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健身的風險

2020-12-20 騰訊網

「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是我們推出的全新欄目,以專業主義和用戶本位為出發點,面向頭部健身教練和愛好者,輸出原創健身內容。

精練學院包含:訓練科普、在線課程、健身科學和創新課程等。

作者/鄭帥 晟傑

審核/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健身場所復工,健身愛好者迎來疫情爆發後的首次訓練。

而「報復性健身」的鬥志已經升起。至少從威爾仕、一兆韋德、等復工健身房的飽和客流量來看,露肉季節來臨,加速健身進度是更多人的選擇。

但是,居家宅生活兩個月,絕大多數健身愛好者出現了不同程度停止訓練(detraining)徵狀。即移除訓練刺激導致的心肺耐力、肌耐力、肌力下降,肌肉萎縮,脂肪含量增高等。

短期停訓不會對機能造成過多影響,但停訓後兩月,報復性健身有風險。

首先,較容易被忽略的是,突擊運動後的心血管致病風險。美國運動醫學會曾做統計,在確定死亡原因的136例運動相關的死者中,有100例死於心血管疾病。

而兩個月不參與運動,即被視久坐不動者,與遺傳史、吸菸、高血壓、高血脂、血糖失衡、肥胖和高年齡並列為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因子。

其次,在停訓數周后,訓練者往往伴有有較高程度的自驅力,而橫肌紋溶解等運動損傷概率,將相應升高。

換句話說,這種低體能儲備,和較高心理預期相互錯配,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因。

《嚴肅的力量訓練》和《周期化運動訓練》作者都鐸·龐帕曾表示,有較高體能水平的訓練者,遭遇停止訓練,重啟所要付出的努力,難度甚於從零學起,如果訓練不加以有序安排,則有較大運動風險。

當重啟訓練時,增設適應期則能有效規避風險。或許對普通健身愛好者來說有著很強的借鑑意義。

結束居家宅,

報復性健身有風險

漫長的「增脂,減肌」期過後,即將迎來 「露肉」焦慮季。選擇「報復性健身」首當其衝。

根據澎湃新聞3月16日在上海威爾仕的採訪消息,儘管當天是周一,但該店上午10時開門前便已經有十餘人排隊等候。而在GymSquare對一兆韋德的採訪中獲悉,從下周一開始,團操和泳池會開放,屆時客流預計恢復70%左右。

健身房復工,用戶陸續湧入力量、有氧區,但停訓2個月後也將面對潛在的運動風險。

首先,較容易被忽略的是,心血管致病的風險。美國運動醫學會曾做統計,在確定死亡原因的136例運動相關的死者中,有100例死於心血管疾病。

雖然,運動對冠心病具有防患機制,但已患有潛在冠心病的人群來說,運動則可能加大發病風險。冠心病在發病前可能並無症狀,然而一些可識別的危險因素,與潛在的冠狀動脈疾病互相聯繫。

■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危險分類指導

比如,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危險分類指導,過去兩個月不參與運動,即被視久坐不動者,與遺傳史、吸菸、高血壓、高血脂、血糖失衡、肥胖和高年齡並列為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因子。當風險因子等於或多於兩個時,則為中等危險評級,應當規避代謝當量大於6的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月」的風險評判標準,與疫情期居家宅時長較為吻合。

其次,與更多關注的「肌肉力量」相比,停訓影響更多在於關節穩定度,立刻恢復訓練計劃,有較高拉傷風險。

甚至說,在停訓數周后,訓練者往往伴有有較高程度的自驅力,而橫肌紋溶解等運動損傷概率,將相應升高。

比如,發表於2001年的一篇《對運動員失落心理產生原因及其調節的研究》,運動員往往因比賽中技術動作節奏和靈敏度的自感不良,以及生理過程失去自我控制力等落差現象,產生心理障礙。

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健力、肌肥大訓練愛好者,往往因停訓2月後訓練重量、強度難以再承受,而相應的出現心理失衡,加劇健身過度等風險。

借鑑周期化訓練,

應對宅後體能下降

針對宅後體能下降,相比強調一味退階,借鑑周期化訓練思路,或許是執行恢復性訓練的良方。

周期化訓練是一種有序改變訓練量、強度和動作選擇的訓練計劃,能使健身者在特定時期呈現出最佳運動表現。

舉例來說,賽季結束,為消除身心俱疲的狀態,運動員在新賽季前往往會休假數周,這稱之為過渡期(transition phase)。而移除訓練刺激過久,過渡期末運動員也時常遭遇體能水平下降。

儘管運動員在過渡期也會保持低強度訓練,但體能下降仍然不可避免。

日惹州立大學運動科學系的一篇論文《the detraining effects of complete inactivity》稱,運動員出現停止訓練狀態兩個最常見的原因,首先在於因傷停訓,其次是過渡期過長。

