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部值得誇的動畫,但岡媽還是那個岡媽

2021-02-28 OTAKU御宅案內所

看見標題,大家應該都知道八醬說的是哪部動畫了,剛入坑的小可愛們不清楚的也沒有關係,都知道了案內所可能就要關門大吉了。

 

那今天來聊一聊這部網飛出品,由岡田麿裡編劇,於2020年6月18在全球範圍上線,還很熱乎的原創動畫電影——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提到編劇岡田麿裡,那就不得不提她那部催淚治癒的《未聞花名》,相信有不少御宅大人為這部作品貢獻出了用快樂肥宅水轉化出不計其數的寶貴眼淚。

 

岡媽對少女情感的細膩描寫,簡直無人能及,《花開伊呂波》《龍與虎》《真實之淚》等等,俘獲了一批又一批觀眾的芳心。

 

然而岡媽最大的問題就是輸出極不穩定,那部國家隊豪華陣容,劇情卻迷到不行的《迷家》是真的被她寫爛了。

從此也就有了上限《石頭門》下限《迷家》的古老傳說。

 

在《迷家》與《高達》的失敗後,岡媽也沉寂了許久,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任何作品,直到今年由網飛放出了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看完之後,八醬覺得,雖然這不是一部值得誇的動畫,但岡媽還是那個對情感細膩,執著於描寫人的矛盾心理的她。

 

動畫的劇情其實非常簡單易懂,一個普通女初中生「無限神秘大人」,遇上專門倒賣貓面與人面的貓叔。

鬼使神差的獲得了一個貓面具,戴上就可以短暫的變成貓來行動。

因而與自己暗戀對象日之出有了奇怪的邂逅經歷。

 

之後,無限便經常以小母貓的身份偷跑去找日之出私會,還獲得了來自日之出的愛心暱稱——太郎,是的,我們的男主就是這麼會起名字。

 

漸漸地,一人一貓成為了彼此的精神支柱,日之出不曾在無限前表現出的喜怒哀樂,在面對太郎時展露無遺。

 

貓面具為無限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門內是無憂無慮的烏託邦。

 

在她不知如何面對母親的時候,在她情緒崩潰的時候,在她感到挫敗的時候,太郎的身份,幫助無限無數次的逃避,幫助她享受日之出的喜愛。

 

作為貓的時間越長,不知不覺中無限和貓的界限就越來越模糊。對無限來說,人的身份是痛苦、厭惡,而貓的身份是快樂、自在。

 

有一天,再次出現的貓叔將無限的人面具拿走,她被迫捨棄了人類的身份,開始作為貓生活。

只是這一次,日之出終於發現了太郎和無限之間的種種聯繫。

 

想要一直待在日之出身邊的無限,卻不知還能不能變回自己原本的身份。

 

整部動畫有一個我非常喜歡的片段,為了拿回無限的一半壽命和人面具,無限與日之出兩人遙望著奔跑的時候,那種為愛而生的勇氣,令人振奮。

 

而生命樹中的一幕像極了《千與千尋》的油屋,我差點以為在那裡大吃大喝的是無限的爸媽,吃了這裡的東西就會變成貓。

這種奇幻元素的設定就像宮老爺子所展示的故事一樣,總給人無限的幻想與期待,也是治癒番所帶給觀眾的遐想空間。

無限和日之出就像一枚硬幣的不同面,一個熱烈,一個淡漠,但其實他們都戴著偽裝的面具隱藏自己的內心。

 

這就好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具,失去面具將不再為「人」

 

很多人說岡媽的劇本三觀不正,總是在演繹很彆扭的行為和心理,即使是完美大結局,但猜忌不坦誠帶著戾氣的角色塑造,卻讓一部分觀眾產生不愉悅。

 

在我看來,不是掩飾了生活中所有的不美好,就叫做正能量。只有真正了解現實的不完美,接受並且願為美好的目標付諸努力,才是真正的能量

有人提問說:日本動漫對中國年輕人進行的價值輸出可怕嗎?

