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中,白起真的坑殺了四十萬趙國軍隊嗎?

2021-01-18 騰訊網

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對於整個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成為了主旋律,而到了戰國末期,爭霸的主角幾乎定格在了秦國和趙國這兩個國家上。在歷次交戰中,趙國取勝的記錄還是多於秦國,而趙與秦此消彼長的分界線則發生在了長平之戰上。

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西北部地區。在這片土地上,秦趙兩國幾乎傾其所有來進行長平之戰。不過,由於趙括的紙上談兵,趙軍最終戰敗,秦軍獲勝進佔長平,並且坑殺趙國40萬降兵。

不過,對於白起到底有沒有坑殺40萬趙軍上,史學界出現了較大的爭議。兩派觀點對於被坑殺的趙軍數量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實際死亡的趙軍只在20萬人左右、而在筆者看來,白起真的坑殺上四十萬趙國軍隊。理由如下:

首先,儘管古代人吹起牛來都是一套一套,但是在法度嚴明的秦國,胡言亂語都是要治罪的。自商鞅改革後,秦國實行二十級的軍功爵位制度的,殺的人多爵位就高,待遇自然就越好。也就是說,殺十萬人和殺四十萬人得到的獎賞肯定不同,秦昭王要掏錢的,不止要賞賜武安君的,底下軍官士兵都要獎勵的,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其次,白起有沒有可能為了軍工而謊報軍情呢?答案也是不可能的。秦昭王又不是傻子,白起帶走這麼多秦軍的精銳,秦王明裡暗裡都會派人監視的。並且在長平之戰前,白起就立下了赫赫軍功。他也沒必要再在軍功裡注水了。而白起是魏冉推薦上來的,魏冉是被範雎取而代之的,範雎肯定也是要打壓白起的,不可能幫白起的。作為秦昭王,當長平之戰結束的那一刻,他肯定能感覺到對他王權最大的威脅已經不是六國而是武安君白起了。白起已經功高蓋主、賞無可賞了,不除不行了,而白起的軍功越高除起來越麻煩。

最後,換個角度思考,我們按照平均每個人重130斤,一個人的體積大概是0.065立方米,人與人堆疊需要一點空間,就合成01立方米好了,40萬人需要40000立方米的土方工程。坑深2米,則坑面積2萬平米,接近於三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你覺得對於數十萬秦國大軍,這個工程量大嗎?

