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外之藝】 一位女攝影師,用大畫幅相機丈量撒哈拉沙漠

2020-12-26 網易

  
Elaine Ling和她用了18年的4x5大畫幅相機

  

  寶麗來55型膠捲

  她總是無拘無束地徒步旅行,背著大畫幅寶麗來,在沙漠荒地間行走,在星空下入睡。

  她領略過世界各地的古堡,抵達過虔誠而神聖的佛教聖地,還穿越過世界各地的沙漠。

  當她開著吉普車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馬裡看見一棵巨大古樹時,這次的旅行突然有了意義。

  沒有葉子的樹枝,不可思議的幾何形狀的樹幹,這種超過千年壽命的地球上最大生物之一的猴麵包樹讓她情不自禁地陷入一場特別的旅程……

  

  Elaine Ling(1946~2016)

  出生於香港的Elaine Ling自九歲以來一直在加拿大居住,2016年死於肺癌。

  抵達加拿大後,Elaine對自由廣闊的空間感到興奮,並開始被巖石和自然之地吸引。

  她學習鋼琴,大提琴和醫藥。自從在多倫多大學獲得醫學學位後,她實踐家庭醫學,在加拿大北太平洋西北地區以及世界另一邊,阿布達比和尼泊爾的各種原住民中行醫。

  Elaine在南非林波波地區超過9000公裡的旅程中找到了9棵大樹。

  繼續追尋,她拍攝了6種形狀古怪的樹木,這些古老的樹木是馬達加斯加獨一無二的土著。

  
猴麵包樹系列,南非,2009

  
猴麵包樹系列,馬達加斯加島,2010

  她對這些千年的龐然大物在人類鄰居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很感興趣。

  它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存在,也許比代代相傳的傳說更古老,它的根源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本系列的照片反映了生命的適應力和短暫性。

  這個標誌性的大自然的龐然大物,對她而言,成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生命影像。

  
猴麵包樹系列,馬裡,2008

  一般來說,攝影中的樹木都是詩意的物體,表明季節或為清晰明亮的建築提供暗調的背景。

  有時,它們只是佇立在那裡供鳥兒棲息或懸掛鞦韆,或者僅僅作為偉大風光片的輔助。

  猴麵包樹對Elaine Ling世界的入侵則完全是在另一個極端; 樹木作為一個主體,在冥冥之中影響著它周圍生命的生活。

  
猴麵包樹系列,馬裡,2008

  其實Elaine並沒有真正決定進入猴麵包樹的世界,是猴麵包樹讓她陷入了圈套。

  
猴麵包樹系列,馬裡,2008

  
猴麵包樹系列,馬裡,2008

  在世界上最乾旱貧瘠的地方,猴麵包樹是奇蹟,它們對人類的慷慨,是它們與地球的寶貴聯繫。

  作為藥用果實的供應者,作為食物或遮蔽處的提供者,這些日常生活所需的原料是猴麵包樹給這個星球的禮物。

  由於猴麵包樹有一千年的壽命,Elaine給他們起名為「世代之樹」。

  
猴麵包樹系列,馬裡,2008

  Elaine 經常讓一個來自社區的人和猴麵包樹拍照:一位祖母,一位祖父,一個年輕男人,一個年輕女人,一個母親,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Elaine 說,「我的照片讚美了一種親密的共存。」這些樹是在南非、馬裡和馬達加斯加發現的。

  
猴麵包樹系列,馬裡,2008

  
猴麵包樹系列,馬裡,2008

  
猴麵包樹系列,南非,2009

  它們伸向高處的樹枝與天空有機地聯繫在一起,而它們的根部則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扭曲幾何結構滲透到土壤,潛入生命的歷史記憶。

  這些樹木傳來的永恆之感非常強烈。

  
猴麵包樹系列,南非,2009

  

  猴麵包樹系列,馬達加斯加島,2010

  沒有意願的情緒,沒有色彩的光,沒有葉子的樹枝,不可思議的幾何形狀的巨大樹幹,對人類而言永恆而無法抵抗。

  這些戲劇性的大自然創作代表著不朽的威嚴。

  

  

  

