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領導只剩一張嘴......

2021-02-13 錢校長說職場

今天,是各位職場奮鬥者們開始吐槽的時刻。

直接上上學員案例。

我的好脾氣領導

校長,我遇上了一個超級好的領導。但僅限於脾氣好。我覺得,如果私底下能與她做朋友的話真的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可偏偏我就這麼衰,是在工作上結識了她。我很苦惱,有些事情她做了之後完全接不上。我不想說她壞話,就陳述一些事實情況吧。

|| 第一個是,沒有解決小組問題。

她對小組成員都挺好的,買吃的、聊有趣的、講人生經驗什麼的。什麼和藹可親等等形容一個人脾氣好的成語我覺得用在她身上都不過分。讓我覺得脾氣好並沒什麼卵用的事情是,她不幫忙解決內部溝通問題。

我們小組有一個特別懶惰的成員,我喊她「懶懶」好了。她做的是小組裡不可或缺的崗位,明知道大家需要她,卻敢明目張胆地不接活兒,拒絕我們其他小組成員的需求,一件工作給到她,別的小組同樣崗位的人說可以十分鐘搞定,她能拖一天。最無語的是,她用她在監控死角位置的理由大膽地偷懶睡覺,不幹活在那兒摳牙齒鋼鏰牙套的.殘留物。

我們喊她工作喊不動,最後只能一起去向領導委婉反饋了(真的很委婉),而且也只反饋了工作似乎不太飽和以及拖延工作的問題,想讓領導去溝通一下。結果她讓我們要包容並多鼓勵「懶懶」幹活。我??????好吧,我們想著要不先試試看吧,從調整自己的心態開始。

後來趕上活動,「懶懶」又拖延進度,搞得我們進行第二次委婉反饋,甚至在開會之後直接讓領導去布置任務給「懶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領導真的僅限於和藹布置了一下任務就over了。我們都覺得繼續去反映情況也臊得很,容易讓領導為難。最後呢,一群人除了必要工作,就不再跟「懶懶」說話了。

|| 第二個是,工作安排只靠說。

我們組員常常會兩個人以上重複做一件事。除了「懶懶」之外,我們其他人的工作配合都很好,積極性也不算差,基本上領導交代下來的任務我們都能超出她預料給到,至少時間都是提前了。然鵝!然鵝!她可能真的怕我們工作不飽和吧,腦袋想到了就交代,我們幾個人經常在重複做事,信息不同步時也產生了一些甩鍋現象,挺煩躁的。

By the way,我很懷疑她真的每天都在工作嗎?辦公室就那麼丁點兒大,她有時候也笑得太明顯了,可能都在看那些午休時間與我們聊起來的歡樂視頻吧。

答應過我們的工作安排、資源收集以及審核、談判等等工作,很多都是隨口應承了一下而已,沒有結果,經常乾巴巴地等。有次有位夥伴說,她找領導審批找了兩天,結果領導卻說她太不讓人安心,催什麼催,以為領導是千手觀音麼?害,在工作上對領導真的越來越失望。

分辨那些糟糕的領導們

職場也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好的領導千篇一律,糟糕的領導各有各的特色。

有的確是能力不行的(但有後臺、或是老闆娘等角色加持地位);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的;常以自己的喜好為員工的做事標準;亂做決策;給員工甩鍋等等。類似有這些能力缺陷的領導都不是員工眼裡的好領導,即便領導對待家庭和生活的方法和態度都非常完美且讓人忍不住想點讚。

有一種糟糕領導特別喜歡做一件事:畫大餅!

曾有位領導對剛從小鎮畢業的小姑娘說:「好好努力,以後會給你分股票。」結果,這小姑娘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埋頭幹活整整2年,等最後知道實際情況時才發現自己已經被公司薅羊毛了。

有一種糟糕領導喜歡對員工指指點點。

所有職場領導都需做一件事:企業人才孵化。做出成績的同時也肩負著培養人才的使命,這就對領導的【教學能力】有所要求。好的領導用「授人以漁」的方式教學,再不濟就乾脆用「授人以魚」的方式直接帶他們打。

但糟糕的領導就不是了。他們喜歡對員工說「你應該.」、「你必須.」,而不是「你可以.」或「我給你個建議.」。這些糟糕的領導們總喜歡直接給員工的處事風格下定義,評論是好是壞,是正確是錯誤,而不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判斷「適合與否」以及「怎麼做可能更好」。


