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孩子在乘扶梯時墜亡!上電梯不要抱孩子!上電梯不要抱孩子!上電梯不要抱孩子!

2021-02-07 智慧行天下

最近看到個新聞:廣東的一個孩子和媽媽經歷了人生中最最黑暗的時刻。


這個媽媽帶著4個月大的嬰兒和大兒子去逛商場。


也許是以前經常這樣乘坐扶梯,也許是出於自信,媽媽熟練地左手單手抱嬰兒,大兒子則站在媽媽右側。



如果沒什麼意外,十多秒後他們就能順利抵達下一層,順利地回家,所有人都可以沿著自己的人生軌跡生活下去。


可是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


剛站上扶梯的媽媽,身體突然晃了一下,如果只是她一個人站著,也不過是一次小小的驚嚇。


可這次,她左胳膊抱了一個嬰兒。


嬰兒就這樣直接從媽媽手裡飛了出去,3層樓高的距離,足以發生最悲慘的事。



也許是嚇壞了,也許是太突然,這個媽媽靜止了兩秒後才反應過來。


她拉著大兒子的手,趕緊跑下電梯。


等他們跑到一樓,孩子已經奄奄一息,醫生搶救,也沒有挽回孩子的命。



這場原本普通無比的出行,卻成了母子倆的天人永隔!


難以想像,這個媽媽會多麼自責和後悔。

如果當初沒有左手抱著孩子?如果沒有站到扶梯的左側?如果走得更穩一點?如果用了背帶把孩子背在身上?如果當時選擇的是直梯?如果那天根本就沒有出門?


可惜沒有如果,一切都太晚了!


我們不想去指責這位媽媽,因為她已經在經歷這人生中最不可言說的痛苦!


但是卻仍忍不住想說一句「說了多少次乘扶梯不要抱孩子,為什麼你們就是不聽?!」


其實,因為坐扶梯發生的危險屢見不鮮,幾乎一模一樣的悲劇早已多次上演。


悲劇不斷重演,是因為我們太善於忘記


2016年11月,一個奶奶抱著4個月大的孫子乘坐扶梯。


一個沒站穩,孩子就從扶梯外側滑了出去,當場身亡。



讓人心驚的是,後面的媽媽著急地拉著女兒往前跑,女兒趴在電梯上。


一次乘坐扶梯,讓一個孩子付出了生命代價,一個孩子身陷險境。


2018年5月,印度的一對夫妻抱著10個月大的孩子乘坐電梯。


丈夫要給一家三口自拍,可媽媽一個趔趄就把女兒從懷裡摔出去了,送醫院後不治身亡。



在這種危險行為前,連大人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2016年7月,黑龍江大慶的一個爸爸抱著兒子乘坐扶梯,但因重心不穩,父子倆都從電梯上摔下來。


2歲兒子當場身亡,爸爸搶救無效死亡。



每一場事故的代價,都是生命和一個家庭的幸福。


關於為什麼不能抱著孩子乘坐扶梯的原因,很多媒體都強調了無數次,那就是重心問題。


有媒體曾經做過測試,一個體重56公斤、身高1.7米的成年人抱著體重15公斤、身高1米的孩子時,兩個人合在一起的重心距離地面的高度在1.06-1.1米之間,而且和成年人距離更遠。


 

當孩子亂動時,重心會進一步升高並遠離成年人。


而手扶電梯護欄一般是1.1米,也就是說抱著孩子時,兩個人的重心基本都高於護欄。


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重心不穩,前傾摔倒。


實驗老師用了個很通俗的比喻:


椅背上掛一個書包,書包並不重,可椅子卻很容易摔倒。



所以,再輕、再小的孩子,都可能會讓一個成年人失去重心。


也許這個媽媽,當時也曾看過這些新聞,也曾讀過這些警告。


只不過,她只是當個新聞看,卻從未想過有一天這樣的慘劇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才是讓人最悲痛的地方。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這話是黑格爾說的。


悲劇不斷重演,就是因為人們太善於忘記,又太善於用僥倖尋求自我安慰。


「這種事兒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太小概率了,我們碰不上。」

「我們才沒那麼倒黴呢!」

……


可是在涉及孩子安全的問題上,萬分之一的概率攤到自己頭上,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


所以不要再把新聞只當做新聞看,不要把安全警告當做耳旁風,不要拿命為自己的疏忽買單。


剛才看到的都是在扶梯上大人抱著孩子託手後發生的慘劇,那如果不抱,改推嬰兒車,安全係數會不會更高一些呢?


