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前,你應該知道這四點

2021-03-05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潘姜汐熹,來源: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圖:林小妖



四分之一人生危機(Quarter-life crisis )是指青年時代對單位、對象、脫貧致富等各方面焦慮的匯總,描述了一種「難道我這輩子就這麼回事兒了嗎」的人生危機感。

你今年 25 歲了,人生忽然開啟一個 hard 關卡:

每一個朋友結婚都會造成你當月的一次小型財務危機,在這個人們扎堆結婚的十月你送出去的份子錢幾乎等於半月工資。

你的爹媽盼著你早日實現資金回流,但你覺得覆水難收,首先你要有一個結婚對象,其次還要冒著尷尬癌發作的風險,舉行一場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本土婚禮。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又搞不清自己想做些什麼,至今唯一熟練的職業技能是貼發票。直系領導問為啥業績不好看,個人沒成長,你想想上班公交轉地鐵單程兩小時實在沒時間學習,只好重新去看租房信息。

你的很多問題最後都要歸結到看租房信息——想買個烤箱提升生活品質,廚房太小不夠放,看租房信息;被中介坑了,重新看租房信息。

租房太苦了不如買房,看一眼房價,回頭接著看租房信息。

最怕被人問未來打算,自己完全沒有規劃,覺得「人間有一種庸俗勢力的大合唱,一旦對它屈服,就永遠沉淪」,但又無所作為就這麼「被推著走跟著生活流」。

想到這些的時候你正在洗水槽裡的隔夜碗,結果還手滑打碎了一個……啊,自己可真是一無是處呀。

你今年 25 歲,在遭遇中年危機之前,您的好友「四分之一人生危機」已上線。

四分之一人生危機(Quarter-life crisis)是指青年時代對單位、對象、脫貧致富等各方面焦慮的匯總,描述了一種「難道我這輩子就這麼回事兒了嗎」的人生危機感。

「它並不按照字面意思發生在你壽命的四分之一」,來自格林威治大學的 Oliver Robinson 教授說,「而是你完全變成一個成年人道路上的四分之一,差不多是 30 歲前後,25-35 歲這段時期」。

Robinson 教授主持了第一項關於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調查,他們當時訪問了 1100 名年輕人,結果顯示,86% 的年輕人都承認他們在 30 歲來臨之際對自己的情感、工作和經濟狀況壓力爆表,五個人裡就有兩個覺得自己非常窮,賺的錢不夠養活自己,32% 覺得在 30 歲之前找到結婚對象的希望很渺茫了,21% 渴望一次徹底的職業轉型,還有 6% 在盤算著移民。

根據國內四分之一青年面臨的生活壓力,我們總結了 8 個輕鬆觸發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數字:

面對這些壓力覺得是時候做點什麼了,但只有願景規劃全無,畢業以後連簡歷都沒有再拿出來改過一次,只有摸魚是一把好手。

認真勁頭都花在了奇怪的地方:拉屎的時候看書,走路的時候回郵件,為了省時間叫外賣,吃外賣的時候看完三集電視劇……

還常常在摸魚的時候能 get 到一些類似一秒在下載頁面找到真的下載按鈕之類的新技能,具有一種在不務正業的時候保持專注與洶湧熱情的特異功能。

像無法停止進食的渴望一樣無法停止雞零狗碎的忙碌,這樣就不必想起換工作,想起信用卡帳單、婚禮邀請函和快到期的租房合同,想到自己把二十幾歲的生活過成了一場大型葛優癱。

但其實你根本躲不開它們,它們是你 25 歲的關鍵詞,就像同桌、考試、第一臺手機是你 15 歲的人生關鍵詞一樣。

根據好奇心研究所關於職場和年輕人的問卷及觀察,我們一共整理了四類 43 個四分之一人生危機關鍵詞:

職場焦慮被證明是最主要的危機感來源。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了一項名為「從學校畢業之後,你最為什麼事情感到焦慮」的調查,在收到的共 5815 次表態中,關於工作的選項「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又搞不清自己想做什麼」得票第一,獲得 1110 次認同。

「現在的工作」指的很可能是這種狀態:

這樣一份工作讓你很難找到自我提升的動力,每天深陷日常困擾,被下面這些關鍵詞煩到:

1.  落戶:一個以一己之力四兩撥千斤壓倒「在一線買房還是租房合適」「用不用買學區房」等問題的首要需求。

2.  出差:開始還有種能邊工作邊環遊世界的幻覺,很快就發現並不能在呼倫貝爾的草原上一邊策馬奔騰一邊做 PPT,至多只能在堵車期間遙望一眼鐘樓燈火,默默心疼當晚所剩無幾的睡眠時間。

3.  五星酒店:經常出門做項目後才懂,所謂五星指的是平均每天只能在威斯汀大床上躺 5 個小時,進出時天上的星星都還清晰可見的意思。

4.  裡程積分:出差的裡程積分都夠去趟歐洲了,然而並沒有假。

5.  年假:即使請了年假也沒有人能代管自己的工作,整間公司做這個工種的就我一個,常年加班,常年無休。年假?可以呀,公眾號寫好按時發掉就行,排版記得美一點哦——一切和平時也並沒有什麼兩樣。

6.  公積金:老闆說「我們公司初創,大家艱苦一下」時候的熱血沸騰轉換為在看完城裡一圈房子後的內心滴血。

7.  辭職:倒是不怕被開除,但總是擔心公司是不是會融不到錢隨時倒閉。工作稱不上很喜歡,總在擔心自己轉型太晚,每年嚴肅考慮辭職一百次,但通常想想也就算了,簡而言之——「眼高,手低,腿殘」。更何況,一說要換工作爸媽就苦口婆心念叨,趕快定下來別折騰了,你都沒對象還敢沒工作?

8.  便當:懷著「自帶沙拉優雅進食」的美好心願下單了最美的便當盒,然而並沒有時間做沙拉,每天依然過著和四個寫字樓的人搶全家便當的艱難人生。

9.  咖啡:為了不讓自己上癮,處在喝不喝的邊緣,而通常情況下是喝,畢竟不喝跟活死人沒什麼兩樣。

10.  U 型枕:墊著 U 型枕頭午睡能夠避免趴在辦公桌上帶來的胃脹氣,但首先要確保具有在睡夢中進行表情管理的絕技,否則很有可能被心懷惡意的同事拍下崩壞照從此英名掃地。總之,如果辦公室樓下能開一間午睡店,我第一個辦年卡。

11.  報銷:貼發票是我目前為止掌握最熟練的職業技能。

12.  高考志願:沉痛反思當下工作狀態後的理性歸因,包含兩條寶貴的經驗教訓:「如果可以重新填,我一定回去學點實在的技能」和「將來我的小孩也要學我這專業就打斷 TA 的腿」。

13.  新同事:年齡比我輕工資沒我多但消費比我高,感覺什麼都會哪兒都去過,見識和技能點都比我多,下班時間還總是比我早。猶豫兩年都沒辭職,新同事來了倆月一言不合說辭就辭,心怎麼就能那麼大呢?

14.  圖書滿減:下定決心讀書學習新知,亞馬遜噹噹上每次滿 200 減 100 活動都參加,年底豆瓣盤點發現讀過只有兩本。

15.  mark:試圖提高姿勢水平的第一步,大多數時候也是唯一一步。

關於「老」,最著名的一種陳詞濫調就是「你都快 30 啦,是時候考慮找個對象結婚了」,關於「對象」,最著名的一個都市傳說則是「大學不談戀愛,30 歲以後要去相親」。

30 歲被視為洪水猛獸,如果在此之前沒能組隊成功,你將不得不獨自面對春節期間痛陳傳宗接代心願的父母、同學結婚、同學孩子滿周歲、同學孩子高考順利的禮金等大小 boss,儘管事實是如果組隊成功,所有這些都會變成雙份的。

四分之一人生階段最主要的情感困擾是如何找到心目中的「the one」,其次是找到了之後如何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和中年感情危機裡不可調和的夫妻矛盾以及倦怠情緒不一樣,25-35 歲時你們需要處理的問題主要是「今天的碗到底誰來洗」或者「到底玩多長時間的 PS4 算過分」。

視情感狀態不同,下面這些危機關鍵詞中總有一款適合你:

1.  孤獨終老:一個非常中二的人設但很多時候我都懷疑這將會變成真的。

2.  相親:父母除了安排相親還會附贈一些春風拂面的忠告,比如:「感覺是什麼東西?感覺能當飯吃嗎?」「好看是什麼東西?好看能當飯吃嗎?」「愛是什麼東西?愛能當飯吃嗎?」總之,他們認為的婚姻和「感覺」「容貌」「愛」都關係不大,而跟「飯」關係很大的事。

3.  扎堆結婚:幾乎每逢法定假日都要回家 or 去某海島去參加親友婚禮,於是每個十一、五一、春節最終都變成被動婚假,人緣太好,伴郎/伴娘做了七八次,也從來沒有電影裡的情節收到那一束好運的捧花。

4.  機場:對象和事業哪個更重要沒什麼終極結論,雖然此時大家也都沒有事業可言,但放棄一座城市總是不太容易。於是異地戀的你們從來沒有一起坐過飛機,出去玩也是從不同的目的地出發,返程在飛機場說再見然後又登上不同的航班。「我們的戀愛主要都是在機場談的」,心酸的浪漫。

5.  爆痘:以前起痘是青春期,現如今起痘是因為沒有規律而穩定的性生活。

6.  求婚:我們已經談了好幾年了,所以後來我開始有種隱隱的感覺,是時候求婚了!因為她一直說「你再不求婚咱倆就黃了」,50 遍,每個月。

7.  婚禮:夢想中很 fancy,輪到了自己卻只想快點走過場。一定要問我意見的話,能不能辦一場敷衍爸媽,再來一場和朋友浪?

8.  靈魂伴侶:曾經以為重點在於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現如今發現只有能夠在「多久洗一次頭」「夏天空調開幾度」「馬桶圈掀上去還是放下來」等重大問題上取得共識,才能繼續往下過。

9.  姨媽慌:經常經歷一種人命關天的小型緊張,它包含「我姨媽來了!」「我姨媽沒來!」「我姨媽又來了!」「我女朋友姨媽來了!」「我女朋友姨媽沒來!」等不同的表現形式。

10.  葉酸:男朋友的爸媽明示暗示,葉酸可以先吃起來了。而我還並不想生孩子。

11.  熊孩子:一邊忙著做諾一的親媽粉一邊抱怨毀手辦不倦地鐵上尖叫的熊孩子,圓滾滾的小朋友很可愛,但為什麼他們聚在一起就會開啟跑來跑去大聲尖叫模式?人類幼子非常可怕,難以想像日後捕獲一到兩隻養在身邊是種怎樣的體驗。

二十多歲致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應該是初老症,你會突然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過了你媽生你的年紀,並且心理上開始覺得晚上十點上床優先於嘿咻和錢,這些徵兆就像一個臨界點,會讓你開始認真恐懼變老這件事。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過一次「初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的投票,我們收穫了共 2588 次表態,結果顯示,大多數人都是在身體扛不住的時候發現自己心老了。

23.53% 的人都有過「我剛想幹嘛來著」的絕望體驗,11.24% 的人苦笑著望了望自己肚子上鼓出來的肉,12% 的人覺得不能不控制飲食了,從此聲稱戒夜宵吃蔬菜,發自內心。

記憶變差,消化不佳,再也熬不起夜了,想不到一切來得這麼快。

這裡是你的四分之一初老危機關鍵詞:

1.  胖:朋友們都在飲食斷舍離,想到自己日益上漲的體重我也只好咽下寡淡到生無可戀的雞胸肉和脫脂牛奶,眼含熱淚為自己伴奏——我手裡捧著窩窩頭,菜裡沒有一滴油……

2.  蔬菜:從無肉不歡的一位少年到注重養生的大叔我好像才花了沒幾年,現如今最耿耿於懷的事就是,外賣裡青菜的選項太少。

3.  髮際線:無法承認謝頂的事實,每天用「成年人一天掉兩百根頭髮是正常的」進行自我安慰,堅稱自己只是髮際線技術性上調。

4.  抗衰老:並不信什麼「過了 25 歲皮膚就開始走下坡路啦」的鬼話,但好像用點抗衰老產品也可以算未雨綢繆吧。

5.  夜生活:喝酒?能十點前回家嗎?唱 K?能十點前回家嗎?開什麼玩笑,夜生活時間這麼寶貴,當然要用來補覺。

6.  HPV 疫苗:啊為什麼我剛知道這件事就已經過了最佳接種年齡?我要哭。

7.  年齡屏蔽:拒絕被告知當紅小鮮肉/創業明星等人的具體出生年份,自動屏蔽一切「啊 ta 竟然還比你小三歲」「你這個年齡還買不起門口的烤串人家竟然已經融資千萬」等腦內彈幕,但看到名人傳記裡主人公是几几年出生几几年做成了啥大事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算一下年齡,然後和自己比一下,然後哭。

8.  虛歲:現在,誰還跟我按虛歲算年齡就當場絕交。

人生過了四分之一,仍然覺得無限可能條條大路通小康,但除了工資眼下並沒有什麼別的收入來源,如此生活三十年,也不足以自給自足買房買車,最多是在便利店買 NFC 果汁心裡不滴血,視頻網站續約會員手不抖勉強實現小型財務自由。

在我們的調查中,740 人認為工作以來最焦慮的事就是「沒錢」,443 人略顯浮誇地形容這種狀態是「在最虛榮的年齡,一無所有」,還有 112 位自信的受訪者表示:「我就剩窮的問題沒解決了」。

圍繞「貧窮」這件事,你需要面對的危機關鍵詞包括但不限於這些:

1.  信用卡:面對帳單永遠欲哭無淚想不起來自己買了啥。

2.  學生:總被人說看起來像學生,以為是誇自己年輕,實際上是沒能徹底實現衣櫥換血,穿學生時代的衣服出門被人看穿。

3.  裸奔:每年換季整理衣服,都覺得去年今時在裸奔。

4.  招租:舍友找到女友搬出去了,我又要招一個舍友。這套房子已經累計在豆瓣上招租過 5 個人了。

5.  出租屋改造:請不要再號召大家租房也要有尊嚴,租房也要有生活品質,租房改造大比拼,不要再搞這些了!我本來就窮,買不起房,不要再想方設法騙我最後幾塊錢了好嗎?

6.  黃標宜家家具:看不上宜家的品質,但其實只買得起價格標黃的宜家產品。

7.  狗:想自己養一隻而不得,房東說我沙發很貴的抓壞要賠的,爸媽說哎呀你自己都養不好養什麼寵物,貓貓狗狗細菌很多的過兩年就結婚生小孩的人了別折騰了,對了王阿姨介紹的那個陳博士你這周要不要見一下……慪氣,但自己早上也起不來,常出差,根本沒時間養,只好每天打賞別人家的貓狗視頻,做一個乖巧的新時代葉公。

8.  南北通透:看一眼預算,也就能無壓力首付一套南北通透大三居,的無窗小次臥了。

9.  宜居城市:一線城市房價高、有霧霾、老阿姨還會故意講方言以示:「一個人在大城市生活很難吧?要不還是回家吧」,一線城市太糟糕了,可是離開一線就沒有我的工種,所以到底在哪裡生活才算「宜居」仍然是個謎。

綜合以上關鍵詞,我們還為你製作了一份危機感道具及其殺傷力測評:

總的來說,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涉及的內容多而瑣碎,而核心無外乎嘗試獨立帶來的掙扎、習慣了多年無處不在的勵志雞湯卻仍無助於現實問題解決帶來的挫折和周遭人施加的來自同輩和長輩的不同形式的壓力——

這段時間的關鍵詞可能叫做「人生無限可能,但目前看不到什麼可能」。

講到底,人生四分之一的焦慮往往不是「我遇到瓶頸了」的焦慮,而是根本還沒找到自己的瓶子的焦慮。

基於此,我們的寄語是,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瓶子。要是實在找不到,也就算了,反正到了 35 歲系統還會自動更新一批關鍵詞給你煩的。

不用謝。

我上了985,211,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 或者,也不能這麼說


作者: 仙女你小書,來源:旦事記(ID:fudanyuema)

