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如約而來,線上線下240+小時不落幕

2020-10-12 北晚新視覺網

掃碼、測溫,拿到節目單後,站在人來人往的保利劇院一層大廳裡,唐先生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這一屆音樂節竟然真的辦成了!」

《獻給2020》剪影著疫情發生以來武漢的許多側面:忙碌的逆行者、寒夜街頭為逝者點燃的燭火、珞珈山依舊茂盛卻無人欣賞的櫻花、同看夕陽的患者與醫護人員……但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獻給2020》的樂思也超越了武漢一座城市,上升到更加普世的層面。方非 攝

唐先生從2015年開始關注北京國際音樂節,而今年,音樂節註定被時代賦予別樣的意義。昨晚,一曲世界首演的大型交響合唱《獻給2020》,正式拉開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大幕。

「武漢」是《獻給2020》最深沉而溫情的底色。這部長約70分鐘的作品由作曲家鄒野、方石和詞作家唐躍生共同完成,他們三人都來自武漢。音樂會上,鄒野親自拿起了指揮棒,近200人的演出陣容中,除了「主場」登臺的北京音協合唱團以及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的部分音樂家,更有遠道而來的武漢愛樂樂團和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合唱團,參演的著名女高音張立萍、男中音賀磊明也都是武漢籍。

《獻給2020》由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聯合委約,共八個樂章,從疫情陰雲下武漢的復甦延伸至對人類命運的觀照,致敬、反思、憧憬等情緒反覆交織在音樂間。昨晚的演出中,細心的前排觀眾發現,張立萍始終表情凝重,雙眼時而泛起淚花。「每次演唱,一想到歌詞背後的人和事,我就會鼻頭髮酸,熱淚盈眶。」張立萍說。她和賀磊明將滿心的悲憫與敬意盡付於歌聲中,深情動人。

樂團和合唱團的表現同樣飽滿。當全曲在輝煌明亮的終章「重生」中收束時,觀眾們立刻報以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盛情難卻之下,鄒野又帶領樂團加演了那段被湖北人民銘刻在血液中的「鄉音」《洪湖水浪打浪》。

接下來,圍繞著「音樂不停息」的主題,本屆音樂節將線上線下並行,為觀眾們帶來240+小時不落幕的全新體驗。

幕後

《獻給2020》:譜寫愛與希望

2月初的一天,著名指揮家、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餘隆結束了在美國紐約的演出,回到國內。眼前的一切已經與離開前截然不同。他立刻意識到,八個月後的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可能有點兒問題」,因為原定邀請的國外樂團顯然已不能成行。

那時的武漢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而作曲家鄒野正是不折不扣的「武漢伢」。「到時候能不能請武漢愛樂樂團來為音樂節開幕,演一部可以被歷史銘記的作品?」聽完餘隆的設想,鄒野很快就聯繫了作曲家方石和詞作家唐躍生,他們兩人都是武漢人,前者還是鄒野在武漢音樂學院讀書時同住一間宿舍的室友。

「時代需要被記憶,災難需要被反思,生命需要被尊重,文明需要被致敬。這部作品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鄒野說。9月28日,《獻給2020》最後一個音符終於敲定,此時距創作開始已過去7個月。

疫情期間,鄒野、方石、唐躍生分處北京、武漢、深圳三地,地域空間上的距離和同鄉情誼,依然沒能阻止他們為了作品「吵架」。比如第一樂章「2020庚子醒」中的一句歌詞,到底是用「戴上口罩的黃鶴樓」還是「默默佇立的黃鶴樓」,三人討論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採用後者,「『戴上口罩』就太具象了,這是一部給全世界、全人類的作品。」鄒野表示。

《獻給2020》第七樂章名為「看夕陽」,伴著小提琴與樂隊的演奏,朗誦藝術家徐濤講述了這樣一個場景:90後上海護士推著一位即將病癒的老者去做檢查,夕陽斜照,他們停下了腳步。許久未見陽光的老者笑了,說「陽光蠻好」。

一張定格在此刻的照片曾在疫情深重時廣為流傳,感動了許多人,也鼓舞了許多人。照片中的老者名叫王欣,已年逾八旬,他曾是武漢愛樂樂團的小提琴手。而放眼國內,恐怕沒有哪支樂團比武漢愛樂離疫情更近。

