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小時線上節目+20場演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怎麼看?

2021-01-09 新京報網

北京國際音樂節海報。主辦方供圖

 

今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全新亮相,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線下安排了20場包括管弦樂、室內樂、獨奏音樂會、歌劇電影等多種形式的演出,作品涵蓋西方古典音樂經典名作、民族管弦樂、爵士樂、跨界音樂等眾多類別,特別策劃推出了「京鄂兩地音樂家聯合呈現抗疫主題新作品《獻給2020》」、「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我們生於2000年」等主題系列音樂會,在線上,更有超過240小時的音視頻節目通過BMF俱樂部APP完整呈現在觀眾面前。

 

240餘小時的線上節目體量、近50個精彩策劃欄目及板塊的質量,線下、線上結合併行,這是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創的古典音樂節運作新模式。新京報記者專訪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觀眾在開幕前準備了一個特別的「總監推薦看演出攻略」。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主辦方供圖


演出攻略:

240小時線上節目和20場線下演出怎麼看?

 

240+小時線上音樂的形式究竟能給觀眾什麼樣的體驗?鄒爽把整個項目比作了電視臺,擁有每一分鐘都不停的節目編制,整體節目著重強調系列化和類型化,無論通過曲目,或者通過紀念某位大師的主題,觀眾都能從中看到衍生而出的不同形式的節目。「我們有非常強大的資料和音源庫,把這些搜集到手裡之後,其實是在講一個23年以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歷史和故事。」

 

線上節目篇:

 

1.《樂讀莎翁》

 

★總監推薦理由:在這檔節目中,我們會邀請濮存昕、馮憲珍、李小萌等話劇舞臺上常見的身影為觀眾朗讀莎士比亞經典戲劇作品獨白,搭配與莎士比亞相關的音樂作品,從語言到音樂共同塑造莎翁筆下的經典角色,一同還原莎翁創作的精彩情節。其中,朗讀的劇本由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院提供,是最新中文翻譯版本。

 

值得強調的是,這檔節目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配樂詩朗誦,其中每一段音樂,都是跟「莎士比亞獨白」有關係。雖然每個節目大概只有5分鐘,但相信每個人都能從中感受到一個古典音樂節的國際視野。

 

2.十集紀錄片——《樂無界音樂》

 

★總監推薦理由:跨界在近年來製造了不少文化熱點,古典與現代跨界、民族與世界跨界、音樂與其他藝術跨界等,多種形式的跨界讓古典音樂擁有越來越多的呈現形式。在本系列紀錄片中,將介紹杜韻、吳蠻、小河、馮滿天、米歇爾·范德阿等中外跨界音樂人,他們突破原有的藝術界限,展現著濃鬱的個人風格,給音樂舞臺帶去新鮮空氣。

 

「每年北京國際音樂節舉辦的時間其實與上海藝術節和烏鎮戲劇節有點重合,很多北京的觀眾包括部分業內人士並不能真正體驗到這些精彩節目的現場,今年我們開闢了一天半小時的紀錄片單元,給大家全面呈現北京國際音樂節這些年如何用跨界的視野看待音樂,紀錄片的內容實際上也充滿了知識性和觀賞性。」 


3. 馬勒室內樂團系列線上音樂會

 

★總監推薦理由:2019年,馬勒室內樂團與北京國際音樂節籤訂合作協議成為北京國際音樂節歷史上首支駐節樂團,雙方將進行為期三年的密切合作。2020年,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呈現兩場馬勒室內樂團特別策劃推出的線上音樂會,其中一場以馬勒室內樂團的歷史為線索,另一場則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為主題。 


線下演出篇:

 

1.開幕式:《獻給2020》


★總監推薦理由: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時,北京國際音樂節進行了委約作品《獻給2020》的創作,這是一部有著高度人文主義精神的作品。《獻給2020》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聯合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委約作曲家鄒野創作,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記錄當下,鼓舞人們砥礪前行。作曲家鄒野將帶領武漢愛樂樂團,攜手世界級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武漢音樂學院特聘教授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演出,本場音樂會從作曲家到交響樂團和藝術家,大多是湖北籍或來自武漢。 