我是在很久以後才意識到原來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心裡也是在自卑的。這個發現很偶然,是有一次我的學霸舍友回來,非常非常不開心,趴在桌子上很久很久沒有起來。我打著爐石呢,覺得不對勁回過頭說你怎麼了。她抬起頭來說,哎,我才發現人與人的差距這麼大。你不知道我今天參加討論課,有個女生全英文演講多精彩,那麼流利,輪到我就磕磕巴巴的。我說沒事你也挺厲害,天天回來就學習,演講不行,咱考試還考不了高分嗎?我那很厲害的舍友說,不是這樣的,你知道嗎,不光英文,那個女生長得也特別好看,妝容也精緻,站在臺上那麼的閃閃發亮,光亮照得我都要看不清自己了。我說你多棒啊,好歹還能拼一拼全英文演講,績點又這麼好,每天也很努力,我很羨慕你的,不像我天天就是搓爐石。她說,你很厲害啊,文章寫得又好,自己有那麼大的公眾號,一個女孩子自己創業,像我除了學習一點特長都沒有。我就苦笑了一下,其實不是呀,你不知道,有時候我覺得自己除了幸運上了復旦以外,真的一無所有了。家庭條件在我們縣不算差,學習成績也好,英文老師剛講完的課文,下了課我就能找她背出來,長得像個小機靈豆子,數學老師也老在上課誇我,「樊悅書就是聰明啊」。那時候不學習,老看漫畫也能考全校第一,記住一句櫻木花道的「我是天才」,大喇喇地就寫在課桌上。上了高中就傻眼了,考了衡水一中以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高一自我介紹的時候,有個男孩子站在講臺上「我喜歡數學,已經自學完大學數學了」,跟著來了個小姑娘,「讀得書不多,比較喜歡海德格爾。」再上來一個,全身的阿迪耐克,「我是石家莊某某中畢業的,全國英語演講幾等獎。」我低下頭看看自己身上的喬丹,想了想也沒得過啥獎,原來覺得自己看書多現在海德格爾到底是個誰,完了,只能靠考試了。結果第一次考試出來,學了大學數學的那哥們考了全校第60,我考了600開外,覺得自己沒有認真學,開始努力,下個月考試成績一出來,全校800名,這最後一點心理防線也被攻破了。很深很深的那種,引以為豪的東西全碎了。發現自己原來不是那麼聰明,學習也不好,除了學習還有啥可以稱道的嗎?想了想發現自己是小地方出來的,家裡也沒有錢,自己長得一般,短頭髮不好看,沒有男孩子喜歡我,我喜歡的男孩子喜歡他們班口才好長得漂亮的女孩子。心理壓力特別大,又頭疼,衡水一中是很看重學習成績的,於是拼了命的學,覺得也許考上全校前幾,考上清華北大,就能認同自己。有一次看全校第一演講的時候,眼淚汪汪地和我的好朋友說,「我多想和他們一樣,考個700分,成為那樣的星辰啊。」結果努力了兩年半,也沒考上清華北大,其實就差兩道選擇題,自卑的心理問題還沒有解決,就不得志的來了復旦。

