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吳三國君主,曹操孫權一出場就是主公?劉備究竟跟了多少主公

2020-12-23 歷史鑑賞者

魏蜀吳三國的領袖中,劉備是混得最慘的,而且是從頭到尾都很慘。曹操是官三代,家大業大,還有倆龐大的家族作為支撐。

孫權那就更不用說了,江山都不用自己打,還沒20歲就成了江東之主,典型的富二代,父兄給他把基業搞得結結實實,一出生就走到了別人的終點。

再看看劉備,那是真的慘,掛著個漢室宗親的名號,卻只能依靠賣草鞋過日子。為什麼?因為東漢末年至少有100萬漢室宗親,你這一號連根毛都算不上。

因此劉備投靠的主公,那就多了去了。從最早的公孫瓚,到後來的陶謙,再轉投曹操門下,繼而投奔袁紹,最後南下到達劉表處,這才建立了自己的旗幟。

這傢伙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奮鬥的前20年一直過著漂泊的苦日子。反觀曹操,一出場就是西園八校尉之一,那是皇帝身邊的親信,此後直接回家招兵買馬建立自己的隊伍,絲毫不含糊,為啥?

家大業大你比得了?人家父親的太尉都是花錢買的,你劉備做一個小縣令都需要靠在戰場上拼命,這就是差距。用川建國的那句話來說:這或許就是人生吧!

換一般人也就認命了,找個靠譜的單位上上班,朝九晚五,小日子勉強還能過得去。曹氏公司和孫氏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去哪兒上班都行。可劉備非要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整合了天下剩下的那些小公司,最後組建成了自己的上市公司,實在是讓人讚嘆。

曹操和孫權,一出場就是主公。

官三代曹操:曹操的爺爺曹騰,那是東漢著名的大宦官,把持朝政多年,撈了大把大把的票子。因此他收養的兒子曹嵩,也就有錢給自己買官了。

東漢末年這政局簡直讓人哭笑不得,三公這種級別的官位,居然也能花錢買?曹嵩自己沒什麼本事,但是靠著義父留給他的家產,一路買官,青雲直上,做到了太尉的職位。

一下子成為了天下兵馬大元帥,看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此後曹嵩退休,還不忘拉兒子一把,他將曹操也安排到了官場之中。

曹操剛出仕,那就是洛陽北部尉,洛陽是東漢都城,一出場就成了天子腳下的官員,可見曹嵩還是出了不少力的。此後曹操一路飆升,成為了漢靈帝身邊西園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三國志》

在董卓亂政以後,曹操不願跟著他為禍人間,所以主動離開洛陽,回到家鄉招兵買馬,聯絡上了曹家和夏侯家的宗室們,因為錢多,所以很快就拉起了一支隊伍。

所以說曹操從起兵開始,就一直都是主公,只有別人給他打工的份,他從來沒有給別人打過工,這就是曹操的特別之處。

富二代孫權:再看孫權,其實孫權最初是沒有繼承權的,因為江東的基業,不是他老爹孫堅打下來的,而是他老哥孫策打下來的。

而且孫策是有兒子的,雖然年紀小,但完全可以找人輔佐。可是江東局勢動蕩,天下大勢不明,孫策不放心幼子上位,只好將大位傳給了孫權。

因此孫權最早還是有主公的,這個主公就是他哥哥孫策。雖然是親兄弟,可還是要明算帳的。孫權屬於撿了個漏,要不一輩子還是得服侍自己的哥哥和侄兒,成不了真正的主公。

孫權字仲謀。兄策既定諸郡,時權年十五,以為陽羨長。郡察孝廉,州舉茂才,行奉義校尉。漢以策遠脩職貢,遣使者劉琬加錫命。琬語人曰「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三國志》