2月8日,在浙江老家結束了隔離後,武漢愛樂樂團團長張守忠開車返回武漢。之後,他和武漢愛樂的黨員們一直堅守在社區一線,幫居民買菜送藥,上門測量體溫,登記出入信息。

即便在這樣的時候,武漢愛樂依然不曾遠離音樂。留在家中的樂手錄製了演奏視頻,樂團還整理了不少以往的演出影像資料,通過各大網絡平臺,輸送著音樂的撫慰。

這次受邀為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他們興奮且謙虛。為了保證演出質量,10月5日,武漢愛樂就趕到了北京。第二天的排練正式開始前,站在中國愛樂樂團的排練廳裡,張守忠對大家說了三句話:「非常感謝中國愛樂的支持;我們慶幸能與中國愛樂、北交合作,有這次學習的機會;我們一定好好演出,給北京觀眾一個滿意的答案。」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u007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240小時線上節目+20場演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怎麼看?
    240餘小時的線上節目體量、近50個精彩策劃欄目及板塊的質量,線下、線上結合併行,這是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創的古典音樂節運作新模式。新京報記者專訪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觀眾在開幕前準備了一個特別的「總監推薦看演出攻略」。
  • 240小時線上節目+20場演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怎麼看?
    240餘小時的線上節目體量、近50個精彩策劃欄目及板塊的質量,線下、線上結合併行,這是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創的古典音樂節運作新模式。新京報記者專訪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觀眾在開幕前準備了一個特別的「總監推薦看演出攻略」。
  • 【行業動態】BMF即將到來 | 240+小時音樂不停息
    240+小時,音樂隨時聽本次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全新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 匯集百餘位古典音樂名家、跨界音樂人和影視、戲劇大咖,他們將通過參與北京國際音樂節線上的各個環節,為觀眾講故事、推作品、聊趣聞、讀劇本,讓音樂有趣味,旋律有共鳴。    從240餘小時的體量、到近50個精彩策劃欄目及板塊的質量,線下、線上結合併行的新模式,是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創的古典音樂節運作新模式,將為全世界古典音樂演出機構提供模式轉變的樣板。
  • 北京國際音樂節
    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如期舉行,不僅代表了線下音樂行業復甦的信心,更成為後疫情時代線下音樂節的一個標準化樣本。線下演出,沉寂半年的爆發從年初開始的疫情,對線下娛樂行業和音樂行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演出紛紛暫停或取消,演出市場陷於停擺。
  • 高雅藝術「插上翅膀」 線上線下雙軌演出成新業態
    不過,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幾乎所有相關演出取消,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陷入「至暗時刻」。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 音樂會轉線上 高雅藝術插上翅膀 1月初還想著繁忙的「貝多芬年」開始了,沒想到月底就「失業」了。
  • 2020廣州國際購物節啟動,線上線下活動亮點紛呈
    日前,2020年廣州國際購物節主會場啟動儀式在廣州正佳廣場舉行,這也代表著2020年廣州國際購物節正式拉開了帷幕。 當前,廣州正全力打造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行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抓手。
  • 線上音樂會能否持續?聽業內人士這樣分析
    不過,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幾乎所有相關演出取消,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陷入「至暗時刻」。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5月9日,「聲如夏花」音樂會演出進行了線上播出。
  • 線上線下同步 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特展啟動
    原標題:線上線下同步 北影節十周年特展啟動  2020年迎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十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為保存和展出北影節歷年珍貴資料和影像,在中國電影博物館首次推出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特展。
  • 線下音樂節復甦進行時 | 現場觀察
    在文旅部宣布限流放開至50%、對於娛樂、文旅消費的提振政策後,全國各地的線下音樂節紛紛復甦回歸。8月15至16日,迷笛音樂節作為今年今年中國首個大型室外音樂節在崇禮舉辦,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樂迷前來狂歡。隨後,全國各大音樂節也陸續官宣,加入這場「遲到」的音樂狂歡。
  • 北京國際音樂節:青少年奏響貝多芬不朽經典
    人民網北京10月18日電 正在進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以下簡稱BMF),創新模式,突出公益性,線上超過240小時精彩內容全部免費的同時,BMF少兒節日樂團的青少年們奏響了貝多芬不朽經典。2020年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貝多芬的主題在全球古典樂團掀起熱潮。