相關焦點

  • 戰國末期的長平之戰,秦將白起真的坑殺了40萬趙國士兵嗎?
    出土的戰國文物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間,在趙國的長平一帶,秦國和趙國的軍隊進行了一場戰爭,其結果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進程,加速了秦統一中國的過程。趙軍主力斷糧四十六天後,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沒辦法只好分兵突圍,趙軍精銳部隊輪番衝擊了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趙括也被秦軍射死,趙國軍隊因無主將指揮,剩下的軍隊向白起投降。白起怕投降的趙軍反覆生事,用了10天時間,將投降的趙軍全部坑殺。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45萬人,其中「坑殺」超過40萬降卒。白起真的坑殺了這麼多的降卒嗎?
  • 戰神白起在「長平之戰」中真的坑殺了趙軍四十萬大軍嗎?
    白起是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戰神,他徵戰沙場幾十年從無敗績,但他卻被後人稱為「人屠」皆因為他屠殺了太多的人,白起一生中指揮的四場戰鬥定局戰國時期的天下,其中最有名的一場戰爭當數歷史上的「長平之戰」,在此戰中戰死的人不計其數堆積成山,據有關史料記載,白起在此戰中特別無情,他毅然坑殺了四十萬趙軍俘虜,那麼這樣的結論屬實嗎?
  • 長平之戰趙國被坑殺數十萬軍隊,罪魁禍首並非是趙括,而是廉頗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的轉折點。在這場戰爭中,趙國損失了四十多萬的軍隊,幾乎全部被秦軍坑殺,慘烈程度遠超想像。由此,趙國徹底衰落下去,徹底失去了和秦國叫板的資格。
  • 四十萬大軍被坑殺,奠定了趙國衰落的基調,從此退出爭霸的舞臺
    公元前260年,在趙國長平,由趙括率領的四十萬大軍被秦將白起圍困許久,軍營之中人心惶惶。在這裡的是趙國的主力軍隊,也就意味不會有援軍來救援他們了,他們面對的是秦國的虎狼之師,一群殺人如麻的魔鬼;以及被稱為殺神的白起。而趙國軍隊的主將,不過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黃口小兒而已。
  • 長平之戰真的坑殺了40萬人嗎?
    ,發生在兩個世仇的國家,秦國與趙國之間的一次很著名的戰役,而關於這一次的戰役,流傳著一個很流行的說法,就是戰勝一方的秦國白起,將四十萬趙國俘虜全部坑殺。   長平之戰,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趙國丟失了自己的門戶長平關,而且在此之後,秦國的統一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大勢所趨,已經沒有什麼人能夠阻擋秦國了。
  • 【熱點】白起為何坑殺趙軍告訴你不一樣的長平之戰
    據了解,小狼就是日後人們所知的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0萬人的秦國將領白起。長平之戰趙軍全軍覆沒,那另一方的秦軍到底是怎樣的呢?且看下文——你絕對不知道的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40萬人,一時間聲名大振。現代人認為白起非常懂殲滅戰: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戰必求殲,並把白起譽為殲滅戰的開山鼻祖。但這是真的嗎?其實這是有些抬舉白起了。
  • 白起真的坑殺了40萬戰俘嗎?長平之戰是白起和誰打的呢?
    白起在長平之戰坑殺40萬戰俘是真的嗎?答案是肯定的。早在1995年,山西高平就發現屍骨坑和刀幣、銅簇。今年七月山西高平又疑似發現長平之戰的白起坑殺趙國40萬大軍的地方。據當地老人講,經常能夠看見路上有白骨,可見長平之戰有多麼的慘烈。
  • 白起真的坑殺了趙國降兵40萬之多?
    邦國興衰之長平悲歌——長平大戰兩軍傷亡如何?作者:煮酒焚劍一,千古兵爭說長平在曾經熱播一時的《羋月傳》中,羋月曾經收留一個蠻族的弟弟,這就是在歷史上赫赫威名的武安君白起,雖然影視劇中的白起形象已經是深入人心,但實際上白起在歷史中並非如此。
  • 長平之戰被坑殺四十萬的趙國還苟住了幾十年
    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力大損,但還是有一定自保能力的。就是進取不足,自保有餘。趙國民風彪悍,三晉多銳士,當時的趙國劍客死士極多,民眾善戰百折不撓。且長平之戰雖然打爆了趙國大量的人口資源但也加深了趙國對秦國的仇恨。
  • 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長平一戰坑殺四十餘萬人!
    白起也可以說是戰國'猛男'第一人了,人生數時間的沙場幾乎沒有敗績,傳聞說戰國時代戰死者有兩百萬人之多,其中有一半的死都或多或少和白起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白起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當代我們都習慣性稱白起為'殺神',他真的是嗜殺成性嗎?今天咱們就以長平之戰初探白起。說起白起就不得不提歷史上那場慘烈的——長平之戰,這場戰役是全球戰爭史上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 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長平一戰坑殺四十餘萬人
