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殺趙軍的太行丹水

2020-12-23 騰訊網

丹河,黃河北岸支流沁河的支流,古稱源澤水、泫水、丹水等。主要發源於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趙莊丹朱嶺。流經晉城市城區、郊區(澤州縣)和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丹河是晉城境內的第二大河,被譽為晉城和焦作人民的「母親河」。

丹河的名稱來源於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這一說法在焦作一帶流傳甚廣。

戰國晚期,齊、楚、韓、魏、趙、燕六國相繼走向衰弱,強大的秦國,雄心勃勃地開始實施兼併六國的計劃。公元前266年,秦相範雎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公元前262年,秦國發動了攻打韓國的戰爭;公元前260年,秦趙拉開了長平之戰的序幕。

秦昭襄王47年(公元前260年),嬴政(即秦始皇)派大將白起駐守河內(今沁陽及博愛),並親臨河內決計與趙國進行一場惡戰。面對趙軍固若金湯的嚴守,秦軍強攻無效,秦將白起轉而施用反間計,誘使趙王撤換了戰爭經驗豐富的趙國名將廉頗,換上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擔當主將,雙方在山西長平(今山西高平一帶)擺開了決戰的架勢。

長平,戰國時屬上黨郡。這裡溝壑縱橫,地勢險惡,易守難攻,素為兵家重視。可趙括一到長平,就改變了廉頗原定的戰略,反守為攻,主動攻擊。白起裝著敗退,誘趙軍深入,爾後斷趙軍退路,將趙軍分割包圍。趙軍被秦軍圍困40餘天,彈盡糧絕,趙括率軍奮力突圍,傷亡很大,沒有成功,他本人也中箭身亡。剩餘趙軍被迫投降。白起害怕趙軍謀反,遂設下一計,以酒肉安撫降卒,趙國降卒信以為真,放鬆警惕,大吃二喝。白起又命令秦兵以白布裹頭,命令:「凡首無白布者,即趙人,當盡殺之。」秦兵大開殺戒,趙兵手無寸鐵,束手就戮。40餘萬趙軍,一夜俱盡!白起收趙兵頭顱,聚為頭顱山,又在山上建臺,謂之「白起臺」。

消息傳入趙國,頓時「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九回」史載當時「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八回)」這就是人人皆知的「紙上談兵」的成語故事,也是真實的歷史事實。

司馬遷的《史記》、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中對這場戰爭著重筆墨進行了描述。長平之戰是我國古代戰爭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戰爭,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此次戰爭過去已經2200多年了,但是,白起坑殺趙卒40餘萬,令人觸目驚心的血染的河谷,仍然浸透著蕭瑟的戰爭氣氛,而成為人們憑弔古戰場之勝地。當年的長平一帶,血流成河,屍骨成山。現有的丹河,當年叫楊谷澗,因白起坑殺趙卒血染河水,後人才更名丹河。

據古本《竹書紀年》(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竹簡史書)記載:「春秋時晉幽公五年(公元前470年)丹水三日絕,不流。」「晉幽公九年,有丹水出相反」這兩處記載,說明早在「長平之戰」以前的200多年,就有丹水之名了。

據《水經注》上說:「沁水出,南流注於河。」「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於河。」「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水。」「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

