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成語故事——返老還童

2021-02-07 河南省中醫管理局

提要:要說吧,皇帝當中也有清醒的,有的起初人云亦云,有點好奇心,難能可貴的是有的人能保持清醒,比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成語返老還童原指老年人又回到了兒童時代,現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與活力,精力異常旺盛,意思是生命長青,不老不朽,永遠像初生的孩童一樣朝氣蓬勃,充滿生機。其出自《雲笈七籤》:「日服千咽,不足為多,返老還童,漸從此矣。」講的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渴求長生的防老之術。劉安是淮南厲王劉長的長子,後襲父封為淮南王,此人博學多才,精明能幹,興趣廣泛,愛好發明,其組織門客編撰的《淮南子》影響深遠。

搞發明,玩文學,只是小事情,劉安最感興趣的是修仙煉丹,長生久視。劉安忙著修煉能返老還童的靈丹妙藥,一不小心還煉出了豆腐,成了豆腐的發明創造者。有一天,忽然有8個老翁求見,說他們有避免衰老的法術,並願把長生不老之藥獻給淮南王。劉安一聽,大喜過望,急忙開門迎見,但一見那8個老翁,卻不禁啞然失笑。原來8個老翁個個白髮銀須,雖然精神矍鑠,但畢竟是老了呀!哪會有什麼防老之術呢?「你們自己都老成這樣了,我又怎麼會相信你們有防老之法術呢?這分明是騙人的。」說罷,叫人把他們攆走了。

和劉安一樣,其皇侄劉徹對長生不老之術也是相當執著,甚至比劉安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他更放不下自己的榮華富貴。劉徹寵信李少君等術士,求煉不老丹藥,結果身體越吃越糟糕。尤其是從趙國引進的術士江充來到身邊後,更是將漢室攪了個底朝天,江充恃寵而驕,因為與太子劉據有隙,竟然用巫蠱之術栽贓陷害,逼得太子和皇后衛子夫自殺身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巫蠱之案」。一場朝野的巨大風暴,讓漢武帝終於明白:世上非但沒有長生藥,還沒有後悔藥。

還有一位皇帝,年紀輕輕,卻迷戀上了長生術,他就是愚蠢的晉哀帝。晉哀帝21歲承襲大寶,不幹正經事兒,天天跟一幫道士混在一起煉丹藥。效果很明顯,顯效也挺快,4年後,一命嗚呼,死因很簡單:中毒。成了實至名歸的哀帝,實在很悲哀。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16歲就建立北魏帝國,並勵精圖治,他南徵北戰,平疆拓邊,肅正朝綱,留下了不世功業。拓跋珪而立之年卻迷上了丹藥,夢想返老還童,永世不老。於是開始長期服用一種劇毒的寒食散,在藥物的急火攻心下,拓跋珪很快精神失常,「或數日不食,或達旦不寢」。整天猜忌多疑,常因想起昔日的些許不滿,就要誅殺大臣,以至於「死者皆陳屍於天安殿前」,大臣們惶恐度日。隨著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其子清河王拓跋紹瞅準機會發動宮廷政變,將其斬殺帳中。

下面這位痴迷長生仙丹的帝王名氣更大,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因貪服仙丹喪命卻為避諱不錄正史,他就是睿智英武、文治武功甲天下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李世民不但自己吃,還拿來分給立功受獎的臣子吃,謂之「愛卿進藥石之言,故以藥石相報」。給他製造長生丹藥的也是外地來的方士,是一個天竺國的奇人,叫那邏邇娑婆寐。那邏邇娑婆寐當初被唐朝出使印度的使節王玄策抓到後,只說了一句話就引起了王玄策的重視:我有長生不老之術。

王玄策一聽先是一怔,隨即馬上給那邏邇娑婆寐鬆綁,向他討教長生不老之術,並表示可以將其推薦給皇帝,如果皇帝高興了,「苟富貴,勿相忘」。果然,唐太宗一聽匯報就來了神,馬上宣見這名異國方士。面試的時候,那邏邇娑婆寐第一句自我介紹就把唐太宗雷住了:我今年200多歲了!半晌,回過神來的唐太宗感嘆:朕遇見你真是最美麗的意外,啥事兒別幹,專職煉丹!唐太宗對那邏邇娑婆寐「深加禮敬,館之於金飆門內,造延年之藥」。歷時一年,「天竺仙丹」成功出爐,唐太宗終於吃上了減壽的靈藥。

要說吧,皇帝當中也有清醒的,有的起初人云亦云,有點好奇心,難能可貴的是有的人能保持清醒。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是這樣一位少有的迷途知返的君王,正是接受了一代宗師長春真人的直言相勸,才沒有吃什麼能長生不老的丹藥。道士,也有清流。

