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芹在出道三十年的時候說過一句話:我是成也《晚秋》,敗也《晚秋》
黃凱芹和歌壇的故事要從1983年說起。那年,黃凱芹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看到「香港愛護兒童歌曲創作大賽」廣告,他以一曲《溫情》參賽,名列季軍,引起寶麗金高層注意,受邀洽談籤約。那時的寶麗金旗下網羅鄧麗君、譚詠麟等超級大牌,誰知黃凱芹這個毛頭小子,和高層談話竟然提出:一切要以學業為重。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失去了籤約機會。然而是金子總會發光。1986年大學已畢業並在電臺任職DJ的他以《歌詞》一曲再參加「ABU亞太流行歌曲創作大賽」且奪得冠軍,再一次被寶麗金約談。換了面談的高層,還笑侃了幾句當初的不快,這一回,成功握手,黃凱芹籤約進入寶麗金大家庭。
與寶麗金籤約後黃凱芹坐上了成名的快車,推出EP唱片《再遇》及個人首張專輯《Moody》,《Moody》很快獲得雙白金銷量;1988年,推出專輯《MISTY》及《短篇小說》;次年,推出《沒結果的一些感情》;1990年,專輯《給您留念》再奪得雙白金銷量,同年又推出《情歸何處》;1991年《你最喜歡的歌》也熱賣……值得一提的是,黃凱芹雖然並非音樂科班生,卻是個創作型的唱作人。他的大賣唱片裡不少金曲都是自創,比如那首膾炙人口的《傷感的戀人》。多才多藝的黃凱芹還出版小說《繾綣塘西》,還與劉德華及鍾楚紅合演電影《愛人同志》……1980年代香港娛樂圈的編年史,寫下了黃凱芹的名字。
黃凱芹的歌在1980年代隨著舶來的磁帶在內地樂迷之間早有流傳,而在全國都變得家喻戶曉則是1992年他籤約飛圖唱片後。當時飛圖唱片猛打內地市場,帶著歌手在內地四處演出。黃凱芹清晰記得是在廣州的一次演出,彩排時他在臺上,聽到臺下「太平洋樂隊」的許建強用鍵盤彈奏一首並非他們表演曲的歌,非常動聽。打聽之下,原來這首歌是許建強創作並交由陳汝佳演唱的《願你把心留》。黃凱芹本就有意唱一首有中國風味的歌,頓時覺得這首正是自己要唱的!洽談之下,他改編了這首歌,將歌詞、編曲、歌名都作改動,就有了收錄在《傳聞》專輯裡的《晚秋》。
《晚秋》走紅呈現燎原之勢,大江南北都飄蕩著《晚秋》的旋律。這首歌將黃凱芹帶到了很多他從前未曾想過的地方,印象裡首當其衝,「《晚秋》唱片的封套和內頁都是在上海拍的!」黃凱芹記得是在上海大廈頂樓,當時還未有很多現代建築,蒼穹之下,他的身後是悠悠黃浦江和外灘美景。拍照還借了中福會少年宮的景,其中一個鏡前留影居然是在洗手間!「那個洗手間很古典,香港沒有的,我一看就好喜歡……」
然而《晚秋》大火也導致了公司對黃凱芹的強行設計。經紀人提出如法炮製,繼續讓黃凱芹翻唱內地歌曲,《彎彎的月亮》、《濤聲依舊》……都拿來給他。黃凱芹很反感這樣的做法。「有合適的翻唱我不反對,但我本身是一個創作歌手啊!」時隔多年,黃凱芹說起當時的拒絕仍然決絕。與經紀人關係破裂,導致他事業停擺,心灰意冷,離別香港歌壇,遠走加拿大。在異國,他過著離開娛樂圈的生活。做室內設計,翻新房屋出租,獲得收入也是一份成就感。後來技癢,錄製唱片,但未主流發行……
這幾年,黃凱芹在香港開過紀念演唱會,周慧敏站臺支持;他也給李克勤演唱會做嘉賓,被熱烈掌聲請上場;早前在廣東參加粵語歌競唱節目奪冠……黃凱芹是回顧香港樂壇黃金年代時不可忽視的名字,表演到藝德都保持了那個靠實力說話的年代的高標準。他曾說說:「不敢輕易在上海開唱。」都算認清現實。他說起自己回流香港後弄的音樂劇《白蛇青蛇》,評價是「在商業上是失敗的。」和歌迷見面時歌迷掏出在坊間收集到的早年他發行的黑膠唱片,他發現上面有給贈與者的題字,大叫:「這是我當初送給香港電臺DJ倪炳郎的,這個倪炳郎居然把我的唱片給賣了!」就當是在說個笑話。他笑,大家也笑。
後來曾有人問過黃凱芹「你後悔當年(拒絕翻唱口水歌)的決定嗎?」他說:「不後悔。之後《彎彎的月亮》呂方演唱很成功,我會比他適合?唱得更好嗎?未必。每首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他還反問:「13年前我和你沒有聊過這些(封殺、低潮)嗎?」確實沒有——人只有在真的放下後,才可以坦然說起當年的獲得和失去。
不管活躍不活躍,當紅不當紅,有沒有一場個唱來說明什麼,當「曾停留風裡看著多少的晚秋,如何能跟你說別瀟灑的遠走……」旋律響起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那是黃凱芹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