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古詩裡的煙火氣:紅爐溫酒,青燈煨芋,飯香魚熟……

2021-01-11 一畦翰墨香

詩歌不只是遠方,也有人間煙火氣。

冬天自有獨屬的煙火氣,這煙火氣裡,有李太白的懶寫新詩、美酒時溫,有白樂天的紅爐新酒、圍爐夜話,有劉長卿的柴門聞犬、風雪夜歸,也有元稹的深房火爐,飯香魚熟……

生活處處充滿美好和樂趣,只要願意,詩意就在這平淡生活中。且看這些古人,如何把尋常生活變成詩。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李白《立冬》

李白冬日裡的人間煙火氣自是一番濃濃詩意化不開。

寒意漸濃,夜色如墨,紅泥火爐上的美酒時時溫熱,佳釀的醇香在茅舍裡飄散,口未沾心已醉。

寒冷的天氣使筆墨凍結,人也變得慵懶起來,正好找個藉口偷會兒懶,不寫新詩了。

寒夜漫漫,最是難熬。浪漫如李太白,歲寒之日裡有火爐和美酒相伴,日子似乎都變得溫暖起來了。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

寒冬時節,與好友烤著殷紅的暖爐,喝著新釀的米酒,再促膝長談。這樣的光景,可比李白「寒爐美酒」又多了份友人相伴的溫馨和熱鬧,美哉妙哉!

時間不緊不慢,就這樣與冬遇見、和大雪相逢,眼前美酒佳友,且共圍爐夜話。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

——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除夕之夜,離家很遠,萬家團聚,自己卻還浮沉宦海,旅途奔忙,孤零零夜宿驛館。

往日家人團聚的暖意融融,現今宦遊羈旅的寥落支離,這一晚,多少往事漫上詩人心頭。

一年將盡時,思念愈濃,那遠隔千山萬水的家,像一座燈塔,指引和照亮遊子回家的路。

歲末,願君順遂歸家。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太上隱者《答人》

深山中沒有日曆,所以到了寒氣消盡的時候,都不知今夕何夕。

如果你想遠離塵囂,於深山老林,或山水田園中歸隱寄情,那麼秋收冬藏,寒來暑往,時光漫長或短暫,於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此時此刻,時間忽然變得不再重要,你要觀照的,只是自然的四時輪迴、萬物的榮衰更替,還有自身不斷流動著的心跡。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風雪夜半,幾聲犬吠劃破寂靜雪夜,茅舍主人披風戴雪歸家。

天寒雪急之時,卻有一間茅舍可避風雪,也有一處燈火可見光明,一碗飯食可藯饑寒,風雪無情,然人間著實溫暖。

試問,在人生漫漫路上,誰又何嘗不是那個孤獨的風雪夜歸之人呢?

但依然深信,歲月深處,萬家燈火裡,總有人掛牽你的冷暖、期待你的歸期。

密宇深房小火爐,飯香魚熟近中廚。

——元稹《因過王十一館居二首》

元稹的爐邊是人間煙火真滋味。

庭院深房裡,熊熊的爐火上下竄動,廚房裡的飯已飄香、魚已煮熟,只等家人圍坐共享。

濃濃的生活氣息迎面撲來,讓人心頭一熱。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美味食物,慰藉人心,自是人間最綿長的滋味,能與家人共享一日三餐,又是何其有緣有幸。

寒冬之時,願您熱愛生活,懂得惜時、惜福、惜緣。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陸遊《食粥》

詩人從朋友那裡得來了平和簡易的養生方法:只需食用粥就可以延年益壽似神仙。

有一種煙火氣,是一粥一飯,與一人相伴,「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

所謂修身養性,不過是清心寡欲、追求素樸自然之理,反映到飲食上,則表現為少吃油膩葷食,多吃清淡素食。

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歲寒天幹,日常飲食不妨常來一碗粥,暖胃又養心,參悟人生自然之本真。

徵西府裡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徐鉉《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冬日西斜,獨自新爐煮茶。

新雪烹茶,吟詩作對。窗外雪落無聲,眼前熱氣繚繞,雖為平凡生活,卻也愜意悠閒!

天寒時節,為親友噓寒問暖時,也別忘了給自己倒一杯熱茶,願你茶正溫,衣正暖。

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

——方嶽《夢尋梅》

黃葉簇擁著籬笆,埋頭整理藥草;晚上點上青燈,在爐火旁烤著山芋,與友人談論著莊稼情況,拋卻了塵世紛雜,何不樂哉!

你嚮往這種隱居生活嗎?

你是否也有這樣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寒冬時節,與你生火煨芋,談論田園農事?

