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波折的2020,岡媽的一部純愛動畫電影,溫暖你我的心靈

2020-12-22 look世界和你

2020年,對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充滿波折的一年。從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到鋪天蓋地的蝗蟲災害,從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到各地暴雨冰雹的肆意侵襲,讓剛剛過去6個月的2020年,仿佛綿長得過了幾年。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也許或多或少都刻下了一絲看不見的傷痕。也許,岡媽的這部純愛動畫電影《無限》,恰好能溫暖你我受傷的心靈。

日本純愛動畫電影

電影《無限》講述的是一個初中女生笹木美代因為喜歡上同班男生日之出賢人,於是變成一隻白貓,來到日之出的身邊。經過相處,美代越來越喜歡日之出,日之出也漸漸愛上美代,最後兩人一起衝破重重困難走在了一起。

在日本,像這樣的小清新純愛動漫電影其實很多。比如我們都特別熟悉的動畫電影第一人宮崎駿,他的《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也都帶著那種純純的愛戀。純愛電影起源於日本,側重表現那種單純真摯的愛戀,常常會以初高中生為故事的主角,畫面唯美,每一幀都讓人忍不住想要截圖。這類電影常常用它獨有的恬靜與憂傷情感,撫平觀眾心底的戾氣與絕望,給人一種更為陽光,純淨和充滿希望的生命體驗。

純愛電影還製造了一個理想化的情感烏託邦,在一個充滿夢幻的影像世界中,在一場不涉及性慾,物質,階層,甚至生死的純粹愛情中,觀眾可以獲得巨大的內心平靜和情感滿足。

就像電影《無限》,美代變成一隻貓,打破了只能人與人相愛的障礙,將這份單純的愛戀演繹得更加純粹,更加美好。電影結尾,日之出和美代真正相愛,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像美代和日之出這樣的初中生,又怎麼可能會實現這樣美好的結局呢?

純愛動畫電影,刻畫出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份最純淨最真摯也最理想的感情,不被外界的一切事物影響左右,只為追尋那份美好的純真。大概正是這份理想化的愛情,撫平我們心底的所有悲傷,溫暖我們那顆被生活纂刻得傷痕累累的心靈。

岡媽的心靈療愈

電影《無限》的劇本出自日本編劇岡田,然後由佐藤順一和柴山智隆共同導演。

在中國,人們常常親切地稱呼岡田裡為岡媽。出生於1976年的岡田裡,父母在她三歲時就離婚,之後就一直與母親外公一起生活。

因為從小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一進入學校就被人欺負,到讀五年級的時候就不再上學了。幸而在不上學的這幾年,岡田麿裡在老師的推薦下閱讀了各種關係複雜的小說,並且寫了許多讀後感。我想正是這是這些書緩解了她的精神壓力。

高中畢業後岡田裡去了日本東京,開始學習電腦遊戲中的遊戲劇本創作,自從算是正式走進了劇本創作的生涯。

《無限》的導演佐藤順一這樣評價岡田裡:「岡田對於很多事情都是從一開始通過感性來判斷,並非理性的。而那種直覺就是正確的。她的行動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然而,只有我們再度回顧劇情,才能發現這些深思熟慮的細節。這方面自然需要讚揚一下岡田女士,唯有通過她的劇本,才能知曉她究竟是多麼厲害的人物。

在這部純愛動畫電影《無限》中,我們仿佛也能看到岡田裡童年的影子。也許那時候的岡田就像裡面的美代一樣,從小父母分離,在學校裡也遭遇到同學們的各種排擠與欺凌,只是和岡田選擇不再上學不同,美代選擇了用強大的微笑面對一切,雖然這個微笑背後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內心。

美代就像是小時候的岡田,有著相同的經歷,卻又有著不同的選擇。而美代的選擇也許就是岡田心底曾默默希望的,那時的她是否也曾希翼著屬於她的「日之出」,笑得如同燦爛的陽光一樣,將她拉出這片生活的泥沼。

