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比松畫派大師柯羅精品集(人物篇)

2021-02-08 網易

2020-08-20 18:16:23 來源: 素素愛娛樂

舉報

  

  巴比松畫派大師柯羅認為:「繪畫時頭兩件要研究的東西就是形體和明暗度,對我來說,這兩樣東西是藝術的不可缺少的基礎。色彩和運筆使作品迷人而已。」因此,他喜愛人物畫更甚過風景。(「持曼陀林戴無邊帽的少婦」)

  

  法國巴比松大師柯羅善於吸引各家之所長。他接受的是古典主義教育,但又喜歡浪漫主義的風格,表現的是寫實主義的內容,技法上又是印象派的先驅。就像「查摩埃斯夫人(柯羅的侄女)」中,畫面結構是新古典主義的,風格是浪漫主義的,主題是寫實主義的,畫法是印象主義的,非常精彩。

  

  法國巴比松大師柯羅,「河邊孩童」,均衡的構圖、和諧的色彩、理性的層次、簡練的細節,無不表現出古典主義特徵;而理想性的取景、人物形象的脫俗、色彩在明亮優美的灰色中的統一,又體現出浪漫主義情懷;畫作時空定位很模糊,跪坐著女孩的粉紅長裙,點亮了畫面,有一種幻想般的美,展現出優雅的意境。

  

  巴比松大師柯羅,「坐著讀書的白衣修士」。光亮凸出的高額頭、大部頭厚書、專注的表情、挺拔的坐姿、簡樸的僧袍;統一的暖黃色調、不同的色彩明度;簡單的物質生活、充實的精神生活,畫作將一位睿智、勤奮的學者活生生地展現出來,讓觀者肅然起敬;如何選擇人生是每個人的自由,這是柯羅的抉擇。你呢?

  

  巴比松畫派大師柯羅,「珍珠女郎」,畫作中女子戴著樹葉編的「花環」,一片葉子在前額投下了影子,看上去很象珍珠,因此得名。(我總感覺牽強)畫中模特的姿勢,創作時採用的暈染法,甚至包括畫作的尺寸,都與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極其相似,而柯羅賦予女郎的純真浪漫氣息則使它成為不朽之作。

  

  法國巴比松大師柯羅,「麗貝卡」,1839年。畫中的她衣著簡樸,旁邊的水罐暗示著女僕的身份,暗黑色的上裝和深褐色的長裙,像苦行服般掩蓋住了青春的亮麗,只有頭上自製的花環代表著她對美的嚮往;她手託香腮,正沉醉在少女的情懷之中;背後是荒涼的沙丘及鬱蔥的大樹、悄然開放的小花,似乎預示著艱難中的希望。

  

