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洋「晴雨表」開始,守護碧海藍天

2020-12-28 寶藏廣西

北海市東南約15公裡處的一片2000多畝的海域裡,一座「海上森林」蔚然挺立其中。森木密密、百鳥啁啁、魚翔淺底、紅日白沙——壯觀奇瑰的景色,引無數遊人駐足,更引外地旅人紛紛趕赴。

提起紅樹林,環境學家、漁民、沿海住民們的臉上一度樂開了花。

漁民說,紅樹林有著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淨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在颱風天裡,它還能大大減少颱風對沿海地區造成的損失,紅樹林是他們的「保護神」。

沿海住民說,紅樹林是他們的「小金庫」。旅遊景點能帶來收入和就業率,從植物身上提取的汁液等物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能製成大量日常所需的保健產品。

但令人痛心的是,一段時間內,北部灣紅樹林都在以每年超過0.7%的速率銳減。

紅樹林的大量枯死和繁茂盛景不再,令人觸目驚心。

不僅是因面積的大量縮減,也是因為——

紅樹林雖然只佔全球熱帶森林面積的0.7%、全球陸地面積的0.1%,但它給海洋生物提供的食物卻佔全球沿岸生態系統的一半。

紅樹林是守護海岸的「生態長城」,見證著海陸變遷,守護著海洋生態,敏感於海平面的升降,能率先響應氣候環境的變化,並以它的枯榮盛衰向人們預報著海洋生態的健康狀況。

在紅樹林大量枯萎的同時,北部灣海域的部分海水也因種種原因,一度從蔚藍轉為了灰黃色。

但北部灣仍然是迄今為止全國自然生態最好、最潔淨的海域之一,也是是遊人下海遊泳、進行海上娛樂項目的首選地點之一。

隱藏在歡聲笑語之後的,是更嚴肅、更麻煩、也更迫在眉睫的海洋治理問題。

紅樹林的重新向榮、海水的重煥生機,人們翹首以盼。並在過去幾十年間,身體力行,在國家的領導下,真正以實際行動,保護海洋生態——

20年來,我國紅樹林面積增加了7000公頃,總面積增至2.9萬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

我國目前已有55%的紅樹林溼地被納入保護範圍,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

隨著紅樹林生態的改善,北部灣海水也在種種作用下逐漸蔚藍清澈。

這是一份向過去二十年海洋治理工作交出的較為滿意的答卷。

但海洋生態環境治理,仍是一份長足的功課——

只要還有往海裡傾倒的工業廢水、不完善的生活汙染治理設施、急劇增加的畜禽養殖致陸源汙染物、不配套的沿海城市汙水管網……海域環境治理工作就一刻也不能鬆懈。

這是海洋治理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向北部灣海域海水未來治理工作提出的更大挑戰。

2020年的6月8日,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暨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以「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一方面,對過去幾十年沿海海洋防護工作進行了肯定;另一方面,向以紅樹林為代表的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更進一步海洋生態治理方法的出爐所反映的,是人們守護海洋、守護海洋生態的「晴雨表」的共同理想,也是海洋治理工作再接再厲、再戰徵程的「莊嚴宣誓」。

願紅樹林朝氣蓬勃、永不褪色;