2.閉幕音樂會:

《我們生於貳零零零:中國愛樂樂團、保利文化成立二十周年紀念音樂會》 


閉幕音樂會:《我們生於貳零零零:中國愛樂樂團、保利文化成立二十周年紀念音樂會》,主辦方供圖


★總監推薦理由:2020年,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老朋友中國愛樂樂團迎來了二十周歲的生日,同時也是保利文化公司成立20周年。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指揮家餘隆將帶領中國愛樂樂團,為大家帶來一場音樂盛會。

 

此次音樂節特邀5位生於2000年的青年音樂才俊於明月、林瑞灃、歐陽娜娜、鞠小夫、劉珅與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首席黃彥雄攜手登臺,「這些音樂界的『後浪』,將以『我們都生於2000年』作為主題,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世界經典名曲。向全世界展示著中國最新一代年輕音樂家的水準。」 


3.《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系列音樂會》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系列音樂會》。主辦方供圖


★總監推薦理由:今年正值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將上演小提琴奏鳴曲全集系列音樂會。這10位小提琴家全部都是近些年憑藉出色實力斬獲國際大獎「90後」和「00後」。將貝多芬的音樂旋律與青年演奏家力量相結合,讓貝多芬音樂中的勃勃生機和青春氣息得以釋放,更讓青年音樂家有機會在北京國際音樂節這樣高水準的平臺上展現實力,受到來自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4.午間音樂會 


★總監推薦理由: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午間音樂會全面升級,從10月10日至20日連續十天,將推出多場風格鮮明、獨具特色的午間音樂會,這十場演出不僅通過電臺直播,還有視頻直播。參加午間音樂會的藝術家有鋼琴演奏家盛原,青年鋼琴演奏家孫佳依將攜手長笛演奏家張畢樂 、單簧管演奏家呂樹清、小提琴演奏家高參和大提琴演奏家朱牧帶來 「法國之旅」午間音樂會;假聲男高音劉珅,也將在此次午間音樂會上以優美的聲音和高超的音樂戲劇表現力演唱一些國內很少聽到的歌劇詠嘆調和藝術歌曲。 


在今年的「午間音樂會」上,北京國際音樂節還「跨界」請到了兩位在業界受關注的新國樂藝術家,同時以「阮」作為演奏樂器的小河與馮滿天。眾所周知,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歷史上很少做民樂演出,此次也是希望通過音樂節,讓音樂變得更加互通有無,傳遞一種古典樂也能「破圈」的全新概念。

 

5.汽車電影院——《卡門》

 

★總監推薦理由:由於疫情原因,原定於今年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演BMF與巴黎喜歌劇聯合製作的最新版《卡門》線下演出計劃被迫延期至2023年。為了讓觀眾們今年還能感受到《卡門》的藝術魅力,音樂節選擇了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在汽車影院放映《卡門》,讓觀眾們既保持了社交距離,又和音樂與藝術之間沒有距離。

 

籌辦幕後:

開發線上節目為引導觀眾再進音樂廳

 

從1998年起擔任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二十年的指揮家餘隆,於2018年6月宣布辭任藝術總監一職、專職藝術委員會主席,藝術總監一職自此交給了時任聯合節目總監的鄒爽手中。如今回顧自己「兩年任期裡的三屆音樂節」這一歷程,鄒爽用了一個字「忙」來形容。


從最開始對新興古典樂傳播方式的思考,到從音樂節內容形式的逐步轉變,正當一切變得日臻成熟時,今年一場突然起來的疫情,讓鄒爽又不得不繼續被迫開始思考,網際網路與全球一體化這些新議題。「現在要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接壤這個時代,不僅要讓音樂維持其永恆性,又要作為一種新的語言,來貫穿所有人的生活,讓音樂更生活化。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便是在這樣一種全新的概念下應運而生的。」

 

