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要說吧,皇帝當中也有清醒的,有的起初人云亦云,有點好奇心,難能可貴的是有的人能保持清醒,比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成語返老還童原指老年人又回到了兒童時代,現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與活力,精力異常旺盛,意思是生命長青,不老不朽,永遠像初生的孩童一樣朝氣蓬勃,充滿生機。其出自《雲笈七籤》:「日服千咽,不足為多,返老還童,漸從此矣。」講的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渴求長生的防老之術。劉安是淮南厲王劉長的長子,後襲父封為淮南王,此人博學多才,精明能幹,興趣廣泛,愛好發明,其組織門客編撰的《淮南子》影響深遠。
搞發明,玩文學,只是小事情,劉安最感興趣的是修仙煉丹,長生久視。劉安忙著修煉能返老還童的靈丹妙藥,一不小心還煉出了豆腐,成了豆腐的發明創造者。有一天,忽然有8個老翁求見,說他們有避免衰老的法術,並願把長生不老之藥獻給淮南王。劉安一聽,大喜過望,急忙開門迎見,但一見那8個老翁,卻不禁啞然失笑。原來8個老翁個個白髮銀須,雖然精神矍鑠,但畢竟是老了呀!哪會有什麼防老之術呢?「你們自己都老成這樣了,我又怎麼會相信你們有防老之法術呢?這分明是騙人的。」說罷,叫人把他們攆走了。
和劉安一樣,其皇侄劉徹對長生不老之術也是相當執著,甚至比劉安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他更放不下自己的榮華富貴。劉徹寵信李少君等術士,求煉不老丹藥,結果身體越吃越糟糕。尤其是從趙國引進的術士江充來到身邊後,更是將漢室攪了個底朝天,江充恃寵而驕,因為與太子劉據有隙,竟然用巫蠱之術栽贓陷害,逼得太子和皇后衛子夫自殺身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巫蠱之案」。一場朝野的巨大風暴,讓漢武帝終於明白:世上非但沒有長生藥,還沒有後悔藥。
還有一位皇帝,年紀輕輕,卻迷戀上了長生術,他就是愚蠢的晉哀帝。晉哀帝21歲承襲大寶,不幹正經事兒,天天跟一幫道士混在一起煉丹藥。效果很明顯,顯效也挺快,4年後,一命嗚呼,死因很簡單:中毒。成了實至名歸的哀帝,實在很悲哀。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16歲就建立北魏帝國,並勵精圖治,他南徵北戰,平疆拓邊,肅正朝綱,留下了不世功業。拓跋珪而立之年卻迷上了丹藥,夢想返老還童,永世不老。於是開始長期服用一種劇毒的寒食散,在藥物的急火攻心下,拓跋珪很快精神失常,「或數日不食,或達旦不寢」。整天猜忌多疑,常因想起昔日的些許不滿,就要誅殺大臣,以至於「死者皆陳屍於天安殿前」,大臣們惶恐度日。隨著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其子清河王拓跋紹瞅準機會發動宮廷政變,將其斬殺帳中。
下面這位痴迷長生仙丹的帝王名氣更大,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因貪服仙丹喪命卻為避諱不錄正史,他就是睿智英武、文治武功甲天下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李世民不但自己吃,還拿來分給立功受獎的臣子吃,謂之「愛卿進藥石之言,故以藥石相報」。給他製造長生丹藥的也是外地來的方士,是一個天竺國的奇人,叫那邏邇娑婆寐。那邏邇娑婆寐當初被唐朝出使印度的使節王玄策抓到後,只說了一句話就引起了王玄策的重視:我有長生不老之術。
王玄策一聽先是一怔,隨即馬上給那邏邇娑婆寐鬆綁,向他討教長生不老之術,並表示可以將其推薦給皇帝,如果皇帝高興了,「苟富貴,勿相忘」。果然,唐太宗一聽匯報就來了神,馬上宣見這名異國方士。面試的時候,那邏邇娑婆寐第一句自我介紹就把唐太宗雷住了:我今年200多歲了!半晌,回過神來的唐太宗感嘆:朕遇見你真是最美麗的意外,啥事兒別幹,專職煉丹!唐太宗對那邏邇娑婆寐「深加禮敬,館之於金飆門內,造延年之藥」。歷時一年,「天竺仙丹」成功出爐,唐太宗終於吃上了減壽的靈藥。
要說吧,皇帝當中也有清醒的,有的起初人云亦云,有點好奇心,難能可貴的是有的人能保持清醒。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是這樣一位少有的迷途知返的君王,正是接受了一代宗師長春真人的直言相勸,才沒有吃什麼能長生不老的丹藥。道士,也有清流。
成吉思汗戎馬一生,積勞成疾,逐漸體會到了啥叫歲月不饒人。正因為如此,在聽到臣下說起山東萊州有一得道高人,已經300多歲,有「保養長生之秘術」的時候,他心動了。儘管當時正在西徵途中,還是派遣使臣帶上自己的詔書火速前往邀請。
這位得道高人就是道教史上極有名的「長春子」丘處機,是當時的全真教領袖。成吉思汗來請他時,丘處機剛過古稀,所謂300多歲不過是世人以訛傳訛,這跟他的道學和聲望有關:不管是大金國君主,還是南宋的皇帝,都多次派人來請他傳授過養生之道。在蒙古使臣的護送下,丘處機帶著18名弟子,一路向西,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歷經1年多,終於見到了成吉思汗。簡單寒暄後,成吉思汗直言相問:「真人遠來,有什麼長生之藥贈給我嗎?」丘處機坦誠相告:「有衛生之道,無長生之藥。」世界上沒有長生藥,但是有些保養身體的法子。成吉思汗果然氣度非凡,不但沒有怪罪,反而對丘處機的坦誠頗為欣賞,他不但向丘處機學習了養生之道,還特意為丘處機賜號「神仙」。
為了表示敬重之心,成吉思汗奉行齋戒,並特意設立道壇,認真聽,仔細記,後被編為《玄風慶會錄》一書。從記錄來看,丘處機所談論的養生之道內容頗為繁複,包括道、精氣神、中和等,但核心思想不外乎「清心寡欲」4個字。這4個字寫來簡單,行之不易,但卻有益身心。
作者供職於河南大學出版社
河南省中醫管理局官微徵稿郵箱:7749930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