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場音樂節會戰「十一」,報復性復工能喜迎報復性狂歡嗎?

2020-12-23 1905電影網

作者|毛麗娜

編輯|李春暉

 

線下演出恢復撞上十一長假,在家裡憋了大半年的群眾迫切需要一場狂歡。主辦方們顯然也善體人意,各大音樂節紛紛開票,天津麥田音樂節、北京草莓音樂節、南京咪豆音樂節……粗略一算,「十一」8天有20多場音樂節。

 

不少網友戲稱,接下來一個月要化身空中飛人,儘量每場音樂節都不落下。與此同時,時尚博主、網絡紅人們也搭上了這波音樂節熱,開始手把手傳授音樂節穿搭秘辛,化什麼妝穿什麼鞋,奉上保姆級教程。

 

音樂節扎堆上馬,報復性營業的背後,是疫情帶來的空白期太長,還是音樂綜藝的助推力夠大?這音樂廟會,你趕是不趕?

 

看了這麼多雲Live,還沒夠?

 

在大廠做運營的娟娟,最近手機備忘錄多了一項「搶票提醒」。從8月底開始,她便穿梭於各個城市的音樂節度過周末。作為音樂節資深愛好者,娟娟形容自己最近像「老鼠掉米缸」,哪場演出都不捨得錯過。

 

提到今年音樂節與往年最大的變化,娟娟稱明顯感覺票比以前難搶了。尤其是有熱門樂隊的場次,很考驗個人手速,「放在三年前根本不可能發生」。

 

票難搶,一方面是因為樂隊對外曝光的窗口越來越多,即使不上綜藝,也能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推廣自己。

 

另一方面,疫情仍在海外蔓延,人們對於遠途旅行或出國旅遊持觀望狀態。音樂節舉辦的地點多為城市近郊,三五家人好友驅車前往音樂節燥一天,也算是不負國慶假期。

 

雖然沒有線下音樂節的日子裡,娟娟也看了許多場雲Live,但她覺得線下音樂節仍有不可替代的魅力。比如「跳水」,就是雲Live體驗不到的線下專屬。

HiFive首席策略官張昭軼老師也告訴硬糖君,業內已經達成共識,線上Live不僅不會對線下造成影響,反而有引流作用。「看線上演出覺得好的觀眾,會對線下的體驗更好奇。」

 

音樂節不只是音樂,而是個綜合社交場。娟娟說,對音樂節不了解的人往往看到演出陣容上的樂隊名單,就會因為「小眾」而產生勸退心理,其實音樂節的重點是「音樂」,也是「氛圍」。

 

場館內的演唱會觀眾不允許帶飲料食物相機等,有些嚴格的主辦方甚至還有著裝規定,衣著過於奇特可能會喪失入場資格。但音樂節不一樣,這裡既有戶外演唱會的感覺,又可以喝酒、擼串、交友。

 

音樂節最大的魅力除了樂隊,還有身邊的人。」娟娟每次去音樂節都是孤身一人,但返程的時候手機裡一定會多幾個新的微信聯繫人。大家多是因喜歡某個樂隊而打開話題,繼而越聊越投機成了朋友。

 

包括音樂節上的樂手們,也與觀眾的距離更近。尤其是一些尚未成名的樂隊,演出結束後往往會在場地附近被捕捉。娟娟稱聊得投機的話,與樂手交朋友也不是多困難的事,「拿著單反去的話,甚至好多樂隊會主動加微信,方便傳照片。」

 

這些在其他演出形式中無法想像的福利,也是驅使著如娟娟一樣的年輕人頻繁在多個音樂節中轉場的原因。

 

音樂節扎堆上馬,但在從事音樂營銷的天寧看來,這還遠遠沒算達到頂點。「只是因為線下演出解禁,所以大批應該在4、5月份舉辦的音樂節挪換到了現在。樂隊們大半年沒演出,也盼著趕緊動起來賺點錢。」

 

天寧稱,因國外疫情原因,不少海外音樂人因隔離政策等原因還無法抵達中國演出,「我們公司這邊就壓著十來個國外樂隊的合同沒法執行。」天寧認為,當海外疫情趨於穩定,相關入境政策放鬆或恢復常態後,音樂節市場才會迎來真正的井噴。

 

聯姻文旅項目,你出錢來我出人

 

雖說音樂節紛紛開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但也有不少質疑聲夾雜其間。「主辦方是不是窮瘋了?怎麼一年票比一年貴?」、「盲鳥敢賣4天1000,當我們人傻錢多嗎?」類似言論不在少數。

 