願碧海藍天,永葆生機。

圖片源自網絡

文:艾暢

相關焦點

  • 《碧海藍天》讓我們相忘在碧海藍天
    碧海藍天給我描繪了一個奇異而又優美悽涼的故事,海洋,潛水,愛情,也許一些因素早已在心中扎了根,我扎進海水裡去浮潛,像一條魚一樣擺動手臂,我重新想起這部影片。正如一些人痴迷於夢境中的奇幻境地,我重新想起了曾經在年少時期經歷過的這個奇幻浪漫的世界。我開始重溫這部少年時期給過我莫大震撼的愛情電影。依稀記得整部電影殘留給我的感受是一種淡淡的絕望,這種絕望綿長而細膩。
  • 《碧海藍天》6-11 碧海藍天
    經典的法式浪漫,所有的畫面都好像他的名字一樣,碧海藍天,但這部電影講的是關於碧海的故事,藍天只是一塊大大的、藍色的背景板。 大片的藍色海洋讓人神往,哪怕是一天做著什麼也不做都是好的。若能做到,單純執著又堅定,或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 日均兩萬步 | 他們,守護著您的碧海藍天
    日均兩萬步 | 他們,守護著您的碧海藍天 2020-11-17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司法助推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守護三都澳碧海藍天!
    可在幾年前,這片海面卻是另外一番模樣:海面上漂浮著木板、養殖所用的白色泡沫浮球和花花綠綠的飲料瓶……極大影響了海上交通運輸環境和海洋環境。那麼,在這場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攻堅戰中,蕉城法院如何運用司法力量守護三都澳的碧海藍天?
  • 《碧海藍天》生於碧海的孩子,怎會有藍天的記憶
    忽然想起了一部名叫《碧海藍天》的法國電影,一直靜靜地躺在我想看的電影list裡。聽說當時在法國上映時,片子引起了巨大轟動,在電影院持續放映時間超過了一年。又聽說,這是一部極考驗膀胱的電影,它的時長將近三小時。我不禁好奇,什麼樣的電影,能讓挑剔的法國人對它如此鍾情,安安靜靜坐上三個小時欣賞,並讓它擁有在影院放映超一年的待遇。
  • 刀尖行走只為守護碧海藍天
    昨天,記者採訪了周錢的家人、同事、朋友,一名禁毒警察的故事漸漸浮現出來:一次次在刀尖上行走,只為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風暴眼 在一場場的掃毒風暴中,抓捕涉毒犯罪嫌疑人的現場就是「風暴眼」,極度危險。 「吳某根可能藏匿於他的家中!」
  • 《風景優美的藍天碧海》小霸王-協助拍攝
    藍天和海洋總有相似之處,似乎就是一對姐妹。藍天映襯出大海的蔚藍,而大海也反射著藍天裡的朵朵白雲。他們那麼的和諧,唯恐缺少了對方。就會失去那種應有的默契。海裡,是魚兒的世界,在那兒,他們可以自由的穿梭,無憂無慮,那麼的愜意。
  • 「檢察藍」守護「海洋藍」
    為守護湛江的碧海藍天,近年來,湛江市檢察機關堅決貫徹市委和上級檢察機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服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加大海洋環境監督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以「檢察藍」守護「海洋藍」,為海洋環境保護貢獻檢察力量。
  • 《一人之下》碧海藍天光環怎麼獲得 碧海藍天光環獲取攻略
    導 讀 一人之下手遊碧海藍天光環獲取途徑攻略 雖然光環沒有屬性上的加持,但是對於美觀和畫質屬性要求較高的玩家是必須得到的
  • 《碧海藍天》,理想是潛水運動員的導演呂克·貝松
    1988年,呂克拍攝了一圓他兒時夢想的影片《碧海藍天》,獲得了第14屆愷撒獎最佳導演提名 。1990年,呂克執導了動作驚悚電影《尼基塔》,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6屆凱撒獎最佳導演提名。1994年,憑藉動作類劇情片《這個殺手不太冷》,獲得了第20屆凱撒獎最佳影片在內的7項提名,呂克更是斬獲當年的最佳導演提名。2000年,呂克創立歐羅巴影業。
  • 《碧海藍天》四海無人對夕陽
    寫於2016.6.17碧海、藍天,是人記憶裡最永恆的存在。他成為了海豚,或者說融入了海洋,被至愛,至親,至友圍繞,孤獨的感覺終於灰飛煙滅。
  • 閃電評論丨涵養海島生態,打造碧海藍天「國家公園」
    三年來,長島主動擔當、創新作為,築牢發展生態底色,積極打造碧海藍天的「國家公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從源頭上預防海洋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才能推動海洋開發方式轉型,加快構建海洋綠色發展格局。2018年6月,山東設立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主打「海洋生態文明牌」,在聚力做大做強海洋經濟上開始了先行探索。
  • 海南省委書記:把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留給子孫後代
    12月10日,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海口、澄邁就「把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留給子孫後代」進行專題調研,強調全省上下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保護好海南的綠水青山、碧海藍天,建設高水平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 碧海藍天的夢想從初中起航!一起來守護家國榮耀!
    長河似練,群巒如聚,碧海縹緲,昊宇無垠。然而人類第一次觸摸到飛行的自由是如此短暫。突然間,劇烈燃燒的火藥將陶廣義變成一個大火球。空中划過,逝於海天。大明萬戶陶廣義嘗試了人類的第一次飛行。國際天文聯合會為紀念他的功績,在20世紀將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1909年9月。
  • 劉詩詩碧海藍天大片,藍天白雲碧海紅裙,側臉顏值真的絕了
    劉詩詩碧海藍天大片。藍天白雲碧海紅裙。
  • 《碧海藍天》碧海藍天和自由
    碧海藍天這樣的電影,有著自己鮮明的影像風格。悠長而抒情的音樂,深藍而浩瀚的大海,幽深又寂靜的海底,歡快然而孤獨的海豚,這一切營造出的氛圍具有強烈的感染性,你幾乎可以一眼看出這其中的憂傷和浪漫性。要遊到海底,那裡的海更藍,在那裡藍天變成了回憶,躺在寂靜中,你決定留在那裡,抱著必死的決心,美人魚才會出現。她們來問候你,考驗你的愛。如果你的愛夠真誠,夠純潔,她們就會接受你,然後永遠地帶你走~」自由就如同這段話中的美人魚。
  • 《碧海藍天》自由與現實的矛盾,這是屬於自由主義者的電影
    《碧海藍天》是呂克貝松最有說服力的電影之一,被譽為呂克貝松的成名作,為 1988 年坎城影展的開幕大片,描述個人理想主義者難以融入現實社會的困境,因此轉而尋找夢想中另一種生活的故事。很難說的清碧海藍天是一部怎樣的電影,這是一部導演獻給他自己女兒的電影,電影源於呂克貝松童年的記憶和夢想,夾雜著強烈的自傳色彩。
  • 《碧海藍天》「go,go and see.」
    《碧海藍天》是呂克貝松執導的一部法國愛情電影。電影講述了在海邊長大的男主人公傑克對大海有著深沉的情感並且為了大海不惜放棄世俗生活中的一切。影片為1988年坎城影展的開幕大片,是一部藍色調電影。法國電影似乎都帶著一些神浪漫和神秘感,這部將近三個小時的《碧海藍天》也不意外。它一點都不具備商業因素,影片很平緩,但是卻可以讓人看得它全程內心波濤洶湧,它是活脫脫的一部超脫人性的藝術片。電影開頭前十五分鐘用黑白的視覺效果講述了男主人公傑克童年時期父親因一次潛水而發生意外被大海吞噬。
  • 《碧海藍天》go and see my love
    #電影清單# 11/50《Le Grand Bleu》(The Big Blue/碧海藍天)導演:呂克·貝松主演:讓·馬克·巴爾、羅姍娜·阿奎特、讓·雷諾電影的主人公馬克從小就喜歡海,並且天生比別人憋氣時間長,在水中身體的反應就像海洋的哺乳動物,心跳會變得非常慢。
  • 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這幾天,我看了丁立梅的《花未央,人未老》這本書,其中有一篇名叫《一個人的碧海藍天》的文章吸引了我,於是我翻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