3月初,今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始籌備,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原先做好的音樂節計劃全部打亂。在國外的演出團體不能來華的前提下,鄒爽和自己的團隊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音樂節還辦不辦?」,鄒爽直言當下毫不猶豫,「肯定辦」,因為「音樂不停息」的主題已經表明了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主打的概念。鄒爽認為,「不停息」三個字秉承了一種責任,尤其古典音樂作為高尚的文化藝術,音樂節在北京早已作為標杆性的藝術節,這是不能輕易就倒下的。

 

面對全球藝術家共同面臨的形勢,北京國際音樂節組委會主動跟全球合作過的藝術家取得聯繫,用240+小時線上音樂的形式,不光展示音樂、演奏音樂、分享音樂藝術家們的作品,也從中演變出了各種各樣的節目形式。鄒爽希望這些來自全球的藝術家,能在今年音樂節多元的節目形式中,真正地走到臺前來分享,不僅用他們的語言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也可以介紹其他的音樂家,音樂節也能為他們增加多條音樂分享的新渠道。「疫情恰恰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更加能做一些多元化、有下沉概念的音樂類節目,能夠讓古典樂更直接地走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讓音樂節在11天之內不停地在大眾視野中出現,同時秉承著大家對線下的嚮往與崇敬,先把情懷調動出來。」

 

在「情懷」的傳輸手段上,鄒爽決定還是研發自己的APP客戶端,進而實現引領觀眾找到欣賞音樂的方式,推出「240+小時線上音樂」這一形式,也是希望最終能把觀眾從線上引導到線下欣賞古典樂,「製作線上節目第二個出發點是讓音樂融入生活,今年與FM97.4北京音樂廣播合作的午間音樂會,會儘量的到非演出場地,深入寫字樓等公共空間,吸引人群從古典音樂愛好者轉移到白領群體和上班族,由此吸引更多觀眾關注音樂。我們非常想在現在這個時間激發城市中的活力,激發人們對於聽音樂的欲望。」鄒爽表示。

 

