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克·貝松1959年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他的父母都是職業潛水員,年幼的呂克·貝松從小也夢想著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是,17歲時呂克不幸遭遇了一次潛水事故,童年夢想就此束之高閣,成為了夢幻泡影。情緒低落的呂克只能悻悻然返回出生地巴黎養傷。此後,他一度靠看電影來打發無聊的日子,沒想到卻激發了他對電影的興趣。心動不如行動,呂克立刻買了一部「超八毫米」手提攝影機,沉浸在五光十色的電影世界。呂克因此及時調整了自己人生目標,下定決心要做一名電影製片人。18歲時,呂克報考法國國立電影學院,不想卻遭到了拒絕。於是,19歲的呂克來到美國洛杉磯好萊塢,學習了3個月電影製作課程。
1983年,呂克執導了個人首部劇情長片《最後決戰》,該片一舉獲得了阿沃裡亞茲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評論大獎 。從此,呂克開啟了他傳奇的導演生涯,一發不可收拾。1985年,呂克監製並編導了驚悚電影《地下鐵》,這部法國玫瑰阿佳妮參演的影片,獲得了第11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導演提名。1988年,呂克拍攝了一圓他兒時夢想的影片《碧海藍天》,獲得了第14屆愷撒獎最佳導演提名 。
1990年,呂克執導了動作驚悚電影《尼基塔》,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6屆凱撒獎最佳導演提名。1994年,憑藉動作類劇情片《這個殺手不太冷》,獲得了第20屆凱撒獎最佳影片在內的7項提名,呂克更是斬獲當年的最佳導演提名。2000年,呂克創立歐羅巴影業。2014年,呂克編導,斯佳麗·詹森主演的科幻動作片《超體》上映,不僅贏得了4.5億的全球票房 ,而且獲得了第41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的最佳動作/冒險電影提名。
而在所有呂克導演的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1988年的《碧海藍天》。這部影片承載了呂克兒時夢想,埋藏在他記憶深處的那片海洋其實一直未曾離去。《碧海藍天》中,那個男孩有著一雙最純淨無暇的眼睛,尤其是他那天真而又燦爛的笑容,仿佛能讓你忘記現實,忘記世間的一切不如意。在希臘海邊長大的傑克,與海豚為伴,暢遊在藍色海洋。小時候目睹爸爸死於潛水事故,但傑克一如他的父親始終對大海的愛得深沉。好友恩佐也在潛水中不幸喪生,傑克按照恩佐的心願把他的屍首放入大海。傑克的女友喬安娜懷孕了,可是傑克卻無法抵抗內心深處的渴望,期盼投入大海的懷抱。
印象最深的是傑克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仿佛看到了海水慢慢向他淹沒。傑克的眼中滿是喜悅和滿足。他是如此愛著那片蔚藍的海洋,那是痴戀與癲狂的執迷?還是生存與毀滅的歸宿?喬安娜不知道,她只知道傑克的心在遠去,靈魂漂浮在不屬於這個世間的地方。她抱著他,仿佛抱著一團空氣,他天生屬於大海不屬於她。所以她放手了,讓他去追尋他的渴望。也許對喬安娜來說,最深的愛是把手放開。影片中有一段話始終記憶如新:
你知道怎樣才能找到美人魚嗎
要遊到海底
那裡的水更藍
在那裡藍天變成了回憶
你就躺在寂靜裡
待在那裡
決心要為她們而死
只有這樣她們才會出現
她們來問候你,來考驗你的愛
如果你的愛夠真誠,夠純潔
她們就會和你在一起
然後把你永遠的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