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態度,有觀點
點擊上方△藍字可關注圈外影迷
作者 | 木棉姐姐
來源 | 木棉說(ID:mumianshuo)
張桂梅校長最近受表彰了!
在2月17日時,她還是走著上臺,去領「感動中國」的獎章:
而前幾天,她卻因病坐著輪椅,去接受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
在報導裡,張桂梅校長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20多種疾病。
她甚至還說,怕睡一覺人沒了。
真是太令人鼻酸了。
鞠躬盡瘁的張校長在受到表彰後,一些妖魔鬼怪就出來了。
某社交平臺有個提問「如何評價一手撐起一個學校的張桂梅校長?」
某清華大學畢業的網紅是這樣評價張校長的:
「張桂梅就是個沒生過小孩,不知道養育子女的偉大和辛苦,自己斷子絕孫,又拼命洗腦女學生的xxx」
「張桂梅不僅僅是過譽了,她的錯誤的極端思想,根本不應該得到任何的宣傳。整天想著去縣城、去北上廣,這是大錯特錯的。」
而這樣的言論,並不是個例。
還有博主說,「張桂梅不配,這是歧視男性,應該把張桂梅從寶座上拉下來。」
除了這些人,還有很多罵的很髒的話,我就不放上來了。
幫助農村無數極度貧困的女性逆天改命的張桂梅,被不停地詆毀著。
不看這些言論,你都很難想像,一個畢生為山區孩子受到教育活出自我的人,竟然受到了如此惡毒的攻擊。
她全身病痛站在泥潭裡,雙手託舉起女孩們讓她們飛向天空,而這些人卻像墳墓裡的殭屍,想把她拖進地獄。
罵張桂梅不生孩子、極端,歧視男性,為什麼這些人不去做哪怕一點點回饋社會的事情?
我還是那句話,想告訴他們:
如果你覺得社會不好,你就去建設它;
如果你覺得教育落後,你就像張桂梅一樣去改變它;
如果你覺得什麼都不滿意,你就別想了趕緊去把村口大糞挑了好嗎!
沒做到你滿意,一出口就罵偉人「不配、斷子絕孫」,明明沒文化卻又愛思考,真是人間的災難。
這些網紅攻擊張桂梅,恰恰讓我感到張桂梅是如此的可貴、稀缺。
因為只有讓更多人接受教育、明辨是非,社會裡像這些搬弄是非、挑起仇恨的網紅,才會更少。
教育,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更是破除偏見,培養健全人格的方式。
張桂梅到底做了什麼?
我先來說一組數據:
2011年華坪女高首次高考,本科上線69名,綜合上線率百分之百。
華坪女高建校12年,已經有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裡走進大學。
2019年高考,華坪女高118名畢業生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
張桂梅,就是這麼偉大。
作為全國第一所公立免費女子高中的校長,她耗費半生心血,就是為了通過教育,把貧困地區的女孩子們送出大山去。這些貧困地區的女孩,連肉都吃不起,用不起衛生巾,她們的人生非常糟糕,卻早早就結婚、幹農活兒、生孩子:早早的結婚生孩子,並沒有改變什麼,而是讓貧困代際傳遞,一代一代的窮著、苦著。她指出女孩們的困境,堅決反對自己的學生當家庭主婦,字字珠璣、鏗鏘有力:多年來,她到處拉資金、一家一家勸說父母、鼓勵女學生們堅持下去,就是為了讓這些家境貧困的女孩們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讓她們能上大學、進入職場,自食其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擺脫原本早早輟學,結婚生子就此度過一生的命運。我身邊有好幾個家境困難的朋友,她們就是通過讀書,來到大城市獲得了更大的世界,為國家做貢獻。而如果她們沒有接受教育,那就只會在家裡養豬、生孩子。她說:辦這個女高,我可以把命搭上!
這12年來,她為了學生傾盡所有。
有些女孩子被家裡搶回去嫁人、幹活兒,她就睡在校門口,時刻注意孩子們的動向。
就為了擋住她們,墮入深淵:
我們的世界,如果沒有張桂梅,那就會多出很多很多的痛苦女性。
那些自詡清華畢業的網紅,輕蔑的指責張桂梅「斷子絕孫、不懂生兒育女的偉大」,真是令人齒冷。
張桂梅竭盡一生做教育,鍵盤俠張口就否定。
而我希望所有讀者都要清醒反對,因為我們的社會需要英雄。
張校長身患多種疾病,還把大山裡1804名孩子,送到川大、廈大、武大、浙大……
孩子們出來後,多從事教育,當警察、公務員,就是身體力行的在反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
試想,如果這些學生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不花一分錢,張校長就嘔心瀝血地把孩子培養成才。
那麼,我們該多麼多麼感激,這個世界太需要張桂梅了。
需要她發出擲地有聲的高呼,讓我們的女兒、我們的下一代,可以走出大山,飛往高空。
張桂梅的華坪女子高校的校訓,請大家再默讀: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張校長是低調行善不欲人知,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誇誇她,為她撐腰。
就像韓紅做慈善,卻反被某些網紅攻擊、踐踏:
上海交大教授竇令成說過,世界上有太多人會用聖人的標準衡量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果我們的社會都是惡人在刻薄善人,那我們的社會,終將沒有好人。如果我們的社會,隨便什麼惡人都能去碰瓷教育家「不配」,那這個社會實在是太墮落了。但如今,我認為不能讓好人被神經病攀咬,不該讓那些更善良的人,被歹人欺負。這是一場每個人都該參與的輿論戰,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好人的受益者,只有好人越來越多,社會才會越來越光明。這是一場關於正義的戰爭,人人都應該勇於立論、迎頭痛擊。別讓張桂梅感到寒心、孤立無援,也別讓站在他們身後的其他張桂梅,感到屈辱、不敢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