在這次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節目規劃中,鄒爽看重的還有另一個出發點既是「推動古典音樂版權規範化」。鄒爽認為古典音樂在國外版權非常嚴格,此次北京國際音樂節積極倡議古典音樂版權保護,充分尊重古典音樂智慧財產權,這將作為中國在此領域的發聲。「我們必須從古典音樂在國際上如此成熟的版權機制裡面脫穎而出。」鄒爽表示,雖然觀眾去APP看到的所有資源全是免費的,但不表示他們不給這些版權公司錢,APP裡面有很大的一部分支出是購買版權,她要把這個概念倡導出去。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240小時線上節目+20場演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怎麼看?
    線下安排了20場包括管弦樂、室內樂、獨奏音樂會、歌劇電影等多種形式的演出,作品涵蓋西方古典音樂經典名作、民族管弦樂、爵士樂、跨界音樂等眾多類別,特別策劃推出了「京鄂兩地音樂家聯合呈現抗疫主題新作品《獻給2020》」、「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我們生於2000年」等主題系列音樂會,在線上,更有超過240小時的音視頻節目通過BMF俱樂部APP完整呈現在觀眾面前。
  • 北京國際音樂節如約而來,線上線下240+小時不落幕
    方非 攝唐先生從2015年開始關注北京國際音樂節,而今年,音樂節註定被時代賦予別樣的意義。昨晚,一曲世界首演的大型交響合唱《獻給2020》,正式拉開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大幕。「武漢」是《獻給2020》最深沉而溫情的底色。這部長約70分鐘的作品由作曲家鄒野、方石和詞作家唐躍生共同完成,他們三人都來自武漢。
  • 北京國際音樂節
    因而,當北京國際音樂節宣布在今年10月如期而至之時,大家感受到的,是線下音樂行業復甦的信心。開幕作《獻給2020》是一篇「命題作文」,但對音樂人來說,用音樂記錄時代,是職責更是本能。從10月10日到20日,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二十餘場線下精彩演出陸續上演,演出涵蓋歌劇、交響音樂會、獨奏、室內樂音樂會等多種形式。其中10 場午間音樂會將走進寫字樓等公共空間,讓音樂走入人群之中。10月17日,柏林電影節影后詠梅將擔任故事主講人,和李飈執棒的北京交響樂團一起,帶來《博物館奇妙夜》交響音樂會。
  • 【行業動態】BMF即將到來 | 240+小時音樂不停息
    在這些精彩安排中,北京國際音樂節特別策劃推出了與「京鄂兩地音樂家聯合呈現抗疫主題新作品《無題--獻給2020》」「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我們生於2000年」等主題相關的系列音樂會,力求讓每一位觀眾都感受到有生命的作品、有溫度的演出。    在線上,超過240小時的音視頻節目將通過BMF俱樂部APP完整呈現在觀眾面前,28檔線上直播欄目,以豐富的視角展現古典音樂文化的博大與深厚。
  • 這絕對是今年最特別的一場音樂節
    前幾天,許久沒有搞音樂的歐陽娜娜終於又拉大提琴了,這次是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儀式上。和其他幾位同在00年出生的年輕音樂家一起,為中國愛樂樂團獻上了成立20年的生日祝福。但我猜,今年特意嘗試的線上線下互動也是口號的表達方式之一?這次不僅把所有線下演出都進行網上直播同步播放,還特別策劃了240+小時的音樂節目,做到了真正的音樂不停歇。
  • 2020(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BMF)正式發布 | FantasticClassics
    除了三大主題板塊演出,汽車歌劇院《卡門》、兩套三場BMF兒童音樂會、10場午間音樂會以及首次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將會豐富多元的精彩演出。為了讓更多觀眾見證本屆音樂節的盛況,音樂節期間線下演出都將通過多平臺同步線上直播。
  • 高雅藝術「插上翅膀」 線上線下雙軌演出成新業態
    而今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以線上線下聯動的新模式,在11天的時間裡,利用線上超過240小時的精彩內容將古典音樂與觀眾的生活模式相結合。 疫情期間,高雅藝術通過線上科技的傳播手段「飛進」尋常百姓家。8月8日,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系列演出的首場「繁華眾聲:張藝、陳悅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是全球首次舞臺藝術通過「8K+5G」進行直播。
  • 超20場音樂節會戰「十一」,報復性復工能喜迎報復性狂歡嗎?
    作者|毛麗娜編輯|李春暉線下演出恢復撞上十一長假,在家裡憋了大半年的群眾迫切需要一場狂歡。主辦方們顯然也善體人意,各大音樂節紛紛開票,天津麥田音樂節、北京草莓音樂節、南京咪豆音樂節……粗略一算,「十一」8天有20多場音樂節。
  • 超20場音樂節會戰「十一」,報復性復工能喜迎報復性狂歡嗎?