在孫策死後,19歲的孫權立刻就成為了江東數百萬人的主人。19歲的劉備還在賣草鞋,19歲的曹操才剛剛成為洛陽北部尉,可見孫權的起點是他們倆可望而不可及的。

劉備的起點,低得有點可怕。

相比較曹操和孫權來說,劉備真的是啥也不是。他們一個村的人,全都是漢室宗親,上到七八十歲耕地的老農夫,下到剛剛呱呱墜地的孩童,都可以自稱為漢室宗親。

因此劉備這種平民出身的貴族,根本就不值一提。別說靠著這個招牌出去招搖撞騙了,就連一口飯他們都未必能吃得飽。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三國志》

劉備的父親死的早,因此家裡都靠劉備的母親操持,隔壁的叔叔也時常接濟他們家。劉備稍微長大了一些以後,便跟著母親一起做起了手工藝品,那就是草鞋。

一般都是母親在家編制草鞋,劉備再拿到市集上去賣,靠著這點手工藝品,劉備勉強能活下來。可這不是長久之計,劉備一直在想著出路。

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來不考慮未來的路怎麼走。被動地過日子,和主動地思考未來,在今後的日子裡,絕對有天壤之別。

顯然劉備是後者,在叔叔的資助下,劉備得以出去遊學,這是劉備改變人生的契機。這期間他認識了著名的富二代公孫瓚,和他成為了同學,為以後的日子鋪路。

遊學歸來以後,其實劉備還是啥也不是,混得太慘,依舊只能靠賣草鞋過日子。如果沒有黃巾起義,劉備可能就被埋沒了。

黃巾起義後,劉備在張飛的資助下,協同關羽、張飛一起招募了幾百人,開始對付黃巾軍,因功得到了一個縣令的職位。此後他不滿被收取賄賂,鞭打都郵,掛印而走,估計關羽掛印封金就是跟劉備學的。劉備辭職後投奔了老同學公孫瓚。在徐州牧陶謙求救的時候,劉備向公孫瓚借了三千人馬前來支援陶謙,此後陶謙居然將徐州牧的位置讓給了劉備。好景不長,劉備的徐州被前來投靠的呂布給佔了,劉備只好轉投曹操門下。得知曹操的野心以後,劉備果斷與之決裂,重奪徐州不成後,隻身逃亡到了袁紹處。關羽戰敗後投降了曹操,幫著曹操殺了袁紹不少兵馬,因此劉備覺得很危險,便再次逃竄,這才到了荊州之地,成為了劉表的部下。

總結:靠自己的努力,沒什麼不好的。

很多人在怨天尤人的時候,其實可以看看劉備的人生經歷。前半生劉備基本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從來沒有一個安穩的棲息地,但是劉備沒有放棄過。

他可以不斷轉投主公,但是他心裡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才是一個人在奮鬥的過程中,應該要擁有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

