上。作為做盒飯生意起家的她,第一個想法就是到武漢,讓醫護人員能夠吃上熱飯。

疫情不退絕不離開

每天中午11點和下午4點半,雨衣妹妹便開車和搭檔出去送盒飯。18公裡之外的紫禁醫院,是雨衣妹妹幾乎每天都會去的地方。武漢紫禁醫院,也就是武昌醫院。這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由於患者激增,很多醫護人員和患者無法吃到熱飯,於是武昌醫院便成為他們定點配送盒飯的地方。

除了武昌醫院之外,雨衣妹妹此前還給漢口醫院、兒童醫院等肺炎定點醫院送餐。

「有一次我們給紫禁醫院的醫護人員送飯,我問他們,你們對口味有什麼要求。一位醫生說,我們已經很感激了,有什麼我們就吃什麼。」雨衣妹妹說,送飯回來的路上,她一直在哭。「醫護人員真的非常不容易,我們做的這點事情又算得了什麼呢。」她說,一到武漢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疫情不退,絕不離開。

這幾個字,也寫到了停放在廚房門口的寶馬車上,這輛車是雨衣妹妹用來送盒飯的。她說,從2月2日出發到現在,已經在武漢堅守了快一個月。

除了送餐,雨衣妹妹說她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物資中轉」,她通過抖音等平臺募集的物資擺放在庫房中,如果醫院有需求,便提供給醫院。據她介紹,至今已經募集了5噸酒精,5750件防護服以及上萬個口罩等,都已經分發給各大醫院。

否認「富二代」就是一個賣盒飯的

雨衣妹妹是四川廣安人,90後。據她介紹,三年前她開始創業,至今已在全國開了100多個外賣盒飯的連鎖門店。這段時間,武漢的門店便用來給當地的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盒飯。

廚房的五個工作人員都是她從四川帶過來的。

2月2日,雨衣妹妹帶著她的三個同事從成都出發,「當時看到新聞裡說武漢的疫情非常嚴重,裝了200斤肉,300斤大米,土豆,以及部分調味用品就出發了。2月3日,便把第一頓熱飯送到了醫護人員的手上。」

