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美國神經外科巨擘因新冠逝世,擅長分離顱骨連體嬰兒

2020-12-20 澎湃新聞

73歲美國神經外科巨擘因新冠逝世,擅長分離顱骨連體嬰兒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04-01 23:44 來源:澎湃新聞

當地3月30日,多次成功分離連體雙胞胎的世界小兒神經外科巨擘詹姆斯·古德裡奇(James T. Goodrich)因新冠肺炎併發症逝世,享年73歲。

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學會(CNS)在一份悼詞中寫道,古德裡奇一生致力於拯救患有複雜神經系統疾病的兒童。他是這一領域的先驅者,開發了一種多階段的方法來分離在大腦和頭骨融合的顱骨連體嬰兒。

古德裡奇1946年4月16日出生於俄勒岡州,1974年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獲得本科學位。1978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8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來他又回到哥倫比亞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值得注意的是,越戰期間,他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也就在這場戰爭期間,古德裡奇決心未來將投身醫療事業。

在生前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裡,古德裡奇供職於美國紐約蒙蒂菲奧裡醫療中心(Montefiore Health System),是該醫療中心的兒科神經外科主任。他也是紐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的臨床神經外科、兒科、整形和重建外科的一名教授。

蒙蒂菲奧裡醫療中心發布的一份聲明也提到,古德裡奇被描述為「獻身於拯救患有複雜神經疾病兒童的醫生」,是「他所在領域的先驅」。 古德裡奇被視為這家醫療機構的「燈塔」,「他不僅是一名了不起的外科醫生,對很多追隨他的年輕外科醫生們來說,他也是一名他們的良師益友。」

蒙蒂菲奧裡醫療中心的聲明中還提到,工作之餘,古德裡奇還喜歡歷史文物、旅行和衝浪。

2004年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式的複雜分離手術讓他名聲大噪。古德裡奇成功地分離了Carl和Clarence,這對來自菲律賓的雙胞胎出生時頭頂是連在一起的,當時這對連體嬰兒18個月大。

2016年,時年69歲的古德裡奇再次領導由40名醫生組成的一支團隊,耗時27小時成功分離1對13個月大的頭部連體雙胞胎Jadon和Anias。

2016年這次是古德裡奇主刀的第7次連體嬰兒分離手術,也是1952年以來,世界上第59次顱骨分離手術。除自己主刀外,古德裡奇還為全球100餘個類似案例提供專業建議。

古德裡奇在這些嬰兒和家庭的心目中意義非凡,甚至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獲悉古德裡奇去世的消息後,Jadon和Anias的媽媽在社交網站上悼念稱古德裡奇之死是「一個悲劇性的損失」。「我的心都碎了。你將永遠是我們的英雄。每當我的孩子們摟著我的脖子時,我就會想起你。他們達到的每一個裡程碑都是因為你和我一樣相信他們。」她寫道。「沒有你,我不知道如何繼續。祝你安息,詹姆斯·古德裡奇博士。我們非常愛你。」

CNN的報導中這樣描述他,「這位滿頭白髮、留著一撮白鬍子的醫生以其高超的醫術聞名於世,但更可貴的是他對待病人的一顆心。他經常與做過手術的病人保持聯繫。那些家人都說他永遠不會忘記孩子們的生日,在這些特殊的裡程碑時刻總是在那裡,這些時刻都是他贈予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美國新冠疫情,詹姆斯·古德裡奇,顱骨連體嬰兒,澎湃

相關推薦

評論(91)