    白起也可以說是戰國'猛男'第一人了,人生數時間的沙場幾乎沒有敗績,傳聞說戰國時代戰死者有兩百萬人之多,其中有一半的死都或多或少和白起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白起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當代我們都習慣性稱白起為'殺神',他真的是嗜殺成性嗎?今天咱們就以長平之戰初探白起。
  •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長平遺址出土後,結果令人意外
    但我們都知道古時的戰爭是十分殘酷的,每一場勝利背後必然伴隨著累累白骨,特別是名震千古的長平之戰,僅一役秦軍便坑殺了40萬人,徹底奠定了白起「殺神」的名號! 史書記載,長平之戰趙軍被秦軍圍困長達兩個月,最終甚至連馬和馬血都吃完了,還是等不來救援,只能投降。
  •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因為趙括紙上談兵?這口鍋大了
    春秋戰國史是一部被戰爭左右的歷史:長勺之戰,魯國力克齊國,將其爭霸勢頭遏制;吳越之戰,以致吳國國滅;諸如此類的戰役還有桂陵之戰,即墨之戰等,不勝枚舉,每一場戰爭發生後,諸侯的領袖都發生了變化。但長平之戰的影響力,卻是改變整個天下格局的,秦國幾乎提前預定了統一。
  • 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0多萬,為什麼國力空虛的趙國,當時沒被滅呢?
    白起篩選出200多名年紀較小的戰士放回,節餘戰士掃數坑殺,諸侯震悚,而趙國的勢力也被緊張嚴重減弱。長平之戰是汗青上範圍遠大的戰鬥之一。在戰國後期,七國加起來總關才惟有2000多萬,不過秦趙兩國投入的總軍力就跨越了100萬,而被白起坑殺的趙軍就有40多萬。長平之戰,趙國能夠說是慘敗。那麼趙國那時為何沒有被白起滅掉呢?
  • 戰勝白起為何坑殺40萬大軍?揭秘長平之戰背後的原因
    白起又稱公孫起,是秦國有名的將軍,被封為武安君,未列於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在歷史中未嘗敗績,每次為秦國出徵都能凱旋歸來,為秦國後來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白起雖說一生徵戰無數,沒有敗績,但有一戰可謂是巔峰之戰,在那一戰後白起也叫「殺神」,那就是長平之戰,白起在這長平之戰中做的最絕的事情就是坑殺40萬趙軍,長平之戰中總計斬殺和俘虜趙軍45萬人,令趙國元氣大傷。那到底白起為何要坑殺這40萬趙軍呢?
  • 殺神白起,長平之戰直接坑殺四十萬趙人,難道他當真是一個惡魔?
    秦、趙兩國為爭上黨之地,開始相互出兵,耗時三年之久,秦國終於在長平擊敗了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直接導致趙國被坑殺近四十萬兵馬,而殺神白起也因此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 長平之戰後,為何戰無不勝的秦軍,會敗給主力軍隊近乎全滅的趙國
    長平之戰後,趙國實力空前虛弱,之後秦國軍隊將趙國都城邯鄲團團圍住,準備一舉拿下趙國,邯鄲之戰由此爆發。表面上看起來,秦國的贏面相當大,可惜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秦國不但沒有拿下趙國,反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敗,導致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足足晚了幾十年。邯鄲之戰究竟發生了什麼?
  • 長平之戰,40萬趙軍如何被坑殺?想不明白為啥?
    但是上黨的太守馮亭卻不想坐以待斃,他想把戰火轉嫁給趙國,拉趙國一起對付秦國,因此就把上黨地區給了趙國,而趙國得了城池之後,就和韓國一起對付秦國,這就惹惱了秦國,秦國就派出軍隊,經過駐守在上黨地區的趙軍,雙方短兵相接,趙軍無法抵擋秦軍洪水般的衝擊之勢,敗下陣來,推到了長平地區,雙方軍隊相持了起來,而著名的長平之戰也就此拉開了大幕。
  • 長平之戰中趙國失敗罪魁禍首是誰?趙括?不,是他,人生三大敗筆
    "披著噱頭的趙括"走到了餓秦面前,成為趙孝成王一意孤行的犧牲品,而秦國正可借長平之戰的餘威,踩在四十萬被坑殺的趙軍肩膀上,打開東進的大門,從這一看趙孝成王可謂是長平之戰趙軍失敗的罪魁禍首。用人之短,毛遂之死說起毛遂不得不提一下往事。長平之戰後秦軍長驅直入,圍趙都邯鄲,趙國面臨危難之際,平原君門客毛遂,自發成為去楚國求救兵的人選,並在「楚庭」上申之利害,辨其因果,甚至以性命威脅楚王,不卑不亢,有力地維護趙國尊嚴,請得援軍,毛遂因功被奉為上賓。
  • 長平之戰,白起為什麼要坑殺趙國40萬大軍,原因居然來自商鞅
    廉頗駐軍長平,以丹朱嶺至馬鞍壑一線的百裡石長城為主防禦陣地,分軍前出32公裡於空倉嶺一線據險構筑前沿防禦,並派出裨將茄繼續前出搜索迎敵。之後,秦軍突破趙軍防線,佔領趙軍堅固堡壘。趙軍退卻長平。秦軍再次強攻趙軍陣地,趙軍戰敗向東退入故關,堅守百裡石長城。兩軍堅持不下,兩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