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刷《誤殺》,我發現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複製品!

2020-10-30 寧靜致遠話娛樂

文/寧靜致遠說

這段時間觀看《演員請就位2》,胡杏兒和楊志剛、倪虹潔等人一起合作表演《誤殺》片段,看著胡杏兒的表演不由得想起了拉韞雖是個好警察,但絕不是一位好母親,再刷《誤殺》,感覺它不僅僅是一個懸疑劇,更是一部教育救贖大片。

01

《誤殺》影片描述了警察局長兒子素察(邊天揚飾)強暴了平民李維傑(肖央飾)的大女兒平平(許文珊飾),還拍下了她被施暴的視頻用來要挾平平,卻被平平與她母親阿玉(譚卓飾)在她家的車庫裡誤殺,李維傑為了保護女兒和妻子利用在電影中學來的反偵查手段逃脫了警察拉韞(陳衝飾)等的追捕的故事。


一個家庭女兒被施暴,從此生活蒙上陰影,一個家庭死了兒子,從此心裡落下傷痛,兩個家庭都因為素察的獸性給毀滅了。

素察居然可以對自己的同伴痛下殺手,能夠把同班的一隻眼睛弄瞎了,而且還毫無悔意,根本就沒有一點愧疚感。


他可以對一個初次見面的平平有些好感,就在飲料裡面下藥,不但對她施暴,傷害她,而且還在別人昏迷不醒的時候拍下不雅的視頻,甚至用這個視頻去要挾受傷害的平平,而且在平平家的倉庫裡,平平媽媽阿玉知道了他們的事情之後,還說出讓阿玉來頂替平平的噁心的話,簡直可以用畜牲來形容。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素察一出生絕對是白紙一張,他的惡劣品質絕對不是與生俱來的。

都說父母是原創,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是父母的複製品,說的並非沒有道理。

溯本求源,這個為了達到自己的私慾,不擇手段的素察的惡劣行徑都可以從他的父母身上探尋到原因。


素察的父母都是社會上層人物,一個是市長競選熱門候選人,一個是手握大權的警察局長。

但父親都彭(姜皓文飾)只熱衷於自己的官迷事業,只會簡單粗暴的管教孩子,從來沒有用心思陪伴過孩子。只在孩子因為犯錯而影響到他的競選市長時,他就會怒火中燒,狠狠地向孩子甩去一個耳光,自私自利的本性可見一斑。


兒子負氣出走,一個多星期沒有見到兒子,也不會去尋找,而只是對妻子說,假如周一孩子還沒有出現在學校,就斷了他的信用卡。

好像他只要出錢了,就是對兒子負責了,兒子就必須聽他的管教了,如果不服管教,就斷了他的經濟來源,這樣就可以壓服兒子了。

養不教,父之過。這位父親在教育中的缺失,以及自私自利的示範,很顯然造成了兒子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責任心,沒有一點同理心,也會自私自利的,只想著自己怎麼樣快活,就怎麼毫無顧忌的來。


而他的母親拉韞教育孩子的方法更加令人震驚。她完全就是一個把孩子培養成巨嬰的母親,對孩子一貫的嬌縱溺愛,認為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錢來擺平。

當兒子弄傷了別人的眼睛,她居然說不是已經給過十萬元錢了嗎?好像他們家已經損失了十萬塊錢,而別人只不過傷了一隻眼睛而已。

別人家的孩子眼睛都沒有了,她沒有一句道歉,沒有一絲後悔的意思,反而是看著兒子的手上有一點點小傷,卻心疼不已,別人家的孩子不是人,只有自己的孩子才是心頭肉。


再看看這位警察局長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把李維傑一家人全部抓到警察局,還進行刑訊逼供。還把女孩子的不雅視頻,拿出來威脅恐嚇,甚至對一個只有幾歲的小女孩像提小狗一樣,扔在沙發上,只顧著自己審案,根本就不把平民老百姓當人。

看看她恃強凌弱的醜惡嘴臉,就知道他兒子為什麼會不可一世,為什麼會那樣橫行霸道,欺負弱小,毫無憐憫之心,都是從她身上學來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害死素察的,除了素察自己,還有素察的父母。

02

再看看平民家庭李維傑一家,他們的教育是否也有問題?

