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韓王為弱秦派鄭國入秦修渠,解一時之憂得長久禍患

2021-01-20 山芋兒追書影劇

秦王嬴政剛即位,秦軍伐魏斬首三萬,韓王憂心,面對公子韓非提出變法圖強的建議,韓王置之不理,最終想出派人入秦興修水利讓秦國勞民傷財的辦法,以為妙計。

鄭國入秦見李斯,李斯一眼看出韓王包藏禍心,但想到大渠建成秦國再無後顧之憂,李斯答應幫忙。鄭國在宴會上講了自己修渠的想法,呂不韋派人徵詢李冰的意見,得知修渠有利以後呂不韋讓鄭國開始修渠。秦王親自視察修渠進展,並處置了阻礙修渠的封主家臣。

秦國確實在修渠事務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想到渠成將為秦國帶來更多肥沃土地,生產更多糧食,秦國上下一心,韓王自認為給韓國贏得了安寧。等到呂不韋被罷相時,渠已經快要完工,韓王開始坐不住派使者入秦找到鄭國,以他家人性命要挾要他毀渠。鄭國拒絕,鄭國和韓使被抓,秦王以合族治罪的理由包庇鄭國,希望他繼續修渠直至完工。

大渠開通以後,秦王下詔賜名「鄭國渠」,明知對方入秦修渠意圖不軌,得知有利以後讓鄭國修渠,甚至為包庇鄭國不惜得罪宗室,渠成以鄭國之名命名以示褒揚,秦王的胸襟和韓王相比立見高下。

秦王派姚賈入齊禁絕銅鐵入趙,使韓趙魏三國私鑄成風最終導致糧荒,最終韓魏趙流民入秦,秦國一下子新增了80萬新秦人。

有水利有土地,有民眾耕種,秦國滅六國再無後顧之憂,而韓國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滅掉的國家。意圖削弱敵國國力換取短時內的苟且偷生,而不顧修渠以後給對方帶來的長久好處,作為國君韓王如此短見,韓國首先亡國也不稀奇。