  • 2020(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BMF)正式發布 | FantasticClassics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 | 圖片:©BMF新形勢+新變化+新常態線上線下並進 240小時不落幕各大交響樂團停止了自己的演出計劃,每年夏季在歐洲集中舉辦的各個音樂節也取消或推遲了原定計劃。讓音樂回歸生活,成為藝術家與觀眾們共同的心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培育文化消費新業態、打造文化消費新模式。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全新亮相,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
  • 天漠音樂節線上線下同時開唱,陳粒、房東的貓都來了!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能在線下看到大家我們既激動又緊張,你們還好嗎?」9月3日晚,雙人民謠組合「房東的貓」在天漠音樂節開唱,聽到她們的問候,天津大麥66LiveHouse裡的觀眾一片歡呼,線上直播中也刷出一屏留言。
  • 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特展啟動 開啟線上線下同步主題展覽
    今天上午,「十年奮進·夢圓初心」——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特展啟動式 暨 《北京國際電影節藍皮書》首發式 在 中國電影博物館 舉辦,旨在通過展覽讓觀眾直觀感受到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成長與進步,向影迷全面展示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發展變遷。
  • 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平昌國際和平電影節圓滿落幕
    ​​第21屆全州國際電影節轉換為無觀眾電影節後,以非公開上映和部分作品在線上映的方式收尾,平昌國際和平電影節於6月18日至23日在眾多關注與聲援中圓滿落幕。平昌國際和平電影節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在許多電影節取消,暫時延期或轉換為網絡電影節的情況下,是今年首次仍然在線下進行的國際電影節
  • 中國愛樂樂團獲評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藝術家」榮譽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20日在京落幕,中國愛樂樂團獲評「年度藝術家」榮譽。閉幕音樂會以「我們生於2020」為主題,紀念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始人、藝委會主席餘隆攜手中國愛樂樂團亮相音樂會,於明月、林瑞灃、劉珅、歐陽娜娜、鞠小夫五位2000年出生的中國愛樂樂團「同齡人」聯袂登臺,致敬古典音樂,致禮中國愛樂樂團20周歲。成立於2000年的職業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在樂季策劃、曲目編排、藝術家邀約、歌劇製作、跨界融合等一系列領域為國內樹立了範本和標杆,加速了中國交響樂發展。
  • 這絕對是今年最特別的一場音樂節
    前幾天,許久沒有搞音樂的歐陽娜娜終於又拉大提琴了,這次是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儀式上。「音樂不停息」,聽起來是在線下演出受到疫情影響之下的如常照舊,如約而至。但我猜,今年特意嘗試的線上線下互動也是口號的表達方式之一?這次不僅把所有線下演出都進行網上直播同步播放,還特別策劃了240+小時的音樂節目,做到了真正的音樂不停歇。
  • 原來平行麥現場才是線上線下音樂節打開的最佳模式
    這是大麥聯手夏季之聲聯合製作出的天漠音樂節五周年特別企劃,主題名為「漠星上行」,歷時2+1天,線上、線下同步開唱,線上在大麥、優酷、淘寶直播、酷喵等平臺直播,線下則在天津大麥66livehouse開唱。
  • 從線下到線上 音樂產業開啟「直播+演出」新趨勢
    線下演出轉戰線上90後的蘇女士得知了自己關注的音樂節演出被取消後,心情有點失落。因為疫情影響,線下演出市場無疑還會經歷較長時間的恢復期,這為今年演出市場整體前景蒙上了陰影。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2020年1-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
  • 「戰疫」奏強音「線上」覓轉機
    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雖然曾歷經長達半年的線下沉寂,但在線上空間,古典音樂始終陪伴著觀眾。對於這門極度依靠「實體」劇院的傳統藝術而言,疫情固然帶來了劇痛,但新的轉機已在悄然醞釀。2月5日,北京交響樂團在微信上推出了樂手們隔空合錄的樂曲《愛的致意》。隨後,越來越多的線上作品不斷湧現。在那段瀰漫著焦慮不安的時間裡,這些作品如同一束陽光,照亮了疫情陰霾的一角。  從策劃準備到現場錄製和首批作品的發布,20多位藝術家和10餘位製作人員用時不到48小時。為了儘快讓作品與觀眾見面,許多工作人員連續3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  隔空合錄同樣不容易。
  • 第八屆北京國際風箏節國際風箏線上邀請賽暨首屆中國風箏錦標賽舉行
    人民網北京10月1日電 第八屆北京國際風箏節國際風箏線上邀請賽暨首屆中國風箏錦標賽於2020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豐臺區永定河西岸的北京園博園舉行。中國風箏協會、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體育總會、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京津冀三地風箏協會、卡爾美(中國)有限公司等單位領導出席了本次賽事開幕式,並為龍頭風箏「點睛」,標誌著第八屆北京國際風箏節國際風箏線上邀請賽暨首屆中國風箏錦標賽大幕正式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