從歷年音樂節票價對比也不難發現,草莓、麥田等音樂節的票價從幾年前開始一直呈現緩步上漲趨勢,2017年三日700的套票,到了2020年已經攀上四位數。另外,過去音樂節總會有大量價廉的學生票,如今學生票隨著整體票價上漲數量逐漸減少。

 

在業內人士張老師看來,票價上漲說明國內音樂節正在向國際靠攏,而且以目前音樂節的演出陣容、配套設施來看,現在的票價並不算貴。「起碼比明星演唱會便宜,而且音樂節上能做的事情不止是聽歌。」不過張老師也承認,學生票的數量確實越來越少。

 

早年音樂節作為新物種,為吸引觀眾往往採取低價策略,導致大家心理價位還停留在音樂節門票兩位數的「黃金時代」。硬糖君還記得2013年的天津東疆灣沙灘音樂節,現場買票只需50塊錢,演出過半後乾脆免費,不少遛彎的大爺大媽加入觀眾行列。

 

如今年輕群體已經養成了去音樂節的習慣,而且對演出陣容、場地音響、配套設施等提出更高要求,成本一路上漲,繼續賠本賺吆喝顯然不現實。

 

另外疫情原因,今年的音樂節單日人數流量也有限制,去年可容納一萬人的場地,今年只允許幾千人購票入場,這也是漲價的原因之一。

國慶音樂節演出一覽

時間

城市

名稱

演出陣容

10.1

山東

東營

2020草莓音樂派對東營

痛仰樂隊、後海大鯊魚、五條人、滿舒克、九連真人、旅行團樂隊、Tizzy T

10.1

烏蘭察布

BGM聯盟國際音樂節

齊秦、趙雷、面孔樂隊

10.1

江蘇

無錫

2020遇見美好生活節

二手玫瑰、薩滿樂隊、陳鴻宇、九寶

10.2

江蘇

蘇州

蘇州樂園森林國際電音節

張靚穎、李斯丹妮

10.2

四川

成都

2020成都草莓音樂節

新褲子、萬能青年旅店、達達樂隊、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後海大鯊魚、Joyside、曾軼可

10.2

山東

青島

2020青島鳳凰音樂節

李宇春、吳亦凡、李榮浩、汪蘇瀧,乃萬、陳粒、王嘯坤、GAI、花粥、刺蝟、黑豹、許嵩

10.3

江蘇

東臺

2020黃海森林音樂節

許巍、吉克雋逸、毛不易、盤尼西林、九連真人

10.3

青海

龍羊峽

2020龍羊峽爐火音樂節

黑撒樂隊、窒息樂隊

10.3

上海

國潮音樂嘉年華

樸樹、張雲雷、許嵩

10.3

河北

正定

古城正定·2020第六屆星光音樂節

二手玫瑰、薩滿樂隊、隔壁老樊、五條人、夏日入侵企畫

10.3

江蘇

南京

2020第八屆咪豆音樂節

新褲子、痛仰樂隊、Joyside、二手玫瑰、刺蝟樂隊、閃星樂隊、廚子和戲子、李健、五條人

10.4

河南

安陽

安陽航空電競音樂嘉年華

趙雷、隔壁老樊、爽子

10.5

山東

濰坊

青檸艋音樂節濰坊站

謝天笑、萬能青年旅店

10.5

四川

成都

2020成都仙人掌音樂節

鄭鈞、樸樹、刺蝟樂隊、九連真人、島嶼心情、九寶、橘子海、乃萬、霓虹花園

10.6

海南

海口

Forever Young海口音樂節

薛之謙,楊坤,郝雲,謝春花,HAYA

10.6

江蘇

南京

2020銀城·森林音樂狂歡節 大型戶外音樂節

樸樹、趙雷、馬賽克、福祿壽FloruitShow、丁當、隔壁老樊、太一、柳爽、瘋醫樂隊

10.7

北京

2020北京草莓音樂節

新褲子、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Tizzy T、萬妮達、達達樂隊、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後海大鯊魚

10.7

黑龍江哈爾濱

2020哈爾濱草莓音樂節

趙雷、Tizzy T、滿舒克、五條人、馬賽克、焦邁奇、達聞西

來自大麥情報局

雖然票價上漲,但除了如草莓、迷笛等頭部音樂節能夠實現盈利以外,小型音樂節尚不能靠門票收入達到收支平衡。因此,在今年官宣的音樂節陣容不難發現,地方政府及文旅地產項目與音樂節的聯繫越發緊密。

 

這種聯姻模式在非一線城市更加明顯。草莓音樂節遼寧站選在阜新百年國際賽道城舉辦,這處景區主打「礦山生態修復項目」,攀巖、蹦床等網紅娛樂裝置一應俱全(目前因特殊原因,該站次演出暫被擱置);