只可惜,生活遠沒有動畫電影那般美好。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可能無法像美代那樣幸運,所以岡田也許同樣是想借著這份純真的美好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吧。

電影創作上的趣事

關於這樣一部治癒心靈的純愛動畫電影,《無限》在創作的過程中也發生了許多好玩的故事。

在電影最初的設定中,導演只有佐藤順一,另一位導演柴山智隆最初只是負責電影周邊工作。可是隨著工作進展,身為動畫師的柴山常常與佐藤討論如何將作品世界轉化到視覺上,工作內容也越來越接近導演,所以最終主創名單上就成了雙導演。

與導演從一人變兩人相同的,還有故事的改變。最初,他們設想的三個主要角色都是小學生,但是因為小學生戀愛要描繪得如何有溫度感,非常難把握,所以最後就變成了初二的學生。我想如果真是幾個小學生談戀愛,大概看起來真會覺得有點像過家家,很尷尬吧。

其次,故事最初設定美代變成貓,是通過穿上貓的套裝,而非戴上貓的面具。這一點上我也覺得改得很好。其實人的想法和情緒常常發生在一瞬間,那一瞬間情緒變了,人的狀態也就會發生變化。如果是穿上貓的套裝,那在穿的過程中,也許人的心思又會有千迴百轉的變化,後面的故事可能又是另外一個版本了。

而直接戴上貓的面具,不僅是情緒到了,也代表著一種果決與堅定,更能體現美代心裡壓抑的情感。

此外在故事的取景和人物的設定上,柴山的功勞都是最大的。電影《無限》取景於柴山的家鄉愛知縣的常滑市,而男主角的設定也來自柴山的經歷。日之出的爺爺和柴山的曾祖父一樣都是一位陶藝人,開了一個手工陶藝作坊。由此可見,柴山作為電影導演之一,是當之無愧的

一部好的電影需要許多人做出共同的努力,而對於一部動畫電影來說,除了豐富的想像力,美好的故事創作,還需要大量的細節設定,只有將這一切都設置好,處理好,才能將作品的世界呈現到我們觀眾眼前。

作為2020年的第一部純愛動畫電影《無限》,我真的覺得是一部溫暖得足以治癒心靈的美好。

無論是美代變成貓,陪伴在日之出身邊,還是日之出為了她闖進聖樹,帶著她一起離開,他們的愛情都是那麼真摯與美好;

作為美代唯一的朋友賴子,在美代難過時哭得比她還厲害,在美代消失時自責得仿佛失去全世界,她們的友情是那麼地讓人感動;