從一個連電影院都沒有的小縣城,考到了全河北最好的高中,六年之後要來到國際大都市上海了,要來到傾盡我家所有小積蓄,才能勉強付個首付的上海了。

你以為考上985,211就能像你高中老師那樣說的萬事大吉了嗎?我大一大二的自卑心,比上高中那個時候還要深,發現有買個一萬塊錢的包不眨眼的,發現有三天兩頭去吃人均500的飯館兒的,發現有五一三天小假期還要出國玩一趟的,發現有這麼一種人,學習好不說吧,長得還好看,長得好看,還有男朋友,有了男朋友,人品偏偏也那麼好,羨慕嫉妒,恨不起來對方,只能恨自己。覺得自己算是完了蛋了,努力什麼,再努力也買不起上海的一套房子,人家上海土著的同學家裡都有兩套了。不想學習了,成績一落千丈,越自卑越不想動,越不想動越自卑,越自卑還越不想怨自己,怨什麼呢,老覺得自己家庭條件不好。回家我爸爸問我:「上了大學就鬆了吧,你過得開心嗎?」我家裡親戚在旁邊打圓場,「咱們家就你一個孩子考上了這麼好的大學,可給老樊家爭氣了,還能有啥不開心。」您不知道,其實越往上爬越艱難,越見得多了越痛苦,越往下走,才越發現自己原來不是那麼好,越在高處,每走的一步才走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您總覺得好大學的孩子就沒什麼煩惱的,就能有好工作了,其實不是這樣的,眾生皆苦,誰心裡都有一把尺子,量量自己量量別人,都不是滋味。我那個時候自卑又痛苦,什麼也不想幹,回家也吃不下飯,每天真的就是哭,發呆,我爸媽勸我,聽不進去,有一次恨自己不爭氣,恨自己各種不好,聽著我爸媽勸我,突然就來了一句,「你們幹什麼生我啊,我這樣哪裡都不好,就是一個廢物,給你們丟多大人啊。」我爸當時眼圈就紅了,40多歲堂堂正正一北方漢子,從小到大沒見他哭過的人,一邊掉眼淚一邊說,「是,是爸爸媽媽沒有能耐了,委屈你了,爸爸媽媽沒有出息。」怎麼了,哦光顧著看別人閃閃發亮了,就瞧不起自己,連帶瞧不起你的家庭了?初中時候,和我一樣,很聰明的男生,因為掏不起衡水的學費,念了一個普通的高中,現在復讀之後,勉強的念了一個一本。要不是,一直努力到現在,我也不能從很小的縣城,一路考到復旦,終於和一開始起跑線就比我很前很前的同學們,站到了一個舞臺上。我有的初中同學,念了中專,嫁了人,生了孩子,領了一個月兩千塊錢的工資,我覺得很惋惜,又有一點點很可恥的慶幸。正是因為能夠拿到這樣的入場券了,才有這樣的機會,看到這些閃閃發亮的人,並且明白自己的不足。可以和自己過不去,知道自己哪裡不好了,才能有前進的動力。但也千萬別那麼擰巴,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處,但世界上比你困難比你不幸的人,也多了去。但是我們還是要努力,要時時刻刻關心著,千千萬萬的沒有你幸運的那些人,萬一哪一天我們這一點點努力,能夠改變遊戲規則,能夠改變這完蛋的房價呢?每個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其實也都不自信,人人都不自信。我寫文案,看見人大學長的《非典型985》,感同身受,然後唉聲嘆氣,您買不起房,可是文章寫得多好啊,我怎麼就寫不出來。

昨天發了個徵集,「你在復旦為什麼自卑」沒想到的火了,發現原來大家真的。

焦躁是應該被宣洩的。

我說,很多人比你優秀,那是事實,但也不一定都是他自己的優秀,家境啊,見識啊,20年的積累,有時候都沒辦法。但是你什麼都沒有,一個人孤軍奮戰,千軍萬馬地殺出來,考來了這裡,終於和這些優秀的人站在一個起跑線上,你是很厲害的。知乎上看到句話,一個人達到的高度,不是看他現在的高度,是看他在原來的高度上又前進了多少。


富書部的第一本書《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暢淋漓地活》已經上市,作者蕭蕭依凡是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當紅作者,人民日報夜讀的常客,聽說有趣的人都已經入手,長按上圖二維碼即可進入部長書店下單購買,真愛快來~~~