網友的高贊回答:輸出人生需要重視夥伴、夢想、親情、愛情可怕嗎?

動畫番劇的受眾,不只是需要在保護下做一個傻白甜。脆弱易碎,糾結猜忌,這就是人啊,只有經受住殘酷生活的試煉,才能成長不是嗎?

 

沒有誰是永遠強大的,面具下的我們都是真實的,而面具也是身為人的一部分。

店長丨八醬

今日營業丨八醬

讓一讓,生理年齡一個月的龍傲天爺爺來了

救命,這部的女裝大佬殺手男主實在是太美了

大叔與蘿莉的羈絆,充滿元氣的田園生活

相關焦點

  • 不愧是岡媽製藥!——編劇岡田麿裡
    本期土豆子要介紹的就是那位讓大家又愛又恨的著名編劇」岡媽」——岡田麿裡。《未聞花名》除了內容之外,故事的風格往往也會打上創作者的烙印,而岡田麿裡編劇的風格……也真是不由得感嘆「成也岡媽,敗也岡媽」。 影響劇情的因素有許多,即使作為掌舵人的編劇也不能決定所有的事情,所以我們的讚美應該送給每一位參與創作的工作人員,而批評也不能都指向編劇,這才是評論一部作品應有的態度。
  • 讓人又愛又恨的「岡媽」,為什麼一提起就會胃痛
    《secretbase》是《未聞花名》的主題曲,正如歌詞中唱到的那樣,這是一部充滿著青春、夢想和純真情感的動畫作品,細膩是這部動畫最好的形容詞。在演藝界有沉浸式表演,演員將自己完全帶入自己所要詮釋的那個角色,融入自己的情感,感受角色的悲歡喜樂,而在動畫創作界也有沉浸式編劇,岡媽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將自己的經歷,內心痛楚還有對生活的感受完完全全寫進了自己創作的故事之中,所以她的作品才能如此直擊人心。虐,是「恨」岡媽創作的動畫最大的原因,為什麼會虐?
  • 《無限》:波折的2020,岡媽的一部純愛動畫電影,溫暖你我的心靈
    也許,岡媽的這部純愛動畫電影《無限》,恰好能溫暖你我受傷的心靈。日本純愛動畫電影電影《無限》講述的是一個初中女生笹木美代因為喜歡上同班男生日之出賢人,於是變成一隻白貓,來到日之出的身邊。經過相處,美代越來越喜歡日之出,日之出也漸漸愛上美代,最後兩人一起衝破重重困難走在了一起。
  • 岡媽暢聊《約定之花》
    從2月24日起,由知名業界人士「岡媽」岡田磨裡執導的動畫《為離別之朝飾上約定之花》就正式跟觀眾們見面了。
  • 阿醬演岡媽!岡田麿裡自傳將改編成日劇
    岡田麿裡是日本動畫業界的知名編劇,在她的筆下誕生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和爭議十足的故事。去年岡田麿裡推出了她的自傳,介紹了她的過去。
  • 貴圈真亂的真實青春動畫?岡媽製藥,你值得擁有!
    岡田麿裡是日本著名編劇、系列構成、動畫導演。專注以電視動畫、動畫電影等作品編寫劇本,她十分擅長青春少男少女人物關係矛盾的描寫,幾個人物複雜交錯的戀愛情感。真實又細膩,非常觸動人心。1、《未聞花名》從小青梅竹馬6人,卻在升上高中之後彼此有了距離。
  • 這是岡媽賣的最好的一手藥,12年過去了,依舊能封神
    在國內,岡媽有幾個外號——「岡媽製藥」,「岡藥六廠」,這都是吐槽岡媽編劇作品的毒辣,讓人覺得胃疼的毒辣。有的番看完,讓人覺得很爽,一瀉千裡;而有的番看完,又讓人憋得慌;而岡媽的呢?那就是憋又憋不住,擠一擠總是會,才怪,擠一擠還是擠不出來的感覺。簡單來說,岡媽的作品就是不夠乾脆,喜歡搞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而且人設一個一個都相當細膩。人設細膩是岡媽作品的一大特點,也是其優點,同時角色一多一混亂,關係一複雜,觀眾就開始犯難了,所以岡媽家的作品,同時也相對比較狗血。
