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丨湖南瀏陽:脫貧路上闊步行 一河詩畫滿城歡

2020-12-23 瀟湘晨報

摘要:2017年33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退出,瀏陽脫貧攻堅工作連續四年(2016年-2019年)獲評全省先進,連續三年(2017年-2019年)獲評全省「攜手奔小康」工作先進單位……近年來,瀏陽縣域經濟蓬勃發展,高質量發展帶動著高質量脫貧,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已成為當地第一民生工程。

湖南瀏陽。瀏陽市扶貧辦供圖

「田裡有桃樹、梨樹和李子樹,好好打理,才能有好收成。家裡有民宿,用心做好服務,口口相傳,客人預約前來,收入才能年年上漲。夢想與幸福是拼出來的,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談及自己現在的生活,瀏陽市張坊鎮田溪村村民羅鏗的心情如陽光般明媚,臉上流露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依託本村的旅遊產業,4年前羅鏗放棄了危房改造的名額,借錢建新房將二樓房間改造成民宿,吃起「旅遊飯」。通過統一培訓他學習了一技之長,在自家山裡種起了水果,年收入超過了10萬元。曾經因病致貧的羅鏘一年多就脫掉了「貧困帽」,再也不用過「肩扛竹木養家,手持犁耙餬口」的生活。

在瀏陽張坊鎮田溪村,羅鏗只是脫貧致富一個縮影。

地處湘贛邊的湖南瀏陽,瀏陽河蜿蜒流淌,羅霄山脈綿延起伏。由於發展落後,這裡曾長期頂著「國家貧困縣」的帽子。

2017年33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退出,瀏陽脫貧攻堅工作連續四年(2016年-2019年)獲評全省先進,連續三年(2017年-2019年)獲評全省「攜手奔小康」工作先進單位……近年來,瀏陽縣域經濟蓬勃發展,高質量發展帶動著高質量脫貧,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已成為當地第一民生工程。

一幅壁畫一把傘

走出「非遺」致富路

瀏陽小河鄉邀請畫家教授繪畫。瀏陽市扶貧辦供圖

10月17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來自瀏陽達滸鎮椒花新村的村民李忠國獲評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成為湖南省今年唯一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

今年55歲的李忠國,是瀏陽油紙傘工藝長沙市級非遺傳承人。在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支村兩委的鼓勵和支持下,李忠國憑著自身一股鑽勁和韌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創辦達興工藝品廠,生產銷售油紙傘等手工藝品,不僅摘掉了自己貧困戶的帽子,還帶領50餘戶鄉鄰脫貧致富奔小康,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片天」。

就在17日當天,瀏陽市小河鄉皇碑村村民張清華也早早吃過晚飯,喊上家人、朋友團坐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央視在國家扶貧日推出的大型訪談節目《脫貧·我們的故事》。

此前,張清華與瀏陽市小河鄉扶貧辦工作人員、駐村工作隊員一起參與了節目錄製,和他們一起登上央視舞臺的還有當地7名農民畫師聯合繪製的10米畫卷《世外原鄉詩畫小河》。

在小河鄉,像張清華這樣的農民畫師還有很多,村民們放下鋤頭和鐵鍬,拿起畫筆,在繪就自己美好生活的同時,畫出了一條致富之路。

近年來,瀏陽小河鄉以「旅遊+文化+扶貧」模式,在村裡開設鄉村畫室,邀請畫家免費給村民教授山水畫繪畫技術,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河鄉被世人所熟知。村民繪畫作品廣銷韓國、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場,幫助30餘戶貧困戶脫貧。

如今,走在小河鄉的鄉村道路上,每家每戶的牆壁上都有不同風格的裝飾畫。藝術館、「畫村一條街」、文藝民宿也在小河鄉的規劃之中。如詩如畫的小河鄉,正以昂揚的姿態,「走」出瀏陽,「走」向世界。

一碗蒸菜一個梨

走出「地標」扶貧路

瀏陽大圍山水果。瀏陽市扶貧辦供圖

說到瀏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瀏陽蒸菜」。小小山城瀏陽,因為一碗「蒸菜」聞名全國,也就著這碗「蒸菜」,瀏陽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