相關焦點

  • 他是美劇《良醫》原型,曾分離腦部連體雙胞胎,如今感染新冠去世....
    這場手術,是Goodrich博士進行的第七次顱骨分離手術,也是自1952年以來全世界的第59例顱骨分離手術,更極大地刷新了此前頭部連體雙胞胎分離手術前後持續8周的紀錄。 然而不幸的是,根據CNN報導,Goodrich博士因新冠病毒併發症於3月30日逝世。
  • 科學界巨星接連被新冠病毒擊落|約翰·何頓·康威|詹姆斯...
    俄載人航天項目總設計師——葉甫根尼∙米克林2020年5月5日,俄羅斯國家載人航天項目總設計師、俄科學院主席團成員葉甫根尼∙米克林因患新冠肺炎病逝,享年65歲。俄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稱,米克林的去世是俄羅斯航天事業的一個巨大損失。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對米克林的離世表示哀悼。
  • 民航總醫院神經外科王策講解顱骨修補後康復期多長
    顱骨修補後康復期多長?在顱骨缺損的患者來看,既影響著美觀,又給身體帶來影響,這時就需要進行顱骨修補手術,在顱骨修補的時候選擇修補材料是很重要的,術後也需要康復時間,下面由神經外科專家王策來詳細的介紹一下。  顱骨修補術意義重大,修補術後不僅使靜脈回流加快, 而且使腦脊液循環速度增加1倍。
  • 顱縫再生可減輕顱骨融合症的顱骨和神經認知缺陷
    顱縫再生可減輕顱骨融合症的顱骨和神經認知缺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15:04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顱面分子生物學中心Yang Chai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新冠中隕落的學術群星
    、《科學》(Science)雜誌前主編, 因新冠肺肺炎引起的併發症去世,享年88歲。)Kunz,美國研究蝙蝠的生態學家。 因與新冠肺炎相關的併發症去世,享年82歲。) 昆茲因對白鼻綜合症的研究而在學界知名,這種疾病嚴重破壞了北美蝙蝠的數量。昆茲的一生專注於蝙蝠的生態學研究,著作頗豐,他撰寫或與別人合著的論文達280多篇。
  • 連體雙胞胎頭部相連,30多名醫護花18小時成功分離,堪稱奇蹟
    上個月,一對來自中非共和國的兩歲連體雙胞胎Ervina和Prefina在義大利格蘇兒童醫院被成功分離。一個由30多名醫生和護士組成的團隊,在長達18小時的手術中成功地將她們的連體部位分開,醫生表示雙胞胎姐妹目前狀況良好。
  • 三歲可以做顱骨修復嗎
    顱骨缺損後,有一個很明顯的危害就是大腦各項組織缺少有力的保護,很容易置身各種危險造成二次傷害,從這個角度來講,顱骨缺損患者比普通人面臨的風險更大。還有顱腔不完整,大氣壓可作用於顱內組織,導致顱內壓不穩定,顱內環境變化,那麼腦脊液循環、腦血液循環都可能發生障礙,容易引起一系列顱骨缺損症候群。另外。顱骨缺損還對患者容貌以及心理方面產生很大影響。
  • 神經外科醫生都很自負?那是有原因的……
    ,然後已經被宣布死亡的患者康復了....再然後史蒂芬歷經磨練,為了保護地球成為了奇異博士,充滿了美國浪漫主義情懷的一部電影,不過這些年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電影、電視劇,都喜歡用神經外科大夫作為主角,我想這是因為神經外科大夫確實比其他人要酷一些。
  • 4月份全球至少有47位政要及名人明星因新冠肺炎去世(附名單)
    方言教練安德魯·傑克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享年76歲;4月1日,英國經濟學家、伯明罕大學商學院榮譽教授彼得·辛克萊罹患新冠肺炎去世,享年73歲;4月1日,美國傳奇爵士大師華萊士·羅尼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享年59歲;4月2日
  • 兒童做開顱手術後致顱骨缺損,不做顱骨修補術可以嗎?
    顱骨缺損已成為神經外科近年常見的隱患之一,發生範圍廣泛,上至60-70歲的老人,下至5歲左右的兒童。不少兒童因交通事故、高空墜物或者顱腦疾病等行開顱手術造成顱骨的缺失,這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由於孩子年紀小,多數醫生不建議孩子做顱骨修補手術。那麼,兒童做開顱手術後不做顱骨修補術可以嗎?