簷飛數片雪,瓶插一枝梅。

——陸遊《小雪》

簷間雪飛片片,瓶裡一梅獨香。

寒冬,不僅有圍爐溫酒煮茶的愜意,飯香魚熟中廚的熨帖,更有梅雪映趣的詩意。

當你獨坐窗前,於淺笑寂然中,望著一片片白蝶般紛飛的雪花,折一枝梅花,裝一瓶冬意詩情。你會發現,日子這般如詩如畫!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白樸《天淨沙·冬》

水邊靜默著竹籬茅舍的孤村,幾縷輕煙嫋嫋升起,在衰草暮靄中瀰漫著,擴散著。

看世間繁華落盡,一切歸於平靜,我只想於山水湖畔擇一隅陋室,賞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就這樣終老。

寒冬時節,平淡瑣碎的日常生活中,藏著古人對生活的希冀和熱愛,也正是這些瑣碎平淡的日常,構成了古詩裡最真切的煙火氣。

願我們在這一蔬一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自然、生活本真的美好。

相關焦點

  • 最愛的,還是這人間煙火氣!
    有煙火氣的人,無論身處何種境地,總能在柴米油鹽裡尋回對生活的熱枕。 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 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 人間煙火氣,最有詩意
    有煙火氣的人,無論身處何種境地,總能在柴米油鹽裡尋回對生活的熱枕。▽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範成大《春日田園雜興》陶令棄官後,仰眠書屋中。——陸遊《初冬絕句》密宇深房小火爐,飯香魚熟近中廚。野人愛靜仍耽寢,自問黃昏肯去無。——元稹《因過王十一館居二首》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為什麼這首網紅詩火了
    伴隨「佛系青年」越來越多地走入社會,有一首「網紅詩」迅速火遍全網: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這首「網紅詩」來自何處?多數人認為,它改編自《紅樓夢》第五回中的幾句詩:「一盞青燈伴古佛,半為修行半入魔。紅塵看破此生後,願長伴青燈古佛。從此青燈伴古佛,不負如來不負卿。」不過翻罷《紅樓夢》,並無此詩。
  • 讀睡詩詞精選|銀裝漫舞寒冰裡,綠蟻紅爐借酒腸
    銀裝漫舞寒冰裡,綠蟻紅爐借酒腸。《巫山一段雲 雪》文/東城玉絮翻飛舞,梅開欲報春。瓊枝疏落影繽紛。茫茫景色新。三五圍爐溫酒。把盞言歡敘舊。
  • 「出海」的香魚:國產1000噸香魚,鎖定日本市場?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湖泊,湖中的香魚數量佔日本全國香魚總量的60%~70%,每年的捕撈量多達300~500噸,琵琶湖中的香魚也因此成為了日本淡水魚的重要來源。香魚的經濟價值很高,浙江的火烤香魚乾以及日本的鹽漬烤香魚都是國際知名的美味佳餚。
  • 日本料理中「香魚」的吃法大全
    香魚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河魚,主要棲息地在琵琶湖,從北海道到衝繩的河流均有生長,另外中國,朝鮮半島,臺灣也有出產,但以日本最為著名。主要有天然海產和天然湖產,養殖、半天然等。另外天然的下頜骨發達,肛門變紅,腦鰭附近的黃色斑紋和脂肪酸鰭前端的紅色與天然、半天然養殖的相比較顏色更濃。養殖的背鰭附近有明膠狀的脂肪堆積。海產的背鰭非常發達。湖產的香魚比起海產的、養殖的香魚魚鱗更細、皮更薄、肉更細膩。香魚每年晚秋孵化,冬天下海或湖泊,來年三至五月份成長至七到八釐米。
  • 日本香魚圖鑑:夏天的甜美與苦澀皆在此中
    懷石料理中最能體現季節感的環節「八寸」上圖去年盛夏攝於金澤米二名店「錢屋」 回顧數年裡拜訪日本飯店積累下的素材,卻覺得龐雜無從下筆。轉念一想,眼下正值上海黃梅剛過,進入酷暑之時,最具代表性也最吸睛的日本食材,莫過於香魚了。
  • 【記憶中的味道】燃油魚片 【創意家常菜】椒香魚
    燃油魚片製作方法1,草魚改刀成片 2,魚片清洗'去除血水後擠幹水分 3,魚片醃製'用鹽'料酒'胡椒粉'蠔油'雞蛋'蔥末和薑末'抓勻醃製5分鐘 4,醃好的魚片用玉米澱粉拍粉 5,用八成熱的油溫將魚片炸熟 6,炸好的魚片擺盤'澆上由蒸魚豉油和辣鮮露調成的汁 7,將花椒'青紅辣椒粒用八成熱油溫激油後即可 今天介紹的燃油魚片'您可以在三全路與豐慶路交叉口向西200路南的川人川味吃到'定臺電話是 0371--55557188/55557088怎樣的一種味道大嘴從未嘗過?
  • 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二首》學完了,這些知識卻還沒有完全掌握
    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二首》學完了,這些知識卻還沒有完全掌握前兩天,我們結束了《古詩二首》的新課學習,這幾天大部分同學也完成了兩首古詩的背誦,但還是有小部分同學背得坑坑巴巴、勉強過關,在這裡我們再跟同學們分享一個高效的背熟技巧——圖文結合,採用聯想的方式背誦
