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想這麼浮躁了」

2021-03-02 陳詩遠

Hi朋友們,這裡是詩遠呀。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時期

做事情總是靜不下心,身體裡似乎有一股聲音一直在催促你,快一點,再快一點;

 

經常手裡的事情還沒做完,腦子裡就在想著其他的事情,很難專心致志;

 

不在乎什麼過程,只追求最後的結果,凡事總想著一步到位;

 

最後結果通常是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每個人都會時不時經歷這樣一段黑暗痛苦的日子,那種害怕時間流逝而自己什麼都抓不住的感覺似乎要把人逼瘋。

🍃但人之所以為人,我認為是因為其身上有進化後的管理情緒的能力。

💡針對「如何變得不浮躁」這個問題這幾天我琢磨了很久,希望下面的建議能夠給你帶來一點啟發。

01. 清空你的大腦

👕Empty your mind

 

你是否發現總是有很多的事情佔據你的大腦:

 

🍃比如你正在寫作,可是你突然想起還有一封郵件忘記發了;

 

🍃你正在做飯,可是你突然發現衣服沒曬,垃圾桶沒倒,你還有好多好多別的事情沒有做。

 

一旦你同時給自己布置了兩項任務,並且只把它們保存在大腦中,壓力感和失敗感就隨之而來,要知道一心不能二用——《搞定》

 

很多時候我們總想著完成很多事情,這時大腦不僅需要思考,還要被迫記住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一旦事情多,焦慮感就會隨之而來。

 

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清空你的大腦,大腦只用來思考,記憶的事情可以用別的代替。

 

- tips -

 思維導圖整理大法

 備忘錄待辦事項清單

 當天事項具體表格安排

 

當需要做的事情一步步被明確記錄下來後,大腦獲得了解放,壓力感便會瞬間少了很多。

02. 學會精力管理而不是時間管理

👕Manage your energy strategically

時間管理這個詞一直很火。

我看過很多時間管理的經驗貼,也在跟大佬們的訪談裡問過這個問題很多次。

英語要好好學,專業課也不能丟,課外書也要看,剪輯ps這些技能也得學起來。

 

可是不管我怎麼安排時間,事情總是做不完。

 

後來我發現我錯了。

 

時間是死的,人是活的。即使我再怎麼利用時間,也無法確保有足夠的精力處理每一件事。時間確實能夠切割成一分一分,但這每一份時間我卻不能很好的運用在專注的事情上。

 

🙋其實你需要管理的是精力而不是時間。

 

⭕️在精力好的時候去做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精力不好的時候去做一些機械不動腦的事情,這才是正確利用時間的方法。


- tips -

 早起喝一杯溫水,讓身體精力恢復「營業」狀態

 不要吃太飽,飽了就想睡覺是真的(😈)

 張弛有度,該松時讓自己松一松

 培養自己的「心流狀態」,專門去處理相對複雜的事

 不讓壞情緒搶佔先機,基本上一天如果都充滿著負能量,工作的狀態就廢了

03.遠離高強度的刺激

👕Choose the environment

 

📱手機裡的世界是那麼的精彩,通過它我們輕易窺探到比自己條件好的人的生活。

🚗出門有私家車,名牌包包隨便買。那種瑰麗而又美好的世界就這麼通過一個小盒子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我們每天接觸這樣的信息,看多了,慢慢的甚至會覺得這樣的生活似乎是個人都能輕易擁有。

🏷️知乎有一個問題提得很有意思,為什麼現在好多年輕人一萬塊都掏不出來,卻覺得一百萬很少?

 

這其實就完美地反映了現在人的現狀。雖然我沒有1萬元,但是我看過那些擁有1千萬,甚至1億的人,這讓我覺得1百萬元其實也不算什麼。

😢看到沒,我們並不是以自身的水平比較,而是以網上看到的消費水平來作為評價標準。雖然沒體驗過但自己看到了,並且有時還會產生一種自己也曾擁有的感覺。

🎈當一旦關上手機,從那種美好的世界中脫離出來,又回歸了現實枯燥無味的生活。

 

這時似乎做什麼事情都很無趣,做什麼都靜不下心來,因為什麼都沒有手機裡的世界精彩。

在手機中可以和一群天南地北的人到處侃大山,可以暫時忘記現實的各種不快,但回歸到乏味的現實就什麼都沒有了。

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在生活中學會適當遠離「刺激源」。

- tips -

 讓自己每天有1h靜心的時間,可以閱讀、插花、抄書、畫畫,做些不太刺激大腦的事情

 自我覺察,多自省,寫「進步日記」

 適當時間將手機屏幕調成灰色

 工作的時候開啟專注模式,把短視頻,碎片文章,微博拋得越遠越好

 如無工作必要,給自己設定定時回復微信信息的時間

04.培養長期主義精神

👕Focus on long-term results

當你還在為選題冥思苦想之時,別人隨隨便便一個視頻漲粉完爆你。可以說總是有那麼一群人生來就是虐別人的。

 