 

海南站則是作為第二十一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的音樂板塊出現,背後合作方是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長沙站作為「夏季有禮·秋天有韻」的消費季子活動,長沙市政府在音樂節項目上助力不少。

還有河北人造網紅社區阿那亞,7月官宣日落音樂節項目,每周有1-3組音樂人在阿那亞進行演出,其中不乏面孔、carsick cars等成軍多年的老牌樂隊。靠著音樂節的推動作用,阿那亞的周末變熱鬧的同時,售樓處的諮詢人數也跟著上漲。

 

張老師表示,像是一些三四線城市平時人流密度較少,音樂節與當地文旅項目結合,音樂節負責拉動人氣,當地文旅項目提供場地及資金,雙方通過合作能夠達到共贏。

 

流量現身,音樂節變味了嗎

 

北京草莓音樂節的演出名單釋出後,「氣運聯盟」樂隊的出現引發不少關注。這支9月12日剛從《明日之子4》誕生的選秀樂隊,正式成立還不到一個月,就登上了北京草莓舞臺。

 

氣運聯盟定於10月6日演出,那天的門票售罄速度極快,且閒魚上出票的賣家表示,6號的票已經漲到一千多一張,絕對不可能原價出。「流量樂隊」擾亂音樂市場,氣運聯盟一時間成為老樂迷們攻訐的對象。

 

張老師認為,草莓音樂節這幾年在演出陣容上確實對於流量明星持更包容態度。「摩登天空也是需要流量的,但我認為這不會成為常態。」音樂節演出和演唱會存在區別,氣運聯盟在成軍後需要舞臺曝光,草莓北京則需要流量攬客,但未來二者不太可能形成長期合作關係。

 

娟娟也告訴硬糖君,一些小型音樂節從採取1個流量明星+幾隻小眾樂隊的方式,流量明星負責引流,小眾樂隊面向樂迷。「不用擔心粉絲破壞氣氛,多數粉絲看完自家愛豆會立刻走人」。

 

除了流量型樂隊的出現以外,今年的音樂節「樂夏派」幾乎佔據半壁江山,且演出順序基本被安排在倒一、倒二的位置。2019年4月1日剛宣布重組的北京樂隊Joyside在馬不停蹄參加各類音樂節的同時,還開啟了全國巡演計劃,這份精力真是不輸年輕人。

 

曾有演出經紀人表示,目前市場上的樂隊可以分為兩種:參加過樂夏的、沒參加過樂夏的,具體區別體現在演出費的多寡上。如《樂夏》這類綜藝,真的讓樂隊們過上好日子了嗎?

 

張老師認為,《樂隊的夏天》對於樂隊確實有助推作用,比如今年許多樂隊的名字早已經通過綜藝而非現場被觀眾知曉,但助推作用沒有想像中那麼大。《樂夏》的本質仍舊是綜藝,是將樂手們某一特質放大,形成綜藝效果的節目。

 

於是觀眾會簡單地記住:新褲子的彭磊愛說壞話、刺蝟的子健不愛洗澡、五條人的仁科阿茂是喜劇人、木馬的謝強眼線迷人。當然因為是綜藝,所以要保證節目效果,幾乎所有樂隊在節目上的演出都經過修音,完美得近乎無懈可擊。觀眾在現場看過樂隊的表演,濾鏡可能就會跟著褪色。

 

「比如刺蝟,觀眾到現場就會說怎麼和節目上不一樣,唱歌跑調吉他音也不準。」張老師表示,綜藝會為樂隊短時間帶來大量關注,最終觀眾還是會趨於理智看待樂隊,靠綜藝效果及人設不足以支撐樂隊長久走下去。

 

娟娟對這一點也表示贊同,她說幾支沒能在《樂夏》走到最後的樂隊,其實現場的反響都很,「音樂本身、樂隊氣氛帶動能力、樂手個人魅力,這些綜合因素混雜在一起構成了我們喜歡某支樂隊的理由,綜藝只是一個側面。」

 

疫情算是一場共同渡劫,硬糖君現在看行業都滿懷慈愛不復挑剔,音樂節扎堆上馬對行業對樂迷都是好事。唯一的悲報是,手速不夠的硬糖君又完美錯過了心愛樂隊的演出,一張票都沒搶到。

閱讀往期熱文

娛樂硬糖 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貓眼電影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Wi-Fi萬能鑰匙 | 微博 |觸電新聞

