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長期的對以美軍為首聯合國軍的戰鬥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這些經驗都有哪些呢?戰忽局的大可觀天下,總結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1,志願軍作戰不像電影裡那樣,一個挨著一個,堆在戰壕裡,而是分成若干個戰鬥小組,分散配製,與敵人糾纏。在戰鬥時,當敵人轟炸或炮擊陣地時,大部分人都撤到合適的位置隱蔽,陣地上只留少數觀察哨,當轟炸和炮擊一結束,隱蔽的部隊再迅速衝上陣地,阻擊敵人,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極大的減少己方的傷亡和消耗對方的彈藥。
2,學會了充分利用夜戰。由於種種原因,志願軍的陣地也有可能失守,志願軍就會利用夜色的掩護,敵人的炮火優勢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志願軍集中優勢兵力,進行反擊,將白天丟失的陣地又重新奪回來,像是晚上派出小部隊襲擾敵人那可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拿手好戲,經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至於敵人說到:「月亮是屬於中國人的」。每到晚上睡覺的時候,聯合國軍都要睜著一隻眼睛。因為只要一想到在夜晚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的潮水般的進攻,到處是喇叭聲和閃著寒光的刺刀。他們就會如做噩夢一般驚醒。
3,部隊縱深梯次配備使用。在朝鮮戰場上大兵團阻擊戰中,都是採用縱深梯次配備的方法,陣地上少擺兵,陣地後多屯兵,根據戰局的需要,隨時支援前線陣地,以最大限度減少敵人密集火力對志願軍的殺傷。
4,步兵班三三制進攻戰術。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八路軍缺乏重火力,沒辦法,指戰員經常命令部隊,以密集隊形衝擊日軍的堅固陣地,結果常常是陣地打下來,可是部隊卻傷亡慘重。林彪針對這個情況,根據「一點兩面」的原則,提出了三三制戰術。這一戰術在解放戰爭逐漸成熟起來,後來寫進我軍步兵訓練大綱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得到大面積使用,發揮了戰術制勝火力的作用。
5,冷槍冷炮,零敲牛皮糖運動。在上甘嶺陣地戰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神槍手和神炮手。比如神槍手張桃芳。用一桿老式的莫辛納甘步槍,在很短的時間內,狙殺了兩百多名聯合國軍士兵。 讓敵人陣地上的士兵談之色變,後來稱上甘嶺為狙擊兵嶺。以表示對中國狙擊手的敬畏。這種積小勝為大勝的戰術,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6,坑道戰和假陣地戰術。為了儘量減少傷亡,降低敵人火力優勢帶來的損失,志願軍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結合戰場實際,創造了許多新的辦法,比如設置假陣地,故意暴露,讓敵人持續轟炸,消耗彈藥。 還有把在抗日戰爭中用到的地道戰發揮的淋漓盡致,在後來的上甘嶺戰役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等等。
美國人的武器確實領先我們幾十年,但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智慧和謀略卻領先美國上千年。
向戰無不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向我們最可愛的人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