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前夕,源自臺灣的象田生態陶瓷養生煲正式上市,這是一款無汙染、無添加、無塗層、無殘留的健康電飯煲,一經上市便受到眾多家庭的青睞。
金屬內膽誘發多種疾病淘汰勢在必行
儘管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但是在中國人特有的飲食文化影響下,如今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傾向於回家吃飯。「每個餐館雖然好吃的不斷,總感覺沒有自己家的飯菜香。」
食品安全談虎色變,百病口中入,飲食質量決定身體健康。電飯煲內膽直接與食物接觸,影響著米飯、菜、湯的質感與口感,因此也成為決定電飯煲品質的核心要素。
目前市場上的電飯煲大部分採用金屬內膽,並塗有特富龍塗層戓國產化學不粘漆,遇高溫後就會分解溶化,化學有害物質就會溶於米飯或湯菜中,人食用後很難分解排洩,對健康危害很大,甚至會致癌。
據專家透露,化學塗層不粘漆脫落後,塗層鍋就變成了鋁鍋,鋁遇到高溫後會析出鋁元素,正常人經常食用鋁元素會誘發老年痴呆症、腦血管病,如果是孕婦或嬰幼兒食用鋁元素,會影響小孩的智力和身高發育,鋁元素還會影響鐵元素對人體的吸收造成障礙性貧血。因此,淘汰鋁鍋和鋁製塗層電飯鍋勢在必行。
「電飯煲是現代家庭廚房中利用率最高的一種電器,金屬內膽已經危害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必須研發出無添加、無塗層、無汙染的健康替代品。」象田生態陶瓷養生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用陶瓷做內膽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份責任。」
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專家一致建議,人們應該選擇安全、對健康有益的陶瓷鍋,千百年來中國傳統的陶瓷是目前最安全、最健康、最放心的器皿,用陶瓷做飯能消除體內的酸性代謝物,調節人體的酸鹼平衡,增強免疫力,長期使用有利於人體健康。
健康無塗層象田陶瓷養生煲烹飪自然味道
日前,將陶瓷作為獨特材質的象田生態陶瓷養生煲——「生態瓷釜」在全國上市,將5000年的中華美食文明與現代高科技完美融合,無汙染、無添加、無塗層、無殘留,純陶瓷、自然香,把人間美味、健康幸福傳遞給每一個家庭,讓每一個家庭更放心、更安心、更貼心。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國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國就是"陶瓷的故鄉"。早在歐洲人掌握瓷器製造技術一千多年前,漢族就已經製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
用陶瓷作為電飯煲的材質,並非心血來潮。據史料記載,早在11700多年前,原始人就用陶瓷作為炊具。殷商初期,陶器廣泛用作生活器皿,瓷器初具雛形。東漢年代,陶瓷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出現工藝陶瓷。1985年源自臺灣、1996年進入大陸市場、成為小家電市場領導者的象田電器,專注中華烹飪文化精髓,始終不忘中華民族天人合一健康之道,將陶瓷作為烹調食物器皿的首選材質,純陶瓷、自然香,在粘土與烈火中鍛造出屬於炎黃子孫專屬的味道。
有飲食專家指出,用「健康器皿」陶瓷做出來的食物更安全、更健康,在飲食過程中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更放心享受「自然香」。陶瓷內膽做出來的食物比其他金屬內膽做出來的食物更美味,能夠還原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更舒心享受「自然香」。
象田生態陶瓷養生煲「生態瓷釜」無汙染、無添加、無塗層、無殘留,採選澳洲鋰輝石無重金屬汙染,對人體安全無害;採用古法燒瓷工藝,無任何添加成分,燒制全程避免現代工業汙染,還原米飯自然原味;運用古法高溫工藝,內膽表面形成緻密平滑結構,獨創物理不粘技術,內膽天然不粘,無塗層;通過1320度連續35小時高溫燒制,如此高的溫度「燒烤」之下雜質絕無藏身之地。
千錘百鍊始成金。象田生態陶瓷養生煲歷經選料、練泥、拉胚、印胚、利胚、嗮胚、施釉、燒制8大工藝和26道工序,通過1320度高溫古法燒制,將5000年的中華美食文明與現代高科技完美融合,把人間美味、健康幸福傳遞給每一個家庭。
據廣州某商場工作人員介紹,象田生態陶瓷養生煲是陶瓷電飯煲領先品牌,擁有十大核心優勢,消費者可以放心選購。這十大核心優勢是瓷釜無塗層更安全、弱鹼性膳食更養生、遠紅外加熱更營養、天然儲熱能更美味、雙環火控溫更智能、內膽多功能更便捷、一鍋配雙膽更實用、超高溫不裂更耐用、人性化設計更貼心、耐磨易清洗更出眾。
象田生態陶瓷養生煲「生態瓷釜」上市後,打電話到公司諮詢、到各大賣場體驗併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早就聽說金屬內膽的電飯煲對身體不好,但是也沒看到有其他材質的,用陶瓷做電飯煲,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陶瓷煲,中國味!我買一個回家試試。」有消費者告訴記者。
對此,有業內專家指出,「目前電飯煲品牌琳琅滿目,到底誰家煮出的飯、湯更可口更健康,希望大家要擦亮眼睛,仔細察看內膽材質,對於有害健康的內膽要堅持一票否決。」業內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電飯煲只買對的,不買貴的,認準陶瓷內膽不會錯。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日益增強,以及象田生態陶瓷養生煲的震撼上市,有理由相信,平靜的電飯煲市場將掀起一場陶瓷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