女兒到了青春期,把自己的一切都封閉起來,不願意和父母聊自己的心事。作為父母,就應該打開女兒的心結,教會兒女,特別是女孩子,一些青春期的保護措施,特別是個人外出在外過夜時,一定要與同伴或者是老師在一起,堅決不能落了單。


再看看李維傑為了保護女兒保護妻子,一次又一次的訓練自己的一家人如何進行撒謊,應對警察的盤查。

最後導致小女兒,為了得到自己的獎勵,學會了把自己的成績改為100分,也學會了謊話連篇。


好在在片末,李維傑終於把一家人的傷害降得最低,在教父的面前開始懺悔,布施,受到提點後,終於醒悟,選擇了自首。

他不但在女兒面前做了一個榜樣,能夠擋在妻子和女兒前面,做他們的保護神。同時也拯救了全村的人,因為村裡的人,對於這件事的不理解,對警察的不理解,而進行了暴亂,這不是李維傑想看到的結果,他的一個自首,不但解救了全村人,救贖他的妻子和女兒,更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贖。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的鏡子,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應該做什麼樣的人。父母就是孩子的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只有父母這個原創是經得起考驗的,三觀特正,他們的複製品才會正直無私善良。


讓每一個孩子都在陽光下成長,願每一個父母都成為孩子的榜樣!