  在無限的時間裡仔細端詳這些靜止的圖像,你可以感受到生命喧囂的熾熱,人類像猴麵包樹一樣潛入人類存在的歷史根源,當我們向天空伸出手臂時,大自然提醒我們仍然屬於她。

  

  

  除了古代文化的沙漠荒地之外,Elaine Ling還喜歡尋找廢棄的建築。

  這些是自然創作的超現實「裝置」。影像來自納米布沙漠的一個開採鑽石的廢棄城鎮。

  

  納米布沙漠,1997

  

  納米布沙漠,1997

  

  納米布沙漠,1997

  幾十年前,一家德國礦業公司建立起來並佔領了礦山附近的一個城鎮,提供礦工和他們的家人居住。

  40年前,當時德國人回到了祖國,廢棄了這一小群房屋,它們卻在來自納米布沙漠的沙粒中奮力保留了下來, 成為了一個超現實「裝置」。

  

  納米布沙漠4,1997

  

  納米布沙漠5,1997

  曾經,大海中翻滾而來的巨大線性沙丘不受阻礙地進入房間,這些房間就開始填滿沙子,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產生了一種超現實的影響。

  

  

  

  這個地方說明了自然力量和人造力量之間的親密關係。由於被人廢棄,這些空間被風沙改造,再次將外部和內部的事物重新統一起來。

  

  

  黑白圖像的莊嚴描繪了自然的無常,她認為她的照片內容承載著整個世界的視野,並讓影像迅速擴張至寶麗來模糊的邊緣。

  

  納米布沙漠13,1997

  

  

  納米布沙漠,1999

  

  與地理報告不同,Elaine Ling的作品探討的是適應性對於生存模式與生命的意義。

  在這個無情寂靜的地方,大自然成為了最終贏家。離去的人類只會被不斷變化的沙丘的無盡生命力所承認。

  你有什麼想法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本平臺所載圖文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公益目的。本平臺使用的非本院原創,圖、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者聯繫,如若內容版權人認為本次轉載行為不當,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

