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桃園中學2017年元旦文藝匯演

2021-03-05 廣州市白雲區桃園中學


光陰荏苒,碩果纍纍的2016年向我們揮手告別;滿懷希望與夢想的2017年正微笑著向我們走來!12月17號,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裡,我們歡聚一堂,共同迎接桃園中學2017年元旦文藝匯演。新的鐘聲,新的一年,新的祝福,新的期待;回首往事,我們滿懷豪情,展望未來,我們重任在肩。


到會各位領導和嘉賓,他們是:桃園中學何玉華校長,桃園中學王舒副校長;廣園小學實驗學校李校長,方圓實驗小學莫校長,富力半島小學沈主任,特邀嘉賓:桃園小區物業管理處:湯總,李經理;中國夢之聲的李立宇;桃園中學德育處周火光主任,教導處李文淑主任,招生辦包柱凡主任,團委凌慧穎書記,教導處李雙喜助理。

桃園中學何玉華校長致新年賀辭,表達了對到場嘉賓的感謝與祝福,對桃園中學的期待和祝福。

男主持人身穿西裝帥氣英俊,女主持穿禮群典雅大方。


匯演在旋律昂揚,熱情洋溢的開場民樂合奏組合《金蛇狂舞》中拉開帷幕。

聶耳整理編弦樂,錦繡桃園身手顯。龍舟騰躍鑼鼓喧,金蛇狂舞慶新年。包鈞老師帶領學生為我們帶來一場聽覺盛宴……


無歌舞不青春,我們歡聚一堂,歡歌笑語,我們用最動聽的聲音,最靚麗的歌喉唱出我們對桃園的祝福! 

樸樹是都市叢林中的行吟詩人,他在歌中寫到:我是金子,我要發光的。不由地想到那野草野花,絕望著渴望著哭著笑著平凡著的芸芸眾生。初二(2)班的吉他彈唱《平凡之路》 ,向觀眾訴說他們的故事!


桃園就像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桃園不僅教會了我們許多道理,同時也授予了我們許多知識。金希老師帶領十佳歌手合唱:《第一天》。

   英語科組帶來《英文經典歌曲》串燒,老師們優美動聽的聲音迴蕩在校園,縈繞在同學們耳邊。


      音體美政史地科組為我們獻上了一首《你最珍貴》:最美好的時光,最姣好的面容,最青春活潑的體態,感謝讓我們在桃園相遇,結下一段塵緣。有幸請到中國夢之聲的選手李立宇為大家獻上一場視聽盛宴。

匯演不僅有天籟之音,更有玲瓏的身段,婀娜多姿的舞蹈。 



   多愁善感的你,在日記的扉頁記錄自己點點滴滴的心路。翻看相冊,你嘴角上揚的微笑,點亮了我青春時代的夢想。時光荏苒,我們天各一方,知交零落,唯一不變是滿懷的牽掛。時光記憶裡的板塊橡皮,上課的歡歌笑語,課堂測試的冥思苦想,是我們珍藏滿滿回憶。初一(6)班為大家呈現舞劇《同桌的你》。

朝暉紫氣漫飛鶯,花紅鳥語且行紅。書聲琅琅昨日事,不見故人見舊城。初一(4)班表演了古風舞蹈《無歸》。


青春是嘹亮的歌喉,青春是炫動的舞步。初二(3)班、初二(4)班表演《日韓舞蹈串燒》。

初一級組同學的拉丁舞《perhaps,perhaps,perhaps》,歡快的樂曲,靈動的舞步,令人印象深刻。

匯演的語言類節目更是精彩連連:有幽默風趣的小品,歡快有趣的雙簧,更有語文科組為大家呈現的詩歌朗誦。

 

   幽默詼諧,充滿趣味的小品;老闆學習倉頡造字,考驗招聘人員人品,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鬧劇。初二(1)班小品《招聘》讓現場歡笑連連。

   雙簧,曲藝的一種。一人表演動作,一人藏在身後說或唱,互相配合。雙簧,自清朝末年延續至今,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中華兒女多才藝,曲藝雜談心靈犀。鑼鼓喧騰鬧新春,桃園學子技藝顯。初一(1)班《雙簧賀新年》。

幽默詼諧,寓教於樂。數學的縝密構思與文學的幽默詼諧相結合。數學科組的老師為我們帶來的精彩小品《英雄救美》,將晚會推向又一個高潮。



一蕭一劍,書酒詩畫,漂泊天涯,俠肝義膽的俠客。「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詩句傳誦千年,荊軻更是成為俠客的典範,忠義的化身。初二(5)班表演小品《荊軻刺秦》。


     西湖細雨迷茫,傘骨下的情意綿綿,傳唱了千年的傳奇故事。將現代科技融入古典故事,將會有怎樣的奇妙效果?物化生電科組表演科學小品《桃園新白娘子傳奇》。

 

冰冷刺骨的海水,暗夜的呼喊與救援;生死一線的抉擇,情比金堅!古典優雅的宮廷卻蘊含著重重危機。當rose遇到甄嬛,將會是怎樣的夢幻奇緣?初二(6)班表演小品《泰坦pk甄嬛》。