成吉思汗戎馬一生,積勞成疾,逐漸體會到了啥叫歲月不饒人。正因為如此,在聽到臣下說起山東萊州有一得道高人,已經300多歲,有「保養長生之秘術」的時候,他心動了。儘管當時正在西徵途中,還是派遣使臣帶上自己的詔書火速前往邀請。

這位得道高人就是道教史上極有名的「長春子」丘處機,是當時的全真教領袖。成吉思汗來請他時,丘處機剛過古稀,所謂300多歲不過是世人以訛傳訛,這跟他的道學和聲望有關:不管是大金國君主,還是南宋的皇帝,都多次派人來請他傳授過養生之道。在蒙古使臣的護送下,丘處機帶著18名弟子,一路向西,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歷經1年多,終於見到了成吉思汗。簡單寒暄後,成吉思汗直言相問:「真人遠來,有什麼長生之藥贈給我嗎?」丘處機坦誠相告:「有衛生之道,無長生之藥。」世界上沒有長生藥,但是有些保養身體的法子。成吉思汗果然氣度非凡,不但沒有怪罪,反而對丘處機的坦誠頗為欣賞,他不但向丘處機學習了養生之道,還特意為丘處機賜號「神仙」。

為了表示敬重之心,成吉思汗奉行齋戒,並特意設立道壇,認真聽,仔細記,後被編為《玄風慶會錄》一書。從記錄來看,丘處機所談論的養生之道內容頗為繁複,包括道、精氣神、中和等,但核心思想不外乎「清心寡欲」4個字。這4個字寫來簡單,行之不易,但卻有益身心。