千萬不要這樣想!!!


推著嬰兒車坐扶梯本身就是違規


新加坡一項安全調查顯示:嬰兒推車是造成自動扶梯意外的第一大「罪魁禍首」。


而國內,因為嬰兒推車造成的事故也頻頻發生。


2017年,湖北黃岡的一個媽媽推著嬰兒車乘坐自動扶梯時,重心不穩,連人帶車翻倒在滾梯上。


幾個跟頭下來,讓人看得又驚又怕,幸好得到外賣小哥哥的及時出手。



還有一個媽媽,稍不注意,孩子和車就滾下去了。


而電梯下方明顯也站著幾個孩子,場面相當驚險。



看了這麼多意外,估計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出事故是因為大人操作不當。


但事實上,自動扶梯從來都是禁止嬰兒車乘坐的。



把嬰兒車推到自動扶梯上,本身就意味著大人們已經犯規,已經把孩子置於險境了。


那麼推著嬰兒車出門該怎麼辦呢?


 第一選擇: 坐直梯,安全省事。


 第二選擇: 使用輕便的嬰兒車。


萬不得已必須乘坐自動扶梯時,兩個人分工,一個人用背帶將孩子綁在身上,另一個人負責推車子。


如果車子可摺疊,就放在身體側邊拿好。


如果不可摺疊,推車的人要特別注意傾斜角度。


上扶梯時,可後輪著地,前輪微微抬起,雙手扶穩車柄;下扶梯時,最好能倒退著下,後輪微微抬起,前輪著地。


總之,要牢牢把握車子並儘量保持平衡。


下扶梯的姿勢


但是,有直梯一定要坐直梯。


在扶梯上蹦跳、打鬧,會出大事兒


有一次,我帶優優常逛商場。


我們剛踏上自動扶梯,就聽見身後一對母子追逐打鬧的聲音。


小男孩咚咚跑上了電梯,媽媽緊隨其後,兩個人的腳步聲震得整部電梯感覺都在顫動。


「你追不上我的!」


「臭小子!」


這對母子跑得開心,我卻看得膽戰心驚。


電梯可不是平地,這麼打鬧會出大事兒的。


2018年10月23日,羅馬的地鐵站的一個自動扶梯發生了嚴重的事故:


至少30人受傷,其中8人重傷,一個24歲的青年可能要面臨截肢的災難。



現場畫面相當驚險。


自動扶梯的下方突然坍塌,失控的扶梯加速下行,快速墜落的乘客在出口處造成踩踏事故。



一名男子,在熱心人幫助下躲過一劫。



可是,還有很多人只能躺著出去。



這些受傷的人大部分都是俄羅斯球迷。


當晚是歐冠小組賽,莫斯科中央陸軍客場挑戰羅馬,這些球迷都是要搭乘地鐵看球賽的。


說起事故原因,有目擊者稱,這些球迷都是醉酒狀態,而且出事前在扶梯上蹦跳唱歌。


雖然俄羅斯人嘴上不承認,但電梯口的啤酒瓶似乎說明了什麼。



所以,「乘坐電梯時禁止打鬧」這話絕非是句空話,要時刻保持「緊握扶手,在黃色邊框內直立站穩」。



如果遇見了類似的事故,自救方法可以參考曾經北京4號線扶梯事故中女乘客的做法。


在別人不知所措、滾落的時候,她用胳膊緊緊地抓住了扶手,雙腳曲起抬高,避免被連帶摔倒,最終只是受輕傷。



獨自讓孩子在扶梯口玩耍,更是送TA進虎口


2015年5月,廣東一個小男孩獨自爬上電梯的扶手,隨著滾動跌到了扶手外側。



幸運的是,經過救治男孩順利康復了。但有些孩子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2018年8月9日,湖北一個3歲的小男孩自己在3樓扶手電梯口玩耍。