作為一隻即將老去的貓,黃豆粉拼命想要變成人,更久地陪伴在最愛她的薰小姐身邊,最後又因為薰的思念與愛,毅然決定重新做回一隻貓,這份人與動物的情感讓人動容。

在這個充滿波折的2020年,有這樣一份純真的美好來溫暖治癒我們的心靈,真是再好不過了。

相關焦點

  • 這不是一部值得誇的動畫,但岡媽還是那個岡媽
    那今天來聊一聊這部網飛出品,由岡田麿裡編劇,於2020年6月18在全球範圍上線,還很熱乎的原創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提到編劇岡田麿裡,那就不得不提她那部催淚治癒的《未聞花名 岡媽對少女情感的細膩描寫,簡直無人能及,《花開伊呂波》《龍與虎》《真實之淚》等等,俘獲了一批又一批觀眾的芳心。 然而岡媽最大的問題就是輸出極不穩定,那部國家隊豪華陣容,劇情卻迷到不行的《迷家》是真的被她寫爛了。從此也就有了上限《石頭門》下限《迷家》的古老傳說。
  • 「岡媽」新作《無限》:人與貓互換人生,純愛與孤獨如影隨形
    日本電影善於放大人物最細微的情感,大多數日本電影中都藏著日本文化屬性,藏著日本人複雜又細膩的精神世界。2020年,日本著名導演佐藤順一和柴山智隆聯合執導、「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麿裡擔任編劇的青春愛情片《無限》,又名《當我想哭時戴上了貓面具》被引入中國。影片講述了青春少女美代的奇幻戀愛故事。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當岡媽不搞胃藥後,竟撒起了狗糧
    對於這種拿一部作品去和另一部作品相比較的事,我一直都覺得很不對,如果我真的要比較兩部作品的話,那肯定會拿同一個作者的作品比較。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電影原本是準備在影院上映的,但是因為疫情原因被迫延期後,最終選擇在網飛上播放,也不知道是不是網飛買下了這部電影的放映權,總之先吹一波網飛NB。
  • 動畫電影《無限》曝中國專屬海報 純愛滿分不容錯過
    由新銳動畫工作室STUDIO COLORIDO製作,「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麿裡擔任編劇,志田未來、花江夏樹等人氣聲優參演的日本動畫電影《無限》,現已於6月18號登陸視頻平臺,與Netflix全球同步熱映中。影片自上映以來,熱度節節高升強勢霸屏,一躍升為豆瓣熱門電影排行榜首位,海內外好評不斷。
  • 2020年首部奇幻動畫電影《無限》 今日與Netflix同步全球上線
    備受矚目的日本動畫電影《無限》(又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將於今日18:00登陸視頻平臺,與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2020年首部奇幻純愛動畫電影 讓甜蜜浪漫觸手可及官方於今日發布的海報整體畫面散發著溫暖治癒的氣息,站在爛漫夕陽裡的少女舉著貓咪面具仰望天空,淡雅的色彩令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清甜氛圍。
  • 純愛電影《無限》曝上線預告 少女心事娓娓道來
    純愛電影《無限》曝上線預告 少女心事娓娓道來 1905電影網訊 日本動畫電影《無限》(又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已於6月18號18:00登陸視頻平臺,與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
  • 動畫電影《無限》正在熱映 好評如潮不負期待
    今夏最不容錯過的日本動畫電影《無限》已於18號18:00登陸視頻平臺,與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本片由新銳動畫工作室STUDIO COLORIDO操刀,「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麿裡擔任編劇,集結志田未來、花江夏樹等人氣聲優,超強陣容精良製作狂收好評!
  • 《無限》展現了哪些社會現象,岡田磨裡只是想寫普通的戀愛動畫嗎
    6月18日的下午6點,岡田磨裡的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中文譯名:無限,終於在全球進行了網絡播放,而純白我也第一時間觀看了這部國內由『西瓜』代理的青春戀愛類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很快一百分鐘過去了,看完了電影的我便立刻寫下了這篇文章,個人認為這次岡媽『變了』,《無限》這部作品並不是以往『岡媽』的『胃痛片』,雖然《無限》依舊有著岡媽獨特的細膩情感,但是它沒有『貴圈真亂』的情節
  • 讓成年人感動的動畫電影排名:鬼滅之刃無緣,誠哥與岡媽催淚輸出
    近日,日本rankingoo網站公布了一項關於「能讓成年人感動的動畫電影排名」的調查問卷結果,無論是指定人群還是入選的作品範圍都比較小,首先就是指定人群是成年人,也就是那些未成年人很輕易看哭的動畫作品,可能在他們眼中心裡毫無波動,反之一樣,因為不同年齡有不同心理與閱歷,越是經歷過的痛苦事情再次從作品中重現
  • 岡田麿裡的新動畫可以讓我再愛一次,只是沒有以往那般深沉
