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向記者展示自己製作的大畫幅照相機 韓章雲 攝
帶著親手製作的相機出去採風,李家山總能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韓章雲 攝
中新網洛陽7月13日電 (韓章雲)在洛陽攝影發燒友李家山的辦公室裡,擺放著許多老式照相機,但其中一部最顯眼,不僅體積大,而且是木質邊框,包括其他結構都與平時所見的數位相機差別很大。「這就是我自己動手做的老式大畫幅照相機,花了一個多月琢磨出來的,現在用它拍照我更加用心,透過相機和照片我能看到生活中更多的細節,效果非常好。」玩了幾十年的照相機,李家山對自己的這件作品十分滿意。
7月13日,李家山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向記者展示了這個他自己製作的大畫幅照相機。不僅大畫幅相機所需的鏡頭、片盒、皮腔、底座一應俱全,而且帶著手工製作特有的沉甸甸的質感。經過調試後,透過照相機,可以看到物體呈現的清晰影像。
作為攝影愛好者,李家山對各種照相機十分痴迷,尤其偏愛老式照相機。「我一直在通過各種渠道收藏老式照相機,之前我知道朋友那裡有一部老式的海鷗牌外拍機,但是一直得不到。不甘心,所以萌生了自己做一臺的想法。」李家山告訴記者,得不到心儀的相機刺激了他倔強的神經。
想歸想,可是真的開始著手做這種古董照相機,李家山也犯了難。「我之前只見過一次大畫幅照相機,也沒有用過。從網上找相關資料,只找到了一張大畫幅照相機的圖片,下載下來後,就開始自己在琢磨。」
看著圖紙,李家山按照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設計支架、底座、緊固件等零部件,而鏡頭、皮腔都是從網上買的。「根據皮腔的前後開口的大小,設計相機的邊框尺寸,再琢磨如何與其他部件連接。包括木材、玻璃的打磨、緊固件的鑽孔,都是我在工作之餘一點一點弄出來的。」經過一個多月的忙活,李家山的第一件竹質邊框大畫幅相機就誕生了,總花費也不到3000塊錢。後來經過改進,就有了現在這臺他經常帶出去「遛」的第二臺大畫幅相機。
每次帶著這臺手工相機出去採風,李家山總會成為焦點,這也讓他很驕傲。「上次參加一個攝影活動,當我這部相機一架好,一百多位攝影師都圍著我看"稀罕",他們的"長槍短炮"都圍著我拍,很拉風。」
與吸睛的外觀相比,李家山更享受用這部相機拍照的過程。「現在,幾乎人人都能用手機、數位相機拍照了,儘管便捷,拍出來的畫面卻少了一份細緻。儘管大畫幅相機操作上沒有數位相機方便,但是當我躲在遮光布裡不斷地調試、對焦過程中,打磨自己的脾性,也是攝影的樂趣所在。」
儘管大畫幅相機體積大,操作起來也不便捷,但是李家山仍喜歡用它拍照。「因為它是我自己親手做出來的,用它捕捉生活中的細節,能讓我看到更細緻的東西,在攝影過程中我和相機就融為了一體。」
下一步,李家山打算把手裡的這臺大畫幅相機做進一步的改進,將木質邊框換成銅的,並通過微雕技術將《清明上河圖》刻到邊框上,增加相機的古樸美。在條件允許後,李家山希望能辦個陳列館,將自己收藏的70多部不同品牌、不同時期的老相機展示出來,和大家一起照相機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