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17種疾病,每天只睡4小時:時代楷模張桂梅,為什麼這麼無私

2020-12-23 小採說情感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這句話,最近讓無數人為之潸然淚下。

它是雲南省華坪女子高中的校訓,而這所高中是張桂梅在2008年一手創辦的。

但華坪女高並不是普通的學校。它只面向女孩,只面向農村戶口,並且完全免費。

張桂梅對這裡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個共同的要求:對知識要充滿渴望,走出大山就不能再回頭。

在採訪中,我們看到的張桂梅黑瘦矮小,穿著樸素,似乎有些營養不良。

實際上,她現在身患多達17種疾病,連上下樓都很困難。儘管如此,她仍然每天親自監督孩子們上下課,只睡三四個小時。

這樣的日子,張桂梅過了整整12年了。

她當然知道自己的處境和身體狀況,但是從來沒有打算放棄:

我覺得我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我搶一分鐘算一分鐘。

我可能活不了幾年了,在我活著的時候,一定要看著他們出去。

張桂梅的無私和偉大,令很多人動容,央視更是評其為「時代楷模」。可是張桂梅自知時日無多,苦盡甘來也許就這樣將成為永遠的夢。

有網友在評論中說:我自愧不如,因為我做不到這麼無私。

除了向張桂梅致敬,很多人仍然有一絲疑惑,她為什麼會這麼無私,連自己的命都不在乎?

這其實緣於張桂梅多年前與華坪縣結下的緣分。

01 你救我一命,我還你一生

可能和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樣,如今打扮有點土氣的張桂梅,其實是城裡人,而且還是個知識分子。

年輕時,她和丈夫一起來雲南支邊,就在雲南大理喜洲鎮一中教書。

但是1995年,丈夫因為胃癌離世了。傷心欲絕的張桂梅離開大理,來了華坪縣。

沒想到不到兩年,張桂梅也查出了腫瘤。

本來絕望等死的她,卻意外得到了華坪縣老百姓們的捐款。

那些百姓們絕大多數都是農民,甚至有人連自己身上5塊錢的路費都一分不剩的捐給了她,而他們自己只能走幾十裡路回家。

張桂梅的命終於保住了。她知道,自己的命是這些好心人撿回來的。她一直銘記在心,她說:

那個場景,我至死都不會忘記。

一心想要為華坪做貢獻,回報救命之恩的張桂梅,發現這裡的教育水平相比於自己的家鄉,要落後很多。

尤其在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下,很多女孩甚至都沒機會上學受教育,只能一代又一代地留在大山裡吃苦受窮:

低素質的女孩成為低素質的母親,然後教育出低素質的下一代,就這樣惡性循環。

「教育一個女孩,能救整整三代人」,抱著這個想法,張桂梅決定阻止山區女孩這樣的代際傳遞。

她從那時候就萌生了要辦一所女子高中的想法。

但是沒有錢、沒有人,更沒有資源。

辦一所學校?談何容易。

但張桂梅沒有退縮。沒有錢,她就到處去籌款。

到了學校放假的時候,張桂梅就拿著自己所有的證件和勞模的證書,出去乞討。

她逢人就說,我準備辦一所免費高中。你願不願意捐錢呢?五十、二十、十塊,兩塊也行的。

但是張桂梅更多時候是被人罵:騙子!

