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哪去了?日本出口33萬個劣質零件,廠家還負責造隱身戰機

2020-12-22 騰訊網

12月15日,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日本三菱電機表示,其於2017年6月份至2020年10月份整整三年多的時間裡,累計向歐洲汽車公司出售超過33萬個不達標零件,這些零件被廣泛用於車載音箱中。為了銷售這些不符合規範的劣質零件,期間三菱機電公司偽造了大量文件,使得這批零件從文件上看符合技術要求,甚至在應對抽檢時改造劣質零件,使其達到技術要求而矇混過關。這不禁讓人質疑,日本所謂的工匠精神到底去哪了?

實際上三菱電機公司造假並非是日本工業產品造假的孤例。早在2016年,三菱汽車公司就被曝光油耗造假,其生產的數款微型汽車在油耗測試時「優化」測試條件,使得4款微型汽車的測試油耗與真實油耗相差5%到10%左右,在事件曝光的一個小時之內,三菱汽車的市值蒸發超過15%,資產縮水超過60億美元。而三菱公司的高層在面對記者採訪時也只能是鞠躬道歉。

2017年,三菱綜合材料被曝光數據造假,涉及三菱旗下多家子公司,包括電線電纜產品、銅產品以及鋁產品。這些產品均通過數據造假的方式流向市場,受害企業超過300餘家,其中不乏日本航空航天、核電站等高精尖企業。而這其中最慘的無疑是大阪核電站項目,由於此前採購了神戶制鋼所的材料導致項目暫停,隨後又碰上了三菱綜合材料的劣質材料。可見近年來三菱公司在材料數據造假方面幾乎從未中斷過。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規模龐大的跨國集團公司,三菱是日本當前唯一的固定翼戰機製造商,日本首款五代機驗證機「心神」項目正是由三菱公司負責,而日本此前的國產化F35戰鬥機也由三菱公司組裝而來,使得其具備了一定的隱身戰機生產研發能力。除此之外,三菱公司還是日本國產下一代戰機F3的研發生產商,日本當前累計採購超過150架F35系列戰鬥機,卻堅持研發其自己國產的F3隱身戰鬥機,可見日本航空自衛隊對這款戰機寄予了厚望。

相比神戶鋼造假的世界譁然,三菱公司的造假事件已經讓人逐漸麻木,因為對於努力縮減成本的日本企業來說,造假似乎已經成為了司空見慣的現象。曾經的日本製造在國際上有著較高的地位,甚至曾幾何時傳出了日本企業普遍具備工匠精神,使得人們對日本生產的產品有著盲目的信任。而三菱公司造假案,使得這種信任逐漸崩塌。

2017年10月8日,神戶製造所承認篡改部分銅、鋁製品的檢測數據,使得大量不合格產品被移交給客戶,這其中就有著名的波音公司和日本新幹線生產廠家。劣質金屬製品的受害企業超過500家,其中日本新幹線在後期的調查中發現其採用的金屬零件厚度和強度以及耐腐蝕性均不達標,部分新幹線底盤出現了龜裂現象,徹底葬送了日本本土企業在國際上積攢的名聲。