在桃園學習三年,心懷感恩,心系桃園。充滿昂揚與奮進的小品。總校畢業生小品《心懷感恩》更激勵桃園學子奮力拼搏!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我們的語言典雅優美,字正腔圓。繡口一吐,滿懷黃河奔騰的蓬勃氣勢,更有江南煙雨迷濛的婉約悽婉。岸堤楊柳婆娑,蘆花輕揚;布衣青衫,泛舟湖海;踏著月光,柔柔蕩蕩,情天一處,唯美一生!語文科組表演詩歌朗誦《古韻桃園》,書香滿校園。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光是命運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初一(5)班的手語表演《明天,你好!》別出心裁,匠心獨運:青春的花朵總是燦爛的;青春的日子是不知憂愁的;校園生活是純真的。一顆顆跳動的心;一張張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笑臉,真摯的桃園學子編識著那曲動人的歌。桃園生活似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它歡快地奔流著,時時泛起一朵朵晶瑩的浪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圓是畫,月缺是詩。桃園生活在無聲的歲月中為學生點綴了一幅幅人生的畫面,使學生的人生路上充滿欣喜與充實。


跨越黃河長江,攀登泰山頂峰。 我左勾拳是天地間龍的化身,右踢腿是功夫的現代演繹!桃園中學校隊帶來跆拳道表演《跆拳風》。

   佤山軍民聯歡熱鬧、歡快;唱響軍民團結、民族團結的歡歌響徹山谷。葫蘆絲表演《阿佤人民在唱歌》精妙絕倫。


    現代舞蹈舞出熱血豪邁。風靡當下的流行歌曲使我們暢想未來。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升入初中,陷入迷惘,在老師的循循善誘,同學的熱心幫助下,撥開眼前的霧霾,走出心靈的困境,在桃園中學快樂健康地成長學習。校隊的表演《LIFE FOR NOW》。


      攜手並肩,讓我們一路同行! 齊心協力,讓我們與校共榮!讓我們用激情為2016年畫上圓滿的句號 ,讓我們用憧憬開啟2017年新的篇章。桃園,明天會更好!