持續的時間長了,連張桂梅自己都越來越洩氣。最後學校還是沒有辦起來,她有些灰心喪氣。

但就在她準備放棄的當口,十七大召開了。

張桂梅自己都沒想到,她成了人大代表。

在人民大會堂,她終於有機會提出了這個大膽的想法。

於是這個偉大的故事,就這樣有了開始。

華坪縣女子高中,終於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成功辦了起來。

02 1804個學生,是我回報你的恩情

「辦!這回真的是辦!」

家訪完學生玖王梅的父母,張桂梅站在泥濘路邊,憤憤地說出這句話。

玖王梅是一個插班生。幾天前突然出現在張桂梅的辦公室門口,哭著說想進女子高中上學。

張桂梅了解之後才知道,玖王梅有患精神分裂症的父親,但是所在的高中經常要交錢,她如今已經無力支付,直接被班主任要求換學校。

於是就有了張桂梅去她家家訪的事情,這是女子高中裡每個學生都會經歷的,也是張桂梅對她們負責。

只有了解了每一個孩子的家庭狀況,才能更好地幫助她們。

家訪玖王梅家時,張桂梅說沒見過這麼窮的。

玖王梅的父母連華坪縣都沒去過,一輩子都在大山裡勞作。

深秋時節了,玖王梅的媽媽還穿著涼拖鞋,腳上全是髒兮兮的泥土,但她似乎沒有任何不適。

張桂梅要她找原來的學校把學費要回來,一千多塊錢是他們全家一整年的收入。

但玖王梅母親和玖王梅如出一轍的窘迫羞赧,這是她這個卑微慣了的窮人不可能好意思去做的事情。

張桂梅久久說不出一句話。半晌,她才說了四個字:太難過了。

臨走,張桂梅還送了一包舊衣服給他們。這麼冷的天,他們身上只穿了兩件單薄的襯衫。

窮人真的各有各的苦。

不僅要在貧困中死命掙扎,還要忍受這寸草不生的大山,沒有資源、沒有能力、沒有見識。如果孩子再沒有上學的機會,他們註定只能一代又一代地窮下去、苦下去,生生世世如煉獄一般地輪迴。

回去的路上,張桂梅手插在口袋裡站在泥濘的小路邊久久不能平靜。

她生氣,氣的是這世界為何如此不公平?

同樣是人,大城市的人能過得那麼好,那麼浪費那麼奢侈,有無窮無盡的機會可以享用。可住在大山裡的窮苦百姓們,什麼都沒有,除了苟延殘喘別無他法。

而張桂梅每天最愁的也是錢,孩子們每天都要吃要喝要用,她們自己家裡根本不可能拿出錢來。

願意送來上學就不錯了。很多家長其實把女兒當作財產,十幾歲就要嫁出去換錢的。

在他們的認識裡,女孩就算讀書也是為婆家讀的。

張桂梅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很多學生其實都是她死命拽回來的。

家長不讓女孩讀書,她就一次又一次家訪說服,承諾免費讀好好管。

所以不僅是在學習上,張桂梅對學生的關心,涉及她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天上課後,她都會到學生宿舍走一圈,看看她們在宿舍住得怎麼樣。

中午,她要盯在食堂裡,因為有些孩子一頓飯只吃一塊錢的飯,最多再打個白菜。她們不吃肉,很明顯是為了省錢。但為什麼要省下來這些錢?張桂梅問不出來緣由。

張桂梅拿她們沒辦法,只能讓食堂多打點飯給孩子們。但心裡還是擔心的要死,怕她們長不好,身體出問題。

玖王梅來找她那天,有個細節,特別讓我動容。

安排好了玖王梅住宿,張桂梅讓她出去剪個頭髮,這是學校的統一規定。但是女孩僵硬地站在那一言不發。張桂梅意識到她是沒錢,趕緊和幾個老師湊了幾十塊錢出來。

拿到錢的那一刻,玖王梅情不自禁地抱住了張桂梅嚎啕大哭。

生活的苦,哪怕是剪一次頭髮、吃一頓飯,都能壓垮一個人。窮人的無力,讓這個女孩在小小年紀都深刻感受到了。而面前這個黑瘦的校長,卻在拼命把她帶出這個黑暗的隧道。

張桂梅嘴裡說著「真是麻煩」,卻不停地擦著眼角。她太心疼了,這樣的孩子,見得再多,都不可能不心疼不憤懣。

張桂梅就是這樣,一寸一寸地把每一個山區女孩從貧窮的黑洞裡往外拽,付出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

張桂梅的初衷,其實只是想報恩。當年的她沒有想很多,只規劃做個兩三年。

但是沒想到這一進來,就被牽絆住再也出不去了。

因為她發現,這些孩子們,遠遠不只是需要教育那麼簡單,而是山裡人沉重的希望:

「他把一家人的希望交給你的時候,你還在乎什麼貧窮?什麼困苦?」

她看著山裡人的艱苦,不敢想像那些充滿朝氣的孩子還要過同樣的日子。

所以她只能,像老黃牛一樣拼命拉扯她們,走出大山去。

這一走,就是整整12年,1804個山區女孩,在張桂梅的教育下進入了大學的象牙塔,走上了工作崗位,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這個時代楷模,張桂梅真的配得上,她也值得起!