賞飯加微信:158589503(備註廣告),部長微博@小明牛哲學

👇部長專用商城

相關焦點

  • 「30歲了,還是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的四點建議
    我昨天收到一位讀者的私人信件,他說他30歲了,卻感到越來越困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看到他的回答,我一開始就想到了自己。他的問題,他的困惑,主要是對現階段生活的不滿,對未來的定位不明確,能力跟不上雄心壯志,焦慮卻不能開始,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等等。
  • 被瘋傳的記憶曲線,這4點用之前應該知道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年來,科學家們針對「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又進行了很多後續深入的研究,結果可能會出乎大家的意料。這意味著,對於我們以為忘記的東西,大腦其實比之前記得更清楚、更深刻了。這裡面究竟有怎樣的奧秘呢?我們一般認為,記憶就是把看到、聽到、感知到的信息,存儲在腦子裡。
  • 《三十而已》大結局,原來這三條真相最扎心,30歲之前你應該要懂
    三個女主的結局,不算太好可也不是太差的,他們雖然在30歲遇上了人生中的另一個階段,但是都很好的接住了30著個坎,三十而立在他們中足足體現了,在大結局當中三位女主,都與其初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歲,面臨這事業和情感的重擊,但是她卻毫不猶豫地選擇出國留學進行深造,獨自綻放美麗。
  • 30歲的人,應該有多少存款
    30歲,一直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時間分割點,青蔥歲月去而不返,中年危機近在眼前,而金錢,作為可以解決90%生活問題的一種存在物,也確實總是撩撥著30歲,以及30歲以外的很多人的神經。那麼,你認為,一個30歲的人,應該有多少存款呢?其實,這是一個見仁見智,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不過,我還是好奇地採訪了一些人,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給的答案。
  • 四十歲左右的女人很「花心」,這四點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四十歲左右是女人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體驗了人生一半的酸甜苦辣。沒有年輕女孩的羞澀,多了成熟女人魅力。在婚姻中,不少女人會追求自己的幸福,選擇與現有的丈夫離婚。不少人認為這樣的女人比較「花心」,卻不知道一個女人,在婚姻沒有做過任何越軌之事,仍堅持要離婚,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為什麼四十歲左右的女人,在生命過去一半的階段,會毅然有這樣的選擇呢?其實,她們不是真的花心,這四點原因,你應該知道。
  • 關於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你至少需要知道這四點
    關於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你至少需要知道這四點 2020-08-17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30歲之前與30歲之後的生活對比,神準!
    有些人在27歲的時候已經感覺到自己產生了改變,有些人則遲至35歲才發現,但30歲似乎是一個重大的分水嶺,幾乎所有人都特別有感覺到自己的變化。其實30歲是一個很棒的年齡,它讓你了解自己以前的不成熟跟在意過多世俗或他人眼光是一件多麼浪費時間的事情。
  • 新車盲目磨合之前,你應該知道這五件事
    文|曹臻圖|曹臻、網絡老司機速成班第四講,今天曹老溼來聊聊磨合期那點事。說起來,曹老溼的eRX5開回家已經三個多月,開了接近6000公裡了。開到4308公裡的時候,我去4S店做了一回首保。而在首保之前,就是很多很多新手都不確定該如何好好弄的磨合期。
  • 「25 歲以前喝醉摔倒被男人抱起來.30歲的自己站起來」|女人應該懼怕 30 歲到來嗎?
    這是 新世相 的 定製廣告一你可以把年齡增長當成自己的禮物;也可以當作一個詛咒。無論在日本還是中國,人們都難免陷入《東京白日夢女》作者東村明子總結的那種焦慮裡:「女人一旦過了三十歲,無論如何都會有一次喘不上氣,停下腳步。工作也是,大概戀愛也是。」二你體會過 30 歲的焦慮嗎?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一眼望去看得見衰老的恐懼?對愛情感到無力的疲憊?必須在獨立和依附這兩種分差巨大的生活裡做選擇的困惑?
  • 30歲的人生到底有多無力?吐槽之前不妨先讀讀這4本書!
    他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五個等級構成。一般來說,當人類實現了底層的需求時,總會嚮往更高的需求層次。正如當我們不再需要為溫飽問題而煩惱時,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內心傾向去思考更高層次的問題,比如人生目標、人生意義,又或者生死。我想,「30歲的人生有多無力?」「27歲的人生到底有多無力?」
