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弄清楚了音樂啟蒙的意義

2021-02-24 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人生

在現在這樣信息爆炸的時代,父母太容易被販賣焦慮,似乎他家孩子報了幾個班,我家寶寶沒報就會落後很多一樣,越來越多的焦慮也將孩子淹沒。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懂藝術,初中時候的美術作業都是讓同學幫我做,換我幫他寫數學作業;我也沒有學會任何一項樂器,欣賞不來古典音樂,聽不出交響樂中有哪些樂器;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熱愛唱歌,從小到大都這樣,這大概跟父母在我五年級的時候就買了卡拉ok有關吧,一個小小的話筒,帶給我太多太多,一直到畢業工作,拿著麥唱歌的激情模樣似乎成了我青春時代的標籤,至今,我從郗寶唱歌的模樣中都能看到自己青春的樣子。

今天之所以決定寫一寫這個讓我不太擅長的領域,是因為上午帶郗貝去公園回來的路上,聽到了曾經很愛的一首歌,感覺生活真的太美好了,那些激情奮鬥,執著拼搏的日子一幕幕復現。一時間,感受,歌詞,調子,節奏融合衝進心裡,這一刻,我找到了音樂帶給我的美妙感受。音樂裡面有回憶,有感受,甚至有動力。

那首曾經讓我心潮澎湃的歌

可能是自己愛唱歌的原因,我家從小就準備了話筒,話筒陪我們度過了居家隔離苦悶的日子,話筒見證了哥哥唱歌,弟弟跳舞的和諧畫面。經常是音樂一打開,興奮開心一個小時不在話下。這已經是唱爛了一個之後更換的新話筒了。

第二個話筒

郗寶到了可以引導學習樂器的時候了,我最近研究這方面比較多一些。研究完,加上觀察郗寶的反饋,我大概清楚了音樂啟蒙的意義和方向。

直到今天,我心裡才完全明白:其實學不學樂器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會欣賞音樂,通過音樂表達自己,音樂是壞心情的一個出口,是讓生活變美好的一種方式,甚至能催化好心情。

郝景芳《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提到一個能適應未來的孩子該具備哪些軟實力:從內部來講,軟實力主要指性格,思維方式,價值觀以及心態等方面的實力,具體包括情緒管理能力,應對壓力的能力,面對批評的能力。硬實力也就是知識和技能等可以通過集中學習來掌握,軟實力的培養卻需要很長時間,需要大量的練習。

因此,我們必須清楚和承認,知識是學不完的,家長不能做灌輸知識的人,關於孩子的成長,我們能做的是:支持,港灣和腳手架。

還是郝景芳的《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講到,以後生活比較遊刃有餘的三個能力:與人工智慧相處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超越人工智慧的能力。第一個能力是圍繞人工智慧做現有的事。第二個能力做與人工智慧不同的事。第三個能力給人工智慧做引領。引領的是大局觀,世界觀(跨專業的能力),以及創造力(理解和想像新事物)。沒有深刻的理解和敏銳的感受,就沒有真的創造力。深刻的理解和敏銳的感受,正是我們日常需要去培養和啟發的。

郗寶在唱歌階段給我的反饋是:他對看過的動畫片的主題曲,聽過的故事主題曲,看過的影片中的音樂非常感興趣,即便自己不能哼唱,但是還是喜歡反反覆覆聽,這跟我看到的音樂啟蒙理論吻合。突然想起,我小時候會唱我看過的所有電影,電視劇的主題曲和片尾曲。所有!這個回憶,不能再震驚了。所以,我更加深信,喜歡和強迫接受,太不一樣了。

故事,動畫片,電影中的歌

關於音樂啟蒙,我總結家長能做的是:

1多聽,磨耳朵,找到喜歡的樂器聲音

2多看,看音樂動畫片,紀錄片,音樂會錄像,現場音樂會

3多感受,去觸摸,去不同機構試聽,去學習

音樂內容選擇:

1歲以內,聽簡單溫和的曲調,鳥鳴聲,流水聲等。

2-4歲,嘗試不同風格,有節奏感的童謠,專門為兒童改編過的古典爵士流行音樂專輯,節奏明快的(拍手,跺腳,哼唱),發現生活中有趣的聲音。

4歲以上,接觸不同的樂器,近距離觸摸和感受不同樂器的聲音,親子音樂會。

家庭音樂氛圍:帶孩子一起聽音樂,感受音樂。

根據資深鋼琴老師鄧愉兒親子音樂啟蒙課的推薦,我整理了音樂專輯,動畫片和影片清單,有些純音樂專輯郗寶郗貝通吃呢。

音樂專輯清單

全年齡段動畫片:

1迪士尼出品的幻想曲(8個段落),幻想曲2000(動畫交響樂)

2SillySymphony(1929-1939出品,75部,龜兔賽跑,三隻小豬等,每一集幾分鐘,一周重複一集,找到其他版本對比聽)

3彼得與狼(獲得80屆奧斯卡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版本)

4波蘭兒童古典音樂動畫,1989年出品的波蘭動畫片,每一集都有一首古典音樂,超值藝術套餐。

5歲以上影片:

1音樂之聲

2海上鋼琴師

3茜茜公主,總共三部

4莫扎特傳(有點沉重)

5鋼琴家(有點沉重)

專輯和影片為什麼這麼多英語的內容,主要是因為西方音樂劇情將圖片(美術)和曲子(音樂)對應比較完美,這點我有同感,即便是只有音樂,沒有文字的貓和老鼠,在鋼琴家郎朗的指尖也是栩栩如生,淋漓盡致,連我這種不那麼懂欣賞的人也嘆為觀止,欣賞的確是一種需要培養和學習的能力。

結尾

音樂如此美好,但是,我們必須時刻清醒:沒有任何一種學習成果值得犧牲親子關係來達成,並且即使犧牲了親子關係也無法幫助你或孩子達成這項成果,沒有有效的聯結(擇師),學習就沒有顯著的進步;只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才能有效的指導和薰陶(家長)。

最後,關於音樂和體育興趣班,推薦看《小小興趣班裡的大智慧》。還有一個事實值得叨叨,我們必須認識到一點:關於樂器的學習,學好任何一門樂器都有枯燥和困難時期,若要成名成家,更是需要付出異於常人的努力和艱辛,如果只是培養興趣愛好,就要牢記初心,不問結果,就讓音樂去滋養他的心靈,浸潤他的性格,豐富他的生活。想明白這些,你的每一次行動和努力都會少走彎路,只有抓住重點和底層最核心的邏輯,不盲從,孩子萌芽的藝術興趣才不會被無情的擊退,藝術的培養才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