雨衣妹妹說,因為走得太匆忙,她沒有帶換洗的衣服。當天身上穿的一件家居服,是武漢下大雪那天,熱心市民送給她的。她身上穿的黑色長褲,已經快一個月沒有換過了。「現在哪裡還顧得上這些哦。每天早上7點多起床過來準備午飯,送了晚飯之後還要接收、分發物資。」有網友說雨衣妹妹是一個富二代,對此她予以否認,「我就是一個賣盒飯的。」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網站推薦「雨衣妹妹」抗疫故事
    我們需要科學上的突破、政府的行動和大量資金支持,也需要世界各地的傑出青年貢獻出他們的智慧。「雨衣妹妹」詮釋逆行的力量。疫情期間的武漢,前線醫務人員難以吃上溫熱的飯菜。餐飲從業者劉仙不顧自身危險,寫下遺書,帶著團隊從四川成都駕車趕到武漢,每天駕車奔走於各家醫院,免費為醫務人員送上熱乎乎的盒飯。她當時沒有防護服,常穿一件雨衣,因而被大家稱為「雨衣妹妹」。
  • 「雨衣妹妹」:武漢歸來 愛心不停
    新華社成都5月3日電 題:「雨衣妹妹」:武漢歸來 愛心不停  新華社記者胥冰潔、盧宥伊  從武漢回到成都的「雨衣妹妹」劉仙,一刻也沒閒著,她的手機裡有數十個「雨衣公益群」,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求助信息。經歷了武漢的戰「疫」,她正準備成立「雨衣公益」,讓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夠得到幫助。
  • 戰疫封面人物〡義務為一線醫護人員送盒飯、籌物資,「雨衣妹妹」:疫情不走我不走!
    「雨衣妹妹」不願透露全名,只說自己姓劉,24歲。剛開始為武漢的醫院送盒飯的時候,由於沒有防護服,只能穿雨衣,醫生們就為她起了這個小名。「雨衣妹妹」是四川廣安人,大學畢業後留在成都做起了盒飯生意,在全國開了100多家分店。
  • 「雨衣妹妹」 義舉暖心
    四川志願者劉仙免費為武漢醫務人員送上兩萬餘份熱飯——  「雨衣妹妹」 義舉暖心  本報記者 鮮 敢絨衣、線帽,戴著口罩,不修邊幅,一身不搭的穿戴,裹在了志願者劉仙(見上圖,資料照片)身上。  「有沒有肉?」「有沒有防護服?」……劉仙見人便問,經常讓對方摸不著頭腦。她解釋說,防護服是她在幫武漢各家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籌集的防護物資;肉等生活物資則是用來給醫護人員做盒飯的。  劉仙大學畢業後,在成都做起了團餐生意,在全國開了100多家分店。
  • 【地評線】「雨衣妹妹」詮釋青春的擔當
    作者:王旭東  近日,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在聯合國網站推薦了全球10位年輕人參與抗疫的故事——中國的雨衣妹妹也在其中。他們身處世界的各個角落,身份各不相同,但當你看到他們的故事時,卻會發現青年一代超越時空的精神共鳴:在他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勇於擔當。
  • 盒悅老闆娘(雨衣妹妹)馳援武漢30天牽動四川人民的心
    近期,四川兒女盒悅盒飯老闆娘多了一個名字「雨衣妹妹」,這位90後的創業者,因為帶著團隊在第一時間開赴武漢疫區,每天穿著雨衣給醫務工作者送上營養豐富的熱飯熱菜,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雨衣妹妹」。2月3日,這位90後的姑娘帶著上百噸蔬菜和幾百斤肉,風雨兼程地開到武漢,僅僅睡了三個小時就起來做飯,然後熱騰騰地親自給醫生和護士送去,而這一送就是一個月,每天盒悅盒飯的志願者團隊會為武漢各大醫院送去400-600份盒飯。
  • 雨衣妹妹:雨衣變成了一把「大傘」
    她是「雨衣妹妹」這位年輕的女孩和她的團隊每天免費為武漢醫護人員送400-600份盒飯剛開始送餐時由於沒有防護服>她就穿著雨衣開著自己的車到各家醫院送餐被醫護人員們稱為「雨衣妹妹」不願意公開名字的「雨衣妹妹」是一位「川妹子」今年24歲從事餐飲行業
  • 驅車20公裡,一份盒飯也送,90後夫妻帶動全家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
    因為一條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24小時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盤龍城90後餐飲店老闆娘邱貝文最近成為網絡熱搜人物,話題閱讀量超1.5億。驅車20公裡,一份盒飯也送,最近兩天,她和丈夫,再加上五六個親人連軸轉,把420多份盒飯送到武漢多家醫院。
  • 「雨衣妹妹」不是一個人的稱號,而是一群人的符號
    「那天我在辦公室從白天一直坐到晚上12點,聽到『武漢解封』,看到車輛開始駛離,實在沒有忍住(哭泣)。終於扛過來了,太不容易了。」「雨衣妹妹」劉仙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在武漢的每一天自己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人說『雨衣妹妹』感動了全國,實際上是大家感動了我」。
  • 戰疫展品30講丨一件雨衣背後的2萬份免費盒飯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劉仙粗略算過,她曾在武漢70多家醫院奔走。因為沒有防護服,她穿著雨衣各處送餐,醫護人員都叫她「雨衣妹妹」。這件雨衣以及她志願期間使用的帽子、滑雪鏡等物品,陳列在四川博物院「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見證著雨衣妹妹逆行武漢抗疫的經歷。
  • 「雨衣妹妹」火了!千萬要記住她!原來大家都這麼叫她是因為……
    一人、一車、一雨衣足以讓她幫助無數疫區人民吃到健康食物。一提到雨衣,我想很多人都會想起最近大家都聽說了的雨衣妹妹。她不畏險阻,逆行武漢,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衝到第一線只為了讓他們吃到最新鮮的食物。疫情發生以來,她開著川A字頭的小轎車,輾轉在武漢各個醫院間為醫護人員送餐,她的行動感動了無數網友。因為她總是穿著雨衣充當防護服,所以大伙兒都親切地叫她「雨衣妹妹」。3月15日,「雨衣妹妹」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首專為她而寫的主題歌。
  • 一件雨衣背後的 2 萬份免費盒飯
    「雨衣妹妹」在武漢戰疫期間使用的物品。     □本報記者 薛維睿 文/圖  劉仙粗略算過,她曾在武漢70多家醫院奔走。因為沒有防護服,她穿著雨衣各處送餐,醫護人員都叫她「雨衣妹妹」。
  • 盒悅老闆娘(雨衣妹妹)出徵武漢受全國關注
    近日,抗疫最美逆行者盒悅老闆娘(雨衣妹妹),被眾人推上熒幕,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她的抗疫之路。這位身穿白色雨衣、始終帶著那頂橘色毛線帽的小姑娘,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如此柔弱嬌小的身軀,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而至今為之,沒有人知道她的真實姓名。
  • 「雨衣妹妹」有新動作:賣車賣房加抵押,建了一個口罩廠
    疫情期間,她帶著廚師和食材,寫下遺書,「逆行」十幾個小時,從成都駕車到武漢,每天免費為醫護人員送盒飯。剛開始,由於沒有防護服,她穿著雨衣,奔走在各家醫院,被醫護人員親切地稱為「雨衣妹妹」。在今年抗擊疫情的篇章中,成都盒悅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雨衣妹妹」劉仙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跑好我們這一棒」3.0版本的「雨衣妹妹」:影響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雨衣妹妹劉仙在川鄂友誼工廠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專訪【跑好我們這一棒】3.0版本的「雨衣妹妹」:影響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4日訊(記者 喬永禎 胡旭陽 攝影報導)她是「雨衣妹妹」劉仙,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她從成都「逆行」武漢,穿著雨衣「防護服」為醫護人員免費供餐,
  • 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在川博開展 志願者「雨衣妹妹」「戰袍...
    共克時艱 千餘件實物記錄四川抗疫點滴 為歷史留存證物,為明天記錄今天。四川博物院自今年2月起,就面向社會各界徵集抗擊疫情的實物,截止展覽開幕共收到來自各行各業及市州徵集、借展見證物1939件。
  • 雨衣妹妹前線堅守,背後卻遭搶註商標
    >帶領著同伴每天為武漢市幾家一線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數百份免費盒飯。醫護人員吃著暖心的盒飯,對於這位來自四川,不願透露名字,也不知道面容的勇敢廚娘,賦予了她一個美麗的名字——雨衣妹妹雨衣妹妹的感人事跡在全國引起了關注,各大媒體紛紛予以報導,殊不知,隨著「雨衣妹妹」這四個字越來越火
  • 守望相助,堅忍不拔——致敬武漢戰「疫」中千千萬萬個平凡英雄
    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街道上的行人、車輛少了,但有一群人的身影卻時時出現。「只要我們還在跑,武漢就不會停下來。」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們,成了城市運行的「擺渡人」。疫情暴發後,吳輝也感到害怕,他打算不再外出送外賣,從大年三十開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