  來源:映像志183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畫幅攝影】如何用大畫幅相機展現山川景觀的影調美感
    翻開攝影史「拍景」與「拍人」的兩派,似乎在兩位攝影家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20 世紀美國著名的黑白風光攝影家,他慣用8×10大畫幅相機)與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提出「決定性瞬間」的法國紀實攝影家,他慣用Leica的135相機)的領軍下,各自擁有一群忠實的擁護者。我自從1985 年進入大畫幅攝影領域以來,自省應該歸屬於「拍景」行列的一員。
  • 紅色沙漠撒哈拉,迷幻的夜絢麗的晨,我卻僅停留了16小時
    隨著對三毛的深入了解,知曉了橄欖樹的故鄉,知曉了她與荷西的愛情溫床就是那荒蕪得令人心悸的撒哈拉沙漠……於是,若干年後的十一月某一天,追尋著青春流浪的縹緲記憶,終於來到了魂牽夢繞的撒哈拉!深入撒哈拉,是此次摩洛哥之行最為激動和期盼的大事。
  • 驚~~撒哈拉沙漠下起大雪!網友:我可能看到了假沙漠…
    話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時候老天爺一不留神就給大家開玩笑,比如最近就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把胖編我給震驚了!
  • 【大畫幅攝影】大畫幅攝影的魅力
    另一方面,大畫幅相機生產廠家也設計出一些實用的可攜式的大畫幅相機,方便攝影師外拍時使用。如仙娜f1型相機、林好夫、騎士、星座、申豪等各種形式的便攜型大畫幅照相機,摺疊起來都可以放入不太大的攝影包中。近些年來,很多外國攝影家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創作,都使用大畫幅相機拍攝,其靈活性比使用小型相機的人也不差許多,相反從他們的作品質量和表現力度來說似乎更勝一籌。
  • 大畫幅也講品牌,EBONY相機傳奇
    我因為不太玩(其實是根本不玩)大畫幅,所以只聽說過EBONY,一種前幾年停產的日本著名木殼大畫幅相機。這個EBONY被很多人吹成什麼最完美的大畫幅相機,什麼大畫幅相機中的藝術品,這種文章竟然還上過國內的攝影雜誌,有時候想想說這個話要不要BI臉啊?知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單軌機?
  • 撒哈拉之門,非洲好萊塢,摩洛哥沙漠小鎮瓦爾扎扎特
    從摩洛哥南方重鎮馬拉喀什向撒哈拉沙漠進軍,經典線路便是沿著法國人當年修建的N9公路向東翻越北非屏障阿特拉斯山,然後在瓦爾扎扎特修整一夜繼續前行。自打由大衛·裡恩執導,彼德·奧圖、亞利克·基尼斯等主演的冒險大片《阿拉伯的勞倫斯》在摩洛哥取景拍攝,大獲成功後,無數好萊塢導演開始將目光投向瓦爾扎扎特這個位於北非撒哈拉沙漠西緣的沙漠小鎮,《角鬥士》、《埃及豔后》、《亞歷山大》、《波斯王子》等近百部電影在此拍攝後,瓦爾扎扎特一躍成為世界最火爆的影視基地之一,電影小城、非洲好萊塢等稱號隨之黃袍加身,摩洛哥政府也順勢而為,將此打造成國際範的影視城
  • 他扛著大畫幅相機終日行走,拍出了最詩意的中國
    12年前,一位名不見經傳的「80後」中國攝影師,憑藉一張照片斬獲當年《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一等獎。 這個年輕人叫張克純,1980年生於中國四川巴中, 現生活、工作於成都。
  • 攝影大師們都用的是什麼相機?
    大家都愛的美國當代攝影師埃裡克·索斯(Alec Soth)最愛大畫幅相機了,不怎麼愛自拍的他對和自己相機合影似乎沒那麼排斥,索斯通常使用8X10相機,最愛的則是柯達的彩色負片。這位攝影師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照片你一定認識,他就是「勝利之吻」的攝影師阿爾福萊爾·艾森士塔特(Alfred Elsie Eisenstaedt),他最愛的是徠卡Leica旁軸,就是用這臺相機拍下了那經典一吻。
  • 單評 | 富士GFX100大畫幅數位相機
    我們先來看一段去日本發布會的花絮視頻:這裡有一點需要說明,以前我們都是稱GFX為富士中畫幅數位相機(影像狗的報導裡也是),但富士官方是稱其為「大畫幅數位相機富士的解釋也很有道理,簡單說首先比135全畫幅更大,叫中畫幅容易引起誤會(新人會以為畫幅比全畫幅小)。其次數碼時代幾乎不可能再做膠片時代的大畫幅了,而GFX的晶片製作指標和難度等,已經是數碼時代的大畫幅了。更具體的解釋,大家可以看我們將發布的富士採訪,裡邊會有專門的介紹。
  • 大畫幅、中畫幅、全畫幅、殘幅傻傻分不清楚?
    我們常說的大畫幅、中畫幅、全畫幅、殘幅就是指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也就是相機傳感器的大小。大家在更換鏡頭或者把鏡頭取下時就可以看到相機的傳感器了:二、不同分類①大畫幅大畫幅相機的顯著特點是它們使用的感光介質
  • 洛陽男子自製老式大畫幅相機 捕捉生活細節(圖)