  • 未聞花名取景地發生火災,同時也是編劇岡媽的老家
    感人催淚向的日本動畫名作《未聞花名》,對於全球的日本動畫宅來說,就算沒有正式看過,也肯定知道這部作品,你或許說不全動畫裡面的主要角色都叫什麼名字,但你也應該熟悉「面碼」這名美少女角色。《未聞花名》是如今日本超人氣動畫編劇家岡田麿裡的最主要代表作之一,在這部動畫大獲成功之後,岡田麿裡(岡媽)不僅人氣值暴漲,而且更加確立了她編劇的風格,青春向題材一直都是岡媽個人的強項(至於她編劇的弱項是什麼,想必各位阿宅都清楚,女人唱歌男人死,永恆之花不要停)。
  • 這是什麼神仙設定,岡媽又要搞事情,女朋友和貓一起得到了
    在最近,又有一部新作劇場版的先行PV公開了,這部就是《想要哭的我戴上了貓面具》,這是colorido動畫工作室的第二部長篇動畫,並且宣布將在2020年6月5日上映,這部劇場版是由著名編劇岡田磨裡操刀製作,岡媽製藥,看設定好像又是一部胃疼片。
  • 岡媽幸福課:《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
    這是岡媽的幸福課:不如人意的生活背後,可能是一個過去的創傷。不面對這個創傷,就不能獲得幸福。他在手機上看到那個混蛋大叔的演奏時,心裡還是佩服和欣慰的。但問題不是出在慎之介搞不搞得懂這件事,而是出在他認為他需要搞懂。他想給13年前的自己一個建議:離開,還是留下。同時給自己13年的努力做一個總結:走錯路了,還是走對路了。這件事弄懂了又怎麼樣?如果不應該離開而自己離開了,那13年就都是錯了?如果應該離開,自己當初選擇是正確的,為什麼現在還是如此不滿?
  • 讓成年人感動的動畫電影排名:鬼滅之刃無緣,誠哥與岡媽催淚輸出
    近日,日本rankingoo網站公布了一項關於「能讓成年人感動的動畫電影排名」的調查問卷結果,無論是指定人群還是入選的作品範圍都比較小,首先就是指定人群是成年人,也就是那些未成年人很輕易看哭的動畫作品,可能在他們眼中心裡毫無波動,反之一樣,因為不同年齡有不同心理與閱歷,越是經歷過的痛苦事情再次從作品中重現
  • 岡田麿裡:不想當監督的系列構成不是好腳本
    岡田麿裡作為動畫腳本的出道作是一部叫做《DT戰士》的作品。這部作品年代久遠(1998年放送),國內的資源甚少,想要打探22歲的岡媽初出茅廬的「青澀感」,想必是有點困難。不過岡媽出道之後,就頻繁地在各種動畫中擔任腳本,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人脈。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當岡媽不搞胃藥後,竟撒起了狗糧
    如果你提前有了解過這部動畫,那麼你應該知道劇本是岡媽寫的,說實在的當我知道編劇是岡媽的時候,我有猶豫過要不要看,畢竟我都快被岡媽整出PTSD了,無論是貴亂,還是迷家、鐵血孤兒,都讓我對岡田磨裡這四個字產生了深深的敬畏。但是在實際觀看後,我竟離奇的發現,這部動畫真的是岡媽寫的嗎?
