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張桂梅頒獎詞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誓詞
我一向尊稱張桂梅為「老師」,我非常敬重她,因為她試圖以一己之力去改變一方女孩的命運,因此她建立起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而到目前為止,她應該是做到了。於是,來自社會各界的讚譽紛至沓來,多項榮譽也加身於這位年邁、羸弱、飽受病痛折磨的老師、校長,其中也包括了「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我對此的評價是「實至名歸」。
張桂梅和華坪女高學生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想到了《何以為家》或《伽百農》
以前,我看電影《何以為家》的時候,面對眾多指責「不負責任的為人父母」的影評,我卻認為贊恩的悲劇並不是源於其父母的失職,而是源於其生活的環境、中東的戰亂——甚至是當代的資本主義制度、私有制等,當然,這都是更高層次需要討論的東西——這些都是造成贊恩的悲劇的原因。
影片的原名是《伽百農》,即「Capernaum」,Capernaum在聖經上出現,耶穌曾在那裡施展了醫治的神跡,然而那裡的居民仍然不肯為自己的「罪孽」懺悔;在法語中,capharnaüm是指一個物體無序堆積的地方;在本片中,它在銀幕上被翻譯為"混亂"。原片標題似乎沒有強烈的對「原生家庭」的控訴,而是也暗示了悲劇的根源或是來自「混亂」。
《何以為家》中文海報
而《何以為家》試圖去批判所謂的「白左」,也就是西方人對中東人民虛假的關懷——在電影中,體現出來的西方NGO活動家在監禁非法移民的監獄裡給被拘留者彈琴、唱歌、慰問——但是,最終以無罪開釋、獲得合法移民身份、受資助赴歐洲求學收尾的贊恩,真的現實嗎?確實也是現實的,因為和馬拉拉一樣,贊恩也是真實存在的;但是,放眼望去,全黎巴嫩、全中東乃至全世界,有幾個能像讚恩、馬拉拉這樣的幸運兒呢?悲劇在電影中以贊恩父母被起訴而終結,而這根本就不是悲劇的根源!
華坪女高、水花和娜拉
其實,在現在,一個娜拉的出走,或者也許不至於感到困難的,因為這人物很特別,舉動也新鮮,能得到若干人們的同情,幫助著生活。生活在人們的同情之下,已經是不自由了,然而倘有一百個娜拉出走,便連同情也減少,有一千一萬個出走,就得到厭惡了,斷不如自己握著經濟權之為可靠。
魯迅,娜拉走後怎樣
家庭那麼困難,你現在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指望男的養你啊?女人必須要靠自己!
張桂梅
回到張桂梅老師,在張桂梅老師之前,僅僅在華坪縣,就已經有許多女孩淪為了「重男輕女」的犧牲品;而華坪女高自建立之日起,就在努力去拯救深淵中的女孩兒們,這是功德無量的。
但是,放眼望去,全中國又有多少個華坪縣,又有多少個華坪女高,又有多少個張桂梅老師呢?電視劇《山海情》中的水花就是另一個犧牲品的典型,她被父親以「一頭驢、兩隻羊、兩籠雞、一口水窖」的代價嫁給一個從未謀面的男人,不過她最終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凡是一旦談及「努力奮鬥」的,我們都應該警惕這是一場詭異、精巧的騙局,因為悲劇的根源很容易被歸咎於「不努力」,而那些眾多沒有成為女英雄、女強人(像水花那樣的)的犧牲者,就會被無視、被汙名化,被扣上「不努力」的帽子,甚至犧牲者自己都會成為墮落傳統的衛道士。而對那些沒有及時被華坪女高拯救的悲劇主角,她們也會埋沒在信息洪流之中。
李水花
《山海情》劇照
所以,首先,我希望通過2020年對張桂梅老師和華坪女高的宣傳,全國各地能湧現出若干以「拯救者」身份出現的新生事物,以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去挽救被墮落傳統毒害的女孩兒。
不過,這些「拯救」終究只是亡羊補牢,或多或少都只在回答「娜拉出走之後怎樣」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眼見許多的「娜拉」甚至根本無法出走!就像若干山區的女孩走不出大山、走不出家庭、走不出保守的傳統!
誠如魯迅先生所言,不「除去悲劇的根源」是萬萬不行的,否則若干娜拉和水花的姐妹們就會重複千百年來的悲慘命運。而悲劇的直接根源是墮落的「重男輕女」傳統、男權制的窠臼,那麼除去悲劇的根源就是砸爛這傳統和枷鎖。
華坪女高培養出來的娜拉們就應該是這一戰鬥的主力,所以我非常贊成張桂梅老師所秉持的觀點:華坪女高走出去的女學生不允許「回歸家庭」、「做全職太太」和「依附丈夫(男性)」,她們應該考慮到自己的可貴以及歷史使命,應該考慮到成千上萬曾經和她們一樣命運的、被迫害的女孩,她們應該去爭取女性的社會經濟權力、應該去頂起屬於她們自己的半邊天,並啟發、教育、引導那些還沒有勇氣和還沒有來得及走出陰暗、走出大山的「娜拉」們反抗自己的命運,向一切舊的傳統說「不」。而這些傳統和窠臼的根源——也即悲劇的根本源泉——即是產生這些墮落和反動的社會經濟基礎,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所已經彰顯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讓大山中的女性和男性一樣,平等地共享發展的紅利。
利用華坪女高培養出更多有知識、有能力、改變命運的女性;同時,把目光投向大山及整個社會的經濟基礎,努力地變革之,使得反動的根源徹底消除——兩路並進,最終才有可能真正砸碎舊世界的鎖鏈,讓我們的姐姐妹妹們站起來,而不僅僅是依靠張桂梅老師這樣一位可貴的救主。
這就是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