相關焦點

  • 老外眼中的三國三大君主
    很多國外媒體也對我國這次大閱兵做了報導和點評,於是布布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外國人是怎麼看待我們三國的三大君主的呢?於是布布就忍不住手賤查了下……曹操是三國首屈一指的強大君主,他的外號是「性別為雄性的巨鳥」(梟雄),他的個頭與拿破崙類似,他的敵人甚至稱呼他為「東方的尼祿」(尼祿是古羅馬暴君,外國翻譯者可能認為這樣更好理解)。
  • 為何三國霸主是曹操?光從氣度上看,曹操就遠勝劉備、孫權!
    三國時期,劉備多次因為戰敗投奔到各路諸侯帳,又都突然離去。可以說,劉備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人,有一次被呂布戰敗後,他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靠了曹操,曹操的謀士主張殺掉劉備,荀彧曾向曹操建議說,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必為患。曹操不答,荀彧出,郭嘉入,曹操說:「荀彧勸我殺玄德,當如何?」
  • 三國殺:主公身邊的特種部隊?原來這些大牛武將就是他們的指揮官
    說到特殊武將,其實在三國中有一些這樣的部隊,他們要麼是主公的貼身護衛隊,要麼是由一些特殊人群組成的戰鬥力頑強、誓死效忠主公的王牌之師,這便形成了在主公身邊的一支有特殊番號的特種部隊。既然是作風強悍,那一定少不了一個出眾果敢的指揮官。今天小鋒就帶各位客官看看那些剽悍的特種部隊指揮官們,不看不知道,原來他們在三國殺移動版中個個都以一敵百。
  • 前期混的最差的主公?劉備是怎麼鼎足三分的呢?
    不讀三國,不識英雄!大家好,這裡是臥仔~劉備作為蜀漢的開國皇帝,但其實在三國的主公裡,他的前期的資源是最差的。曹操出身宦官世家,其養父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曹操也在很早就入京做官。而孫權雖年少繼任,但有父親兄長打下的基業,在江東也算可以穩紮穩打。
  • 魏蜀吳三國中為何魏國能以一敵二?郭嘉臨終留一遺計,恩澤曹操
    當時的曹操本想斬草除根,先行除掉袁紹兩個兒子。但郭嘉卻在臨終之際,從旁諫言曹操:應緩緩圖之,先行徵討烏桓。等到身在遼東的袁熙和袁尚兄弟與公孫康之間產生嫌隙,那時主公您無需浪費一兵一卒,心腹大患自然會化解。曹操徵討烏桓大獲全勝以後,郭嘉卻先行病逝。隨後的形勢果然被郭嘉言中,袁氏兄弟與公孫康發生摩擦,曹操趁機佔領了遼東地區以及昔日袁紹的地盤河北。
  • 主公玩法大起底,三國殺到底玩什麼主公比較強,他原來是萬能主
    三國殺這款有意運營至今天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玩過了吧。對於其中最經典的模式身份場相信大家也都有自己的經驗,主公這個位置玩起來還是有點爽的,畢竟模擬古代戰爭,那麼忠臣會為了主公甘願付出自己的性命。內奸表面上還暫時不敢和自己對著來,反賊一開始也不一定敢暴露,所以總有那麼一小會給人世間太平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只能夠維持一小會,後面該打的架還是得打起來,所以主公應該怎麼玩呢?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選將,三國殺這個遊戲選將為第一步而不是系統直接配發,說明選擇武將還是非常有講究的。
  • 三國志11風起雲湧:天下主公哪家強?曹老闆第一當之無愧
    在遊戲《三國志11》中,這一點卻難以得到驗證,畢竟聰明的玩家們才是實際的主公,既懂得如何高效地搞內政生產,又會合理調兵遣將,即使遊戲裡主公數值再差,比如韓玄這樣智商低下,統武又不行的戰五渣,可到了玩家手裡,運用好黃忠和魏延兩大猛將,統一天下也只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 王者榮耀小劇場:魏蜀吳三國主公臺詞大作戰,誰的臺詞更勝一籌?
    開心一笑小劇場,歡迎來捧場,走過路過別錯過,一張入場券,看魏蜀吳三國主公鬥嘴,更有瓜子茶水,不限量供應哦~主持人:「哈哈魏主公還是那般自負,一如當年。曹操:「別低估了霸道的力量!」劉備:「不爭才是爭。」評委:以弱制強,以柔克剛,第一回合蜀國勝。
  • 三國中最坑的謀士,出的淨是餿主意,他叫誰主公誰就要被滅亡