  • 《德雲鬥笑社》郭德綱贈楊九郎「紅爐」,九辮兒粉頭身份藏不住了
    01《德雲鬥笑社》收官,郭德綱現場給所有參賽的徒弟贈送禮物,送給楊九郎的「紅爐02最打動人的莫過於送給楊九郎對「紅爐師父贈九郎「紅爐」二字,不僅字意溫暖,其中內涵也可謂用心良苦——「紅爐」二字來自白居易的一首詩《
  • 圍爐夜話,溫酒煮茶
    散發著煙火氣息的冬日裡,有呵氣成霜的如墨晨光,有熱氣蒸騰的昏黃燈火。適逢周末宜人時光,不如圍爐夜話,溫酒煮茶,在齒尖感受初冬魅力,暢想著遠方的雪,正向我們奔赴。紅泥小爐,煮一壺溫熱茶湯。芳香幽滑,入口綿長,有些心事,如鯁在喉,有些感動,溢出心口。
  • 深夜食堂:一蔬一飯的煙火氣升騰發展信心
    最近,有媒體報導了杭州喬司工業園的夜生活,這裡的小吃店、燒餅攤凌晨1點還在馬不停蹄地出餐,為那些趕製訂單的工人提供能量補給。在世界經濟經歷「至暗時刻」之際,深夜食堂的燈光,映照出我們的經濟韌性,成為寒夜裡一抹溫暖的存在,給予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前行的信念。 春江水暖鴨先知。
  • 人間煙火氣,全在一份碟頭飯裡 舊文
    飯菜同在一盤的兩個馬口鐵盤端上來,黃秋生操一口佛山土話,說,「碟頭飯,等於兩個人四個餸」。光這個鏡頭,就比其他所有葉問電影來得有人情味。國語版本,葉問的配音流裡流氣,神韻全失,好在「碟頭飯」三個字,倒還保留,沒改成「蓋飯」,算是有點良心。據好事者考證,碟頭飯可上溯至西周,稱為「淳熬」;隋唐時期甚至是入宴的菜式。
  • 解讀: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中的詩人
    經常聽到「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你輕輕讀一遍,感覺到是一種從佛家回歸塵世的意味。塵世也罷,佛門也罷。不可能是人一生一直的選擇。詞義青燈:1. 亦作「 青鐙 」。光線青熒的油燈。 唐 韋應物 《寺居獨夜寄崔主簿》詩:「坐使青燈曉,還傷夏衣薄。」 宋 陸遊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詩:「白髮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 八卦爐裡煉的是什麼?
    這時候,天兵天將們紛紛向天庭最高領導一一玉皇大帝報告情況。接下來,出現了這樣一段情節:玉帝聞言道:「這廝這等,這等……如何處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裡。運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煅煉。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
  • 「本是青燈不歸客」,一首網紅詩作,充滿頓悟禪意和人間貪歡
    文 | 雪憶柔「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這一首網紅詩,富有禪意且有世俗塵情,它的廣為流傳恰是每個身處滾滾紅塵中的凡人,對這浮世人間的貪歡。「本是青燈不歸客」不禁讓人想起《紅樓夢》中關於惜春的判詞:「獨臥青燈古佛旁」,而「卻因濁酒留風塵」又不得不讓人想到李清照的那一句「三杯兩盞淡酒」。如果您也是野生作家大冰的書迷,就一定不會對「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這句話陌生,是不是跟題目的後兩句很像?我想,這首詩是千人千面的哈姆萊特,是每個人內心的映射,更是具有一定哲理的人生禪意。
  • 蒜苔炒肉裡有掩蓋不住的煙火氣
    其實廚房已經許久不開火,就如同一隻在冬天覺醒的靜止陀螺一樣,頃刻間想要旋轉,而廚房裡的煙火氣就像是那個出口,摘蒜苔是個費人費指甲的活兒,現在的流行做法是尖尖部位和根部(發老)一刀切,儘管有所損耗,但時間省下了,手指也不必受罪,倒也划算。
  • 炭火正紅,圍爐夜話
    昆明早晚溫差極大, 在冷冽的天氣裡, 一盆炭火,煎茶溫酒, 再有一個湯濃味鮮的炊鍋, 或在小火爐烤上餌塊、豆腐、小肉串, 這一季的冬,再愜意不過,
  • 開飯啦!獵德街長者飯堂重新「開張」,煙火氣又回來了
    開飯啦!獵德街長者飯堂重新「開張」,煙火氣又回來了 2020-07-11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為何被稱為「網紅-詩」?
    現被很多網友流傳稱之為是一首"網紅「詩。可眾人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理解也是五花八門。也許這句話妙就妙在這「不一「和"不同"的理解上。不管怎麼說,能引起熱議熱評和熱解,一定有它獨到之處。藉機我也談點個人的"一知半解。我是剛看到「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