相關焦點

  • 韓王派鄭國疲秦弱秦,結果他名垂青史,韓國第一個被秦國所滅
    就拿韓桓惠王來說,他派水利專家鄭國去秦國修渠,不但沒有達成「疲秦弱秦」的初衷,反而讓八百裡秦川成為一片沃野,為秦軍橫掃六國提供了充足的糧草。秦國日益強大,韓王使計疲秦從公元前251年到公元前247年,秦國在四年內連喪三王,但是綜合國力並未減弱。
  • 大秦賦:宗室中人為驅趕外客以死相逼,李斯以退為進讓嬴傒低頭
    本來以為鹹陽城危急之時大家眾志成城,冒死去救公子扶蘇,這下嬴政總算親政了,又有李斯等人在旁輔助,統一六國只是時間的問題。沒想到人性的貪婪和自私,卻在此時暴露無遺。在趕走了呂不韋之後,宗室之人還是不滿意,又將矛頭對準了一直在大秦修渠的鄭國。
  • 《大秦賦》:李斯的囂張,韓王的怯懦,兩個字道出原因
    《大秦賦》是大秦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曲,也是統一天下的收官之作,因此在這部劇裡面,哪怕是秦國經歷了嫪毐叛亂、呂不韋被趕出廟堂等事情,秦國仍然具備著一打六的蠻橫實力! 在最新一集裡面,觀眾們還看到了秦國朝臣們張狂的一面了,比如說陳馳在趙國策反頓弱,李斯在韓王面前的無限囂張!
  • 開篇就是秦趙邯鄲攻城戰 《大秦帝國4》《大秦賦》上映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螢屏前,兩千年前的老秦人面對茫茫戈壁再度唱起《秦風》。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從秦孝公與商鞅變法開始講述,至秦始皇統一中國,整個「大秦帝國」系列圍繞著同一個主題。「你必須知道秦國是怎麼強大的,才能夠知道如何使秦國繼續強大。」電視劇《大秦賦》開篇,尚在邯鄲為質的少年嬴政得到老師的提點,便在心中埋下了一顆理想的種子,而這也是整個作品系列圍繞的題眼。
  • 《大秦賦》裡,呂不韋究竟傳授了嬴政哪些領導力思維?
    作為2020年收官大作,《大秦賦》的口碑「高開低走」,被網友戲稱是「為暴秦洗地」的歷史劇。的確,《大秦賦》的編劇過於放飛自我,許多情節與史實嚴重不符,但若是卸下歷史包袱,以戲說的心態來看,倒也可以邏輯自洽。特別是在呂不韋受命以「仲父」身份攝政領國期間,通過傳授自己的決策管理經驗,教導13歲的秦王嬴政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
  • 從熱播霸屏劇《大秦賦》探尋寶雞歷史文脈
    最近,陝西文化實力霸屏」;「《大秦賦》《裝臺》在央視黃金時段密集熱播,一時陝風勁起」;尤其是《大秦賦》,不僅為觀眾呈現了一部飽滿、生動的史詩劇;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溯源華夏精神。寶雞,是秦文化的發源地,這是眾多研究秦歷史文化的專家學者的共識。
  • 大秦帝國——一部家族企業的奮鬥史
    創業易,守成難,大秦帝國開闢了天下很多壯舉,卻僅僅二世而亡,生命力只有短短的十餘年。可悲乎?可嘆乎?遺憾乎?在二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又該如何從這段歷史中學習什麼呢?本文轉載自晨言星語公眾號,秦網經授權發布。
  • 《大秦賦》50集,嫪毐鬧完宗親鬧,有完沒完?不用宗室有兩個原因
    張魯一、段奕宏、朱珠主演的歷史劇《大秦賦》已經播放到50集,主演之一的段奕宏已經下線,而朱珠飾演的太后趙姬也不會有太多出場機會了。接下來的大秦,是張魯一飾演的嬴政的舞臺了,歷盡艱難親政之後,他要做的就是完成大秦六世先祖一統六國的夙願。
  • 《大秦賦》,你為誰而賦?
    日本電影界的知名導演、和平戰士、獨立製片團體積極活動家山本薩夫先生說過:「我希望電影是傳達真實的眼睛,它批判政治和社會的謬誤,為群眾的幸福而盡力。」目前熱播的歷史劇《大秦賦》顯然並非如此。極度扁平化的人物形象,生硬的表現手法,歪曲史實粗製濫造的情節,與《大秦賦》美術總監霍廷霄」不失於歷史的真實,但又唯美」之言,實在是背道而馳。
  • 大秦帝國4:嬴異人歷史原型,呂不韋視之為奇貨,曾被信陵君擊敗
    12月1日,《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大秦賦》震撼開播。這部製作精良的歷史大劇,開篇便一鳴驚人。其恢宏曠達的沖天氣勢、精雕細琢的人物刻畫以及逼真入微的服飾、化妝、道具,無一不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這在當今天雷滾滾,爛劇橫行的影視劇壇,不啻為一股澄澈的清流,觀劇之時讓人神清氣爽,每一個毛孔無不熨帖至極。
  • 大秦賦:關鍵時刻出賣朋友,即使沒有韓非,秦國也不會放過韓