圍繞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緊密結合瀏陽市情,瀏陽出臺實施了《瀏陽市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以下簡稱「計劃」)》,回答了「鄉村振興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

《計劃》確定了具有瀏陽特色的「10+3+3+3」工作路線圖, 「品牌強農」特色產業建設工程就是「十項重點工程」之一。

「兩萬斤黃金梨已經賣完了,比去年提早收工,大圍山梨的品牌越來越響了!」每年7月底到8月,前來果園採摘的自駕遊客絡繹不絕,果園內的黃金梨、圓黃梨和翠冠梨等都銷售一空,這是大圍山鎮益康果園負責人羅建政和果農們最忙的時候。

大圍山土壤條件好、晝夜溫差大,大圍山產的梨子也質地細膩,脆嫩無渣,而且核小皮薄。為了打響「大圍山梨」的品牌,2014年5月,在市農業局、大圍山鎮的積極申報下, 「大圍山梨」順利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種植面積也逐年擴大。

2018年8月, 「大圍山梨」通過驗收成為湖南首個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 「大圍山梨」捧回了農產品金獎。

目前,瀏陽共有7個地理標誌和5個農產品地理標誌,分別為瀏陽花炮、瀏陽煙花、瀏陽鞭炮、瀏陽夏布、瀏陽蒸菜、瀏陽菊花石雕、瀏陽茶油,以及天巖寨柑桔、瀏陽金桔、大圍山梨、葛家雞腸子辣椒、瀏陽黑山羊。

同時,瀏陽圍繞花炮、菊花石、蒸菜等傳統產業、特色產業和綠色產業,堅持高標準規劃設計,著力做好扶持與培育,推動「網際網路+」「產業+扶貧+旅遊」等地標產業發展新模式,將地標脫貧路走深、走實。

一個網格一片林

走出鄉村振興路

瀏陽鎮頭鎮在採油茶。鎮頭鎮供圖

如何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歸根到底,關鍵靠人。

如今,瀏陽正深入推進「黨建+微網格」工作,35411名黨員直接聯戶,3725名入黨積極分子、950名非黨員的鄉村能人和6809名志願者參與到「黨建+微網格」工作當中,打造了一支「永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做到了服務幫扶不斷檔、產業扶貧不停歇,引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作為一名年屆七旬的老黨員,「黨建+微網格」工作全面鋪開後,瀏陽鎮頭鎮雙橋村羅建德第一時間請纓擔任微網格長。在他負責聯繫的10戶家庭中,羅國平一家生活最為困難:妻子中風在床,兒子在外務工,羅國平本人又患有肢體殘疾。

借著「一縣一特」油茶產業的春風,羅國平打算給自家7畝多山地種上油茶苗,但是靠他僅有的右手幾乎難以完成。羅建德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帶著自己的家人,一起將羅國平家山地上的老油茶樹砍掉。同時對接駐村扶貧工作隊,由他們請來挖機對山地進行平整、開渠。隨後,大家又幫羅國平種下新的高產油茶苗。

「等油茶樹結果後,羅國平一家每年可增收不少。」羅建德的家人還幫羅國平做好油茶林覆膜、施肥等工作,確保這片「脫貧致富林」順利長成。

通過開展「黨建+微網格」工作,瀏陽搭建民間議事決策平臺,充分激活了入黨積極分子、村民小組長、鄉賢、熱心人士、志願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通社會信息傳遞渠道,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截至目前,瀏陽全市302個涉農村(社區)中,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20萬元的村有159個,其中收入達100萬元以上村43個。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把扶貧產業升級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品牌產業』、把扶貧網格升級打造成為基層治理的『底座網格』、把脫貧典型升級打造成為鄉村發展的『示範力量』、把貧困山區升級打造成為綠色生態的『精品景區』,努力走出一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瀏陽路徑。」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表示,瀏陽會把過去脫貧攻堅工作中形成的發展成果、工作成果、機製成果固化下來,延續拓展到鄉村振興工作當中去,實現有效銜接。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作者:彭應兵 匡瀅