虎嗅   | 鈦媒體 |  知乎 | 界面 | 趣頭條

  21 CN 看薦 | U C頭條 |  搜狐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超20場音樂節會戰「十一」,報復性復工能喜迎報復性狂歡嗎?
    作者|毛麗娜編輯|李春暉線下演出恢復撞上十一長假,在家裡憋了大半年的群眾迫切需要一場狂歡。主辦方們顯然也善體人意,各大音樂節紛紛開票,天津麥田音樂節、北京草莓音樂節、南京咪豆音樂節……粗略一算,「十一」8天有20多場音樂節。
  • 報復性健身前,先停下報復性飲食
    作者/晟傑審核/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開啟一場報復性健身,被認為是居家養膘後的絕佳解藥。但是,在大口炸雞、大碗可樂面前,報復性健身幾乎無用。全民報復性飲食已開啟。重慶火鍋單量比疫情前增長3倍,「牛油辣味」的選項擊敗了火鍋中的午餐肉,成了最熱門菜品。
  • 扎堆不重樣 20多場音樂節搶灘國慶檔
    來源:今晚報 搖滾老炮兒忙趕場 多概念扎堆不重樣 20多場音樂節搶灘國慶檔今晚報記者 高爽2020國慶檔,音樂節開啟後疫情時代的「報復性」爆發,超過20場音樂節將在全國各地拉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搖滾老炮兒回歸戶外音樂節現場外,國慶檔音樂節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清一色都是國內音樂人/樂隊陣容。在國慶期間,鄭鈞、樸樹將分別輾轉三地,連續奔赴三檔音樂節為歌迷帶來搖滾盛宴。民謠音樂人老狼也將加盟10月5日到6日的阿那亞音樂節,唱出白衣飄飄年代的青春歌曲。
  • 20億!券商喊出這部大片「目標價」,A股電影板塊有望迎來「報復性消費」
    有機構人士指出,若今年國慶檔前未有大體量電影參與競爭,且《八佰》獲得較長的上映時間的話,其票房有望超過20億元。有券商認為,後續影視板塊有望迎來遲到的「報復性消費」。A股方面,建議重點關注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芒果超媒、中國電影、萬達電影和橫店影視。
  •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 「報復性消費」誰報復誰?
    人流的恢復不完全等於消費的促進,各行各業經歷疫情重創後的復工,難掩疲態,並不是所有行業都能喜迎「報復性消費」,打折優惠促銷在消費市場比比皆是,千元的民宿打3折、影院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殊不知,這樣的「報復性消費」到底是誰報復了誰?
  • 報復性消費來了
    Wind數據統計顯示,影院復工至今,全國電影票房市場已超37億元,其中已有至少6部電影票房過億。市場判斷,隨著多部熱門影片聚集國慶檔,電影市場有望迎來「報復性消費」。Wind數據統計顯示,7月19日至9月2日,全國累計票房市場達37.20億元,其中8月票房市場達33.65億元。
  • 報復性「結婚」來了!婚宴市場會否迎來大爆發?
    單從餐飲消費來看,雖然客流量較之前數月有所增加,但與往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期待了三個月的報復性消費並未到來。調研多個酒類渠道後,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發現,有一渠道正蓄力待發。報復性消費真的不會來了嗎?
  • 「夜讀」疫情結束後:你們報復性消費吧,我要報復性存錢了
    不管你想做什麼,不少商家和媒體已經開始合力鼓吹「報復性消費」了。然而,這場疫情恰恰提醒我們:要報復性存錢,而非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消費指的是,人們的消費需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壓抑後,會有一段大的釋放和反彈。如果你很有錢,當然可以報復性消費。不過我的觀點剛好相反,對大多數人來說:你要報復性存錢,而非報復性消費。
  • 奶茶火鍋店排隊,多地推出「消費券」,「報復性消費」真來了?
    對此不少人之前表示,疫情結束之後可能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討論這一情況會不會到來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報復性消費」。有業內人士表示,「報復性消費」指的是疫情過後原本就存在的消費需求,頻次變得更加密集。人們可能只是為了花錢而買,原本消費購買的需求並不大,或者購買一些對生活沒有太大作用的產品。