    —阿諾德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十八路諸侯加各大勢力紛紛起兵,每路勢力都想打下屬於自己的一片江山,然而走到最後的僅僅剩了魏蜀吳,這三個國家能走到最後的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身邊有著一群謀臣輔助,比如說劉備身邊的諸葛亮,曹操身邊的許攸,孫權身邊的周瑜,但並不是所有的謀士都能獻出良計,此人可以說是三國之中最坑的謀臣,出的全是餿主意,他叫誰主公誰很快就被滅亡掉。
  • 回到三國當主公
    你將置身於完整的三國劇情,從黃巾之亂、反抗董卓到客居荊州、赤壁之戰等,恢宏的三國歷史徐徐展開;桃園三結義、諸葛借東風、三英戰呂布等經典情節,帶你重溫童年之旅!
  • 三國謀士們的見識,究竟有多大差距?
    在所有歷史話題當中,三國更是一個長說不衰的時段,因而就有了誰是三國第一謀士的說法。其實,很多謀士只能是和武將們一樣,就是一件大事來臨,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後看主公是否採納,像諸葛亮一樣,主公有耐心坐下來聽取你縱論天下形勢的不多。有句話叫「文無第一」,那麼,三國不同集團的謀士們,他們的智慧以及所獻出的謀略究竟有多大的差別呢?
  • 三國志11手機版,三大君主,劉備≥曹操>孫權?
    笑談風雲,一語定乾坤。大家好,我是星仔醬。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 他是三國最坑謀士,全出的都是餿點子,誰當他主公誰就要滅亡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代之一,但是它同樣也能夠當一個勵志故事看待,曹操劉備這兩個軍閥,在最早並非最強的勢力,董卓、袁術、袁紹都比他們要強大的多,按道理來說更有可能奪取天下,但是為何還是魏蜀吳笑道了最後呢?分析原因,和他們手底下優秀的人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三國殺的四位最強主公,輸出輔助樣樣精通,孫家人就獨佔其三!
    在《三國殺》的身份場裡,主公就是一場遊戲的關鍵點,主公的生死狀況、何時陣亡都決定了這局遊戲的最終勝利花落誰家,所以選擇一位好主公,往往都能決定一場遊戲的走勢。而在《三國殺移動版》裡,主公身份的玩家可以從十六位默認主公裡選擇一名,畢竟多一個主公技,比一般角色還是要好一些的。
  • 與曹操赤壁大戰前,孫權在猶豫什麼 ?
    孫權最後沒有屈服於曹操的威脅,而是選擇與劉備聯盟抗曹,組成聯軍,在長江赤壁以黃蓋詐降火攻,大破曹軍的連環船,曹操落荒北回。不過,孫權不是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與曹操決一死戰的,在赤壁開打前,他是有所猶豫的。那麼,他到底在猶豫什麼?
  • 為什麼黑劉備第一期:劉備主公殺手之談
    現在許多人都喜歡叫劉備主公殺手,因為他投靠的主公都沒有好下場。說起多次投靠這件事,有一個人也值得一提,那就是呂布,這期我們就比較一下這兩人投靠的過程,探討一下在這點上劉備值不值得黑。
  • 【三國雞湯】主公們,母親大人的禮物你準備了嗎?
    主公們,明天就是母親節,有沒有準備好給母親大人一個驚喜呢?
  • 如果你是三國中的主公,只能選1位軍師3個武將,你會選誰?
    但一段時間後發現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這樣的庸才不配做他的主公,於是轉投曹營。當時曹操的地盤其實很小,郭嘉冷靜分析局勢,巧妙引爆諸侯間的矛盾點,當諸侯們相互攻打時讓曹操安心發展,等諸侯兩敗俱傷時出兵獲取戰果,先後幫曹操殲滅劉岱、張邈、孔秀、張繡、呂布、陶謙、袁術等諸侯,成為中原霸主。
  • 新三國歪傳:不會蹦迪的劉備不是一個好皇叔
    近日,一段劉備蹦迪的短視頻火爆全網,誰能想到平日裡不苟言笑的劉皇叔蹦起迪來也是有模有樣。可他哪裡知道,由此而引發的三國蹦迪大戰正一觸即發。那一日,皇叔正在偏廳跟著孫權的舞姬學習蹦迪,百米開外都能聽見帶感的音樂,強烈的節奏感連帶著馬廄裡的的盧都跟著一起嗨起來。忽聞外門小斯嚷道:「主公,偏將軍趙雲求見。」「什麼,你大點聲,我聽不見!」
  • 主公說了,b站這塊必須拿下!
    給B站支持她的諸位主公! tag以及分賽道「主公有謀略」「主公玩轉三國」「主公請講故事」三個tag之一即可視為參與活動成功到手率妹為主公們搞到的現金大禮精美周邊、B站會員等眾多獎勵!《新三國》裡的劉備、《軍師聯盟》裡的曹操今天下三分,于和偉獨佔其二當「于和偉」碰上《率土之濱》能擦出怎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