    岡媽、岡田大媽、岡田瑪麗蘇、岡媽製藥,由於岡田麿裡參與過太多太多有關青春和戀愛的作品製作,最終就得到了這麼一大堆觀眾們給予的別稱。從《龍與虎》到《未聞花名》,從《櫻花莊》到《花開伊呂波》,從《絕園的暴風雨》到《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從《心靈想要大聲呼喊》到《朝花夕誓》,幾乎每當你看到那些青春獨有的情感糾結時,岡田麿裡這個名字都脫不了關係。
  • 貴圈真亂的真實青春動畫?岡媽製藥,你值得擁有!
    岡田麿裡是日本著名編劇、系列構成、動畫導演。專注以電視動畫、動畫電影等作品編寫劇本,她十分擅長青春少男少女人物關係矛盾的描寫,幾個人物複雜交錯的戀愛情感。真實又細膩,非常觸動人心。1、《未聞花名》從小青梅竹馬6人,卻在升上高中之後彼此有了距離。
  • 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公布ED主題曲試聽PV
    原創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近日公布了ED主題曲「ヨルシカ「噓月」」試聽PV。 這部受到不少日漫迷期待的劇場版動畫終於敲定了檔期!
  • 動畫電影《無限》,今年治癒系必看之一!
    奇幻純愛動畫電影《無限》,原名為(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現在已經在各大平臺陸續上線了!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原本定於6月15號上映,但是因為全球疫情原因,改為了線上的視頻平臺綽號「無限」的少女美代,因為對少年日之出的好感,在一次祭典上,獲得了可以讓自己變成貓咪,以便可以接近日之出!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宮崎駿式的奇幻動畫電影,卻終歸於庸俗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鞠。最近和朋友補完了岡田麿裡(即岡媽)編劇的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小鞠和朋友的一致觀感都是:前面的部分很甜,也很喜歡。但是後半部分則顯得冗長乏味,可以說終究歸於情節的老套。看完之後,打開豆瓣一看,也只有6.5分,中規中矩的分數。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無限》少女變貓尋愛百度雲已更新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日本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喜歡看日本動畫的同學應該都入過「岡媽」岡田麿裡作品的坑。她擔任編劇的經典作品有不少,《未聞花名》《龍與虎》《放浪男孩》《花開伊呂波》。情感細膩治癒,猛男看了都萌化。岡媽的作品大多情感細膩,或治癒或虐心,引人共鳴。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未聞花名》,簡直就是催淚炮彈。
  • 你把持著了嗎?岡媽的糖衣胃藥準備好了…
    果不其然岡媽的胃藥已經正式上線,並且劑量不斷加強……這是一顆裹著糖衣的胃藥,泉和和紗剛開始建立關係,準備展開你儂我儂的青澀JK戀情的時候,新菜正式加入戰場。泉最新的發言把岡媽的胃藥加到了最大劑量:我應該是喜歡和紗的,但卻對新菜有SE叉的欲望。這對於一開頭把這部漫畫當作純愛番來看的漫迷們來說簡直就是當頭一棒,有點難以接受。如果一開頭沒有把它定位成純愛番的話,對新菜的罵聲可能也就沒有那麼的厲害了吧。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夏日"吸貓"動畫太治癒!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心靈想要大聲呼喊]...... 有著不可思議的長而又爛漫小清新的片名,只能說明"岡媽"(岡田麿裡)又來"製藥"了。 她擔任編劇的最新作品[無限](又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正是一粒"治癒藥"。
  • 溫暖心靈的純愛故事
    難以想像,這部由新海誠執導的2D動畫片已成為年度「神作」,在國內,影片上映後票房成績曾連續9天問鼎單日冠軍,總票房已逾5億元;而在日本,影片累計票房高達205億日元,在日本影史上僅次於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影片不僅有著高票房也有著好口碑,僅國內,在豆瓣網上就有約25萬人參與評論,評分至今保持在8.6分。
  • 這是岡媽賣的最好的一手藥,12年過去了,依舊能封神
    岡媽是誰?那麼岡媽在2008年寫了哪個劇本?我想大家也能夠猜到,那就是《龍與虎》。《龍與虎》的導演是長井龍雪,說起岡媽和長井龍雪,那也是老搭檔了,天天整那「亂七八糟」難理的人際關係。比方說《未聞花名》,《心靈想要大聲呼喊》,《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兩個人的「胡攪蠻纏」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要說哪一部最好看?
  • 阿醬演岡媽!岡田麿裡自傳將改編成日劇
    岡田麿裡是日本動畫業界的知名編劇,在她的筆下誕生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和爭議十足的故事。去年岡田麿裡推出了她的自傳,介紹了她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