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頂尖女鼓手,也是全美最優秀的華人女鼓手之一!
她是全球最頂尖的音樂學院——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全球爵士學院的第一屆研究生,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中國籍研究生!
她從小就有一個音樂夢想,並為了實現夢想,獨自一人奮鬥在大洋彼岸!
她就是本期的青春故事人物——李佩瑩,一個靈魂鼓手的追夢故事。
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的!它的背後,是無數個日夜的努力與付出。
說到爵士樂,很多年輕人立馬會想到美國。確實,爵士樂在美國很流行,在中國卻非常小眾,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李佩瑩對它的熱愛。
2015年4月,歷經數月漫長的等待,李佩瑩終於如願以半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被伯克利音樂學院錄取,成為Berklee Global Jazz Institute(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全球爵士學院)的第一屆研究生,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中國籍研究生。2017年,她被New England Conservatory(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研究生部錄取。
2019年4月,她錄製發行了自己的第一首單曲《新開始》。伴奏由她及好友LeShawn Harris共同合作完成,現已在優酷網和騰訊視頻發行。
李佩瑩,出生於中國南方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贛州市。
和大多數女孩一樣,她從小就是個熱愛藝術和音樂的孩子。上小學時,她利用課餘時間報名參加了所在學校和贛州市青少年宮的各種興趣班,有美術、舞蹈、英語、寫作、表演、鋼琴和爵士鼓等等。但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的是,這麼多興趣班都是她自己要求父母報的,父母也從來不會強制要求她必須參加任何一樣培訓。
李佩瑩表示:「我很享受學習不同的藝術形式以及樂器的過程,也因此得到了更多舞臺表演和比賽的機會。」
對於小時候的諸多興趣愛好,李佩瑩最喜歡也是堅持最久的當屬爵士鼓。7歲那年,李佩瑩得知一個發小正在學爵士鼓,她告訴家人,自己也想嘗試一下。就這樣,天生好動的李佩瑩開啟了自己的爵士鼓學習之路。
李佩瑩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原贛州市青少年宮(現贛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肖從武老師。
「這樣樂器比較吵,所以我們的教室被安排在最頂樓。那時候條件差,教室裡只有一套爵士鼓,同學們一般都是敲著板凳練習,每隔幾分鐘輪流到爵士鼓上去敲。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好笑,不過當時每個同學都敲得有滋有味的。」在談到對學習爵士鼓的最初印象時,李佩瑩的臉上總是泛起孩童般的喜悅。
那時,李佩瑩除了要練習手上的基本功,還要跟著伴奏帶敲節奏。她最喜歡的就是跟著音樂一起敲,而且每次都完成的很好,深得老師的喜愛。
上了初中後,學校的課業變得繁忙,李佩瑩便暫停了興趣班,這裡面也包括爵士鼓。這一停,就是三年。
只有為夢想拼搏,它才會如陽光般照亮你前行的路。
2007年,李佩瑩第一次離開家鄉,獨自到上海求學。此時,她越發覺得自己對爵士鼓這樣樂器念念不忘,想要把這門興趣愛好重新拾起來。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在學校周邊找了一家琴行繼續學習爵士鼓。從那時起,她萌發了報考上海音樂學院的念頭。
「我拜了上海市打擊樂協會副會長、秘書長陳少倫老師為師,認真的跟從他學習小軍鼓基本功,走上了通往音樂專業的道路。」李佩瑩笑著表示。
為了支持李佩瑩練習爵士鼓,李佩瑩的家人還專門為她購買了一套全新的爵士鼓。每天清晨,李佩瑩都會跟著學校的管樂隊練習30分鐘。每周一、四下午,李佩瑩還會利用體鍛課時間跑去排練廳練習。由於熱愛,甚至是痴迷,她常常利用晚自習時間去練習,直到音樂樓關門才回宿舍休息。
2011年春節剛過,為了準備上海音樂學院的面試,李佩瑩向學校請了幾個月假,專門沉下心練鼓和上各種專業課。除了跟著陳少倫老師學習以外,李佩瑩還師從了爵士鼓演奏家洪傑老師學習爵士鼓,跟著上海音樂學院的打擊樂教授楊茹文老師學習基本功,跟著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張旭儒老師學習視唱練耳,跟著上海音樂學院的作曲、樂理教授龔肇義老師學習樂理。
「我已經不記得那段時間裡,到底每天花了多少小時在專業上,只記得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練鼓、上課、練習視唱練耳和做樂理題,整個人都在不同的上課地點和練習室之間穿梭...」李佩瑩笑著說。
這段經歷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既辛苦又乏味,但是這卻是所有藝考生的必經之路。
「還記得有一次,我感冒發燒了,但仍然堅持去參加練習,生怕錯過任何練鼓的時間。到最後頂不住了,就自己跑到醫院掛一瓶鹽水,稍微休息一會,立馬又回去練鼓。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都會佩服當初的毅力,我也很感謝當初那個堅強和獨立的自己。」回憶起這段往事,李佩瑩滿臉都是成就感,就算家人來電話詢問她的身體狀況,她也總是硬撐著說:我沒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李佩瑩以高考分數超過分數線近200分的優異成績拿到了上海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成功考上海音樂學院後,李佩瑩並沒有停止追夢的腳步。這一次,她把目標瞄準了出國留學。大學四年,李佩瑩去的最多的地方,還是排練房。
「我當時就想著,要學爵士鼓,就要到它的發源地和最盛行的地方去」李佩瑩說。
2014年下半年,進入大四的李佩瑩決定申請赴美留學,繼續自己的音樂夢想。
「申請美國學校的研究生似乎並沒有比報考上海音樂學院更難,但是等待面試和錄取通知的那段時間確實無比煎熬。」在談到當初等待錄取時的心情,李佩瑩表示。
當時,李佩瑩一共申請了6所學校,一般藝術學校的考試都有兩輪-初試和複試。有一所學校在初試時就把她刷了,這讓她備受打擊。過了一段時間,她陸陸續續收到了幾所學校的複試通知,卻遲遲沒等到她最心儀的學校——伯克利音樂學院的通知。
此時,李佩瑩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伯克利音樂學院打擊樂教授Ed Uribe。他主動問起李佩瑩的面試情況,並幫助她聯絡複試事宜。
「當時與老師們的視頻聊天非常的愉快,我向他們介紹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音樂素養,並且提出了想要在伯克利音樂學院讀書的強烈願望,我能感覺到老師們非常喜歡我」 談起這段面試經歷,李佩瑩開心的說道。
為了夢想,所有的等待都值得!