編輯:彭笑予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農民日報丨闊步走在全面小康的路上 ——瀏陽市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
    闊步走在全面小康的路上瀏陽市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之道一個「十五公裡就業圈」,產生了穩定脫貧的吸聚力。在瀏陽,僅172個就業扶貧車間(基地),帶動近2000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幹了大半輩子農活的張功梅沒想到從農民變成了畫師,從家裡到工作的地方走路不到10分鐘,而她和50餘戶貧困姐妹製作的山水畫卻「飛」向近10個國家。一個「個十百千」產業扶貧工程,迸發出可持續脫貧的源動力。在湖南瀏陽市,這個工程帶動了95%以上貧困戶參與產業,入選「全國產業扶貧典型案例」。
  • 「錦繡瀟湘 遇見瀏陽」第四屆湖南文化旅遊創新創意大賽啟動
    華聲在線12月2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靈)創意激活資源,文化賦能產業。今天,「錦繡瀟湘 遇見瀏陽」第四屆湖南文化旅遊創新創意大賽啟動儀式在瀏陽市舉行。本屆大賽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長沙市政府主辦,以「錦繡瀟湘 遇見瀏陽」為主題,開展文化旅遊創意作品徵集。
  • 第四屆湖南文化旅遊創新創意大賽在瀏啟動
    50萬元獎金徵集文旅創意作品瀏陽日報訊(記者陳鬱琳)12月20日,第四屆湖南文化旅遊創新創意大賽在瀏陽啟動。本屆大賽以「錦繡瀟湘遇見瀏陽」為主題,以瀏陽文旅元素為核心,設立獎金共50.2萬元,面向全國創意達人徵集文旅創意作品。
  • 聽《瀏陽河》簫曲,觀天門山霧枝
    《瀏陽河》簫:陳鴻燕陳鴻燕,籍貫臺山市,香港中樂團簫笛演奏家《瀏陽河》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民歌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⑧】詩詠浙江義烏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庚子年「兩會」召開之際,本輯推出由義烏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義烏市詩詞楹聯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修整河山齊著力,還期烏桕與桑麻。倉廩虛兮衣食乏,村莊兒女難為家。他鄉有路得奔走,撥浪鼓聲響遠涯。風雨一肩何足慮,雞毛堪比鳳毛誇。投機倒把當其罪,法理民情實誤差。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⑦】詩詠陝西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庚子年「兩會」期間,本輯推出由陝西省詩詞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 讚美扶貧幹部鄭克強路上春風伴我行,門開花狗叫三聲。幫扶立卡求精準,再訪桃鄉走一程。
  • 「「格格」網事⑦」瀏陽中和:「小網格」大能量 織牢黨建促脫貧...
    即日起瀏陽市委宣傳部、瀏陽市委網信辦聯合人民網湖南頻道推出【「格格」網事】 系列報導,為您帶來創新「黨建+微網格」的「瀏陽路徑」中的點滴故事,敬請關注。「肉質鮮嫩、蟹黃飽滿的大閘蟹,農家自榨、綠色天然的小茶籽油,口感純正、貨真價實的土蜂蜜,絲滑爽口、香脆筋道的紅薯粉絲,歡迎大家來選購。」
  • 讓凡人善舉傳遍每個角落 湖南瀏陽為數百人「定製」十項福利
    人民網長沙12月1日電 「讓德者有得,讓好人有好報。」11月30日下午,湖南省瀏陽市舉行第五屆道德模範交流活動,分享12位道德模範的動人事跡,並頒發包括就醫優先、免費體檢、免費公交等十項福利在內的禮遇卡。
  • 2020瀏陽焰火大會10月2日啟幕,四國Battle「地表最強焰火燃放」
    期間,芒果、ISY、橘洲、瀏陽河、第25小時等五家音樂節廠牌將輪番登場,上演LIVE秀,讓你「樂」享青春。  瀏陽河、瀏陽花炮是瀏陽最響亮的兩大IP。「2020瀏陽焰火大會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就是希望遊客朋友能感受瀏陽的美好和熱情。」
  • 【湘江瀏陽河變鴛鴦鍋】7月11日,湖南長沙攝影師謝明航拍湘江時,拍...
    【湘江瀏陽河變鴛鴦鍋】7月11日,湖南長沙攝影師謝明航拍湘江時,拍到了「涇渭分明」的場景,湘江瀏陽河交匯處涇渭分明,呈現出一邊清、一邊黃的狀態。7月10日瀏陽降暴雨出現山洪,11日瀏陽河是黃色的,湘江是清的。2019年7月10日,謝明曾拍到過類似場景,兩河顏色正好相反。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⑰】詩詠海南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本輯推出由海南省詩詞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  一草一花皆獻寶,一枝一葉總關情。  脫貧路上開新徑,樓上傳來歡笑聲。
