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日本三菱電機表示,其於2017年6月份至2020年10月份整整三年多的時間裡,累計向歐洲汽車公司出售超過33萬個不達標零件,這些零件被廣泛用於車載音箱中。為了銷售這些不符合規範的劣質零件,期間三菱機電公司偽造了大量文件,使得這批零件從文件上看符合技術要求,甚至在應對抽檢時改造劣質零件,使其達到技術要求而矇混過關。這不禁讓人質疑,日本所謂的工匠精神到底去哪了?
實際上三菱電機公司造假並非是日本工業產品造假的孤例。早在2016年,三菱汽車公司就被曝光油耗造假,其生產的數款微型汽車在油耗測試時「優化」測試條件,使得4款微型汽車的測試油耗與真實油耗相差5%到10%左右,在事件曝光的一個小時之內,三菱汽車的市值蒸發超過15%,資產縮水超過60億美元。而三菱公司的高層在面對記者採訪時也只能是鞠躬道歉。
2017年,三菱綜合材料被曝光數據造假,涉及三菱旗下多家子公司,包括電線電纜產品、銅產品以及鋁產品。這些產品均通過數據造假的方式流向市場,受害企業超過300餘家,其中不乏日本航空航天、核電站等高精尖企業。而這其中最慘的無疑是大阪核電站項目,由於此前採購了神戶制鋼所的材料導致項目暫停,隨後又碰上了三菱綜合材料的劣質材料。可見近年來三菱公司在材料數據造假方面幾乎從未中斷過。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規模龐大的跨國集團公司,三菱是日本當前唯一的固定翼戰機製造商,日本首款五代機驗證機「心神」項目正是由三菱公司負責,而日本此前的國產化F35戰鬥機也由三菱公司組裝而來,使得其具備了一定的隱身戰機生產研發能力。除此之外,三菱公司還是日本國產下一代戰機F3的研發生產商,日本當前累計採購超過150架F35系列戰鬥機,卻堅持研發其自己國產的F3隱身戰鬥機,可見日本航空自衛隊對這款戰機寄予了厚望。
相比神戶鋼造假的世界譁然,三菱公司的造假事件已經讓人逐漸麻木,因為對於努力縮減成本的日本企業來說,造假似乎已經成為了司空見慣的現象。曾經的日本製造在國際上有著較高的地位,甚至曾幾何時傳出了日本企業普遍具備工匠精神,使得人們對日本生產的產品有著盲目的信任。而三菱公司造假案,使得這種信任逐漸崩塌。
2017年10月8日,神戶製造所承認篡改部分銅、鋁製品的檢測數據,使得大量不合格產品被移交給客戶,這其中就有著名的波音公司和日本新幹線生產廠家。劣質金屬製品的受害企業超過500家,其中日本新幹線在後期的調查中發現其採用的金屬零件厚度和強度以及耐腐蝕性均不達標,部分新幹線底盤出現了龜裂現象,徹底葬送了日本本土企業在國際上積攢的名聲。
作者: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