  法國巴比松大師柯羅,「井邊少婦」,1870年,荷蘭克羅勒穆勒美術館藏。他筆下的女性,沒有安格爾式的標準身材,沒有布格羅式的甜美動人,但都帶著法國村姑樸實無華的氣質,都是定格在生活中最能打動人的瞬間,這源於他對美的理解:真實即美,單純即美,自然而然更是美,而最美的是善,一種人類本源的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柯羅,一位盡情描繪自然之美的風景畫藝術大師
    柯羅自畫像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是一位盡情描繪自然之美的風景畫藝術大師。原因是柯羅的父親是個商人,想讓他繼承自己的產業,所以柯羅跟著父親做了一段時間的生意。等到科羅真的步入了畫壇,很多時候畫賣不出去,窮困潦倒,好在他的父親每年都會給他一筆資助。柯羅直到44歲時才賣掉他的第一幅作品,以後他的畫開始受到歡迎,也給他帶來了了財富和名聲,可謂大器晚成。
  • 一周觀展指南|看上海的「雅典珍寶」和北京的「巴比松畫派」
    寒流來襲,各類藝術場館在年末的熱鬧後依然陸續有新展推出,上海博物館迎來希臘雅典衛城的珍寶,中國油畫院」巴比松畫派與十九世紀油畫展」展現了這些巴比松畫家們「回歸自然」理念。而天津的「燕燕於飛:燕國歷史文化展」,遼寧省博物館藏明清書法精品展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William Wegman與加州觀念藝術」等展覽也都值得期待。
  • 西泠網拍 · 十二月月拍 | 西方大師繪畫精選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法國巴比松畫派代表,法國19世紀最出色的風景畫家之一,被認為是印象主義的先驅者。· 德拉潘那Narcisse-Virgile Diaz de La Pena,西班牙裔法國著名風景畫和風俗畫家,巴比松畫派的主要成員,巴比松七星之一。
  • 法國名家-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
    因而在柯羅的身上染上了各個時代的混合色彩與藝術風格的因素。柯羅的一生就像是一首才華橫溢的優秀詩篇。    1796年柯羅誕生的那一年,是法國大革命的風暴和拿破崙戰爭之間的過渡時期。柯羅在流血和恐嚇、野心和偏執、仇恨、欺詐報復的年代中成長。但柯羅並沒有 被那年代的野蠻和愚昧所玷汙。柯羅的父親是個理髮師,母親是位服裝師,勉強也算個藝術家。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柯羅,藝渡文化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圖庫設計
    法國從傳統的歷史風景畫過度到現實主義風景的代表人物柯羅堪稱法國19世紀中期描繪風景的大師,以下客廳油畫壁畫完美將大師的精神呈現在大眾視野中,值得擁有:總評:以風景畫見長的柯羅堪稱法國19世紀中期描繪風景的大師。是使法國從傳統的歷史風景畫過度到現實主義風景的代表人物。
  • 法國畫家Camille Corot《梳妝》等作品欣賞以及小傳
    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75)法國畫家。生於巴黎。一生堅持旅行寫生。雖然屬於巴比仲畫派,但居住在巴比仲村的時間並不長,他喜歡旅行,1825—1828年首次到義大利留學。
  • 中秋與雷諾瓦親密接觸 法國繪畫精品展今起亮相上博
    東方網9月19日消息:莫奈、德加、米勒、馬奈、畢沙羅、雷諾瓦、柯羅……出自這些大師級名家的73件法國19世紀油畫精品,中秋假期首日正式登陸上海博物館。作為上博今年特展的重頭戲——「從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藝術館藏法國繪畫精品展」將從今天起展至12月1日。
  • 法國寫實主義風景畫和肖像畫家,柯羅Corot,Camille作品欣賞
    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法國寫實主義風景畫和肖像畫家。出生於巴黎,早年師從古典派畫家貝爾坦,因學業的優秀而獲獎金,到羅馬留學,在那裡住了七八年。回國後在巴比松村附近的楓丹白露森林畫了很多風景。
  • 大師美術課丨米勒的拾穗者
    20年前,有一部關於拾荒者的紀錄片《拾穗者》,圍繞法國城市中,鄉野裡的拾荒者,用特別的視角講述了這樣一個群體,電影以《暴風雨前的拾穗者》為開始,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討論。這部受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的名畫《拾穗者》啟發而拍攝的紀錄片,描繪了法國當今時代的拾荒者形象。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德拉克洛瓦,藝渡文化傾情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
    總評:德拉克洛瓦,法國著名畫家,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他繼承和發展了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各藝術流派,包括威尼斯畫派、荷蘭畫派、P.P.魯本斯和J.康斯特布爾等藝術家的成就和傳統,並影響了以後的藝術家,特別是印象主義畫家。
  • 法國現實主義畫家米勒:19世紀農民的鄉村生活日常是這樣的
    到了19世紀中葉法國1848年革命後,普通的農民、體力勞動者和工人成為了藝術家繪畫的主要角色,以表現出藝術家對當時社會政治的關心。當時的現實主義者以質樸不加掩飾的自然風格記錄下當時普通人的生活,同時以這樣的方式賦予辛勤勞作者簡單的尊嚴。
  • 【藝術】梵谷、莫奈、雷諾瓦、塞尚、高更,大師畫花大PK,你最喜歡誰
    一個提升設計師美感與專業的平臺 大師們畫的花花世界 溫馨又感人 五位大師的油畫花卉作品 你更喜歡誰的
  • 那些斯卡恩畫派佳作來自丹麥最北部的畫境小鎮!〖LDC-NO.904〗
    19世界80年代開始這裡聚集了很多享譽世界的藝術家成為斯卡恩畫派的黃金時代斯卡恩博物館裡至今還收藏著1,800餘件油畫、素描、雕塑和陶藝作品等等的藝術品他們脫離了瑞典及丹麥皇家藝術的剛性風格效仿法國印象風(儘管有些畫家也受到寫實運動風如巴比松畫派的影響)呼應擁護著他們在巴黎所學到的最新趨勢畫派中影響力最大、最為世界所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