#時代楷模張桂梅校長#

相關焦點

  • 時代楷模張桂梅事跡受到廣泛關注與讚譽
    十年前,由光明日報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評選出的首屆「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教師」中,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曾讓億萬觀眾和讀者淚目。那時,本報以《張桂梅:最美的媽媽》《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百個孩子的最美『媽媽』》《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回家》《張桂梅:念念不忘做家訪》等為題,多次報導過張桂梅老師的事跡。  十年後,剛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張桂梅老師,再度感動國人。
  • 致敬時代楷模張桂梅,拿命教書,改寫了1804名山村女孩的命運
    前幾天,手機上來了這樣的一條簡訊,大意是中宣部授予張桂梅「時代楷模」的稱號,褒揚她是點亮鄉村女孩人生夢想的優秀人民教師,號召全社會向她學習。記得上一次她上熱搜是因為她反對女孩結婚後做全職媽媽,一時間有很多人不解,甚至還有人抨擊她的長相,看了她的感人事跡之後,我想,再也沒有人說她的不是了吧。
  • 幫1804名女孩改變人生,自己卻17種疾病纏身,張桂梅的苦心誰能懂
    張桂梅給這所學校立下了校訓:"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從2008年第一批100名貧困女孩入學至今,這所高中已經幫助了1804名女孩靠知識改變了命運。而張桂梅自己,卻身患17種疾病,常年飽受疾病的折磨。
  • 「地評線」中安時評:點讚最亮的「明星」,致敬最「美」的楷模
    中宣部決定,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我們為張桂梅校長鼓掌,為這位最閃亮的「明星」點讚,向最美的時代楷模致敬!有種親切叫「張媽媽」,那是偉大情懷。這是一份了不起的成績單,這份成績單裡浸滿了張桂梅校長的心血與付出,詮釋了一位偉大女性博大寬闊的母愛情懷,不僅溫暖了萬千女童,許許多多的家庭,還有我們這個社會。有種態度叫「嚴厲」,那是殷殷期盼。張桂梅校長嚴以治學、脾氣火爆,時常手舉小喇叭,督促學生珍惜光陰。但嚴厲的背後是她對大山女孩的殷殷期盼和最深沉的愛。
  • 時代楷模張桂梅:用生命改寫三代人命運,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張桂梅是一個什麼人,這個名字今天第一次出現在我腦海裡,便成了我這一輩子迷路時都會想起的名字。我覺得相比「時代楷模」「全國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知識女性」……對於以上稱號我覺得她這些稱號更能令我動容:54名孤兒的母親--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中國第一個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 時代楷模張桂梅:創造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63歲的張桂梅,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高校長。12年間,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她幫1800多名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1 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張桂梅17歲來到雲南支邊,在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因為貧困山區教育的落後和不對等,因為「讀書無用」「重男輕女」的觀念,許多女孩的求學之路在初中就戛然而止。「我想讀書,可家裡窮,要讓我嫁人。」一次家訪中,女孩無意中的一句話戳中了張桂梅的心。
  • 昭通市教體系統舉行學習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跡演講比賽
    12月23日,昭通市教體系統舉行以「對標師德塑先進,爭做四有好教師」為主題的學習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跡演講比賽(複賽)。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市教育體育局黨組副書記段毅,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玉珉等領導出席活動。比賽邀請7位知名專業評委到場評分,2名昭通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到場主持。
  • 張桂梅創辦的女子高中誓詞太震撼: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以下文章來源於時代楷模發布廳 ,作者時代楷模發布廳 時代楷模發布廳「時代楷模」是中宣部組織的重大典型宣傳項目,通過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製作播出《時代楷模發布廳》的形式,定期向社會發布重大典型人物事跡。
  • 邊建軍:張桂梅為何讓人潸然淚下