看到別人那麼厲害,自己好像怎麼也比不過,不免也會感到焦慮難受。

 

🧍‍♀️我曾經聽過一個影評大v的分享,她的一篇約稿高達5000元,真的是非常厲害的人。

可是她卻說在自己有這個成績之前,已經默默無聞的寫了三四年。

而很多做自媒體的人,例如我在產出內容的前一年半,我是沒有收入的且流量平平的。

 

在這段無人關注的時光裡,我們都是卯足了勁去創造。

💡正是因為那段黑暗時光裡的不斷堅持,才會讓所有的付出都凝結成小小的果實。

我希望你的觀念能慢慢發生轉變。

你或許也在經歷著這段默默積累的歲月,但人並不是在某一個點突然蛻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而是厚積薄發量變最後引起的質變。

我們總是看到結果的精彩,但總忽略背後那些默默耕耘的小時數。

- tips -

 看人物傳記,看人物紀錄片,看看大佬們早期吃過的苦走過的彎路

 把驗收成果的時間「拉長點」

 大方向把握好,階段性小方向不要偏離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恆 by曾國藩

05. 讓未來的自己與現在重合

👕Find a virtuous circle

 

我們感到浮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付出得不到回報。

即使告訴自己再堅持一會兒,但是未來那麼遙遠,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有時候感覺自己做與不做,和未來似乎並不太大關係。

😖但這是時間的不斷地流逝又讓我們感到恐慌。

時間就要過去了,我們卻什麼都沒有得到。那種害怕時間流逝的惶恐讓我們急迫的想要抓住點什麼。

 

😭感覺再不努力青春就過完了。我時常會有這樣的感受。

於是我們陷入了努力放棄,繼續努力又放棄的痛苦之中。

📖紐約大學的哈爾·赫什菲爾德(Hal Hershfielel)和他的同事曾經對史丹福大學的本科生做了一組實驗。實驗要求他們在腦海中想像自己十年後的模樣。

結果如圖

⭕️實驗表明當看到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之間有更多的連續性,那麼你可能更加重視延遲回報。

 

也就是說未來的自己越清晰,自己就越有可能堅持下去。

但是問題來了,未來似乎是不可控的,我們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啊。

 

換句話說我們要怎麼確定未來的自己呢?

很簡單一個方法:用數字去量化這個目標。

就拿學英語這件事舉例子。你的未來不能定成過英語四六級。因為這個指標看不見摸不著。

你可以這樣定。

一個月後的你,記住了200個英語單詞,完成了4套英語試卷。

三個月後的你,記住了500個英語單詞,完成了10套英語試卷

那對比現在,只要你每天多學習一個英語單詞,多做一道題,就是在朝著理想中的自己邁步。

 

當看著現在的自己越來越與未來的自己重合的時候,那種急迫想要抓住什麼的焦慮感便會自然而然的消失。

 

培養對於未來的掌控感,能讓我們感到焦慮時,更好的控制自己。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靜下心來好好做事確實會比較困難,但是等待與蟄伏從來都不是白用功。