  • 在玩FF15之前,你可能需要知道的30件小事
    2.玩之前記得看《國王之劍》跟《兄弟情》,不然你就跟我一樣一臉懵逼。3.跑步實際上會消耗一個耐力槽(ST)的東西,這玩意兒默認關閉,需要在設置裡將其打開。這個ST還關係著你位移掛壁的持續時間,請務必打開。根據這個條還能實現無限耐力,具體請點這裡。4.經驗值需要睡一次覺才能結算,不然你打多少怪都沒卵用。
  • 30歲之前的你其實可以成為任何人
    30歲之間的姑娘該做些什麼?」 還沒有到30歲的女人們,在最適合學習和工作中的年齡裡,你努力了你就是小姑娘,你懶惰卑微了你就已經是老太婆。多數人30歲就死了,一直到80歲才埋。 時代已經不同,女孩早已經和男孩共享同等受教育的權利,甚至近年來考進大學的女生多過男生。我女兒班裡乃至全學院,排名前幾位拿國家級獎學金的都是女生。說起「學業優秀「,女生更多於男生。
  • 男人30歲之前,最好的活法,是明白的幾個道理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30歲對於男人來說是一個分界線,30歲之前你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可30歲之後你就不能再一無所有,否則你不僅會遭遇一個失敗的人生,而且也會受到別人的輕視。是什麼導致你在年過30之後依然遭遇如此人生?是因為你在20多歲的時候是以妄為,不懂得人生應該怎樣過活,所以才浪費了那麼多寶貴的時間。總有人說30歲還很年輕,以後什麼樣的美好前程沒有,可大家有沒有想過社會是現實的競爭是殘酷的,一個男人到了30歲之後,他各方面都會走下坡路,這是不爭的事實。
  • 關於意樂壁掛爐,你應該知道這4點
    關於意樂壁掛爐,你應該知道這4點:①出身名門,她是義大利工業製造精品產物,是義大利兩大暖通品牌強強聯合的產物今天,義大利依瑪已經成為義大利的領導企業,尤其是冷凝壁掛爐的市場份額很大,這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更是對全球環保事業的貢獻和支持。        而意樂作為世界壓鑄鋁散熱器的領軍企業,和義大利依瑪具有類似的品牌發展歷史,相同的高品質要求,相同的地理區域文化背景,發展歷史超過50年,在各自的市場上都是領軍企業,針對客戶,都有適應本地市場的能力和靈活性。
  • 看完《三十而已》,30歲的男人和女人應該分別開這3款寶馬
    最近,一部《三十而已》的電視劇火爆了全中國,由江疏影、童瑤、毛曉彤主演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聚焦30歲女性所面臨的生活困境與痛點,自開播以來好評不斷,就連小編都開通了騰訊視頻VIP天天追劇等更新。既然到了該追求品質的年齡,那麼三十歲的男男女女更應該選擇哪3款寶馬?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嘮一嘮...
  • 如果你30歲了,你應該善於交朋友,多存錢,掌握一項關鍵技術
    有一朵云:二十個虛弱的王冠,三個房間站立著,四十不惑,五十個知道命運,六十個耳順,七十個古來稀。古人說,30歲應該是成家立業,有一項技能更好的生活。但事實上,許多30歲以上的人知道他們能做什麼。他們釣魚三天,在網裡曬兩天。他們不追求女孩的資本。他們不精通手藝。他們整天都很懶。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困惑。
  • 闞清子紀凌塵分手:30歲之前不求婚,30歲之後就不愛你了
    今天下午一睡醒,同事就@了這條微博給我,說實話,有點吃驚。不去討論紀凌塵出軌的消息是否屬實,但似乎他們倆分手並不能算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畢竟之前就已經頻頻有他們的分手信息曝出。挺不容易的,從15年宣布戀情到現在已經第四個年頭,去年《親愛的客棧》熱播之後大家都覺得他們愛的真實,也愛得簡單,都期待著他們可以長長久久修成正果。
  • 看完《三十而已》,30歲的男人和女人應該分別開這3款寶馬!
    劇情相信大家都比小編門兒清,在此也就不多說了,而「三十而已」這四個字儼然成為了懸在當代90後的頭頂的達摩克裡利斯之劍,時刻提醒三十而立的你需要十全十美。既然到了該追求品質的年齡,那麼三十歲的男男女女更應該選擇哪3款寶馬?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嘮一嘮...
  • 關於菜單設計,這四個點你必須知道
    這一切的問題,很可能是菜單出了問題!在很多餐飲人看來,菜單就是一個普通的點菜工具,無足輕重。但菜單的作用遠不止於此,裡面的學問大有講究。一個優秀的菜單能起到降低食材成本,提高點餐效率,品牌價值清晰突出等作用。不同的餐飲品類菜單規劃設計有所不同,但有幾個基本原則是通用的。
  • 30歲前就應該知道的26個提升效率的tips
    30歲前就應該知道的26個提升效率的tips 原文 by Etienne Garbugli翻譯 by Christy@改變自己校對 by Helen@改變自己很多人努力學習時間管理方法,反覆嘗試,不斷摸索,為了能在期限前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