■4-8周的過渡期導致訓練益處喪失

來源:the detraining effects of complete inactivity

而運動員過渡期後的體能下降,與當下更多健身者的狀態坡為相似。因此訓練過程值得借鑑。

在停訓後進行恢復訓練,往往不會進行一貫採取的肌肥大和肌力訓練。而是增設解剖學適應期AA(anatomical adaptation)。

簡單來說,就是更平緩地渡過前期,漸進式地刺激肌群和結締組織,提高神經系統敏感度,使身體和精神逐漸為接續的沉重負荷做好準備。

周期化訓練的5個階段包括:

解剖學適應期,或剛剛開始或長時間缺席後進行的漸進式訓練;

肌肉肥大期,目的是增加肌肉橫截面積;

最大肌力期,目的是增加肌肉張力和密度;

專項肌力轉換期,將增加的肌力轉換為運動專項肌力;

過渡期,目標是開始另一個階段之前進行恢復和再生。

概括來說看,AA是為之後的高負荷訓練提供的「軟啟動」。

■製圖: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AA常用方法是循環訓練,原因是其結構有序,能交替訓練各肌群。提高肌力與肌耐力的同時還可改善心肺耐力。

循環訓練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設置分站訓練,如自重、彈力帶、藥球、啞鈴、槓鈴或是固定器械。訓練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能準備程度選擇初高階和訓練期程,或由開始的高次數(如20次)逐漸向低次數過度(8-10次)。訓練強度以「稍感不適」為宜。

■製圖: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恢復訓練的4項建議:

心理矯正健身愛好者不應過度期望,通過短期訓練恢復體能水平,過快的進階操作和採用過重的負荷都是恢復期風險代表;

避免爆發力訓練:爆發力練習對訓練者的肌力、骨關節穩定性和神經系統敏感度有較高要求,這與當下佩戴口罩攝氧量受阻、低體能準備等現狀不符;

有氧以中低強度為宜攝氧量不足,冠心病風險評級調高的情況下,進行高強度運動會增加一定風險。在精練學院Vol.13期中提到,佩戴口罩產生的阻氧效果,並不能改善最大攝氧量、乳酸閾值等有氧耐力指標。此時選擇低強度低衝擊長時間的訓練方式較為有益;

集體健身項目執行退階:如CrossFit、線下團課、動感單車等對心肺耐力要求高的運動項目,教練應針對目前攝氧受阻,較低體能儲備的現狀,在課程編排上做出退階調整,使課程能兼顧有效和安全性。■ GYMSQUARE