各種興趣班建議

相關焦點

  • 課程詳解|柚樂音樂啟蒙
    音樂啟蒙是對於學齡前兒童(0-6歲),用啟發和引導的方式,讓他們逐步地了解音樂和學會欣賞音樂。很多家長急於讓孩子學習樂器演奏,往往忽略了應該具備的音樂啟蒙基礎,這裡不是簡單的樂理知識,除了識譜、視唱、聽音、節奏,還包括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等多方面的綜合素養。音樂是一種藝術形象,通過音樂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等,提升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和敏感性。
  • 收好這份「音樂啟蒙」指南,就算是零基礎父母,也能培養出音樂娃
    父母不懂音樂就作罷?很多父母都知道音樂對於孩子的成長有積極意義,但是在說到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的時候,部分家長就出現畏難心理,因為自己本身沒有藝術細胞、音樂素養也不夠,想從小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卻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才能引導孩子的音樂能力,輕易地就放棄了音樂啟蒙。
  • 在孩子心裡種下藝術的種子|"音樂"啟蒙書單
    哚哚剛開始學鋼琴的時候,我沒有專門給她買過音樂相關的啟蒙/科普書,她對古典音樂的了解非常零散和淺顯,到後來才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一點一點開始接觸到古典音樂相關知識。因此,現在我在考慮敦敦的音樂啟蒙時,首先想到的不是什麼時候開始學什麼樂器,而是能夠通過什麼方式讓他認識和喜歡古典音樂。聽音樂和看演奏會固然直觀,但真正能夠加深理解的是閱讀。
  • 重磅乾貨——古典音樂啟蒙分享
    海星媽媽說:孩童時期是人類習慣、性情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音樂啟蒙教育將成為其一生的興趣和愛好,讓他終生受益。 今天,海星媽媽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如何適合孩子的古典音樂,培養孩子的音樂天賦。
  • Nature幼兒音樂啟蒙親子課程介紹
    Nature幼兒音樂啟蒙親子課程,著眼於激發孩子對音樂的熱愛,開發孩子右腦潛能,讓孩子感受音樂之美,在輕鬆愉悅中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
  •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音樂啟蒙?
    美國在音樂啟蒙教育中,專門對幼兒階段作出規範。比如:幼兒在2~3歲時,要能夠「自由敲打簡單節奏樂器」、幼兒在4~5歲時,能夠用樂器、環境及身體的音響來表達思想和情緒。德國小孩大多擅長一兩門樂器,這與他們從出生後,就開始音樂的薰陶是分不開的,據說在德國的家庭,對孩子的音樂啟蒙早教課非常系統。
  • 開題-音樂對我的意義
    當你了解它足夠多的時候,你會發現,音樂對於你的意義可能不止於好聽而已。我在大學時期學習的吉他,學吉他是個偶然,是因為想自己彈唱一首很喜歡的歌。學吉他那個時候聽的吉他彈唱和指彈比較多。學習一門樂器,也是了解音樂的過程。
  • 幼兒早期音樂教育的啟蒙
    幼兒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幼兒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幼兒音樂教育。隨著獨生子女的不斷增加,人們對幼兒音樂教育尤其重視與關注,社會對幼兒音樂教育在精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那麼早期音樂啟蒙對幼兒的成長有多重要呢?
  • 音樂啟蒙 | 臺灣古典音樂啟蒙節目《古典魔力客》全三季!
    因為小七最近開始學鋼琴,我也開始留意一些音樂啟蒙
  • 【投票】山葉,我的音樂啟蒙評選!
    「山葉,我的音樂啟蒙」活動第一期的十個寶貝的投票連結已經整理好了,各位親們可以直接給您喜歡的音樂寶貝點讚了
  • 低齡教育消費市場誘人,兒童音樂啟蒙教育是否迎來發展機遇?
    加之我國現階段音樂啟蒙課對師資暫無過高要求,其入門門檻和培養難度相對高齡段青少年的音樂教師要低。眾多因素的累積,促使各類音樂教育企業紛紛涉足音樂啟蒙教育。音樂啟蒙教育悄然興起,機構做了哪些嘗試?音樂啟蒙教育的興起,是今年音樂教育市場可圈可點的現象之一,眾多機構紛紛推出低齡段啟蒙課程。
  • 學霸養成記(4):幼兒音樂啟蒙
    身為「音樂盲」,這一番功課也算是對自己人生第一次系統的音樂啟蒙教育。也許對於音樂方面的專業人士而言,這篇內容如同小兒科,但是相信對於很多如同我本人一般毫無半點音樂基礎素養的普通父母而言,這份讀書筆記還是很有幫助的。藝術類的培養總還是要點家庭氛圍烘託的,自問自己和老公都沒有音樂方面的能力快速入門,我們各自擅長的點也不在於此,比如我擅長於文字、繪畫,老公擅長於數理思考。
  • 聊聊1-2歲寶寶的音樂啟蒙
    說起來音樂啟蒙,起初的時候我和太陽妹妹只是覺得早教中心的歡動課太累,而我們兩個更喜歡相對安靜的音樂課
  • 張靚穎:「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哭是沒有意義的」
    回憶起當初自己只是個勇敢追夢的小女孩,想必她自己心中也是有著難以說清楚的複雜感情,但至少現在她可以暫時釋懷了。其實大家也都很清楚,張靚穎沒有做錯什麼,她只是自以為遇到了一個值得託付一生的男人。這對她來說其實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如果可以早日脫離苦海也是不錯。
  • 音樂啟蒙 | Highly recommend!!音樂中的p和f是什麼意思?
    視頻示範 今天這節課內容的意義已經遠超過音樂啟蒙的概念了。
  • 【音樂啟蒙】臺灣樂理啟蒙節目《音樂有意思》:學樂器,可不只是為了會演奏!
    今天想跟大家討論一下學習樂器的話題,順便送給大家一套超棒的樂理啟蒙節目——來自臺灣的《音樂有意思》。是為了開發右腦,讓孩子發展更全面?
  • (首次公開1-3)經典山葉音樂啟蒙教程免費分享
    沒有什麼比音樂趣味課更適合兒童早教了!
  • 終於弄清楚了
    終於弄清楚了 2020-12-09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垃圾做樂器,貧民窟出了一個樂團,普通家庭怎麼做音樂啟蒙
    孩子們的熱愛終究會成就他們的音樂才華,而他們的音樂也終究成就他們新的人生可能! 就像石縫間頑強的小草,它掙扎著長出了自己的一片蔥鬱。 音樂啟蒙有助大腦開發 說起音樂啟蒙,很多人覺得必須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必須要送去學費不菲的鋼琴班才叫學音樂。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並沒有音樂天賦,學這個學那個有意義嗎?
  • 寶寶聽到音樂就跳舞?別錯過音樂啟蒙的最佳時期!
    美國音樂教育之父戈登教授有這樣一個理論,在孩子 3 個月大的時候,音樂智能就形成了,在 9 歲後步入穩定[1]。錯過 0~9 歲的發展期,也可以學得比較好,只不過很難達到自身的音樂天賦所允許的最好的水平[2]。難怪像是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都把音樂啟蒙納入幼兒園的必修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