    「這就是我自己動手做的老式大畫幅照相機,花了一個多月琢磨出來的,現在用它拍照我更加用心,透過相機和照片我能看到生活中更多的細節,效果非常好。」玩了幾十年的照相機,李家山對自己的這件作品十分滿意。  7月13日,李家山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向記者展示了這個他自己製作的大畫幅照相機。不僅大畫幅相機所需的鏡頭、片盒、皮腔、底座一應俱全,而且帶著手工製作特有的沉甸甸的質感。
  • 全畫幅單眼相機是日本哪個牌子好
    說起單眼相機我們就會想到日產的單眼相機品牌是最多的,比如佳能、尼康、索尼和賓得等等,而單眼相機隨著科技的發展也越來越高端了,每一個品牌之中都有專業級單眼相機供專業的攝影師選擇,那些專業的單眼相機都是全畫幅單眼相機,拍的照片在畫質上都是非常出色的,並且每個品牌的全畫幅專業單眼相機拍出的效果都是不一樣的
  • 攝影師保羅·弗斯克去世,尼康推出入門級全畫幅無反相機 Z5
    攝影那些事兒當地時間 2020 年 7 月 15 日,瑪格南傳奇攝影師保羅·弗斯科(Paul Fusco)去世,享年 90 歲,他曾拍攝車諾比核電站事故。7 月 21 日,尼康推出了一款入門級全畫幅無反相機 Z5,與 Z5 一同推出的還有一隻小巧的套機鏡頭尼克爾 Z 24-50mm F4-6.3, 此外,尼康還推出了 Z 系列鏡頭用 1.4 倍增距鏡 TC-1.4X 和 2 倍增距鏡 TC-2.0X……一起來看看最近攝影圈都發生了哪些事吧?
  • 聽說,撒哈拉的沙漠要拍電影了
    而影片的藍本就是《撒哈拉的沙漠》女主還木有確定,當時第一趕腳就是想著別毀小編青春,小編十四歲的時候瘋狂的喜歡她,有多少人被三毛筆下那片絢麗的撒哈拉沙漠深深吸引著。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沙漠的日子過得開出花來,但是如果能親手觸碰那滾燙的黃沙,一定是會心生敬畏吧。
  • 國外攝影師淺談無反相機5大優點及缺點
    今天分享的是一位國外攝影師Manny Ortiz的個人經驗,這個攝影師由單反轉用索尼無反相機一年後分享個人經驗和心得,並指出對無反相機感受最深的5大優點及缺點。Manny Ortiz最初使用尼康D600,然後再改用佳能EOS 5D Mark III,並在一年半前轉用索尼A7RII,最近入手了索尼A6500。
  • 三毛和荷西:離開你之後,撒哈拉沙漠再也沒有了星辰
    三毛是臺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稻草人日記》、《夢裡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等都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她喜愛旅行,喜歡探索不同的風景和生活。在那段難忘的沙漠生活經歷中,她的丈夫荷西,給了她很多的陪伴和安慰。我們從三毛的書中,也能找到相愛的他們生活的影子。雖然生活拮据,卻能苦中作樂,兩人把簡單困頓的生活,活得多姿多彩。
  • 揭密世界範圍內50位攝影大師都用的是什麼相機
    大家都愛的美國當代攝影師埃裡克·索斯(Alec Soth)最愛大畫幅相機了,不怎麼愛自拍的他對和自己相機合影似乎沒那麼排斥,索斯通常使用8X10相機,最愛的則是柯達的彩色負片。這位攝影師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照片你一定認識,他就是「勝利之吻」的攝影師阿爾福萊爾·艾森士塔特(Alfred Elsie Eisenstaedt),他最愛的是徠卡Leica旁軸,就是用這臺相機拍下了那經典一吻。
  • 如何一秒到達三毛熱愛的撒哈拉沙漠?
    在撒哈拉沙漠上,你能相遇的除了天地萬物,即是自由節奏動感過癮,越聽越興奮,感覺小宇宙都要跟著蕩漾這是來自北非沙漠的撒哈拉音樂,明快風流性感,能讓你一秒愛上自由的感覺。 帶著濃厚沙漠Style的這群小夥子,是來自阿爾及利亞的音樂組合——伊馬爾罕(Imarhan)
  • 相機:全畫幅、半畫幅、中畫幅分不清楚?帶你選擇適合自己的畫幅
    答:這個問題其實看價格就能一目了然,越大的畫幅價格越是高昂,像中畫幅、大畫幅動輒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都有,當然是畫幅越大成像越好,因為畫幅大圖像傳感器就大,能夠採集的光信息就會越多越準確,這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底大一級壓死人,當然你也沒必要單純的為了「壓死人」就去盲目的追求大的畫幅,按需求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消費方式,文章後面會告訴大家怎樣按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畫幅。
  • 認識數位相機的全畫幅與半畫幅
    直到五十年代之後,為了區分35毫米電影膠片和照相機用的35毫米散裝膠捲,在膠捲盒上印有135的代號。後來大家就公認把35mm膠捲稱為135膠捲,把用135膠捲的相機稱為135相機。講到這裡相信大家會有個疑問,135(35)膠捲尺寸規格不是36*24mm嗎?為什麼叫35mm膠捲呢?因為是以膠捲的寬度為35mm來命名。36*24mm這是膠捲的成像尺寸。成像畫幅比例: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