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不只是遠方,也有人間煙火氣。
冬天自有獨屬的煙火氣,這煙火氣裡,有李太白的懶寫新詩、美酒時溫,有白樂天的紅爐新酒、圍爐夜話,有劉長卿的柴門聞犬、風雪夜歸,也有元稹的深房火爐,飯香魚熟……
生活處處充滿美好和樂趣,只要願意,詩意就在這平淡生活中。且看這些古人,如何把尋常生活變成詩。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李白《立冬》
李白冬日裡的人間煙火氣自是一番濃濃詩意化不開。
寒意漸濃,夜色如墨,紅泥火爐上的美酒時時溫熱,佳釀的醇香在茅舍裡飄散,口未沾心已醉。
寒冷的天氣使筆墨凍結,人也變得慵懶起來,正好找個藉口偷會兒懶,不寫新詩了。
寒夜漫漫,最是難熬。浪漫如李太白,歲寒之日裡有火爐和美酒相伴,日子似乎都變得溫暖起來了。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
寒冬時節,與好友烤著殷紅的暖爐,喝著新釀的米酒,再促膝長談。這樣的光景,可比李白「寒爐美酒」又多了份友人相伴的溫馨和熱鬧,美哉妙哉!
時間不緊不慢,就這樣與冬遇見、和大雪相逢,眼前美酒佳友,且共圍爐夜話。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
——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除夕之夜,離家很遠,萬家團聚,自己卻還浮沉宦海,旅途奔忙,孤零零夜宿驛館。
往日家人團聚的暖意融融,現今宦遊羈旅的寥落支離,這一晚,多少往事漫上詩人心頭。
一年將盡時,思念愈濃,那遠隔千山萬水的家,像一座燈塔,指引和照亮遊子回家的路。
歲末,願君順遂歸家。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太上隱者《答人》
深山中沒有日曆,所以到了寒氣消盡的時候,都不知今夕何夕。
如果你想遠離塵囂,於深山老林,或山水田園中歸隱寄情,那麼秋收冬藏,寒來暑往,時光漫長或短暫,於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此時此刻,時間忽然變得不再重要,你要觀照的,只是自然的四時輪迴、萬物的榮衰更替,還有自身不斷流動著的心跡。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風雪夜半,幾聲犬吠劃破寂靜雪夜,茅舍主人披風戴雪歸家。
天寒雪急之時,卻有一間茅舍可避風雪,也有一處燈火可見光明,一碗飯食可藯饑寒,風雪無情,然人間著實溫暖。
試問,在人生漫漫路上,誰又何嘗不是那個孤獨的風雪夜歸之人呢?
但依然深信,歲月深處,萬家燈火裡,總有人掛牽你的冷暖、期待你的歸期。
密宇深房小火爐,飯香魚熟近中廚。
——元稹《因過王十一館居二首》
元稹的爐邊是人間煙火真滋味。
庭院深房裡,熊熊的爐火上下竄動,廚房裡的飯已飄香、魚已煮熟,只等家人圍坐共享。
濃濃的生活氣息迎面撲來,讓人心頭一熱。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美味食物,慰藉人心,自是人間最綿長的滋味,能與家人共享一日三餐,又是何其有緣有幸。
寒冬之時,願您熱愛生活,懂得惜時、惜福、惜緣。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陸遊《食粥》
詩人從朋友那裡得來了平和簡易的養生方法:只需食用粥就可以延年益壽似神仙。
有一種煙火氣,是一粥一飯,與一人相伴,「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
所謂修身養性,不過是清心寡欲、追求素樸自然之理,反映到飲食上,則表現為少吃油膩葷食,多吃清淡素食。
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歲寒天幹,日常飲食不妨常來一碗粥,暖胃又養心,參悟人生自然之本真。
徵西府裡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徐鉉《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冬日西斜,獨自新爐煮茶。
新雪烹茶,吟詩作對。窗外雪落無聲,眼前熱氣繚繞,雖為平凡生活,卻也愜意悠閒!
天寒時節,為親友噓寒問暖時,也別忘了給自己倒一杯熱茶,願你茶正溫,衣正暖。
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
——方嶽《夢尋梅》
黃葉簇擁著籬笆,埋頭整理藥草;晚上點上青燈,在爐火旁烤著山芋,與友人談論著莊稼情況,拋卻了塵世紛雜,何不樂哉!
你嚮往這種隱居生活嗎?
你是否也有這樣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寒冬時節,與你生火煨芋,談論田園農事?
簷飛數片雪,瓶插一枝梅。
——陸遊《小雪》
簷間雪飛片片,瓶裡一梅獨香。
寒冬,不僅有圍爐溫酒煮茶的愜意,飯香魚熟中廚的熨帖,更有梅雪映趣的詩意。
當你獨坐窗前,於淺笑寂然中,望著一片片白蝶般紛飛的雪花,折一枝梅花,裝一瓶冬意詩情。你會發現,日子這般如詩如畫!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白樸《天淨沙·冬》
水邊靜默著竹籬茅舍的孤村,幾縷輕煙嫋嫋升起,在衰草暮靄中瀰漫著,擴散著。
看世間繁華落盡,一切歸於平靜,我只想於山水湖畔擇一隅陋室,賞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就這樣終老。
寒冬時節,平淡瑣碎的日常生活中,藏著古人對生活的希冀和熱愛,也正是這些瑣碎平淡的日常,構成了古詩裡最真切的煙火氣。
願我們在這一蔬一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自然、生活本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