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王者榮耀裡用到過白起這個英雄,每個召喚師都對他再熟悉不過了,而真正的白起在歷史中是怎樣的呢?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白起又稱公孫起,是秦國有名的將軍,被封為武安君,未列於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在歷史中未嘗敗績,每次為秦國出徵都能凱旋歸來,為秦國後來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白起後來又被稱為「戰神」或者「殺神」,就是因為白起一生都在為秦國徵戰,但從來沒有過敗仗,可見這個白起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軍事家,有著卓越的指揮才能,專門是為戰爭而生的,毛澤東曾這樣評價白起: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能出其右。
白起雖說一生徵戰無數,沒有敗績,但有一戰可謂是巔峰之戰,在那一戰後白起也叫「殺神」,那就是長平之戰,白起在這長平之戰中做的最絕的事情就是坑殺40萬趙軍,長平之戰中總計斬殺和俘虜趙軍45萬人,令趙國元氣大傷。那到底白起為何要坑殺這40萬趙軍呢?
史載,秦國大將王齕攻韓,奪取上黨,然後開始攻取趙國,而趙國這裡也有名將就是廉頗,廉頗為了不讓秦軍攻來,就先後設了三道防線,但秦軍勢不可擋,一路戰到第二道防線,採取以逸待勞的方式,堅守待變,從堅守的戰術目的上看,廉頗無疑是成功的,因為秦軍無論如何都攻不進來,也就維持了長達三年的消耗戰。
但時間一長趙國的消耗是巨大的,趙國的農作物產量本身就是比較落後的,在加上這一戰,糧食和經濟的弱點就暴露的更加明顯了,所以趙王覺得不能再耗下去了,要趕緊快速的解決戰鬥,加之閼與之戰,趙奢也大敗過秦軍,使得趙國覺的還是能戰勝,決定集中兵力決一死戰,改變了堅守的策略,用趙括替換了廉頗。其實趙括並不是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從史料記載,在秦軍包圍的情況下,分四路突圍,而且臨危不亂的組織沒有糧食的軍隊的突圍路線,可見趙括也是有軍事才能的,與其說趙括是紙上談兵,不如說他是為趙王背了鍋。
趙括雖不是無能之輩,但他遇到了白起,在長平之戰中趙括率精兵出戰,最後被射殺,趙軍40萬軍隊投降,事後白起覺得趙國士兵反覆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再加上秦軍這裡也有很多損失,如果不殺了這40萬俘虜,也會消耗我們的糧食,所以下令坑殺了40萬俘虜,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
這場戰爭也是為了日後統一六國做了鋪墊,白起雖然贏了這場長平之戰的仗,但還是沒有完全消滅掉趙國,因為秦王下令叫他回來,所以也錯失了這一大好機會,給了趙國喘息,養兵的機會,最後秦王就遷怒於他,讓白起自盡而死,一代戰國名將就這樣隕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