    張桂梅,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她身患23種疾病,卻用瘦弱的肩膀為山區貧困女孩扛起了一座知識的殿堂,幫助1800多位女孩圓夢大學校園;她是一根燃燒的蠟燭,為近1800個家庭點燃了希望,被親切地稱為「張媽媽」。 捧讀張桂梅的事跡,令人潸然淚下。 從張桂梅身上,我們讀懂了信仰之心。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 張桂梅女校誓詞太震撼:「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日前,中宣部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張桂梅說過的那些質樸又直擊人心的話語63歲的張桂梅,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高校長。終日的勞苦奔波使張桂梅的身體每況愈下,腫瘤、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20餘種疾病纏身,這些病經常以不同的方式折磨著她。
  • 致敬張桂梅楷模!她,重塑師者尊嚴,把平凡做到極致
    張桂梅,是誰?她,怎麼一夜之間成了紅遍大江南北的時代楷模?網紅丁真之後,難道她是另一個不斷被後浪拍擊的前浪網紅?一個普通老師而已,有什麼了不起的?同是教育者,乍聽張桂梅這個土氣的名字,真的,我很不屑,一個鄉村老師,有什麼值得宣傳的?
  • 雲南麗江女校長讓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她是教師學習楷模
    張桂梅,一個偉大而無私的名字銘刻在了心靈深處,敬佩!激動!慚愧!無論什麼詞語都難以表達此刻複雜的心情。張桂梅她是一盞燈,照亮了貧困山區女孩的前程,給孤殘兒童送去溫暖她黑瘦、憔悴、弱不經風、身患多種疾病,卻精神矍鑠、毅力頑強
  • 傳奇校長張桂梅獲評「時代楷模」:她把1804名山裡女孩送進了大學
    「時代楷模」張桂梅:把1804名女孩子送入了大學殿堂:今年63歲的張桂梅是我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高校長,12年中,她一共幫助了1804名女孩完成了大學夢。如今年紀漸大的她身上患有多種疾病,但是她仍然在用自己的生命做教育。
  • 為什麼有的人每天只睡4個小時,依然很精神?
    所以,如果一個班級有40人的話,裡面出現個把「先天少睡眠體質」的人,也是很正常的。 這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基因決定的,根據2009年的一項研究,在一個家庭裡發現了 DEC2 基因 P385R(proline-to-arginine)突變,產生這種突變的家庭成員,平均每天只需要 6.25 小時睡眠,而這一家庭中不帶有 DEC2 突變基因的成員平均每天需要 8.06 小時睡眠。
  • 華坪校長張桂梅榮獲時代楷模稱號,聖者渡人,張校長實至名歸!
    12月10日,中宣部決定,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張校長曾經說過:"如果我是一條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潤一片綠洲。"大部分的小溪都想要流向大海,尋找自己的光明未來,但張桂梅這條小溪卻背道而馳,想要流向沙漠,為別人尋找光明未來,為他人照亮前行之路。何其偉大!何其崇高!張校長的身軀瘦小但目光堅定,臉龐滄桑但初心不改。為了困在大山裡,難以看到未來的女孩們頑強奮鬥了40多年。寸寸青絲變白髮,不變的是幫助女孩們走出大山,奔向新世界的初心。
  • 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63歲高齡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被人尊稱為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在我們如期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勝利之際,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那麼,她是誰呢?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她就是張桂梅張桂梅,出生於1957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
  • 激揚「時代楷模」的「上善」精神
    楷模的力量是無窮的,張桂梅同志就是我們全體黨員幹部的楷模。在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決戰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授予她「時代楷模」稱號。張桂梅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
  • 傳奇校長張桂梅和1804個女孩的故事
    我們被張桂梅的堅守感動,然而,她用血肉之軀為學生「架路」、完全不顧生死一步也絕不後退的執著,也讓我們很多人想不明白:張桂梅,這一副身患重疾、瘦小孱弱的軀體裡,究竟從哪來的這樣多使也使不完、用也用不盡的力量和勇氣?
  • 果然,張桂梅還是出事了
    張桂梅校長最近受表彰了!在2月17日時,她還是走著上臺,去領「感動中國」的獎章:罵張桂梅不生孩子、極端,歧視男性,為什麼這些人不去做哪怕一點點回饋社會的事情?我還是那句話,想告訴他們:如果你覺得社會不好,你就去建設它;如果你覺得教育落後,你就像張桂梅一樣去改變它;如果你覺得什麼都不滿意,你就別想了趕緊去把村口大糞挑了好嗎!
  • 張朝陽自爆每天只睡4個小時,睡得越少的人越容易成功?
    在最新一期《財新時間》節目中,搜狐CEO張朝陽自稱每天只睡4個小時,已堅持了兩年,自覺效果非常好,睡得好又有更多時間去更多的事。其實,每天只睡3、4個小時的人,真的不佔少數。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每日日理萬機,工作繁忙,但她每天的睡覺時間只有4個小時,柴契爾的新聞秘書英厄姆回憶稱,柴契爾夫人經常讓官員一直工作到凌晨,然後她又很早起床收聽《今日農業》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