他的父母和姐姐就在不遠處的按摩椅休息。


突然,小男孩掉了下去,墜落在負一層,當場身亡。


父母癱軟在地上,嚎啕大哭。



孩子的好奇、好玩、好動天性,註定了他們不會老老實實地坐電梯。


有個2歲左右的小女孩,就想逆行上自動扶梯。


結果剛走近就在電梯口摔倒了,手指被夾進了電梯裡。


可是直到出事兒,孩子家長都沒有露面,最後是路人按停了電梯。



2012年1月29日,一名8歲的男孩在北京西單獨自乘坐自動扶梯時把頭伸出電梯,結果卡在扶梯和天花板之間,當場身亡。



讓沒有良好乘梯習慣的孩子獨自面對自動扶梯,就相當於把他們送進了虎口。


說了那麼多的「不可以」,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呢?

坐扶梯,父母要告訴孩子的事


1. 外出時,時刻關注孩子的動向,不要讓他們自己靠近電梯。


2.  一起乘坐電梯時,要一手抓著扶手,一手緊抓孩子的胳膊,避免孩子突然跑開。


3. 平日裡要向孩子傳授正確的乘坐方法,下面是指導視頻,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看。


相關焦點

  • 4歲男童在扶梯上跑動,下一秒手指被夾斷!如何正確帶孩子乘電梯?
    4歲男童在扶梯上跑動,下一秒手指被夾斷!如何正確帶孩子乘電梯?2019年11月,在安徽亳州市神農谷大藥行內,一名5歲左右的男童,手指被卡在自動扶梯的扶手內。經過當地消防部門的緊急救援,男童的手指才被成功取出。2019年3月,廣東東莞一女子懷抱著嬰兒乘坐自動扶梯時,身體失去平衡,懷裡的的嬰兒竟然脫手而出,從3樓的自動扶梯掉了下去,最終身亡。
  • 媽媽抱4月大嬰兒乘扶梯,不慎脫手孩子3樓墜亡!監控拍下驚魂一刻
    (主播:王靖豪 文字/音頻編輯:尹佳林 背景音樂:28 Aussens_iten by Stefan Kartenberg  )媽媽抱4月大娃乘手扶電梯不慎脫手孩子3樓墜落身亡媽媽抱四個月大的寶寶在乘手扶電梯,不料孩子從手中滑落,從3樓墜落,最後不治身亡。
  • 宜賓商場,家長帶孩子乘電動扶梯,沒想到意外發生…
    兒童乘梯時必須有成人陪同兒童乘坐電梯時要有成人陪同,並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身體前方,並面向電梯運行方向,一旦孩子做出危險舉動,第一時間制止。如果是牽著孩子的手,成人必須緊握扶手,雙腳同踏一級。太小的孩子要抱在手中,扶好扶手,不要東張西望,站在黃色安全警示線以內。
  • 又現「電梯吃人」事件!武漢一男子被卷進扶梯身亡,事發時他正在...
    電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藏有可能致命的安全隱患全國各地曾發生多起電梯「吃人」事件今年7月30日,在南寧大沙田南城百貨,一位老人正帶著孩子乘坐自動扶梯。由於孩子的褲子太長,上扶梯時褲腿被卷進扶梯,繼而孩子也被捲入扶梯導致受傷。
  • 4歲孩子險被割喉!元兇竟是……這個季節常出沒,每個人都該警惕
    2018年浙江杭州,一個3歲男孩在超市的扶梯上摔倒,右手三根手指被夾得血肉模糊。2016年上海,一位奶奶單手抱著年僅4個月的孫子,坐扶手電梯時沒站穩,孩子從3樓的扶梯縫隙中掉落墜亡。 ①別單手抱小孩! 其實扶梯護欄的高度,對孩子來說足夠安全。 然而,總有家長覺得孩子站在扶梯上很危險,抱在自己懷裡更安全。但這一抱,反而把小孩置於危險之中,因為ta的重心已經比護欄高度要高了。 ②別讓小孩在電梯旁玩!