作者:工程師

相關焦點

  • 日本製造神話破滅,大量不合格零件銷往國外,工匠精神哪去了?
    日本製造神話再次破滅,而大量不合格汽車零件銷往國外,無疑是對該公司的又一次打擊。最近十年來,日本企業屢次被爆各種惡性造假事件,影響都非常惡劣,網友感嘆網上經常吹噓的日本工匠精神哪去了?!
  • 日本工匠精神破滅?三菱電機偽造文件 向歐洲車企出口不合規產品
    不過,近些年來,因為日系車企及零部件企業,相繼爆發出質量門事件,也讓背後有「日本工匠」精神支撐的日系車質量神話,蒙上了一層陰影。甚至因為造假事件頻發,不少人已經認為日系的「工匠謹慎」破滅。12月15日,據外媒報導,近日,日本三菱電機表示,該公司曾向歐洲車企出口大量不合規產品達3年之久,為了掩人耳目,三菱電機還在出口這些產品時偽造了大量虛假文件。據悉,此次涉嫌造假的產品為車載音響零件。在2017年6月至今年10月期間,三菱電機向歐洲車企出口了約33.5萬件車載音響零件。
  • 日本稱沒他們的碳纖維,鄰國隱身戰機就造不出來,要嚴格禁止出口
    但是美國人是一方面,對於其他國家,日本人依舊抱著強烈的優越感,這不,最新一條新聞顯示,日本人又要開始自作多情的對鄰國進行「出口管制」了。而這次他們要「嚴管」的,是被稱為新材料中的重要物資,碳纖維。這次的消息是,由於日本政府方面發現過去幾年,世界上最大的纖維大企業東麗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東麗國際」公司,涉嫌向日本的鄰國出口了大量的碳纖維。
  • 蘇57隱身戰機拿下出口第一單14架,未來中國有需求嗎?
    蘇57隱身戰機拿下出口第一單20億美元14架,未來中國有需求嗎?近日外媒報導了俄羅斯蘇57隱身戰機迎來第一個外銷訂單,阿爾及利亞花費20億美元計劃購買14架蘇57戰機,單價近1.43億美元,這個價格和美國的F35單價不相上下,如果消息屬實,無疑打破了蘇57一直未能打開銷路的尷尬局面,成為全球第二款出口的五代隱身戰機,也成為蘇57打開銷路的試金石,也給蘇57繼續增加產能注入了激活的資金問題,如果順利俄羅斯有望再次獲得訂單
  • 日本防務預算九連增再破紀錄:隱身戰機、遠程巡航飛彈要買還要造
    日本計劃將新批准的防務預算部分將用於研發新的隱身戰機。日本的新型隱身戰機研發計劃預計將在2030年完成,總耗資達400億美元。作為新型隱身戰機的主要研發機構,三菱重工將從新的防務預算中獲得7.06億美元的份額。
  • 殲10戰機出口訂單實錘,展開國產戰機新篇章
    根據巴基斯坦軍方在社交網站上公布的消息來看,殲10戰機這次出口巴鐵實錘了!也就是說,我們最新的殲10C戰機,即將飛赴巴基斯坦,實現我們的現代化戰機出口歷史性的突破!尤其關鍵的是,根據印巴之間的衝突情況來看,殲10C戰機的實戰將成為新常態,這將展開國產戰機新的篇章。
  • 日本231億美元購105架F35,稱2031年生產「六代戰機」
    近日,根據《環球網》媒體報導,美國國務院已經批准出售F-35「閃電2」隱身戰鬥機105架給日本。該合同價值約231億美元。而日本防衛省也確認了這條消息的真實性,日本將從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花費231億美元購買F-35隱形戰機。
  • 美空軍在阿拉斯加將部署150架隱身戰機
    現在,他們從阿拉斯加進入該地區——五角大樓很快將在這個州部署兩座空軍基地,包括F-35隱身戰鬥機。阿拉斯加州的美軍第五代戰鬥機群將成為北極地區最大的隱身戰鬥機群。預計將有150架F-22和F-35A被調到那裡——美國任何軍事基地都沒有部署如此規模的戰機部隊。
  • 世界第一款隱身戰機有個「大缺陷」,殲20的隱身技術都源自F117?
    他還特意解釋說塞爾維亞有裝備傑克所生產的「微拉」系列反隱身雷達。當時這個說法並沒有引起太過劇烈的反響,但是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一說法很有可能是真的。F117在自身設計上本就多有不足,高炮將它輕而易舉的擊落不是什麼難事。
  • 日本、德國"工匠神話"破滅後…
    戴明在培訓中告訴日本學員,日本生產的任何產品,不管質量如何都能以壟斷價格賣給亞洲其它地區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日本人必須讓自己的產品以質量和價格優勢走向世界各地。他還強調,日本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除二戰前日本產品的壞名聲,一定要出口質量更好的產品,再也不要往國外運有缺陷的低級產品而損害日本製造商和工人的名譽。[1]從最初參加培訓的學員數量看,戴明的思想在日本企業界能得到較大範圍的傳播。
  • 利用隱身戰機扭轉局勢?加上澳大利亞,我國周邊三國做好戰鬥準備