相關焦點

  • 每個為人父母都要看,《誤殺》中的這些細節,全都指向未成年人
    《誤殺》從12月13日上映至今,口碑和票房一路走高,豆瓣7.7,淘票票9.3,貓眼9.5,狂攬3億票房,是真的爆了。小編觀影無數,可以篤定地說如此酣暢淋漓的犯罪題材影片,《誤殺》可謂是近年來國產中的翹楚。
  • 電影《誤殺》告訴我們:父母的溺愛,是毀掉孩子的噩夢
    看《誤殺》這部電影時,我的心從頭到尾都懸在嗓子口,十分緊張。電影結束時,懸著的心好不容易放回來,眼淚也跟著流下來了。這是一部國產偵探片。導演柯汶利是馬來西亞導演,八零後,此前僅導過一部30分鐘的短片《自由人》,但憑藉該片入圍奧斯卡金像獎實景短片獎、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短片獎。這是他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出手不凡。
  • 《誤殺》「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
    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電影院直到七月底才開始營業,而當時評分較高的一部電影叫《誤殺》吸引了不少人去觀影。最開始的時候,覺得是戰爭題材的電影,個人的觀影興趣不大,但是去看了之後才發現又是一個「真香」現場。在夏令營結束後,督察長兒子想要再次與李維傑大女兒發生關係,並且以手中的視頻要挾,最後母女兩人在倉庫中反抗而誤殺了督察長兒子。
  • 影入人心 |《誤殺》: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禽獸
    很多人說《誤殺》是一部犯罪和懸疑片,但我更願意相信背後折射出來的深刻的家庭教育才是釀造這場悲劇的原罪!」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當平平的媽媽向素察的母親說出這句話時不禁讓人反思。素察生來就是一個壞孩子嗎?是素察的父母不愛他嗎?
  • 《誤殺》了人身還是人心?真理如何發現?教育如何成長?
    電影註定是個悲劇,兩個家庭都是受害者。每個人行為下意識來自親情,一切都是為了愛。電影前面部分,一度和X嫌疑人有些類似,而越往後看才知道誤殺的真相是:素察是被活埋的。一些小細節,細思極恐:①開館時棺蓋上的血粼粼的抓痕,回放時素察瞪圓的雙眼,小女兒用叉子劃桌面的聲音。
  • 《誤殺》細思極恐的暗示,李維傑或被活埋,素察父母捲土重來
    從少女誤殺侮辱自己的富二代,到男主李維傑利用輿論擺脫死者父母權力打壓卻又意外引發暴動,再到一位好父親、好丈夫的入獄。誤殺在受害者與施害者之間來回徘徊,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同樣難定義的也有電影中實質上的誤殺者。比如,到底是誰誤殺了不良少年素察?
  • 肖央主演電影《誤殺》披露了原生家庭與父母教育的真相!太現實!
    每個人都希望法律能夠保護那些善良的孩子,而不是那些犯罪的孩子。有時,孩子的惡意非常可怕,就像電影中的譚卓扮演的母親阿玉咬著牙拼命說:「有些孩子是孩子,有些孩子是禽獸!」電影中令我感動的是李偉傑為保護自己的孩子而付出的努力和犧牲。儘管他的文化低落,平凡,他不知道如何表達,但他深深地愛著他的家人,而他的家人對他來說就是一切。他絕不允許別人傷害他的女兒和妻子。
  • 誤殺結局什麼意思電影誤殺片尾有彩蛋嗎?誤殺瞞天記劇情分析
    在這場見招拆招、反轉不斷的悲劇中,兩個家庭都是受害者,每個人的行為都下意識地來自親情,一切都是為了愛。     除了「年度驚喜的犯罪商業大片」、「極致酣暢的反殺爽片」等超高評價之外,「超乎社會現實的教育深意」也是《誤殺》被公認的一大看點。     古語曰:人之初,性本善,可孩子都是天生善良的嗎?近來頻頻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誤殺》:你傷害了我,我誤殺了你,到底是誰的錯?
    為了自己的孩子一樣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尤其最後,被革了職的陳衝夫婦倆來找肖央問兒子素察的事時,地點也是在寺廟,三個人面對面的時候,大家已經沒有階級之分,都是父母,面對這對父母的懇求以及自己內心的信仰,肖央選擇了贖罪之路。
  • 《誤殺》你們,是我堅不可摧的保護殼
    「誤殺」這部電影,是我當時一人坐在影院中看的,我可能沒有其他人對電影的細節看的那麼深,但電影裡的那對父母,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I love you to the moon and back.但是到了一個極端的情況下,她仍會奮不顧身、竭盡全力地保護孩子,站在他們前面。我媽雖然有時像個長不大的「小孩」,比如衣服非常買粉色的裙子,買回家還會試穿一遍在你面前轉一圈,周末還會「吵著、鬧著」,讓我陪她逛街。但是在生活上的事情,卻是有條不紊的,當我不小心打碎玻璃杯手無足措時,老媽總是能完美地解決問題。
  • 電影《誤殺》:看懂素察媽教育方式,如何讓孩子不往「坑」裡跳?