  • 10年前華西醫院搶救的連體嬰兒「華華」和「西西」,如今怎麼樣了?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 攝影 肖雨揚(部分圖片由華西醫院提供)10月24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外科創辦60周年紀念日。也是該科室奠基人胡廷澤教授90大壽。慶典現場,一對10歲雙胞胎的出現,讓胡廷澤欣喜萬分。10年前,一對命懸一線的連體嬰兒被送往華西醫院,包括他在內的眾多華西大咖們,從死神的手中將這對雙胞胎搶了回來。這對名叫華華和西西的雙胞胎走上舞臺,向胡廷澤深深地鞠了一躬:「謝謝爺爺給予我們第二次生命。」胡老很欣慰,擁抱了兩個小孩。
  • 90後小伙頭顱受損大面積凹陷 顱骨修補術後他重現笑顏
    經檢查,事故造成浩楠頭面部多處淤血腫脹,右側顱骨多發骨折、蛛網膜下腔出血。經搶救,浩楠總算是脫離了生命危險。此後,在親友推薦下,浩楠轉院至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接受康復治療。經藥物對症、營養神經、康復鍛鍊和高壓氧等系統治療後,患者因顱腦損傷而受損的各項神經功能明顯好轉。然而,有個心結卻讓小夥子一直鬱鬱寡歡。
  • 顱骨修補後頭皮緊繃是什麼回事
    顱骨缺損就是當前比較常見的一種意外,完整的頭顱缺失了一部分,變得塌陷不完整。在這種情況,顱骨修補術無疑為患者打開一扇嶄新的大門。顱骨缺損就是當前比較常見的一種意外,完整的頭顱缺失了一部分,變得塌陷不完整。在這種情況,顱骨修補術無疑為患者打開一扇嶄新的大門。   據調查,不少顱骨缺損病人在術後會出現各種不適,比如頭暈、頭皮緊繃等情況。那麼,顱骨修補後頭皮緊繃是怎麼回事呢?
  • 年輕人太衝動,打架打出腦外傷,留下顱骨缺損_航空總醫院
    核心提示:來自甘肅的小李今年18歲,是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好男兒有血性倒也是好事,比如做事有激情,有衝勁,有志向,有抱負。但是性子太衝動卻也可能帶來禍患,比如四個月前,小李就因為一次衝動,導致了一場巨大的劫難!
  • 二十年後 浙江省首例連體嬰兒存活者結婚生子
    冬日午後,溫州樂清一家超市門口,1歲多的康康牽著一條小奶狗玩耍,兩個幼崽身上籠罩著一層柔和的金光,超市傳出一個女聲:不要跑遠啦! 看到此景,剛下車的浙大兒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鈄金法忍不住感嘆,「這孩子跟貝貝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此行,他和同事是專程來拜訪當年一位特殊的患兒。
  • 2歲連體雙胞胎成功分離,但備孕真得謹慎了
    >在於受精卵在最初的兩個星期內沒有完全分離,局部分離的受精卵繼續成熟,便形成了連體的嬰兒。 如何避免連體嬰的出現 有關連體嬰兒的消息近年來頻頻被報導,不得不讓人們疑惑且擔憂,為何連體嬰兒會頻頻出現,且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 顱骨缺損後不做顱骨修復手術有什麼影響
    顱骨位於人體骨骼系統的頂層,在脊柱的上方,由23塊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的骨頭組成,他們十分精巧地咬合銜接在一起共同構成完整封閉的顱腔,保護和支持著大腦和頭面部器官。所以顱骨對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九江女子分娩連體雙胞胎男嬰,世上罕見!
    新生兒出生後情況良好,目前正在省兒童醫院等待下一步的分離手術。「這2名男嬰身體連的比較緊,如果現在就做分離手術,雙方的皮膚還不能包住肝臟。」省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護士長晏萍蘭告訴記者,目前這對男嬰還需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做分離手術。3為啥有連體嬰兒?
  • 迪士尼資深畫師安·蘇利文因新冠併發症逝世
    據《每日郵報·名人》和《好萊塢報導》等好幾家外媒報導,4月份,迪士尼資深繪師安·蘇利文因新冠病發症逝世在美國電影電視基金養老院逝世,壽終91歲。他也變成繼艾倫·加菲爾德、約翰·布瑞爾以後,第三位在該慈善基金會敬老院因新式新冠病毒逝世的人。
  • 跨越六個月的治療,武漢協和西院神外開診首臺手術修復患者顱骨
    (武漢協和醫院 吳立志 金煦 周勇)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神經外科於2020年5月18日重啟病房,5月25日成功完成的顱骨修補手術,是一位跨越了六個多月治療的患者。47歲的唐師傅是隨州來武漢的務工人員,在建築工地工作,2019年11月的某天,由於工傷不慎導致頭部及左下肢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