  • 岡媽製藥卻哭不出來?這部動漫評價兩極分化,空有畫面劇情寡淡
    《想哭的我戴上了面具》就是一部在線上播放的動畫電影。這部電影又名《無限》,講述的是少女變成貓咪的故事,由岡田磨裡擔任編劇,花江夏樹擔任配音。說起岡田磨裡,大家肯定還記得被岡媽支配的恐懼,畢竟我們雖然沒見過岡媽,可江湖上卻流傳著她的傳說,比如說「岡媽製藥」之類的網絡梗。
  • 盤點動漫界大佬的外號,愛的戰士,蘑菇,爛尾樓,岡媽都是誰?
    #宅家遊戲大賞#愛的戰士,奈須蘑菇,大河內爛尾樓,岡媽,這些名字對於混跡動漫界的各位相比耳熟能詳。事實上,答案也很簡單,下面柱子君一一解答。06年橫空出世的魯魯修大火,使得大河內一樓躍升為動畫界的青年才俊,無數人寄予厚望。11年《罪惡王冠》一集封神,後續劇情冗長而且虎頭蛇尾。14年《甲鐵城的卡巴內瑞》製作住放出BD銷售8萬8的豪言,現實偏偏打臉,高開低走,中期稀爛,大河內一樓自此榮獲爛尾樓稱號。
  • 這麼多年才明白,原來岡媽不是來做動漫的,而是來騙我們的眼淚的
    不太與人們接觸的主角宿海仁太、有點被小太妹薰染的安城鳴子、進入重點高中的松雪集與鶴見知利子、放棄讀高中而展開旅行的久川鐵道、只有少女本間芽衣子還是一如從前。有一天,芽衣子對託仁說:「幫我實現一個願望吧」。仁太雖然有點為難,卻還是答應幫助面麻實現願望。以此為契機,為了實現芽衣子的願望,分散在各處的大家又再次地聚集在一起。
  • 去掉所謂的哲學思辨,岡媽這部電影一無是處?
    ▊ 辣評雖然是著名編劇,但是在異世界題材大火的情況下,岡媽也不能免俗。於是乎,故事在一個神話和科技並存的異世界中華麗展開。看到這,你是不是以為電影會向復國或者奇幻冒險兩個方向展開?想什麼呢!這可是岡媽出品。劇情的開展怎麼可能那麼平庸!然後我們的三個主角就分別一個成了15歲寶媽,一個成了痴情備胎,一個成了生育機器。
  • 《未聞花名》的編劇岡田麿裡攜新作登場
    劇本魔女——岡田麿裡(下稱岡媽)。▽岡田麿裡照片(意外的是個美女耶...)而且又是原創動畫,就是說岡媽要再次跟自己的言情魂剛正面了?曾經的「光輝」歷史讓京醬方了.▽PV截圖:《迷家》監督(導演)是水島努
  • 《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岡媽·青春·天空之藍
    作為岡媽粉絲,上映首周便前去觀影。在完全未看PV介紹的情況下,僅憑一張海報和鐵三角STAFF(岡媽/長井/田中),就踏入了影院。從結論來說,這就是筆者個人非常喜歡的青春片,內容也非常岡媽。遂於第二周又去刷了一遍,希望能找到一些一周目未發現的細節,同時再次回味那份喜歡的青春。關於岡媽在回憶影片前,先說說岡媽。
  • 岡田麿裡的新動畫可以讓我再愛一次,只是沒有以往那般深沉
    岡媽、岡田大媽、岡田瑪麗蘇、岡媽製藥,由於岡田麿裡參與過太多太多有關青春和戀愛的作品製作,最終就得到了這麼一大堆觀眾們給予的別稱。從《龍與虎》到《未聞花名》,從《櫻花莊》到《花開伊呂波》,從《絕園的暴風雨》到《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從《心靈想要大聲呼喊》到《朝花夕誓》,幾乎每當你看到那些青春獨有的情感糾結時,岡田麿裡這個名字都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