  • 4歲男童在扶梯上跑動,家長起初不以為意!下一秒悲劇發生……
    >意外卻發生了……視頻中小男孩獨自一人順著扶梯往上跑而黃女士遠遠站著並沒有阻止孩子的舉動可當他跑到臨近電梯上沿口準備轉身時見到這一幕後黃女士趕忙抱起摔倒的孫子不幸的是孩子的手指已經被電梯卡斷隨後被送往醫院急救
  • 昨晚京華城驚現「電梯吃人」,男童右腳卷進扶梯...
    京華城一樓大廳電動扶梯上一名大約四、五歲的小男孩的腳被「咬」在了電梯的兩級梯路中死死卡住,動彈不得!目前,揚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已經啟動了應急機制,工作人員已前往京華城事發現場進行查看,以確定是否是電梯的故障或老化造成的當晚這危險一幕的發生!如今,電梯事故頻發,讓人們對電梯安全引起了更大的關注。因此,大家在乘坐電梯時要格外小心,特別是帶著孩子出行的大人尤其要注意!
  • 2歲女童墜亡:孩子,你可以頑皮,但不能囂張
    長沙2歲女童被一位男孩故意抱上電梯,乘至18樓後她走了出去,墜樓身亡。監控錄像顯示,這位小女孩和兩名五六歲的男孩兒一起進了電梯,男孩惡作劇般地按了高層,走出電梯。小女孩緊隨其後,卻又被男孩抱回電梯,一個人被關在電梯裡。就在電梯門緩緩關上的那一時刻,轎廂內的光線慢慢消失。封閉陰暗的電梯讓她心生恐懼,她拼命跺腳、哭喊。
  • 「電梯吃人」驚悚實拍! 年輕媽媽被攪入電梯,最後一刻託出孩子!
    2015年7月26日上午,湖北荊州市安良百貨公司手扶電梯發生事故,一懷抱幼兒的女子因電梯踏板鬆動
  • 2歲女童被遛娃神器吊電梯門上,孩子的神器,還是家長的玩具?
    湖北大治某小區的電梯間內,一名家長帶著3個孩子坐電梯,其中2名孩子的手腕上都繫著一根兒童安全繩,這2名孩子一個2歲,一個5歲。可沒想到進電梯的時候,4個人沒有全進去,2歲的孩子先跑進了電梯,門關上的時候,剩下的3個人還在電梯外。
  • 倚靠這種玻璃護欄,5歲男孩墜亡!孩子父親淚流不止……
    ④ 確保孩子在監護人視線範圍內活動,家裡有幼小的孩子應封閉陽臺。⑤ 窗戶開啟後,應提醒家人不要讓孩子倚靠窗戶。⑥ 患有癲癇、高血壓、低血壓、低血糖等特殊疾病、易導致昏厥的成年人,抱孩子時一定要遠離未封閉陽臺或開著的窗戶。
  • 男子帶孩子坐電梯時,只顧著玩手機,下一秒孩子被電梯卡住!
    在廣西百色某商場發生了一件觸目驚心的事情,事情就是源於家長沒有看管好孩子。孩子被電梯卡住,男子還在玩手機因為家長的疏忽導致孩子受傷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在如今這個電子產品盛行的時代,依舊有家長被手機中的內容所吸引而忽略了孩子。一位男子帶著孩子正在商場中閒逛,手中一直拿著手機低頭看,全然沒有注意到孩子已經跑到電梯那裡去玩耍。
  • 貝嫂抱孩子有多優雅,你抱孩子就有多坑娃,別把孩子抱瘸了再後悔
    而這實際上已經是她的媽媽在旁邊叮囑他走路不要內八之後的樣子,我本來以為這是一個先天骨骼發育不太完整,行動起來有障礙的可憐孩子,對孩子還是蠻心疼的,但接下來我就發現事情可能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大概像下圖的這兩位家長一樣,雙手握住孩子的大腿或者是膝蓋關節,從孩子重心的下半截開始抱,方便發力,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抱孩子方式。這麼抱孩子很可能會給孩子的腿骨發育帶來巨大的傷害,也是這個孩子走路為什麼內八的重要原因。