    「每個母親,為了他的孩子任何事情都幹得出來。」 01 做有底線的父母 影片中素察差點弄瞎同學的眼睛,他的爸爸在知道後不管三七二十一氣得扇了他一巴掌。媽媽很生氣的訓斥爸爸,不斷維護自己的孩子。 父母缺席的也許不僅僅是家長會,人生很多重要的場合你是否錯過去見證了? 大人們都喜歡在失去後再後悔,像影片中素察父母最後痛哭說出失去名利、地位都沒有孩子重要。錯過的那些陪伴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
  • 再沒有什麼可以打敗我,除了你——犯罪爽片《誤殺》一點都不爽
    《誤殺》,光是這個名字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事件背後的隱忍、糾結、錯愕,所以我坐在大屏幕前看椰樹椰汁廣告時就已經做好了看過度煽情和磨磨唧唧的準備,結果我的準備倒是有一大半是白費的,編劇和導演對節奏的把控恰到好處,類似於剛想去衛生間或者按快進鍵就換了下一個場景,真是個意外的驚喜,而驚喜之餘又覺得,所謂犯罪爽片《誤殺》其實一點都不爽,這「不爽」恰恰是電影想要表達的精髓和真實人生逃也逃不掉的無奈。
  • 我為什麼更喜歡《誤殺》的結局?
    但是,很多人不欣賞《誤殺》投案自首的結局。 《誤殺》翻拍自印度影片《誤殺瞞天記》,後者我看過,所以在影院比較注重的是《誤殺》與它不同的地方,看完我對同伴說: 比起《誤殺瞞天記》,《誤殺》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結局了! 同伴相當驚訝地看著我,說:你當真?
  • 誤殺的結局是什麼 誤殺結局什麼意思 電影誤殺片尾有彩蛋嗎(2)
    在這場見招拆招、反轉不斷的悲劇中,兩個家庭都是受害者,每個人的行為都下意識地來自親情,一切都是為了愛。除了「年度驚喜的犯罪商業大片」、「極致酣暢的反殺爽片」等超高評價之外,「超乎社會現實的教育深意」也是《誤殺》被公認的一大看點。古語曰:人之初,性本善,可孩子都是天生善良的嗎?近來頻頻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如何最大程度地預防青少年犯罪?
  • 口碑和票房一路走高,《誤殺》值得一看
    《誤殺》從12月13日上映至今,口碑和票房一路走高,豆瓣7.7,淘票票9.3,貓眼9.5,狂攬3億票房,是真的爆了。小編觀影無數,能夠篤定地說如此淋漓盡致的立功題材影片,《誤殺》可謂是近年來國產中的翹楚。
  • 孩子真難管?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熊父母」
    這樣的畫面在今天看來似乎已經不新鮮了,走到哪,都可以看到大人小孩子各玩各的手機,仔細想想,這其實是可怕的。如果父母貪圖一時之快,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手機比父母」好的概念。事實上,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手機確實是比父母要好的。首先,手機不會打罵他,其次,手機可以讓他在玩遊戲中得到愉快。
  • 為何《誤殺》的口碑這麼好,看看原版《誤殺》你就全部明白了
    》獲得眾多好評而在近期播放的電影中,誤殺又一次口碑與票房都獲得了驚人的成績,很難想像一部老電影重映竟然能夠獲得這麼高的票房,其實在不電影上映第一天開始,這部電影一直都讓大家非常的喜歡,很多的二刷甚至三刷的朋友都是百看不厭,那麼,為什麼這部電影會這麼的火熱呢?
  • 懸疑神作《誤殺》,誰才最後的勝利者?
    《誤殺》目前在貓眼的評分為9.4分,84%的觀眾都打了五星,可見其口碑之高。在重映23天之後,電影的總票房衝破了13億元的大關,可以說票房口碑雙豐收。電影《誤殺》的票房如此成功,與設計精巧的劇情和演員出色的表現密切相關。《誤殺》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原版在豆瓣獲得了8.5的高分。
  • 《誤殺》藏在細節裡的真理:人生裡最重要的兩件事,你必須懂
    誤殺》才明白,婚姻裡最簡單的幸福,就是遇事有我在,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教錯孩子。和鎮上的鄰裡關係也都不錯,妻子和女兒出了事以後,男主人公選擇了極力維護。拋開犯罪的思想,按照常人的思維,其實這就是作為一個男人的擔當,為了維護妻兒的安全,他不惜以身犯險。裡面還有一句臺詞讓我特別動容,就是在他自首前,對著妻子說:「我雖然沒有太大出息,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你們不受傷害,我要擋在最前面。」很普通的一句話,卻勝過所有的情話。
  • 看完電影《誤殺》,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看完電影《誤殺》,我整個人都不好了,心裡好像被塞了一團棉花,堵堵的。是電影不好看嗎?當然不是,《誤殺》其實挺好看的,節奏張弛有度,故事講的入情入理,有懸念,有反轉。所有的一切,都在這一家人被那個惡狼人渣盯上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他們再怎麼努力都只能在命運劃定的圈子裡面做掙扎,想跳出圈子自己主宰命運,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