    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部長還強調,澳大利亞將會繼續與美國的F-35項目進行深入合作,會在2023年交付更多的F-35隱身戰機。實際上,不只是澳大利亞的F-35戰機做好了戰鬥準備,加上澳大利亞的話,在利用F-35執行空中打擊和空戰任務方面,我國周邊已經有三個國家做好了戰鬥準備。
  • 號稱改變未來空戰規則——隱身戰機分身
    進入21世紀之後,軍用無人機在各大戰場中頻繁亮相,並且取得了豐碩的戰果,而在可預見的將來有人無人戰機編組協同作戰,將會成為戰爭的新常態,以第5代隱身戰機為例,大多預留了可指揮無人機作戰的功能。
  • 定了,第五代零式戰鬥機馬上上馬,東亞強國要造世界最強隱身機
    同時日本還自行研製了三菱重工F-1戰機和F-2戰機。近幾年,在引進F-22無果的情況下,日本決定從採購42架F-35隱身戰鬥機,單價近5億美元,共耗資200億美元,這相當於採購240架俄制蘇-35戰機的銀子。當年,日本試圖研發自己的第三代戰鬥機,美國立即橫插一腳。
  • 冠軍丨京馬電機,工匠精神鑄就實力品牌
    在外國消費者眼中,中國企業絕大部分是「沒有面孔的企業」,這些企業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國智造」,但是他們卻沒有屬於自己的名字。這就是缺乏自己的品牌影響力的結果,「中國製造」往往扮演著「為別人作嫁衣裳」的角色。在一次與日本企業接觸中,朱春富聽到了日本企業的一句忠言:「企業要想做100年,200年,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
  • 日本渴望自立門戶:2031年前量產隱身戰機,徹底掙脫美國束縛
    如果日本就此放棄,那麼美國就達到了通過F-35來閹割日本四代機研發的目的,但現在看來日本並不打算就此放棄。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12日援引美國防務新聞網站消息報導,日本防衛省近日向執政的自民黨議員,提交了新一代隱身戰鬥機項目的發展計劃草案,草案顯示新的隱身四代機的全面生產將於2031年開始。
  • 雙發重型隱身戰機的年產能已可到3位數!
    因此此後西太的空中戰略平衡,就變成了雙發重型隱身機和F35系列這種分為3個子型號的單發「偏重型」隱身機的隔空比試。很多人想起F35機群,就對其生產下線的速度和裝備速度感到擔憂,相比覺得雙發重型隱身戰機的下線和裝備速度太慢。不過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被一些表面數字所迷惑。
  • 造光刻機比造原子彈還難?美國工程師:一個零件調整十年!
    造光刻機比造原子彈還難?美國工程師:一個零件調整十年!最近,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言論:生產製造一臺光刻機很難嗎?中國連原子彈都能造出,造一個光刻機又有何難?尤其是華為的晶片供應面臨被切斷的時候,無數人一直希望國內光刻機有所突破。
  • 米格公司推出新型隱身戰機,採用全新設計,欲和FC31搶佔重要市場
    因此該戰機的隱身能力也是備受質疑,甚至在西方國家眼中蘇-57並不具備隱身能力。 此外沈飛曾推出FC-31隱身戰機也沒有得到認可,如今只能依靠生產殲-11系列為主。
  • 從工匠精神走出的傳世品牌 佳能歷史大事記
    也許你並不知道這臺「觀音」的誕生還和一位工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正是因為他有點「偏執」的匠人精神才誕生了現在的佳能品牌。當時還不足30歲的他因為工作原因頻繁往來日本與上海,期間一件改變歷史的傳奇故事就這樣發生了。他在上海聽到了美國商人Roy E. Delay對他講的一句話:「為什麼你會跑到這裡來買零件。你們自己不是能造出精良的軍艦與飛機嗎?既然連軍艦都能造,怎麼還造不了這個?」這句話激勵了這個終日和機械打交道的機械迷。  「為什麼你會跑到這裡來買零件。
  • 日本工匠精神的潰敗,中國應該反思些什麼?
    日本人將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手工藝人稱為職人,並由此發展出根深葉茂的職人文化。 這種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日本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上到製造電子產品、飛機太空飛行器,下到製作壽司、和果子,都有相應的職人"一生專注一件事",20世紀50年代,日本還專門將那些擁有高超手藝的人認定為"人間國寶"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