  • 深夜12點,一個媽媽實施了「報復性懲罰」,發帖求助:我是混蛋嗎
    ——鹿媽 作者 | 女兒派·滷蛋媽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帳號)深夜,一個媽媽發帖求助:我是混蛋嗎?事情是這樣的。因為兒子熬夜玩遊戲早上賴床不起,媽媽一怒之下,刪除孩子玩了一年的遊戲,並取消了下個月玩電腦的權利。
  • 近5萬家企業倒下後,旅遊業的報復性消費來了嗎?
    報復性旅遊真的來了嗎?01星星之火王亮最近參加了一個10人聚餐,他發現,大家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十一打算去哪裡玩」,表現出了強烈的休閒度假願望。在查過一些民宿的預定情況後,王亮有些著急,「不是疫情嗎,旅遊的人怎麼還那麼多?」事實上,不光「一房難求」,「一票難求」的現象也正在發生。
  • 一次下單77杯奶茶、一口氣吃2斤肉串……報復性消費來了?
    有分析指出,這是報復性消費來了。無獨有偶,銀泰給中新網提供的最新數據也顯示,「三八女神節」有顧客一口氣買了50支口紅,更有顧客在MAC專櫃預訂了128支口紅給家裡的「女神」驚喜,當天還有顧客單筆消費最高接近4萬元。
  • 報復性熬夜,到底報復了誰?
    他們甚至還創造出了一個新詞——「報復性熬夜」。 所謂「報復性熬夜」,是指白天過得不好或者過得不滿足,晚上就不想睡覺,試圖通過熬夜找到補償。 即使知道熬夜的壞處,但是他們依然樂此不疲地熬著夜。那麼報復性熬夜報復的到底是什麼呢?
  • 報復性健身的風險
    而「報復性健身」的鬥志已經升起。至少從威爾仕、一兆韋德、等復工健身房的飽和客流量來看,露肉季節來臨,加速健身進度是更多人的選擇。 但是,居家宅生活兩個月,絕大多數健身愛好者出現了不同程度停止訓練(detraining)徵狀。
  • 佟麗婭牽手小鮮肉:婚內報復性出軌,拿別人的錯誤自尋死路
    很多網友在「狂歡」:終於她用實際行動報復了渣男!而輿論對於女性的過分苛責以及傳統觀念的壓迫下,報復性出軌的佟麗婭受傷會更多,想想之前跟小鮮肉「玩兒嗨」的白百合,從票房保障一路跌到很難看到她的身影。所以,報復性出軌,就是一把插進自己胸口的尖刀,不僅沒有威懾和傷害到別人,反而至自身於死地。
  • 報復性消費?不存在的,我只想在拼多多上報復性省錢
    最近,"報復性省錢"火了。據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共增加8.07萬億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季度的91天裡,平均每天超過700億存款湧向銀行!之前預期的疫情結束會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但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把錢包捂得更緊了,變成了"報復性儲蓄"。根源在於,這次的疫情,阻擋了人們花錢,更阻擋了人們的收入——很多人的工作和工資都受到了影響。
  • 餐飲老闆獨白:疫情後沒有報復性增長 只有小紅利
    「疫情結束後,餐飲會迎來報復性的增長,生意會比以前更好!我們要咬緊牙關撐過去,只要撐到疫情結束,就能翻身!」正是因為抱著這個信念,即使每天都在虧錢,很多餐飲老闆依舊堅持苦苦支撐到了現在。餐飲全面復工在即,可事實真的有這麼樂觀嗎?疫情結束後,餐飲真的會迎來報復性增長嗎?
  • 「報復性存錢」來了?
    以至於網友們發明了「報復性存錢」的說法。到底發生了什麼?這麼多錢哪裡來的?我們該怎麼辦?天量新增存款哪來的?信貸增長是重要資金來源要想知道居民存款從哪來,就不能不先看看企業存款。「報復性存款」能帶來消費嗎?報復性消費短期夠嗆看來,老百姓手裡的積蓄還是挺厚實的。那麼,「報復性存款」會不會轉為「報復性消費」?
  • 海底撈損失超30億元,報復性漲價6%,一碗米飯7元?股價下跌10%!
    幾天前,多地網友反映的海底撈漲價6%,一碗米飯要7元,一份酥肉要花44元,真真有種報復性漲價的趨勢。隨著餐飲業逐步復工,看了各家的價位單不約而同地上調了價位,現在漲價成普遍現象了嗎?幾天前,不少網友反映海底撈報復性漲價6%,這個漲價的力度有多大?一位北京的食客放出了海底撈菜單。一碗米飯7塊錢,一盤小酥肉44塊錢、半份土豆片13元,清點後一算,一片1.5元,更別提其他海鮮類及新鮮肉類的價格。曾經人均100吃飽的海底撈,現在人均消費220多了。
  • 五一想報復性消費,結果被消費報復
    大家晚上好呀,剛好回到家9點33分,記錄一下這兩天在憋瘋在家的我們,想著報復性消費,結果被消費報復。「五一」當天,鄰居朋友們都窩在家裡像個懶洋洋寶寶等待著被安排,可那天的朋友圈的活久見的深紅狀況,大家都不願意離家門口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