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治國安邦,重在基層。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築牢社會治理基礎。今年以來瀏陽市以「黨建+微網格」為核心,推動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同頻共振,構建政府和百姓、黨員和群眾之間的新橋梁、新紐帶,著力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即日起瀏陽市委宣傳部、瀏陽市委網信辦聯合人民網湖南頻道推出【「格格」網事】 系列報導,為您帶來創新「黨建+微網格」的「瀏陽路徑」中的點滴故事,敬請關注。
「肉質鮮嫩、蟹黃飽滿的大閘蟹,農家自榨、綠色天然的小茶籽油,口感純正、貨真價實的土蜂蜜,絲滑爽口、香脆筋道的紅薯粉絲,歡迎大家來選購。」在10月中旬舉行的瀏陽市2020年「全國扶貧日」主題活動中,瀏陽市中和鎮微網格長又一次站在了該鎮的扶貧展區前,賣力地宣傳本地優質的扶貧產品。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中和鎮堅持黨建「主業」和脫貧攻堅「主責」相統一,以「黨建+微網格」為紅色引擎,建立長效脫貧機制,充分發揮392個微網格的單元作用,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扶貧工作隊」,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選優配強「領頭雁」,激發「活力」
今年受疫情影響,針對農產品滯銷、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鎮黨委推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系列措施,發揮了「關鍵少數」的模範帶頭作用。
一方面聯村領導幹部、第一書記和村書記藉助「微網格中話家常」懇談會以「身邊的脫貧故事」與聯戶群眾進行微訪談,引導貧困戶自力更生,並精心籌備了「村書記挑貨進省城」活動,村書記與微網格長一起將本鎮優質農產品挑進長沙,在城市裡設點售賣,讓農產品邁入市場的大門。
另一方面各村設立「微網格長扶貧崗」,發揮微網格長個人所長,與村裡既有的扶貧力量形成互補,長效脫貧機制日趨完善。目前中和鎮已組織開展了60餘場懇談會,設立了15個「微網格長扶貧崗」,充分激發了黨員扶貧、貧困戶脫貧的主動性,夯實了黨群決勝脫貧攻堅戰的思想根基。
建強帶貨「先鋒隊」,凝聚「合力」
今年以來,中和鎮創新將微網格長與貧困戶、農戶串聯起來,通過「網格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實現了網格化扶貧的無縫隙、全覆蓋。致富能力強的微網格長藉助電商平臺、熟人網絡打開農產品銷售路子,使扶貧資源在網格中匯聚。
每月13號為優價促銷日,通過合作社將經營分散、品種多規模小的農產品整合起來上網進城,微網格長擔當「帶貨先鋒」,開啟消費扶貧新路徑。截至目前,通過微網格長「雲端帶貨」、「挑貨進省城」等方式,共幫助63戶貧困戶238人,銷售出8000餘斤滯銷好貨。
奔上致富「快車道」,提升「實力」
百姓脫貧後,黨委政府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持續增收致富。中和鎮以產業化理念發展特色農業,健全村級集體經濟與村民利益共享機制,採取「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積極打造蒼坊村荷花蟹、雅山村黃金梨、長安村長壽雞、清江村火焙魚等「一村一品」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特色扶貧產業,微網格長攜手貧困戶一起奔上致富「快車道」。
為進一步鼓勵貧困戶以發展產業、在基地務工、土地入股分紅等方式提高收入,該鎮組織貧困戶產業培訓8場次,開展上門技術指導36次,受訓人數突破450人次,共帶動貧困戶297戶824人發展產業。
同時發揮了微網格長的力量,通過幫代辦、政策諮詢等,協助貧困戶申請小額貸款,讓無勞動能力貧困戶也可以通過小額信貸資金入股,獲得年終分紅後,以收益入股的形式,繼續享受次年分紅,最終實現長期、穩定脫貧。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編輯:李 婷
校對:任繼勇
審核:李 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