2015年4月,歷經數月漫長的等待,李佩瑩終於如願以半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被伯克利音樂學院錄取,成為了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全球爵士學院的第一屆研究生,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中國籍研究生。
但是,一個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李佩瑩悲痛不已,她的人生貴人:伯克利音樂學院的Ed Uribe教授,在她入校後不久因病去世了。
含淚談起這段悲痛往事時,李佩瑩說道:「正是Ed Uribe教授的突然離去,讓自己對音樂、對夢想的追求,有了第一次升華。我暗中告訴自己,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決不能辜負自己的努力,更不能辜負那些對自己給予厚望的人。」
唯有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初到美國求學,李佩瑩並沒有感覺有多恐慌或者不適,因為她從高中起就習慣了獨立生活。剛進伯克利音樂學院時,她最強烈的感受就是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們都太強了,她深感自己與他們的差距之大。
「研究生部的演出密度很大,第一天報導就被老師要求現場組隊演出。緊接著又是各種各樣的公益演出,匯報演出,音樂節等等,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李佩瑩表示。
為了克服自己的不足,李佩瑩堅持把每一次的排練都錄下來,回到宿舍後反覆聽,找出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進。雖然考過了託福,但當李佩瑩走進教室時,她發現自己並不是完全都能聽懂。於是,她又把老師們講的課都錄下來,回去放慢聽,並認真記筆記。
「我印象中壓力最大的一次演出是2016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甘迺迪中心與格萊美獲獎者、作曲家、顫音琴大師Gary Burton同臺演出。這是所有爵士音樂人都夢寐以求的機會」李佩瑩表示。
那時,恰逢學校放一個星期的春假,李佩瑩放棄休假,每天都泡在琴房練習,聽大師的原版錄音,學習裡面的樂手是如何表達音樂的。由於演出當天,樂隊與大師只有一個小時的短暫排練時間,這讓李佩瑩和樂隊的所有人倍感緊張。幸好,大師的鼓勵與肯定,給了李佩瑩和樂隊最好的定心丸。
「我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演出非常圓滿的完成了。這場音樂會給我的印象太深刻,我很榮幸得到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我也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開心。」談起與Gary Burton大師的那段合作經歷,李佩瑩依然激動的像個孩子一樣。
鮮花和掌聲,是對過去最好的肯定。事實證明,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談起這些年獨自一人漂泊在外的求學經歷,最讓李佩瑩開心的,就是有幸與多位國際爵士樂大師合作演出。
2015年,她與爵士薩克斯大師George Garzone在波士頓同臺演出。
2017年,她與格萊美獲獎者、著名爵士鋼琴家Danilo Pérez共同錄製Berklee Global Jazz Institute(伯克利音樂學院全球爵士學院)的宣傳片。
2018年,她與格萊美獲獎音樂家Dave Holland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同臺演出。
與此同時,李佩瑩還參與了多個國內外音樂演出項目。2010年,她與上師大附中管樂隊參加了美國愛達荷州國際音樂和舞蹈節;2014年,她參加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國好歌曲》的錄製。2015年,她與其女子樂隊Las Muchachas參加太湖「迷笛音樂節」表演。2017年,她與前中國好歌曲學員鄭俊樹在國內五大城市巡演。2018年夏季,她參加了中國打擊樂先鋒榮晨初的樂隊Easterners在國內巡演活動。2019年,她在西安參加了「Meeting Jazz」音樂節。
這些年,李佩瑩通過自己的努力還獲得了許多獎項和認可:比如2011,2013 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青年組第一和第三名;2012 中國現代爵士教學研討會樂隊展演賽「最佳樂手」; 2014 上海音樂學院爵士鼓大賽「優秀演奏獎」;2018 世界女鼓手大賽 Hit Like A Girl「網絡投票第一名」,等等。
2017年、2018年,李佩瑩連續兩年被聘為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的評委。
2018年,她還受邀參與《上海市打擊樂協會新版電爵士鼓考級教程》的編寫。
從7歲第一次接觸爵士鼓,到21歲遠渡重洋赴美求學,這個從贛州走出的女孩從未停止追逐夢想的腳步。
關於未來,李佩瑩表示:「夢想要靠奮鬥去實現,否則它就只能是幻想。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感恩祖國的強大,讓我們有條件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將來的某一天,當我學成歸來,我也要幫助更多的青少年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說奮鬥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回望五四百年,每一代中國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與責任,只有勇於追夢、敢於圓夢,我們的青春才會煥發光彩。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讓我們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一起攜手並肩,將個人夢想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用創新創造、拼搏奮鬥,開創屬於我們的新時代吧!】
圖片及自述提供:李佩瑩
推薦人:團市委書記、市青聯主席 張琳
文字整理:全哥
編輯:邱邱
審核: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