    經過了六十多集的宮廷鬥爭,觀眾終於盼到了《大秦賦》中嬴政正式開啟滅國大戰,而首滅的目標——「韓」也已出現,這讓大家終於輸了口氣。這回總算對了! 此前的劇情中,編劇一直都在挑戰觀眾認知的一點便是,明明連中學生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滅國順序是韓第一個被滅,為何《大秦賦》花了那麼大篇幅來講述秦趙兩國之間的拉鋸戰?
  • 《大秦賦》李斯讓韓非子喝毒自盡,韓國被滅,李牧被刺趙國將亡
    《大秦賦》播到第70集,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來了秦國滅掉韓國,《大秦賦》也即將迎來大結局,接下來的幾集劇情將非常緊湊精彩,不容錯過。目前,李斯讓韓非子喝毒自盡,隨後韓國滅亡,趙國臨陣換將,李牧被娼後召回邯鄲,中途遇刺險些喪命,趙國即將滅國。
  • 為秦取得滅韓首功的「內史騰」,是《大秦賦》裡韓國降臣寧騰嗎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有一個叫做「寧騰」的人成為了滅韓的關鍵人物。
  • 大秦賦:沒有歷史觀的一部「歷史劇」,毫無根據讚美暴秦
    最近《大秦賦》的熱播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就連平時不看電視的朋友也會在看了一些片段之後,加入討論大軍。一開始,大家只是覺得電視劇場面恢弘,漸漸的發現這部劇有點不對,它所要呈現給我們的不是歷史,而是為秦始皇樹立正面的形象,可是秦始皇自他活著到現在,一直都是「暴虐」的代名詞啊!
  • 我們罵《大秦賦》,究竟是在罵什麼?
    我們下面來列出秦始皇的一生的工作日程,再來想想大秦賦都講了些啥:13歲(前247年)贏政即位,尊呂不韋為相國。14歲 修鄭國渠、任李斯為郎 22歲贏政親政,平定繆毒之亂,趙姬被幽禁。(《裂變》是大秦帝國系列我最喜歡的一部)         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中我記住了張儀連橫抗擊六國的睿智,秦惠文王滅義渠收巴蜀為秦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秦惠文王那句「於後世千秋萬代,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簡直讓人熱血沸騰!
  • 大秦賦李乃文扮演的角色解析 大秦賦李乃文演誰
    大秦賦李乃文扮演的角色解析大型歷史劇《大秦賦》定檔播出了,這部劇講的是秦始皇一生的經歷和統一六國的傳奇故事,劇中多為歷史人物,關係比較複雜。那麼《大秦賦》人物關係圖是怎樣的?《大秦賦》演員表如何?下面小編帶來介紹。至此,嬴政攬政於手,主國於秦。
  • 好戲|《大秦賦》變「大秦負」,到底是誰的鍋?
    而現在,只有6.1分了…… 作為「大秦」系列電視劇的收官之作,《大秦賦》非但沒能畫上一個比較精彩的句號,反而狠狠跌了一跤,可謂遺憾。 好吧,歷史上的大秦帝國二世而亡,至少電視劇撐到第四部才徹底崩壞了不是麼;就,也不容易了……(手動狗頭) 哎,從2009年的《大秦帝國之裂變》,2013年的《大秦帝國之縱橫》,到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再到2020年的《大秦賦》,「大秦」系列足足跨越了11年,確有「奮六世之餘烈」的野心。
  • 大秦賦裡的「潛伏」:秦與六國的諜戰大劇,比正面戰場還精彩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大秦賦23#中國古代史100秦近日來,隨著歷史大劇《大秦賦》的熱播,人們又被帶回了那段群雄割據、爭霸兼併的戰國歲月。一場場高度還原的血戰,一個個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將士,使現代觀眾看得血脈賁張,直呼過癮。
  • 《大秦賦》趙姬嫪毐,是愛情嗎?
    電視劇《大秦賦》劇照在呂不韋做出只救秦異人而放棄趙姬母子的選擇之後,就註定了她必須要承受這一段看不見希望的顛沛流離的落難時光。電視劇《大秦賦》劇照彼時的趙姬還在做著美夢,卻全然不知城牆裡她的夫君嬴異人在為她們母子做最後的爭取,甚至不惜向華陽夫人下跪。
  • 好戲 |《大秦賦》變「大秦負」,到底是誰的鍋?
    」系列電視劇的收官之作,《大秦賦》非但沒能畫上一個比較精彩的句號,反而狠狠跌了一跤,可謂遺憾。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再到2020年的《大秦賦》,「大秦」系列足足跨越了11年,確有「奮六世之餘烈」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