  • 【逐夢幸福河湖】湖南:「河湖長制」譜就新時代治水歡歌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裡水路到湘江——  這首膾炙人口的湖南民歌,讓人們認識了一條美麗河流。走近瀏陽河,逶迤靈秀,清波蕩漾。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發出「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的號令。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⑪】詩詠江蘇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本輯推出由江蘇省詩詞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 望遠行·奔小康盛克勤  攻堅令下,祥風惠、凝聚神州殷切。   組稿:何雲春、李方舟  審稿:王改正、張 寧   往期回顧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①】詩詠山東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 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
    一河清水入湘江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記者 陳新)初冬時節,漫步在長沙市芙蓉區的瀏陽河景觀帶,河風陣陣,垂釣者不時揮動魚竿,「水清魚跳」的景象又回來了。今天下午,根據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長沙26個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其中瀏陽河三角洲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由2014年的劣Ⅴ類水質躍升了3個水質類別,水質狀況全面好轉,實現了「一河清水入湘江」。一河清水何以來?長沙將截汙治汙作為先手棋,印發《長沙市2019年度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其中涉及瀏陽河的重點項目19個。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①】詩詠山東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庚子年「兩會」前夕,本欄目首先推出由山東省詩詞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延伸一產根基厚,拓展三農股利豐。河晏流光銀彩泛,源頭活水慰初衷。
  • 以湖南十八洞村為原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日官宣!
    據了解,這部從去年10月開始創作,以十八洞村為原型,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總時長約2個小時,登臺演職人員300餘人。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⑨】詩詠貴州貴陽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本期推出由貴州省貴陽市詩詞楹聯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行多少來回,腳底磨穿,艱辛不易。  拼作返貧助志,重拾其心,忍把親人輕棄。扎駐不毛,留鄉三載,縱使情懷郵寄。且恁村民倚。是如此,功在千秋殊偉。又或是,初心難忘,年華路上,勞生無悔。疏鍾始,徵途篤定何須畏。
  • 五月杜鵑花盡紅 瀟湘迤邐瀏陽東——五一瀏陽美景美食美樂等你來嗨...
    五一假期悄然而至,瀏陽也迎來了最絢爛多彩的時節。出遊何必去遠方,瀏陽處處藏好景。在這個假期,遊客們也可以放下平日的忙碌,和家人、朋友一起走到河邊、鄉間,行至山間、田邊,去欣賞「千裡鶯啼綠映紅」的美景,去體驗「半壕春水一城花」的美景。
  • 撈刀河畔聞得見的清新 瀏陽永安舉行2020清潔地球淨河行動
    人民網長沙9月30日電 金秋9月,撈刀河水緩緩流淌,廠房與農田錯落,一幅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美景圖在瀏陽永安鎮徐徐鋪開。 9月29日,瀏陽市永安鎮舉行了2020清潔地球淨河行動,本次活動主題為「共護碧水撈刀河 同築魅力永安家」, 活動由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瀏陽分局、瀏陽市河長辦、瀏陽市永安鎮人民政府主辦。
  • 最「潮」是瀏陽!這30個文旅網紅打卡地,哪個你最想探訪?
    一河詩畫、滿城煙花 瀏水青山綠無盡 一步一景花滿城 …… 這裡是紅色沃土 這裡是綠色山川 有著傳承千年的文化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