相關焦點

  • 白起坑殺40萬趙軍?山西發現遺址,專家:不是坑殺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將叫做白起,被譽為一代戰神。在戰國時期,他可謂是讓人聞風喪膽,設計誘騙趙括,坑殺了40萬趙軍,摧毀了趙國的有生力量,不過,對於此次坑殺,很多歷史學家都心存疑惑,到底要挖一個多大的坑才可以活埋40萬趙軍呢?
  •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遺址發現後,考古學家說:不是坑殺的
    秦國名將白起被後人稱為戰神,因為他一生徵戰70餘場卻未嘗敗績。其中最有名的一場就是長平之戰,白起率領秦國士兵擊敗了趙括率領的趙軍,並且坑殺了趙軍40餘萬人,因此白起也被稱為殺神。《史記》中曾記載:白起坑殺趙兵四十萬。不過,現在有很多人質疑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真實性。
  • 戰神白起在「長平之戰」中真的坑殺了趙軍四十萬大軍嗎?
    白起是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戰神,他徵戰沙場幾十年從無敗績,但他卻被後人稱為「人屠」皆因為他屠殺了太多的人,白起一生中指揮的四場戰鬥定局戰國時期的天下,其中最有名的一場戰爭當數歷史上的「長平之戰」,在此戰中戰死的人不計其數堆積成山,據有關史料記載,白起在此戰中特別無情,他毅然坑殺了四十萬趙軍俘虜,那麼這樣的結論屬實嗎?
  • 殺神白起坑殺40萬趙軍,專家:有違事實
    戰國時期,秦國算是撿到了寶,一代名將白起正是為秦國效力的。說起白起的出身,曾經有史書記載,他祖先是秦穆公的大將白乙丙,身為名門之後的白起,並沒有給家族丟臉,七十餘場戰役從未輸過,這可能是世界軍事歷史上的吉尼斯紀錄了吧。
  • 白起「活埋」40萬趙軍?山西發現遺址後,坑殺傳言被打破?
    在戰國時期,秦國有一位開國戰將,一生徵戰共70多場均未戰敗,此人便是戰神白起。但在長平一戰被標上「屠夫」的標籤,說白起「活埋」了40萬趙軍!但這一傳聞在發現遺址後打破,專家認為這些趙軍不被坑殺的! 1995年的5月份,山西一對農村父子在自家的農田裡挖出了多具屍骨,還有很多青銅箭頭。
  • 【熱點】白起為何坑殺趙軍告訴你不一樣的長平之戰
    據了解,小狼就是日後人們所知的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0萬人的秦國將領白起。長平之戰趙軍全軍覆沒,那另一方的秦軍到底是怎樣的呢?且看下文——你絕對不知道的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40萬人,一時間聲名大振。現代人認為白起非常懂殲滅戰: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戰必求殲,並把白起譽為殲滅戰的開山鼻祖。但這是真的嗎?其實這是有些抬舉白起了。
  • 白起坑殺40萬趙軍是真的嗎?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揭開謎底
    在歷史上對於白起的功績也存在很多非議,有許多的史學家稱他為戰神,是一個有著卓越領軍才能的將軍,也有人說白起是一個濫殺無辜的機器,是一個人屠。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秦趙兩國為爭奪領土展開的長平之戰了,這場決定了秦趙兩國命運的生死存亡大戰,秦國這邊正是由白起指揮的。
  •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長平遺址出土後,結果令人意外
    白起被封為一代戰神,但他還有一個更響亮的稱號,殺神。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白起一生徵戰沙場71起,竟然未嘗一敗,可以說為秦國最終統一天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但我們都知道古時的戰爭是十分殘酷的,每一場勝利背後必然伴隨著累累白骨,特別是名震千古的長平之戰,僅一役秦軍便坑殺了40萬人,徹底奠定了白起「殺神」的名號!
  • 白起為何要坑殺40萬趙軍,三大原因表明,殘忍的背後暗藏深意!
    這場戰爭是因為趙王誤信了秦軍的謠言,說廉頗要謀反所以將廉頗換成了趙括,誰知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根本不會帶兵打仗,趙軍糧草被劫,趙軍被困,趙括被射殺,趙軍無奈投降。白起說趙軍士兵反覆無常,如果留下他們,可怕會再起禍端,變下令講趙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民士兵將他們放回趙國,白起這樣做的確很殘忍,但是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列強爭霸,受苦的只有黎明百姓。
  • 白起坑殺40萬趙軍?遺址被發現後,考古專家:事情沒那麼簡單
