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友情提示:文末送2021年檯曆哦~
凌晨6點多,
撒哈拉沙漠空中的雲彩肆意張揚,
仿佛在進行一次心靈的深呼吸。
雲彩是孤寂的,愛沉澱在心裡。
同事劉工早早起床,
拿著手機給家人打電話:
「老婆,今天是冬至,先給你報個平安,
對不起啊,今年我又沒在家,
不能和你們一起包餃子吃餃子,
你和孩子多吃點啊……」。
這才想起,今天是中國的冬至。
我打開微信,孩子留言:
「老爸,今天是冬至,別忘了吃餃子啊……」。
雖然往年冬至和家人在一起時,
並不會多麼的在意,感覺一點兒也不稀奇。
本已習慣國外工作和生活的我,
在阿爾及利亞荒蕪的撒哈拉沙漠施工的一天,
反而深切的懷念起那種
跟家人一起度過的平常日子了。
中午時分,天邊成群的雲山雲海,
乾脆把太陽摟入軟綿綿的懷裡,
雲端四周就多了一層薄紗似的淡金色的鑲邊。
我沉迷於撒哈拉柔情似水的流雲。
雲彩讓你喜悅,舒緩滋生釋然。
大老遠聽見隊員們在營地高聲呼喊:
「駱駝跑到咱們營地裡來了……」,
我跑出營房,四處一望,
天哪,竟然有兩隻駱駝
悠閒的在營地的車輛通道上散步。
隊員們有的忙著拍照,
有的跑到阿籍員工餐廳裡拿出當地的主食,
一種稱之為「胡布絲」的法式長條麵包棍
給駱駝餵食。
難道這兩隻駱駝也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了?
想到這裡,
我的思念之情便也融進了一絲甜蜜。
秋走冬至,在這四季更換的歲月裡,
物探人有兩個家,
一個是那遠方妻兒相守溫馨的家,
一個是那物探人時時相聚和諧的家,
而現在撒哈拉沙漠就是我的另一個家。
當撒哈拉沙漠漫天的晚霞與落日
慢慢沉落於地平線之下,
地球物理公司阿爾及利亞項目
SINOPEC311隊的隊員們陸續從工地返回,
中式烹調師召集大家一起包餃子。
這每一道工序還都有門道,
和面既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
軟了包好的餃子等到下鍋時就塌下來變了形,
硬了餃皮不容易捏合下鍋易爛,
並且要揉出氣泡才算和好面了。
節奏感強烈的
「咚咚咚咚」剁餃子餡的聲音過後,
大伙兒開始顯露身手了,
兩根擀麵杖在案板上滾來滾去,
兩位陝西大哥能夠供應三十多人的餃子皮,
麻利的手腳和熟練的技術
儼然就是餃子館的老闆。
歡樂之聲不絕於耳,
「在國內,冬至吃餃子
是為了防止把耳朵凍掉」,
「可這是在國外,在撒哈拉啊,
吃餃子是為了防止沙塵暴把耳朵風乾掉……」,
「冬至說明天氣會越來越冷,可在這裡,
一年到頭都沒有冬天……」。
大夥包完最後一個餃子的時候,
都興奮地談論這個是誰包的,那個是誰包的,
其中有一對迷你餃和巨無霸餃緊挨著,
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傍晚時分,看著大家吃著
熱騰騰、皮薄餡大的羊肉餃子,
一種家庭的溫暖和安全感形成一股熱流
撞擊著我的內心,
所有的思念和疲勞
仿佛瞬間拋向了浩渺的沙漠深處。
我們回味咀嚼冬至的味道,
雖然僅能拾回一些美好感覺的碎片,
但向陽而生的姿態,也許就是
找回那一份真真切切美好感覺的補丁。
我多想做冬至傍晚天際的那一抹彩霞,
伴著撒哈拉充滿誘惑力的金黃色,
漸漸消失在夜色溫柔的目光裡。
恨不得有一雙長臂,
兩手一伸一攬,收集天上所有的雲朵,
堆成一張彈簧床,輕輕拍一拍,
便縱身依偎了進去。
然後,靜靜的等待一場雪來敲門。
冬至過後,
一個陽光燦爛的季節正撲面而來。
聽從自己內心的這種感覺,我笑了。
無意,也是有意。
——冬至送福利——
點擊文末「在看」並為本文點讚,在評論區寫下你和這個冬天的故事。12月22日早上10點,評論區被點讚前10名的用戶,將隨機獲得《2021奪冠時刻檯曆》或《2021工作手冊》一份。
———— / END / ————
原標題:《撒哈拉沙漠裡的冬至餃子,是什麼味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