他們從來不考慮把選擇權交給需要真正執行的員工,這是教導無方的表現之一。

有一種糟糕領導偏愛按自己的喜好讓員工辦事。

有學員說,他的領導不允許大家群裡對他的信息call「1」,一定要回「收到」;還寫了一個蓋過公章的通知,讓所有員工都不允許說粵語(公司在廣州),只因為他自己不會說,聽不懂。結果這些事情搞得大家十分惱怒,工作氣氛也越來越緊張。

有一種糟糕領導,喜歡濫用權力。

說一個工作2年的學員案例。他在小公司裡遇上一個從大企業出來的領導,既是財務,也是人事管家。在公司裡,常仗著自己的地位和大企業的背景權力,要求員工們下班後陪他喝酒吃飯,害得同事們吃完飯之後還得回家加班到深夜兩點。領導還曾直接給陪他喝酒最多的同事加薪2K!這一舉動惹得老闆與其他小夥伴意見連連,眼見難敵群眾才罷休。

有一種領導,叫搶功勞惡魔。

員工做出了成績之後他只邀自己的功,這是很多小主管或小經理會做的缺德事兒,尤其是在銷售崗位中。

又來一個學員案例。她小組只有4個人,1個小主管帶3個員工。大家的工作其實都一樣,小主管與他們不同的地方只在於她還被領導要求做匯總工作,比如數據表格、周報等,偏向行政類。但做銷售匯總時被組員發現,她把別人的業績劃了一部分到她自己的業績中,導致組員每個月都輪著被扣些提成。

。。。。我是糟糕領導做的糟糕行為的省略線。。。。

還有很多奇葩的糟糕領導案例,大概每個人都經歷過。如果沒有,要不是你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要不就是糟糕領導可能還在準備中。

領導再不好。。。

⊕ 當領導只剩下一張會說話的嘴.

⊕ 當領導只剩下一雙會發現員工缺點的眼.

⊕ 當領導只剩下一個好脾氣.

⊕ 當領導只剩下會畫大餅的能力.

除了離職,你還可以訓練耳朵有「左耳聽進去、右耳漏垃圾桶」的能力。見招拆招,可借鑑領導所說的好與壞,但不要被他牽著鼻子走。比如他對你實施PUA時。

面對領導的指指點點,你不要嘗試厲聲反駁,但也無需因為恐懼和害怕強迫自己變成他喜歡的樣子;

領導常有私人要求,就請直接找他面談溝通果斷拒絕;

如果領導經常喊你叫外賣點咖啡,一定要私下裡明說意願和費用記錄,就算他跟你說不要在意這點錢,那你也要做好帳單直接找他要;

。。。。我是糟糕領導做的糟糕行為的省略線。。。。

職場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症,雖然很難隱忍、反抗或撒腿就跑,但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社會的掌中寶,都會被虐、都會被磨練。

當領導只剩下一張嘴時,你要趁著自己四肢健全趕緊往前跑,跑過他,超越他,甩掉他。你完全可以有底線、有能力、有經驗、有人格魅力、有炒掉老闆的能力。而不是站在原地等領導走後再摸胸口吐吐氣。

領導再豬,也是領導自己工作能力與品行的事情,與你自己的成長沒有多大關係。

領導再坑,坑來坑去最後只會坑了自己。比如他就沒辦法得到你這樣有上進心的員工的青睞,最後只會失去你,而他的帶隊成果依舊沒長進。

職場機會來得多,需要你自己去把握,而不是妥協其中跟著領導走。

要記住:你不能控制別人,但你絕對能把握好自己!