精練

GymSquare

與精益練習者,建設自由健身廣場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的精品健身內容平臺,

回復「開場」

加入GymSquare種子用戶群。

相關焦點

  • 報復性健身前,先停下報復性飲食
    「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是我們推出的全新欄目,以專業主義和用戶本位為出發點,面向頭部健身教練和愛好者,輸出原創健身內容。作者/晟傑審核/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開啟一場報復性健身,被認為是居家養膘後的絕佳解藥。但是,在大口炸雞、大碗可樂面前,報復性健身幾乎無用。
  • 一次下單77杯奶茶、一口氣吃2斤肉串……報復性消費來了?
    不過,現在大肆吃喝玩樂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尤其是涉及到吃的。有網友稱,實在忍不住,叫了火鍋外賣,吃完後發現小卡片顯示操作員體溫38.5度,但願是寫錯了。據了解,目前不少外賣都會標註飯菜操作員當日體溫。不少外賣標註飯菜操作員當日體溫。
  • 報復性存款和消費,都不存在:25張圖表揭秘當代青年金錢觀
    比如在我說起當代青年的理財習慣的時候,很多年輕人自己都會覺得:「我們這一代人存不住錢,總月光,還超前消費超前享受,有理財記帳習慣的不多,抗風險能力不行。」但是如果我問他們自己存不存錢,月不月光,有沒有負債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存,不月光,沒負債。
  • 「夜讀」疫情結束後:你們報復性消費吧,我要報復性存錢了
    不管你想做什麼,不少商家和媒體已經開始合力鼓吹「報復性消費」了。然而,這場疫情恰恰提醒我們:要報復性存錢,而非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消費指的是,人們的消費需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壓抑後,會有一段大的釋放和反彈。如果你很有錢,當然可以報復性消費。不過我的觀點剛好相反,對大多數人來說:你要報復性存錢,而非報復性消費。
  • 報復性熬夜,到底報復了誰?
    他們甚至還創造出了一個新詞——「報復性熬夜」。 所謂「報復性熬夜」,是指白天過得不好或者過得不滿足,晚上就不想睡覺,試圖通過熬夜找到補償。 即使知道熬夜的壞處,但是他們依然樂此不疲地熬著夜。那麼報復性熬夜報復的到底是什麼呢?
  • 報復性熬夜到底報復了誰?專家揭示其背後的心理問題
    因為工作學業未完成,不得已被迫熬夜是情有可原,而明知熬夜危害,還依然在夜裡忙碌不停,強行為自己貼上「報復性熬夜」的標籤,這些報復性熬夜的年輕人,到底在報復什麼?在「321世界睡眠日」來臨之際,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廣州某醫院心理師,揭開報復性熬夜背後隱藏的心理問題。為什麼熬夜停不下來?
  • 健身教練入行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健身教練入行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 健身教練入行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健身教練入行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 這幾種健身訓練動作,受傷風險機率較高,日常健身中需要謹慎選擇
    導語:對於健身而言,想要真正的健身成功,想要在合理的時間內看到健身效果,那麼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運動項目的選擇,如果我們所選擇的運動項目是適合自己的,不僅有助於肌肉的增長,有助於肥肉的減少,而且還有助於我們身體健康
  •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 「報復性消費」誰報復誰?
    人流的恢復不完全等於消費的促進,各行各業經歷疫情重創後的復工,難掩疲態,並不是所有行業都能喜迎「報復性消費」,打折優惠促銷在消費市場比比皆是,千元的民宿打3折、影院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殊不知,這樣的「報復性消費」到底是誰報復了誰?
  • 徒手健身並不都是安全的,這幾個動作,可能隱藏著高受傷風險
    導語:很多健身小白對健身當中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他們認為健身房的健身器械在訓練過程當中危險性會更高一些,反而居家的徒手訓練危險性會更低一些。其實如果拿徒手訓練和健身器械訓練相比較的話,反而很多徒手訓練都不是安全的。
  • 31歲轉行做健身教練她,不想當一個「會健身的銷售」
    疫情後,健身行業不被「報復性消費」所眷戀「目前全國門店復工率為40%,且都集中在成都。同比往年,成都門店的現金流損失大概有87.5萬左右,耗課收入損失大概有62.5萬左右。全國門店每月硬支出為80萬,其中成都佔14萬,雖然部分房東有減少租金或同意延期支付,但巨額的損失,仍讓人感到頭疼。」Hey Hero創始人郭堯告訴界面四川,「後期還有很多可預見性損失。」
  • 後疫情時代的麥當勞啟示錄:等待報復性消費,不如提供真心優惠
    來源:藍鯨財經2003年,SARS爆發後不久,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公司在它2005年的財報中,把「發生大流行病的可能」排在風險因素的第一位。它甚至超過了經濟疲軟、消費者喜好的變化亦或是成本的上漲。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簡稱「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時,餐飲行業再一次經歷了這樣的不可抗風險。
  • LV領軍的奢侈品牌已開始「報復性漲價」
    在LVMH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中國」一詞則被提及了18次,命運與奢侈品主陣地中國牢牢捆綁在一起的LV決意開展一場「報復性漲價」。行業困境倒逼奢侈品牌集體「漲價潮」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貨真價實奢侈品巨頭LVMH的老闆,全球首富,疫情之後,他又多了一個標籤「全球虧損最多的人」
  • 夜讀丨陽柳:疫情過後,讓我們「報復性」熱愛生活
    夜讀丨陽柳:疫情過後,讓我們「報復性」熱愛生活 陽柳 2020-03-09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一碗米飯7元……餐飲行業迎來「報復性漲價」?|選美皇后「重操...
    【國內】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餐飲行業迎來「報復性漲價」?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7日消息,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近日,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品牌悄悄漲價的消息受到業內關注,更有網友評論稱「這哪是報復性消費,分明是報復性漲價」。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受疫情影響,國內餐飲消費尚未能完全放開,為緩解自身壓力,預計會有更多企業參與漲價。
  • 車市持續緩行,「報復性消費」是必然還是意淫?
    如此一來,傳說中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究竟是必然結果還是單純的意淫呢?國內雖然復產,全球開始停工為了儘可能減輕損失,有報導稱,疫情初期馬自達在國內的供應商將生產任務臨時轉移至墨西哥。然而在全球疫情爆發後,馬自達位於日本、墨西哥和泰國的工廠也相繼宣布停工。
  • 餐飲老闆獨白:疫情後沒有報復性增長 只有小紅利
    「疫情結束後,餐飲會迎來報復性的增長,生意會比以前更好!我們要咬緊牙關撐過去,只要撐到疫情結束,就能翻身!」正是因為抱著這個信念,即使每天都在虧錢,很多餐飲老闆依舊堅持苦苦支撐到了現在。餐飲全面復工在即,可事實真的有這麼樂觀嗎?疫情結束後,餐飲真的會迎來報復性增長嗎?
  • 健身訓練時,這3個動作風險大,最好不要出現在你的菜單中!
    其實有一些動作對於人體來說,是伴隨著風險跟損傷的。健身的時候,我們應該以安全為主,摒棄一些風險高的訓練動作,而不是所有動作都照單全收。你要有所捨棄,才能提高健身效果。尤其是新手,一旦沒有做好措施,很容易發生健身事故,導致健身變傷身,得不償失。健身動作千千萬,安全謹慎為首要!
  • 「報復性存錢」來了?
    以至於網友們發明了「報復性存錢」的說法。到底發生了什麼?這麼多錢哪裡來的?我們該怎麼辦?天量新增存款哪來的?信貸增長是重要資金來源要想知道居民存款從哪來,就不能不先看看企業存款。「報復性存款」能帶來消費嗎?報復性消費短期夠嗆看來,老百姓手裡的積蓄還是挺厚實的。那麼,「報復性存款」會不會轉為「報復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