跟隨自己的步調,持之以恆地去做,學會清空大腦再出發,培養長期主義,讓自己與未來的自己重合,取得的結果定不會辜負那些默默耕耘的日子。

相關焦點

  • 凡爾賽十級李易峰:我真的不想這麼優秀啊
    真的不好意思,今天之前,小顧我也不知道。大家對顧耀東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可他自己卻不太高興,因為他發現那名罪犯沒有殺人,只是因為共黨的身份,被強行安上了罪名。他將情況反映給領導。有這麼一個頭腦清醒的小夥子,其實領導心裡高興得呀,但領導不能表現出來,只好把他罵了一頓。
  • 她說:我真的累了,真的不想在堅持了,12年了……
    凌晨,朋友一個電話把我從夢中叫醒。她說:女人,我真的累了,真的不想在堅持了,不想在這樣委屈自己了!12年了,沒功勞也有苦勞。最後呢,自己什麼都不是,在那個家永遠都只是個外人。錯的也永遠是自己。還記得跟他剛初識那會,我說我不會煮飯,不會做家務。他還跟我說:沒事,這些我都會,我來就可以!現在呢?這些都變成他來數落我的不是,嫌我沒文化,還不會煮飯,一天到晚都幫不上什麼忙!女人,我真的好累,好委屈!想當初我們擺小地攤的時候,再苦再累也都沒吵過架。
  • 「我不想談戀愛了,真的好累」
    我真的很奇怪,常常徘徊於想談戀愛和不想談戀愛之間。我將自己定義為怪類,因為好像所有人都對戀愛有一種天然的渴望,而我完全是看心情。常常在自己無聊或看情侶號撒狗糧時,才想談戀愛,那時候會腦熱地幻想自己也有一個的甜蜜伴侶。冷靜下來或理智的時候,卻想起:哦,甜蜜只是一時的,其實更多的只是心累。
  • 浮躁的我需要狠狠被治癒一番!
    當時,我就回想了近段時間的自己,對自己很堅定地說了一句:這段時間你太浮躁了,應該被治癒一下了。於是,我想重新聽青峰了。知道蘇打綠是在初中的時候,那時候《小情歌》很火,但是,我怎麼也看不起聽這首歌、喜歡唱這個歌的人,因為,覺得一男的用這種聲線唱這種歌,太娘了。
  • 上班不想學,下班想休息,你可用這6個小方法來遠離浮躁!
    職場上始終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無論是提升職場技能、改善人際關係、掌握辦公技能等環節,都需要靜下心來去學習,可是很多人感慨,我上班好忙啊,老闆交給的貨有時候還得加班加點才能交工,一天累的哪有空學習啊。也有人說,上班都那麼累了,下班肯定得好好休息休息啊,看看今天有什麼娛樂消息,最近有什麼好劇和好電影可以看看,約朋友聚一聚,買買東西回家睡覺多舒服啊~上班沒時間學,下班就想休息,其實時間像海綿,壓縮一下總會有的,靜不下來學習,始終是有一種浮躁心態在作祟,其實改變自己,不需要立多大的目標,下多大的狠,可以先從這6個小方法來提升自己。
  • 迷茫不知所措,如何克服內心的浮躁?
    舉個諮詢中常見的例子:工作或者學習中的年輕人,帶著浮躁的神情坐在諮詢師對面「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做些自己喜歡的事甚至工作,只想刷手機,停下來就會開始鬧心,您就告訴我用什麼方法吧?」「那你想達到什麼狀態呢?」
  • Asong樂賞:王菲——浮躁
    浮躁 1996淺評:我曾在日記中寫過:《天空》過後,只留《浮躁》……作為我最喜愛的兩張國語唱片,現在就為其定位"最佳"或許為時尚早(因為菲姐的無限可能性),但在Asong看來,《浮躁》絕對可稱的上是其音樂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章
  • 不想談戀愛是假的,不想分手是真的。
    ,不想分手是真的  很多時候,那些嘴上說著不想談戀愛的人,其實心裡都住著一個不可能的人。  想起去年春節回家,被父母及親戚朋友輪番「催婚」的情景,小許不由得眉頭緊皺頭。  小時候談戀愛真的很簡單,無憂無慮的,你陪我逛街,我陪你打球,你陪我做作業,我陪你打遊戲,喜歡就在一起,不用考慮未來,也無需面對生活的壓力。可越來越長大,談戀愛的成本也開始增長了。
  • 不想談戀愛是假的,不想再分手了是真的.
    茫茫人海,我到哪去拼搏,找誰去奮鬥? 我想,許多女孩可能都跟電影裡的舒淇一樣,雖然單身了許久,但心裡比誰都渴望一段能談到結婚的戀愛,她們不是沒有所謂合適的對象去選擇,而是遇不見真心喜歡的人,她們也想談戀愛,但她們不想再分手了。 現在的曖昧這麼泛濫,認識兩天就說喜歡就愛的死去活來,然而那是喜歡嗎?反正我只看到了新鮮感卻看不到愛。
  • 不想談戀愛是假的,不想分手是真的
    那些尚未遇到愛人的日子裡,我想多賺一點錢,用最實在的東西築起為愛遮風避雨的房子,等你來了,我想和你一起幸福,不想讓你和我受苦。懶得去認識新的人在我現在的社交圈子裡,見得最多的異性,是快遞員大哥和外賣小哥。
  • 劉奕君拍戲慘兮兮:老婆,我真的不想去坐牢
    轉頭我就看到了這樣一張圖↓王柏林抱著自己的老婆,把老婆牢牢地抱在懷裡,眼神中還帶著幾分不舍和難過。這一幕是不是看著很熟悉?我當時就覺得眼熟,然後突然想起來,這不就是《琅琊榜》裡寧國侯謝玉要入獄前的那一幕麼?
  • 選秀,讓年輕人變得越來越浮躁