相關焦點

  • 人生,千萬別只剩下一張嘴了
    人生,千萬別只剩下一張嘴了
  • 憑一張嘴,羅永浩兩年時間把6億債務還得只剩2億
    憑一張嘴,羅永浩兩年時間把6億債務還得只剩2億!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近幾年來,各類語言談話類節目漸漸地多了起來,並且觀眾輻射各個年齡層。上到爺爺奶奶,下到初中高中生,中間還有大量的年輕人,都愛看。(李誕是奇葩說的嘉賓)或者是"吐槽是即興的,短平快、精準狠的,天生的毒辣和幽默,不留一絲別人可以插嘴的縫隙
  • 只剩一張嘴?世衛大會上澳方自領「功勞」,中使館:就是個笑話
    據悉這份草案由歐盟起草,澳大利亞被列為提案國之一,但澳大利亞方面卻頻頻給自己「加戲」,稱國際社會支持就疫情進行調查證明澳方此前呼籲進行「獨立調查」是正確的,並表示這是澳大利亞的領導地位受到認可的象徵,這對國際社會來說是一場勝利,而澳大利亞是國際社會中強大而積極的一員。然而,事實真如澳大利亞政客與媒體所鼓吹的一樣嗎?
  • 為什麼我們輸給了一張嘴?
    可為何只有一張嘴呢?是讓我們多聽多看,少說話,然而很多人很多事都敗在了這張孤立的嘴上面。嘴巴有著不一樣的神奇功能,它不僅因一句話惹人笑,還會惹人跳。會說話的人總是非常受歡迎的,而不會說話的人,惹毛了別人還不知原因所在。所以說話切忌張口就來,要經過大腦的思考,才會明白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 一張嘴就曉得是老成都人了
    一張嘴就曉得是老成都人了 2020-12-21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昔日第一狗仔卓偉如今只剩一張嘴,黑了只能太陽才能黑的人
    然而,我們將疑似卓偉發布的兩條古天樂慈善朋友圈整理一下,就發現他沒曬出任何依據主張,全憑一張嘴說個不停。先是闢謠自己從來沒有誇獎過古天樂慈善,接著利用「圈內人士」迷惑吃瓜網友,稱古天樂捐贈的學校是企業捐贈,掛得古天樂名號,屬於借花獻佛。還順道說了一句真正的慈善一哥和低調,卻被誤解。
  • 封神演義中的卑鄙聖人:靠一張嘴忽悠天下大亂,通天教主都被陰了
    最後只剩玉虛宮和碧遊宮。玉虛宮眾仙中,十二仙在九曲黃河陣中削去三花,但能留在元始天尊座下,得道也是早晚的事。南極仙翁和雲中子更不用多說,距離得到只差一步之遙。其中文殊廣法天尊、慈航道人、燃燈道人皈依了佛門,最終也都成就了聖人之位。碧遊宮就比較慘了,地位高的只有一位多寶道人沒死。
  • 美力挺臺灣參加世衛大會 被諷「只出一張嘴」
    原標題:美力挺臺灣參加世衛大會,被諷「只出一張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臺灣的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之際,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發布報告,聲稱世衛組織(WHO)因政治因素排除臺灣「損害全球衛生,造成人命喪失」。
  • 晚播報:蔡英文除了「出一張嘴」 還會做什麼?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民進黨候選人造勢場合致辭時呼籲選民,絕對不能把選票投給「只出一張嘴」、讓臺灣走回頭路的政黨。國民黨前民代孫大千29日在臉譜網(facebook)發文諷刺,蔡英文口中所說的只會出一張嘴的人,不就是你自己嗎?他舉出蔡英文過去「出一張嘴」的十件事,如「心頭最軟的一塊是勞工,出一張嘴」「臺灣不缺電,出一張嘴」等。
  • 山東棗莊幹部回應問題水泥「表演啞語」:只張嘴不出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耿學清)本報持續關注的山東棗莊問題水泥賣到河南農村學校一事再起波瀾。昨晚,央視《經濟半小時》播出《校園裡的「假水泥」》節目,在節目15分10秒後,面對鏡頭的山東棗莊問題水泥聯合調查組帶隊負責人面對鏡頭「只張嘴不出聲」。
  • 棗莊幹部回應問題水泥"表演啞語":只張嘴不出聲