  •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你說要給孩子上早教嗎?那麼多機構怎麼選才好?要買點什麼書?還有這英語啟蒙是不是可以開始做了?」記得我成為新手媽媽的時候,對小嬰兒的哭聲非常敏感。女兒一開始嚶嚶嚶,我就忍住不住要去抱抱她,總看看看發生了什麼事。結果,旁邊總會時不時飄來一句:「她一哭你就抱啊,你也太寵她了!那她肯定就越來越嬌氣了唄!你就得一直抱下去!」
  • 4歲男童在扶梯上跑動,下一秒手指被夾斷
    視頻畫面顯示當時,男孩獨自一人順著扶梯往上跑,黃某隻是遠遠地在後面跟著,男孩跑到臨近上沿口轉身時因站立不穩連摔兩跤,當黃某上前攙扶時,男孩的手指已被扶梯卡斷,隨後男孩被送往醫院。救援人員緊急拆開電梯經過多方搜尋,找到了男孩的斷指並送入醫院,目前,男孩手指已被成功接續。
  • 電梯能不再傷人嗎?自動扶梯安全規範今起實施
    不少自動扶梯已張貼乘梯須知。 記者陳楓 攝  延伸  電梯傷人,誰負責?  乘電梯警示標語良莠不齊  「電梯新國標」中對於乘梯的「警示標牌」和「乘梯須知」也有相關的規定,電梯警示語對於乘坐電梯者起到一個重要的提醒作用。記者在佛山採訪時發現,幾乎每部手扶梯基本都有標明,但執行效果良莠不齊。祖廟路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的扶梯入口,特別貼心地張貼著「小心您的鞋子被吃掉,請勿靠近黃線」的標語。
  • 懷孕時最好不要去抱別人家的孩子,不是迷信,真的有科學依據
    倩倩自從懷孕之後,全家人都非常高興,因為體質不好,好不容易懷上了孩子,又是頭胎,家裡人都仔仔細細地照顧著,生怕出了意外。婆婆年輕時候做過護士長,在保持健康生活態度上一直很講究,因為適當的散步對孕婦有好處,於是主動提出晚飯後帶著倩倩去小區樓下散會步。
  • 由刷到的「電梯『吃人』」小視頻,囉嗦幾句日常生活中的電梯安全
    聯想到15年荊州自動扶梯「吃人」的事件,真真是後背發涼。所幸有人及時動作了「急停」按鈕,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近幾年,各地質監部門明顯加強了電梯安全管理,各種安全抽查時而有之。一般生活中接觸得最多的曳引驅動乘客電梯(也就是客梯,以下簡稱電梯),全國範圍來講,轎廂裡基本都張貼有「安全乘梯須知」和「96366」標 識。
  • 孩子家門口惡作劇,被光頭男拖進電梯暴打…
    近廈門12歲男孩惡作劇後,被屋主一光頭壯漢,直接拖進電梯掌摑、鎖喉、拎舉、按地暴打。 電梯到達15樓時 一名男孩想要進電梯 光頭壯漢一開始指著男孩好像在說些什麼
  • 一女子9秒內被扶梯活活"絞殺"!自動扶梯夾住人,按這個按鈕!
    ,「一對母子被手扶電梯卷進去,母親在捲入電梯的最後一刻把孩子舉出扶梯,但母親至今下落不明!」18日傍晚5點左右,在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聯豐廣場,一名3歲小男孩在自動扶梯上玩耍時,衣服被電梯底部卡住,繼而致其發生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