資料來源:攝影 | 謝璐老師、廖詩劍老師

文章編輯 | 巨亞然老師

                                                   綜合整理 | 招生辦


相關焦點

  • 晏幾道: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上片四句三平韻,下片五句三平韻。(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3)玉鍾:古時指珍貴的酒杯,是對酒杯的美稱。(4)拚(pàn)卻:甘願,不顧惜。卻:語氣助詞。(5)「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累了停下來),極言歌舞時間之久。桃花扇,歌舞時用作道具的扇子,繪有桃花。歌扇風盡,形容不停地揮舞歌扇。這兩句是《小山詞》中的名句。「低」字為使動用法,使······低。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他們整齊和諧的節律,鏗鏘優美的舞步,舒展靈活的動作,舞出了青春的活力,舞出了時代的風採,呈現出校園內一道靚麗的風景。梁嘉琪——《愛蓮說》表現了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德和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風度氣質。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豆豆 & 智在 朗讀cǎi xiù yīn qín pěng yù zhōng 。dāng nián pàn què zuì yán hóng 。
  • 【古詩詞鑑賞】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譯文你揮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勸酒,回想當年心甘情願醉倒於顏紅。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
  • 一詩一故事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此詞表現的是一對戀人的「愛情三部曲」:初盟,別離,重逢。「舞低楊柳」二句描寫歌舞場面,渲染歡樂氣氛,是對初識、亦即初盟時的情境的進一步勾畫。不徑言伊人舞姿曼妙,歌聲婉轉,而借時間的推移,從側面表現出其盡態極妍,是作者的獨出機杼之處。下片一筆躍至別後的相思,而將初盟以迄別離的種種情事盡皆略去,頗見剪裁之工。
  • 觀倩女一舞,感詩詞情思——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北宋 晏幾道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拚:pàn,甘願,不顧惜)(釭gāng: 燈臺,代指燈。)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天義華侍女遊憩圖杯
    對仕女多為「點景式」的刻畫,諸如在姿態上多執扇、悠思、憑欄、倚窗,是種文學化的表達。是杯上侍女共五位,或抱琴而立,或拿靈芝仙草,或執如意憑欄,侍女衣衫輕薄,飄帶隨風而動,盡得嫻雅風度北宋詞人晏小山乃是賈寶玉式的公子哥,一生偎紅倚翠,為侍女寫下了「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的千古名句,感動了晚明才子孔尚任,於是有了崑曲《桃花扇》,今天,古人創作的一切美好也仍然在感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在薪火相傳的道路上走下去。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壹•桃花當年——年少玉鍾清酒醉顏紅,一歌一舞輕風月朦朧「桃之夭夭……」楊柳的帶著醉意的歌聲響起,桃花起身,隨著歌聲而舞。此時,若有人經過,便能欣賞一副有聲的美景。天上月如鉤,星子閃耀,月色朦朧,輕風徐徐,一對容顏相同的女子,一歌一舞。歌聲被風吹的四散,仿佛從仙宮中傳來聽不真切。女子的舞姿和著歌聲和輕風,水袖輕擺,身姿搖曳。此聲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聞見。
  • 筆點人文丨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篇)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在笙歌曼舞之中,他的好友沈廉叔和陳君龍為了助興,特地編排了一曲《清商樂》,而領舞的是一個名喚小蓮的舞女。此女子年方二八,身材俊俏,打扮風流。一雙花眼渾如點漆,兩道柳眉曲似春山。口未言而先笑,身欲進而頻回。正是「荀令衣香三日馥,潘安標緻一時傾」。
  • 【喵球】靡寶:歌盡桃花扇底風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靡寶,我入坑比較早的作者,我看的第一本書就是古言《歌盡桃花》,取自宋代晏幾道的《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 三生三世情相許,十裡桃花不如君
    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十裡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又還是、宮燭分煙,奈愁裡、匆匆換時節。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想見西出陽關,故人初別。詞人對舊日情人一往情深,蛾眉雖自奇絕,而屬意故人,所謂」任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也。十裡揚州,喻說舊遊之美好綺麗。
  • 動態丨燕小教育集團慶元旦文藝匯演在南京市燕子磯中學順利開展
    12月30日下午,燕小教育集團2020年元旦文藝匯演《新年·心一起》在南京市燕子磯中學開展,在這元旦到來之際,燕小教育集團的老師們、同學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一起來看精彩的節目吧~極具青春活力的啦啦操《Get up》,把舞蹈的熱情感染到了臺下的每一位觀眾,動感十足的街舞《鎖力全開》和古風古韻的舞蹈《墨舞纖香》,把中西不同的舞蹈魅力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 《新桃花扇》結局亂改破壞經典難過審?電影投資真真假假怎麼區分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桃花扇》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自從清代文學獎孔尚任創作出這個故事以後,三百餘年來長盛不衰,已經被改編成黃梅戲、京劇、話劇多個劇種,頻頻上演。
  • 逐夢新時代•再啟新徵程——民樂中學2020年元旦文藝匯演
    揮別2019、迎來2020,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為慶祝新年的到來,民樂中學擬舉行2020年元旦文藝匯演。活動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突出民樂中學「樂」文化理念。體裁不限,要求節目內容健康向上,並具有時代性、幽默感和教育意義。分兩類評獎:1、以行政班為單位,每班出一個節目參賽;2、以個人、組合名義參賽,不論班級。
  • 石樓中學舉行2021年「風華石中 星熠春辰」元旦文藝匯演
    喜迎元旦,盡顯石中風華,共慶新年,暢想美好未來。2020年12月31日,由石樓中學團委承辦的2021年「風華石中 星熠春辰」元旦文藝匯演在校園電視臺播出,高一、高二年級全體師生在教室裡觀看了此次文藝匯演。隨著軍樂社團的《迎賓進行曲》,文藝展演拉開了帷幕。 「YES!OK!
  • 秦淮名妓李香君:歌盡桃花扇底風
    《桃花扇》是清初著名戲劇家孔尚任的名著,是清代成就最高的一部戲劇,孔尚任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孫,他寫《桃花扇》前後花了十多年時間,三易其稿,最終於1699年問世。《桃花扇》一出,轟動京城,人人爭相抄閱,一時洛陽紙貴。李香君因此聞名於世,她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那麼李香君究竟是何等樣人呢?今天我們來說說秦淮八豔中的李香君。
  • 飛揚青春 明德啟南中學元旦文藝匯演精彩紛呈
    元旦文藝匯演現場。紅網時刻長沙12月30日訊(通訊員 張英 肖玉玲)暖陽映星城,盛世耀牛年。12月30日,明德啟南中學在力行館隆重舉辦以「飛揚青春,活力啟南」為主題的元旦文藝匯演,以「青春、歌舞、激情」盡情擁抱2021年。
  • 2017年高明區企業文藝匯演以三大篇章展示職工風採
    原標題:2017年高明區企業文藝匯演以三大篇章展示職工風採生產有一手 文藝不落後當日,2017年高明區企業文藝匯演在高明影劇院舉行。/佛山日報見習記者呂潤致攝佛山日報訊 記者何惠健通訊員明文宣報導:日前,「非一般的高明」之咱們工人有力量2017年高明區企業文藝匯演,在高明區影劇院拉開帷幕,以三大篇章展現企業職工風採,給市民獻上一場唯美的視聽盛宴。當晚,高明影劇院座無虛席。
  • 重慶育仁中學舉行「團結拼搏 天天向上」2021年元旦文藝匯演
    2020年12月30日晚,重慶育仁中學在學校足球場隆重舉行「團結拼搏、天天向上」為主題的元旦文藝匯演。全校師生歡聚齊聚一堂,共享盛會,辭舊迎新,展望2021。演出前,育仁中學黨委書記、校長許開忠做了熱情洋溢的致辭。許校長表示,2020年是育仁中學勵精圖治、開拓創新的一年,也是學校滿載收穫、令人振奮的一年。在全體師生努力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