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是我們推出的全新欄目,以專業主義和用戶本位為出發點,面向頭部健身教練和愛好者,輸出原創健身內容。
精練學院包含:訓練科普、在線課程、健身科學和創新課程等。
作者/鄭帥 晟傑
審核/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健身場所復工,健身愛好者迎來疫情爆發後的首次訓練。
而「報復性健身」的鬥志已經升起。至少從威爾仕、一兆韋德、等復工健身房的飽和客流量來看,露肉季節來臨,加速健身進度是更多人的選擇。
但是,居家宅生活兩個月,絕大多數健身愛好者出現了不同程度停止訓練(detraining)徵狀。即移除訓練刺激導致的心肺耐力、肌耐力、肌力下降,肌肉萎縮,脂肪含量增高等。
短期停訓不會對機能造成過多影響,但停訓後兩月,報復性健身有風險。
首先,較容易被忽略的是,突擊運動後的心血管致病風險。美國運動醫學會曾做統計,在確定死亡原因的136例運動相關的死者中,有100例死於心血管疾病。
而兩個月不參與運動,即被視久坐不動者,與遺傳史、吸菸、高血壓、高血脂、血糖失衡、肥胖和高年齡並列為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因子。
其次,在停訓數周后,訓練者往往伴有有較高程度的自驅力,而橫肌紋溶解等運動損傷概率,將相應升高。
換句話說,這種低體能儲備,和較高心理預期相互錯配,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因。
《嚴肅的力量訓練》和《周期化運動訓練》作者都鐸·龐帕曾表示,有較高體能水平的訓練者,遭遇停止訓練,重啟所要付出的努力,難度甚於從零學起,如果訓練不加以有序安排,則有較大運動風險。
當重啟訓練時,增設適應期則能有效規避風險。或許對普通健身愛好者來說有著很強的借鑑意義。
結束居家宅,
報復性健身有風險
漫長的「增脂,減肌」期過後,即將迎來 「露肉」焦慮季。選擇「報復性健身」首當其衝。
根據澎湃新聞3月16日在上海威爾仕的採訪消息,儘管當天是周一,但該店上午10時開門前便已經有十餘人排隊等候。而在GymSquare對一兆韋德的採訪中獲悉,從下周一開始,團操和泳池會開放,屆時客流預計恢復70%左右。
健身房復工,用戶陸續湧入力量、有氧區,但停訓2個月後也將面對潛在的運動風險。
首先,較容易被忽略的是,心血管致病的風險。美國運動醫學會曾做統計,在確定死亡原因的136例運動相關的死者中,有100例死於心血管疾病。
雖然,運動對冠心病具有防患機制,但已患有潛在冠心病的人群來說,運動則可能加大發病風險。冠心病在發病前可能並無症狀,然而一些可識別的危險因素,與潛在的冠狀動脈疾病互相聯繫。
■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危險分類指導
比如,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危險分類指導,過去兩個月不參與運動,即被視久坐不動者,與遺傳史、吸菸、高血壓、高血脂、血糖失衡、肥胖和高年齡並列為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因子。當風險因子等於或多於兩個時,則為中等危險評級,應當規避代謝當量大於6的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月」的風險評判標準,與疫情期居家宅時長較為吻合。
其次,與更多關注的「肌肉力量」相比,停訓影響更多在於關節穩定度,立刻恢復訓練計劃,有較高拉傷風險。
甚至說,在停訓數周后,訓練者往往伴有有較高程度的自驅力,而橫肌紋溶解等運動損傷概率,將相應升高。
比如,發表於2001年的一篇《對運動員失落心理產生原因及其調節的研究》,運動員往往因比賽中技術動作節奏和靈敏度的自感不良,以及生理過程失去自我控制力等落差現象,產生心理障礙。
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健力、肌肥大訓練愛好者,往往因停訓2月後訓練重量、強度難以再承受,而相應的出現心理失衡,加劇健身過度等風險。
借鑑周期化訓練,
應對宅後體能下降
針對宅後體能下降,相比強調一味退階,借鑑周期化訓練思路,或許是執行恢復性訓練的良方。
周期化訓練是一種有序改變訓練量、強度和動作選擇的訓練計劃,能使健身者在特定時期呈現出最佳運動表現。
舉例來說,賽季結束,為消除身心俱疲的狀態,運動員在新賽季前往往會休假數周,這稱之為過渡期(transition phase)。而移除訓練刺激過久,過渡期末運動員也時常遭遇體能水平下降。
儘管運動員在過渡期也會保持低強度訓練,但體能下降仍然不可避免。
日惹州立大學運動科學系的一篇論文《the detraining effects of complete inactivity》稱,運動員出現停止訓練狀態兩個最常見的原因,首先在於因傷停訓,其次是過渡期過長。
■4-8周的過渡期導致訓練益處喪失
來源:the detraining effects of complete inactivity
而運動員過渡期後的體能下降,與當下更多健身者的狀態坡為相似。因此訓練過程值得借鑑。
在停訓後進行恢復訓練,往往不會進行一貫採取的肌肥大和肌力訓練。而是增設解剖學適應期AA(anatomical adaptation)。
簡單來說,就是更平緩地渡過前期,漸進式地刺激肌群和結締組織,提高神經系統敏感度,使身體和精神逐漸為接續的沉重負荷做好準備。
周期化訓練的5個階段包括:
解剖學適應期,或剛剛開始或長時間缺席後進行的漸進式訓練;
肌肉肥大期,目的是增加肌肉橫截面積;
最大肌力期,目的是增加肌肉張力和密度;
專項肌力轉換期,將增加的肌力轉換為運動專項肌力;
過渡期,目標是開始另一個階段之前進行恢復和再生。
概括來說看,AA是為之後的高負荷訓練提供的「軟啟動」。
■製圖: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AA常用方法是循環訓練,原因是其結構有序,能交替訓練各肌群。提高肌力與肌耐力的同時還可改善心肺耐力。
循環訓練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設置分站訓練,如自重、彈力帶、藥球、啞鈴、槓鈴或是固定器械。訓練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能準備程度選擇初高階和訓練期程,或由開始的高次數(如20次)逐漸向低次數過度(8-10次)。訓練強度以「稍感不適」為宜。
■製圖: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恢復訓練的4項建議:
心理矯正:健身愛好者不應過度期望,通過短期訓練恢復體能水平,過快的進階操作和採用過重的負荷都是恢復期風險代表;
避免爆發力訓練:爆發力練習對訓練者的肌力、骨關節穩定性和神經系統敏感度有較高要求,這與當下佩戴口罩攝氧量受阻、低體能準備等現狀不符;
有氧以中低強度為宜:攝氧量不足,冠心病風險評級調高的情況下,進行高強度運動會增加一定風險。在精練學院Vol.13期中提到,佩戴口罩產生的阻氧效果,並不能改善最大攝氧量、乳酸閾值等有氧耐力指標。此時選擇低強度低衝擊長時間的訓練方式較為有益;
集體健身項目執行退階:如CrossFit、線下團課、動感單車等對心肺耐力要求高的運動項目,教練應針對目前攝氧受阻,較低體能儲備的現狀,在課程編排上做出退階調整,使課程能兼顧有效和安全性。■ GYMSQUARE
精練
GymSquare
與精益練習者,建設自由健身廣場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的精品健身內容平臺,
回復「開場」
加入GymSquare種子用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