    昨晚,央視《經濟半小時》播出《校園裡的「假水泥」》節目,在節目15分10秒後,面對鏡頭的山東棗莊問題水泥聯合調查組帶隊負責人面對鏡頭「只張嘴不出聲」。在央視記者追問下,幹部面對鏡頭突然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動作——只張嘴不出聲。央視記者:咱們今天過來是做什麼的?
  • 一個人,一張嘴,就能頂一個動物園的牛人!
    鼻子底下一張嘴,有人用嘴唱歌,有人用嘴吆喝,還有人和我一樣用嘴拉呱扯閒談!今天咱要說的這張嘴不一般,據說堪比點播機,點什麼聲音,人家就能發出什麼聲音,甚至大多數都不是人的聲音,都有人當街質疑,他嘴裡是不是偷偷安了個哨子..苗龍,濟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口技的代表性傳承人。
  • 【新舊聊齋】就剩一張嘴 編纂/吳德珠 主播/藍天
    就剩一張嘴                 編纂/吳德珠                  主播/藍天   王行在王集鄉當了10年鄉長,全鄉男女老少都在背地裡稱他王鐵嘴
  • 美力挺臺灣參加世衛大會,被諷「只出一張嘴」
    《中國時報》13日評論稱,美國官員的力挺讓民進黨當局信心大振,認為世界老大登高一呼,其他國家焉有不從的道理,「可惜事與願違,美國只會出一張嘴,到了要提案的時候開始裝聾作啞。可悲的是,我外交部不忘自我催眠,還稱『美國透過多種方式支持臺灣,提案只是其中一種』」。WHO迄今接到十幾個會員國邀請臺灣參與WHA的提案。仔細看這些國家包括尼加拉瓜、帛琉和史瓦帝尼等,「全都是臺灣的友邦。
  • 信仰不能只剩一張「嘴」
    過了幾天,天使把那隻老虎叫來,問它說:「有人告你把一個基督徒身體的骨和肉都吃完了,只剩下他的一張嘴,這是為什麼?」老虎說:「我是不想吃基督徒的,但是那個人全身上下,我嗅來嗅去,都嗅不出有基督徒的氣味,除了那張嘴巴以外。」空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卻沒有真實的身體力行,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 劉學義給自己的人設是高冷型、厭世男神,網友:奈何長了一張嘴
    然而,在《琉璃》收官雲歌會,劉學義被問及關於大家給他這樣的一個標籤(平平無奇的搞笑小天才),怎麼看時,他一張嘴,尼古拉斯•雕帝就被放出來了!不少網友也知道,奈何張了一張嘴?學長,您對自己以及自己的那張嘴挺了解的啊!
  • 嘴唇看面相:一張嘴就能看出女人一生財運!真的是準!
    嘴唇看面相:一張嘴就能看出女人一生財運!真的是準!嘴唇看面相:一張嘴就能看出女人一生財運!真的是準!嘴在面相學傍邊歸於情慾宮,在內代表了咱們的享用與情慾,以及日子感觸,在外代表了咱們的物質日子享用,和具有的女性與分緣。看嘴形一起也能夠知道終身的財氣,嘴形與財氣、女性是分不開的。
  • 吳俊諺誇嘴很會吹球卻滿臉粉 現場笑翻只出一張嘴
    記者林彥君/臺北報導吳俊諺(鮪魚)錄衛視中文臺《一袋女王》在節目中分享自己成也一張嘴敗也一張嘴的故事。吳俊諺說曾經在賣場參加吹桌球大賽,10顆吹進6顆就能把最大獎抱回家。不過鮪魚在節目中示範時卻超掉漆,讓他急著大喊:「怎麼會這樣。」
  • 為什麼提利昂眼光特準,一張嘴就成了大笨蛋?
    小惡魔上去就給人PIAPIA打臉,這句話說得不對,「臨陣跳槽」,直接點到了塔利大人的痛處。指望提利昂長得漂亮已經沒戲了,他有賈詡的腦子,但真的沒有諸葛亮那張嘴。你可以赤裸裸地在內室談論利益,但是公開場合,說話要有餘地。塔利大人的手下和兒子都在身邊,你說他其實沒忠義,這話你要他怎麼接? 真想收人,就要先給他戴個高帽子。
  • 不能怪哥布林殺手只露一張嘴,因為這是白狐社的殺手鐧!
    雖然說這次哥殺露的只有一張嘴而已,不過也是足以讓屏幕面前的觀眾興奮起來,而且這半張臉白狐社製作的也特別的用心。不僅僅是哥殺,其他角色也是如此。所以,不能怪哥布林殺手只露一張嘴,因為這是白狐社的殺手鐧!謝謝大家!咱是紳士君,一個表面gay裡gay氣的紳士,愛好不多,就是喜歡看看動漫,玩玩遊戲,當然還有收藏紙片人老婆的周邊。除此之外,每天都會為大家寫一些ACGN相關的文章,喜歡咱的點一個關注吧!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請私信告知),原創不易,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