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乾燥的沿海沙漠之一。納米布沙漠瀕臨大西洋,在納米比亞和安哥拉境內。起於安哥拉和納米比亞的邊界,止於奧蘭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該沙漠最寬處達160千米,而最狹處只有10千米。
那為什麼納米布沙漠臨海,卻非常乾旱呢?原來是因為納米布沙漠緯度低,氣溫高,蒸發旺盛,而且位於副熱帶地區和東南信風的背風坡,常年盛行下沉氣流或離岸風,降水少。但納米布沙漠卻濃霧嚴重,因為該地區位於熱帶地區蒸發旺盛,海洋水汽較多;水汽經過沿岸寒流流經洋面受冷凝結成霧;寒流經過,容易形成逆溫現象,霧不易擴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盛行下沉氣流,水平風力小,加重了濃霧的形成。
此外,納米布沙漠還有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附近海域布滿了各種失事的船隻及其它各種殘骸,被人們稱為「骷髏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淺灘上,卻棲息著數以萬計披著火紅羽毛的火烈鳥,使該地區顯得生機盎然。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附近大霧瀰漫,能見度低;沿岸遍布暗礁(部分地區暗流、湍流明顯),船隻容易失事;沿岸地區沙漠廣布,極度乾旱,水資源嚴重不足,食物匱乏,使船員難以獲得必須的生活供給;該地為在歐洲通往亞洲的航線上,過往船隻多。之所以有火烈鳥是因為這裡有上升流(深層海水上泛)將深層海水營養物質帶到表層,豐富的營養物質使得浮遊生物和魚類大量繁殖,火烈鳥食物相對充足;該地多淺灘,適合火烈鳥棲息。
不僅如此,在狹長的近海沙漠有遠古時代留下來的一種特有植物「活化石」----「千歲蘭」,有的植株已經存活2000年之久。千歲蘭莖十分短粗,直徑有1米左右,高出地面僅20-30釐米。在莖的頂部邊緣分別向兩側生出兩片巨大的葉片,每片葉長達2-3米,寬30釐米左右。這兩片葉一經長出後,就與整個植株終生相伴。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在空氣乾燥的沙漠中,葉片面積大往往是植物的致命弱點,但千歲蘭巨大的葉片卻成為其生命得以輝煌的保證。原來,千歲蘭只分布在近海地帶,近岸地區多濃霧,巨型葉片有利於吸收霧中的水汽,滿足植株的生長
還有更奇怪的呢,納米比亞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著較原始的生活方式,終年不洗澡,也從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著黃油和香料的紅土塗抹在身上、頭髮上,被人們稱為「紅泥人」。哇!這又是為什麼?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可抵禦烈日暴曬;多晴天,晝夜溫差大,紅泥可以封閉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禦夜晚低溫);防止蚊蟲叮咬;通過擦紅泥可以除去身體上的汙物。
納米布沙漠真是神秘又古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