    白起是戰國的四大名將之一,被譽為一代戰神,徵戰沙場卻未嘗敗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領導的長平之戰了。在長平之戰中白起一舉擊敗45萬人,坑殺了趙軍40萬,但其實對於長平之戰大家都有很多的誤解,真的如歷史所記載的那樣,40萬趙軍全部都被白起給挖坑活埋了? 1995年山西晉城一個村子裡,一對父子在自家的果園裡面,挖出了很多青銅箭頭和人的骨頭,在經過專家證實後發現這個地方其實就是長平之戰的一處遺址。
  • 被白起坑殺的40萬趙軍 為何不站出來反抗?背後有人在肆意炒作
    說起戰國第一殺神白起,很多人都會想起長平之戰,那大家是否好奇,白起是否真的坑殺了40萬戰俘,還是有人誇大了數字,進行肆意炒作。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詳細了解一下長平之戰。在公元前262年,秦國和趙國為了爭奪上黨郡,在長平發生大戰。
  • 秦趙長平之戰,戰神白起坑殺四十餘萬趙軍,是否出自他自願?
    而秦國這邊呢,也以白起為將到達前線。趙括為將之後,一改廉頗固守不出的策略,而變為主動出擊。在白起誘敵佯敗之下,趙括領兵出擊。趙軍被一分為二且被秦軍圍困,更不幸的是,秦軍斷絕了趙軍的糧道。這個時候,最興奮的人應該就是秦昭襄王了,他親自督戰河內,把秦國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男丁悉數派到前線,主要是遮絕趙國救急的糧食。
  • 白起真的坑殺了40萬戰俘嗎?長平之戰是白起和誰打的呢?
    白起在長平之戰坑殺40萬戰俘是真的嗎?答案是肯定的。早在1995年,山西高平就發現屍骨坑和刀幣、銅簇。今年七月山西高平又疑似發現長平之戰的白起坑殺趙國40萬大軍的地方。據當地老人講,經常能夠看見路上有白骨,可見長平之戰有多麼的慘烈。
  • 長平古戰場實地勘察,七個問題揭示白起坑殺40萬趙軍重重疑雲
    前262年,秦國白起進攻韓國,攻克野王(河南省沁陽市),上黨與外界通道被切斷。上黨郡長馮亭不願意投降秦國,將上黨地區17座城池全部獻給趙國。秦國不願意到手的肥肉被搶,長平之戰拉開帷幕。一、趙國為什麼要接收上黨?上黨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北上可取趙舊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向東越過太行山可直接威脅趙國的都城邯鄲。
  • 吳起破秦兵50萬,白起坑殺趙兵45萬,他們到底誰更厲害?
    吳起與白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們生活的年代雖說是隔了將近一個世紀,但是其經歷十分相似。他們一個坑殺了趙國降兵45萬,一個則是大破秦軍50萬人。都是不僅僅依靠個人勇武,而是有勇有謀的軍事家。所以即便是隔了將近一個世紀,後世也經常將她們放在一起比較。那麼究竟是誰更厲害呢?
  • 白起當年為何要坑殺40萬趙兵?
    那麼,白起為何要坑殺40萬趙兵呢?難道他就不害怕世人的唾罵嗎? 在以往,兩軍交戰是不斬首戰俘的,要麼釋放,要麼收編,因為斬殺戰俘會激起民憤,也會讓大家死戰到底,反正都是死,就不會有人投降了,白起作為當時的名將,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那麼白起為何還要這樣做呢?
  • 解讀殺神白起「坑殺」40萬趙兵的真實情況
    在中國古代的戰爭中,長平之戰非常著名,因為紙上談兵的趙括遇到了戰神白起,結果趙軍一敗塗地,白起一戰封神。戰後,白起「坑殺」了45萬趙軍?是真的嗎?在冷兵器時代,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如何做到?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一、白起真實「坑殺」趙軍·多少俘兵?
  • 白起、項羽坑殺幾十萬人無人問,秦始皇為何焚書坑儒被罵千年?
    都說刀劍無眼,在冷兵器時代,兩軍對陣難免出現死傷,但是往往在一方投降之後,勝利者仍然會有屠殺俘虜的行為,比較出名的就是白起坑殺40萬趙軍,項羽坑殺20萬秦軍,但是這幾十萬人對於後代人來說反倒沒被過多指責,而秦始皇焚書坑儒僅僅殺了四百多人,卻為何被罵了上千年?
  • 戰勝白起為何坑殺40萬大軍?揭秘長平之戰背後的原因
    相信大家在王者榮耀裡用到過白起這個英雄,每個召喚師都對他再熟悉不過了,而真正的白起在歷史中是怎樣的呢?又有著怎樣的故事?白起又稱公孫起,是秦國有名的將軍,被封為武安君,未列於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在歷史中未嘗敗績,每次為秦國出徵都能凱旋歸來,為秦國後來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長平之戰,40萬趙軍如何被坑殺?想不明白為啥?
    但是上黨的太守馮亭卻不想坐以待斃,他想把戰火轉嫁給趙國,拉趙國一起對付秦國,因此就把上黨地區給了趙國,而趙國得了城池之後,就和韓國一起對付秦國,這就惹惱了秦國,秦國就派出軍隊,經過駐守在上黨地區的趙軍,雙方短兵相接,趙軍無法抵擋秦軍洪水般的衝擊之勢,敗下陣來,推到了長平地區,雙方軍隊相持了起來,而著名的長平之戰也就此拉開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