    選秀,讓年輕人變得越來越浮躁如果說青年歌手大獎賽這一選秀方式,曾經讓無數音樂愛好者感到興奮,讓立志音樂和歌唱事業的年輕人為之奮鬥、為之努力、為之默默奉獻的話,如今的選秀節目,已經越來越功利,越來越成為一副精神恍惚藥,讓年輕人變得越來越浮躁。
  • 從動漫《記錄的地平線》,想起回不去的WOW,我們可能是浮躁了
    初代玩家大都已經結婚生子,客觀上的確沒有了當年的閒暇時光,但是主觀上可能是我們都浮躁了。曾經的我們,會手把手的教一個環保裝的小白,而如今裝等不夠的統統不要;曾經的我們只要有心,隊伍的大門向你敞開,而現在,對不起沒有經驗不要。我想起了一個笑話:RAID打BOSS,永遠是我們樂此不疲的事情。求職者:」你好,我需要這份工作。
  • 一個人,漸漸不想說話了
    在我心靈受傷的時候,那裡便是歸宿...... 聽到這麼一句扎心的話: 沒人在乎你怎樣在深夜痛哭, 也沒人在乎你要輾轉反側的要熬幾個秋, 外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
  • 佛學:真正的貧窮是心無安放,讓心常在靜處,明浮躁源,戒浮躁心
    人生要試著讓自己靜下來,不管外面的世界怎麼樣,我們都應該隨時提醒自己不要有一絲一毫的浮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才是處世之道。浮躁,是輕浮急躁的意思,是造成人們做事的目的與結果不一致的常見原因。心浮氣躁的人做起事來一味追求速度,既無準備,也無計劃,恨不能一日千裡、一蹴而就,結果往往遭遇挫折和失敗,由此給自己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和煩惱。
  •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想回你信息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會渴望有那麼一天關掉通訊設備,安安靜靜的不被打擾的去好好休息。老闆的奪命連環消息又發來了!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想回你信息/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應該是被工作綁架的,所謂的996不過是一個書面用語,我們花在溝通上的時間遠遠超出我們在公司呆的那幾個小時。就算是下班了依然要時刻守著工作群中的消息。有時候領導半夜在群裡發通知也需要每個人回復個「收到」。雙休日又有什麼差別?臨時有事的通知也並不少!
  • 最愛那時候的王菲 浮躁
    這就是《浮躁》誕生的大背景。《浮躁》誕生前,華語樂壇流行的是成人抒情+悲苦大情歌(此前王菲也脫離不了這種風格,「這個容易受桑的女人」…)。《浮躁》後沒幾年,就是浩浩蕩蕩的「西化」運動,R&B,舞曲、Soul、流行搖滾、英倫流行…華語樂壇風格多樣化了,但是再沒有出現《浮躁》這樣風格的專輯。
  • 前任3:再見前任,我真的不想再分手了
    如果你肯主動,就知道我還在等你啊 我是真的很羨慕餘飛跟丁點的愛情。 她會問,我到底佔了你的幾分之幾?他會反問,那你又瞞了我多少事? - 為什麼吵架?能夠不出醜、不狼狽、不掙扎、不挖苦,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要做到體面,太難了,真的。 長大以後發現,大多數人基本跟前任都沒有了聯繫,偶有聯繫的,大多數是初戀時期的對象,因為那個時候太單純。聽我說,現實裡真的很少有這麼溫情的分手畫面。分手變得和諧無非兩種情況,要麼變成交心的親人,要麼根本就走心。
  • 不浮躁,從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做起
    第一,不能浮躁;第二,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從你可能不願意做的做起,並把它做好,再一步步做好,那麼機會就會隨之而來。——王石如果你是一個愛閱讀的人,你會發現:幾乎沒有一本書中提倡要做自己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古今中外,不論是富可敵國的商人,還是學識淵博的學者,他們都在提倡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 離人愁原唱被淘汰,華晨宇直言他太浮躁,網友:曲調真的很熟悉!
    因為華晨宇就直接說他太浮躁。但是華晨宇立刻就表明他的原創力並不足,自然華晨宇的話有些不太好聽,但是大家也能聽出來這句話所蘊含的意思,那就是這首歌的編曲似乎並不全部都是這名作者原創的,因為華晨宇考驗他說了一組數字,正是很多做音樂的人都懂得的和鉉,但是這名歌手的表現就又讓人有些意外了,他直言這個我是真的不知道,雖然他的表現很謙遜,但是華晨宇似乎並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