    主辦方們顯然也善體人意,各大音樂節紛紛開票,天津麥田音樂節、北京草莓音樂節、南京咪豆音樂節……粗略一算,「十一」8天有20多場音樂節。從8月底開始,她便穿梭於各個城市的音樂節度過周末。作為音樂節資深愛好者,娟娟形容自己最近像「老鼠掉米缸」,哪場演出都不捨得錯過。 提到今年音樂節與往年最大的變化,娟娟稱明顯感覺票比以前難搶了。尤其是有熱門樂隊的場次,很考驗個人手速,「放在三年前根本不可能發生」。
  • 線上音樂會能否持續?聽業內人士這樣分析
    面臨這樣的陣痛,中國成了音樂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最為成功的國家——國家大劇院從4月開始推出線上系列音樂會至今,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而北京國際音樂節也首次成功以線上線下並舉的方式舉行。5月9日,「聲如夏花」音樂會演出進行了線上播出。
  • 國內音樂節今年「團寵」山東 20餘場音樂節近十場在山東舉辦
    A音樂節遍地開花,帶動山東旅遊「Hello大家好,我是從地下來,然後參加偶像選秀節目後變得更強大,回歸到音樂節舞臺上的乃萬!」聚光燈下,穿著松松垮垮的香芋紫色衛衣和白色針織帽,音樂人乃萬唱著還未發布的新歌《以夢為馬》,臺下一片歡騰。
  • ...獻給 2020|音樂會|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博物館奇妙夜|鄒野
    當天晚上,包括BMF俱樂部 App、《人民日報》、B站和網易雲音樂在內的逾十家平臺和媒體同時在線直播了這場音樂會, 全網觀看人數超過80萬。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如期舉行,不僅代表了線下音樂行業復甦的信心,更成為後疫情時代線下音樂節的一個標準化樣本。
  • 水乳交融,同氣連枝——中國愛樂樂團與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二十年
    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年來,所獲榮譽無數,卻將北京國際音樂節頒發的這個獎項視作最值得誇耀的驕傲。從成立第二年開始,中國愛樂樂團開始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演出,從此再未中段。在2001年的第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中國愛樂樂團四度登臺,與四位指揮家、七位獨奏家合作,曲目裡既有經典名作,又有現當代新作,還有菲利普·格拉斯的大提琴協奏曲世界首演。橫空出世的中國愛樂樂團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展示了全面的才華,而北京國際音樂節從此多了一支真正的駐節樂團。
  • 第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 北京國際音樂節下月開幕 向理查-施特勞斯致敬
    巴黎管弦樂團將在本屆音樂節閉幕式上演出。  新京報訊 提起施特勞斯,大多數中國觀眾的第一反應便是大名鼎鼎的奧地利「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和他那首耳熟能詳的《藍色多瑙河》。然而,在西方音樂史上,還有一位施特勞斯是中國觀眾相對陌生的,他就是德國作曲家理查·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 總有一曲音樂讓你聽得到生命 北京國際音樂節今夜開幕
    在接下來23天的時間裡,19場音樂會將在京城上空飄蕩,為京城樂迷獻上音樂大餐。文 | 姜妍原定開幕指揮馬澤爾3個月前辭世音樂節開始前3個月,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去世。這個消息為古典樂團蒙上了一層陰影,除了馬澤爾在古典音樂界的地位之外,他本也是慕尼黑愛樂的音樂總監,是本屆音樂節的開幕式指揮。
  • 從線下到線上 音樂產業開啟「直播+演出」新趨勢
    北京某知名夜店連續3天「雲蹦迪」直播後,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賺取了332.36萬打賞,直播首日收看人數就已破百萬,單日收入超過100萬元。突然之間,包括B站、快手、抖音、唱吧、等直播平臺,紛紛發起「雲蹦迪」活動。但留給市場的問題是,雲K歌、雲蹦迪是可持續的線上生意嗎?
  • 第23屆BMF圓滿落幕6位00年同齡人與CPO共慶20歲生日
    線上線下聯動超過240小時的精彩內容,20場精彩音樂會百餘位藝術名家相聚的盛況與觀眾正式告別從10月10日起,北京國際音樂節就在作曲家鄒野新作《獻給2020》中拉開了序幕。本屆音樂節打通線上、線下,結合北京國際音樂節新推出的BMF俱樂部APP,在線上推出11天,超過240小時的精彩內容,涵蓋經典錄音、專題節目、音樂紀錄片等多種門類,為全世界範圍內藝術家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相聚創造條件。
  • 扎堆不重樣 20多場音樂節搶灘國慶檔
    來源:今晚報 搖滾老炮兒忙趕場 多概念扎堆不重樣 20多場音樂節搶灘國慶檔今晚報記者 高爽2020國慶檔,音樂節開啟後疫情時代的「報復性」爆發,超過20場音樂節將在全國各地拉開帷幕。鮮少在音樂節上亮相的音樂詩人李健將亮相10月3日的南京咪豆音樂節,帶來多首新老歌曲。因為熱播網綜《樂隊的夏天》而走紅的搖滾樂團也將在國慶檔忙著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