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好日子!
本促進會高興地迎來了
來自桃桃字幕組的好朋友 jo老師的投稿!(熱烈鼓掌
今天就讓jo老師帶你走進宮澤賢治的世界
友好的分割線
最初聽到宮澤賢治這個名字是因為他的童話,《銀河鐵道之夜》中兩個少年的銀河之旅如夢如幻,卻帶著如此多人間的悲喜,這更像是寫給成年人的故事。其中強烈的自我犧牲精神正是他本人內心的寫照。
宮澤賢治,出生於1896年的日本巖手縣。雖然他家中富裕,是當地的地主望族,但是作為東北最窮的一個縣,周圍農民始終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從小就是虔誠佛教徒的他內心深受觸動,於是長大後的他沒有繼承家業,而是投身到了拯救蒼生的事業中去。他的大半生都紮根底層,全心從事農業改革和土壤改良工作,還為農民開辦教育研討會,帶他們欣賞音樂和喜劇,為孩子們講述童話故事。他簡直是個胸懷天下疾苦的聖人,或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雖然只有37歲的短暫生命,他的一生卻創造了豐富的文學作品,從童話小說到詩歌散文。然而筆耕不輟的他生前幾乎為引起任何文學上的關注,離世不久後才在他床下找到了散落的書稿,才發現是個巨大的寶庫,他的作品入選教材,翻拍影視,傳遍了世界各個角落。其敏銳洗鍊的筆法,悲天憫人的胸懷,始終感染著所有讀者。
這次想要推薦他,也是因為春季檔日劇《重版出來!》第五集中帶給社長信仰的那本書《宮澤賢治詩集》,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那首《不畏風雨》。簡單平實的語句中蘊含著希望和力量,因此在日本也是家喻戶曉的作品,無論是地震救災還是校園演講,它都是極好的鼓舞人心的話語。其實十多年前,菅野美穗和藤木直人主演的一部日劇《給深愛的你》中也有引用。而動畫《文學少女》中更是多次提到他的童話和詩作。下面選取了個人比較偏愛的一個翻譯,以供分享。
不畏風雨
吳菲 譯
不畏雨 不畏風
不畏冰雪酷暑
保持健壯的身體
沒有私慾 決不動怒
常帶恬靜笑容
每天食糙米四合
配以黃醬和少許菜蔬
對世間萬事
不計較自己的得失
入微觀察明辨是非
並時刻記得
身在原野松林的樹蔭下
窄小的茅草屋裡
東邊若有生病的孩子
就去給他關懷照顧
西邊若有疲倦的母親
就去為她背負稻束
南邊若有人即將逝去
就去告訴他不必恐懼
北邊若有人爭吵糾紛
就去勸解他無須爭鬥
乾旱時候流下淚水
冷夏季節惙惙奔走
被眾人喚作傻瓜
得不到讚譽
也不以為苦
我願
成為這樣的人
去年年底大陸還出版了宮澤賢治唯一的一本詩集《春與阿修羅》。雖然是選集,但也相當難得。這裡選了幾篇頗為心儀的作品,以作分享。雖然言辭多有意識流和晦澀難懂之處,但只要細細品味,相信你就能領略宮澤賢治的美好。
雲的煙花如瀉如傾。
譯 注
(1)阿修羅是梵文Asura的音譯。印度戰神之一,不斷同帝釋天等諸天神戰鬥,為守護佛法的八部眾之一。在宮澤賢治那裡,阿修羅經常作為一種彼此相剋的內在矛盾體而出現,其詩歌生動地體現了他不斷戰鬥,試圖超克這種劇烈矛盾的求道意志。此詩以阿修羅的視角來觀察宇宙,說明萬千事物不過是心目中所浮現的萬千景色。而這些景色瞬息萬變,永恆的真實姿態是不可能捕捉的。永恆的存在只有「無」,在「無」的空白裡所閃現的,不過是稍縱即逝的現象。
(2)ZYPRESSEN是德語ZYPRESSE的複數形式。即「絲柏」,系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的扁柏科針葉樹。
(3)以太,即Ather。是一種假想的、充滿了宇宙空間,像空氣中的聲波一樣的連續介質,亦是支撐著宮澤賢治宇宙觀的重要概念之一。
(波羅僧羯諦菩提薩婆訶)
註:波羅僧羯諦菩提薩婆訶,是《心經》最後兩句,大意是,大家快去彼岸,覺悟了,薩婆訶!確如酵母般撲簌迷離
註:鞍掛山位於宮澤賢治的故鄉——巖手縣的東南部,海拔879米。高冷腦洞燒酒文化藝術促進會
陳牙齒、王紫菜和李蝦仁的自留地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詳細內容 分享到朋友圈丨點右上角···分享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著名演員渡邊謙為紀念311大地震朗讀《不畏風雨》(需翻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