作者供職於河南大學出版社

河南省中醫管理局官微徵稿郵箱:774993060@qq.com

相關焦點

  • 成語典故之返老還童
    成語「返老還童」常被形容人的容顏由衰老恢復青春。在漢朝的時候,有個叫劉安的淮南王。雖然這人身居高官,但是他還是不滿足,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能夠長生不老。有一天,來了8個老人來拜訪劉安,他們自稱是神仙。這容易的很,我們可以馬上返老還童的。「說完,8位老人一個轉身,便都成了小孩子的樣子。這下門人真的新了,於是趕緊去給劉安通報。這便是成語」返老還童"的來歷的。後人也常用「返老還童」來形容人有衰老恢復青春的奇蹟。
  • 對症下藥(成語裡的中醫)
    開欄的話「成語裡的中醫」欄目今天和大家見面了。為什麼要開這個欄目呢?主要想傳播一些有趣味性的中醫文化知識。中醫藥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古人的生存生活休戚相關。而成語是約定俗成、廣泛使用的短語,其中有不少反映了中醫治病救人的內容,如病入膏肓、對症下藥等;有的是文人學者借用中醫概念來說明社會現象的,如諱疾忌醫、無病呻吟等;還有一種情況,是其他領域的用語被中醫拿來改造後賦予了新內涵的,如起死回生、不寒而慄等。我們想通過介紹一個個與中醫有關的成語,來說明廣義的醫學、廣義的健康概念在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根深葉茂。
  • 返老還童
    【成語】         返老還童【拼音】
  • 〖中華成語故事〗不平則鳴
    選自《我的智慧成語世界》,由接力出版社出版。   本期主播:依然姐姐
  • 成語裡的中醫: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是一個很勵志的成語,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說的是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他們在每天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只為練得殺敵本領,為國效力。
  • 高枕無憂(成語裡的中醫)
    這時,馮諼說道,狡兔三窟,您在封地站穩了腳跟,只能算得到了一窟,還不能高枕而臥——這是高枕無憂這個成語的前身。高枕而臥,在先秦時期應該已經是一個常用詞了。上面的故事出自《戰國策·齊策》,在同書《魏策》中也有「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的說法。
  • 〖中華成語故事〗開誠布公
    選自《我的智慧成語世界》,由接力出版社出版。   本期主播:依然姐姐
  • 肝膽相照(成語裡的中醫)
    「肝膽相照」這一成語,比喻真心誠意、以真心相見、互相坦誠。最早記錄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淮陰侯韓信,因為傑出的軍事才華和雄才大略被漢王劉邦重用,在楚漢之爭中,功不可沒。在中醫裡,《內經》中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足厥陰肝經在裡,負責謀慮;足少陽膽經在表,負責決斷。也就是說,肝負責想,膽負責幹,只有肝經和膽經相表裡,二者相互配合,肝膽相照,一個人的健康才有保證,能做出正確理性的決定而不至於怯懦。
  • 不合時宜(成語裡的中醫)
    「不合時宜」這個成語的流傳是因蘇軾發揚光大的。他有一次拍著肚子問侍妾們:「你們知道這裡面都有什麼嗎?」有人說「都是文章」,有人說「都是見識」,蘇軾均搖頭。這時朝雲說:「一肚皮不入時宜。」蘇軾大笑。再比如用藥上,中醫強調道地藥材的運用,認為生長在不同地域、採收於不同時段的藥物,其質地、成分、效果是有差異的。四川等省份的大山裡,黃連、大黃等苦寒藥物是道地的;河南等省份一馬平川,山藥、菊花等溫和藥物是道地的;吉林等省份冰天雪地,氣候寒冷,人參、鹿茸等補益藥物是道地的;廣西等省份陽光常駐,雨水豐沛,柑橘、沙參等滋養藥物是道地的。
  • 安步當車(成語裡的中醫)
    安步當車這個成語,原本是表達人生的淡泊志向、稱讚安貧樂道的品質,如今人們往往將其字面意思拿出來,強調多走路的好處。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走路、散步,簡單動作背後藏著健康密碼。在中醫裡,散步是很重要的養生之道。人體一半經絡在足部聚集,脾經、肝經、腎經、胃經等重要經絡都經過足部,許多重要穴位也在足底。
  • 抖音返老還童的音樂bgm是什麼歌曲 特效怎麼拍的介紹
    抖音返老還童的音樂bgm是什麼歌曲 特效怎麼拍的介紹  返老還童水是最近抖音上很火的一款藥水,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那麼抖音返老還童bgm是什麼你知道嗎?據悉,抖音短視頻「返老還童水」的bgm是一首叫做《心如止水》的歌曲。下面來看一下。
  • 每日成語《調虎離山》
    調虎離山 → 山棲谷飲 → 飲噉兼人 → 人單勢孤 → 孤履危行 → 行師動眾 → 眾喣飄山 → 山雞眏水 → 水洩不通 → 通宵達旦經典故事推薦:每日成語《揠苗助長》每日成語《杯水車薪》每日成語>每日成語《高朋滿座》每日成語《天衣無縫》每日成語《剖腹藏珠》每日成語《目不識丁》每日成語《返老還童》每日成語《刮目相看》每日成語《老馬識途》每日成語《螳螂捕蟬》每日成語《歧路亡羊》每日成語《亡羊補牢》每日成語
  • 我的大學中醫故事-64-肺咳治肝與用心體驗中醫
    64、肺咳治肝與用心體驗中醫大家很喜歡聽吳曼老師講《黃帝內經》,因為每一句晦澀的條文
  • 樂極生悲(成語裡的中醫)
    中醫認為,人的喜怒哀樂與心的聯繫最為緊密,「樂極」使人心緒不寧、坐臥不安、失眠多夢,很容易影響到心的功能,產生身體疾患。這說的便是「樂極生悲」。司馬遷在《史記·滑稽列傳》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中醫有「喜傷心」的說法,用在範進中舉這個案例正合適。正因為情緒的大起大落對身體健康有害,於是古人常說「清心寡欲」,指的便是保持心地寧靜。遇到特別高興的事時,也要善於調節自身情緒,保持心態平衡。同時,還要講求精神修養,情緒自控,使身心處於平和協調的狀態。《淮南子》有言: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不困於一時之喜,不為不良情緒驅使,是有效調攝喜情的辦法。
  • 因勢利導(中醫裡的成語)
    史記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齊國有位大將名叫孫臏,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當時,魏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國便派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領兵攻魏。在戰鬥中,孫臏利用敵人驕傲狂妄、輕視齊軍的心理,向田忌獻策說:「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 《返老還童》電影觀後感
    看完《返老還童》,心裡挺感慨的。故事是這樣的。男主人公出生的同時,其母親死了。其父親看到外表已八十五歲的兒子竟奪走自己心愛的妻子的生命,一氣之下,將男主人公遺棄了。不過男主人公還是幸運的,他遇到了一個心地善良的養母。在養母的悉心照料下,男主人公漸漸長大。男主人公的一生註定是不平凡的。因為他是倒著活的。他一出生就是八十五歲,在他八十五年的人生中,他是越活越年輕的。
  • 披星戴月 | 成語故事
    【成語】:披星戴月【 pī xīng dài yuè】【基本釋義】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 一壺千金 懸壺濟世(成語裡的中醫)
    在古代,葫蘆除了各種用處之外,它與中醫、中藥有很深的緣分,我們常說「懸壺濟世」,就是專指醫生行醫施藥。這個成語來自《後漢書·費長房傳》。說在汝南市集,有一老翁賣藥,他在商鋪的上頭懸掛起一個葫蘆,「懸一壺於肆頭」。每當市集關閉時,他就跳入葫蘆。費長房受邀進入老翁的葫蘆裡,只見其中「玉堂華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
  • 成語故事千鈞一髮
    成語解釋成語千鈞一髮拼音qiān jūn
  • 成語故事伯樂相馬
    成語解釋成語伯樂相馬拼音bó lè xi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