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相思,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020-12-27 經典誦讀人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

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

她的詞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後期多慨嘆身世,懷鄉憶舊,情調悲傷。

因父親李格非在黨爭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連,被迫還鄉,與丈夫時有別離,這不免勾起她的許多思念之情,寫下了多首詞篇,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詞牌名,又名「一枝花」「臘前梅」「臘梅香」「臘梅春」「玉簟秋」「醉中」等,雙調小令,六十字。

上片寫獨居生活: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蓆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

紅藕,紅色的荷花。玉簟,光滑似玉的精美竹蓆。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

人去席冷,紅顏易老,萬物蕭疏,詞人觸景生情,思夫之情更加縈繞胸懷,內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來消除這愁悶呢? 不如——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蘭舟,指小船。她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藉以消愁。昔日,也許是夫妻二人雙雙泛舟,而今獨自一人擊楫,怎不教她愁情滿懷?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錦書,前秦蘇惠曾織錦作《璇璣圖詩》,寄其夫竇滔,計八百四十字,縱橫反覆,皆可誦讀,文詞悽婉。後人因稱妻寄夫為錦字,或稱錦書。錦書,從此成為書信的美稱。

雁字,群雁飛時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詩文中因以「雁字」來稱群飛的大雁。詞人因惦念丈夫行蹤,盼望錦書到達,於是遙望雲空,她盼望著送信的鴻雁能從雲中出現。

然而直至月已西斜,夜露浸涼,依然沒有鴻雁傳書,詞人愁不能去,相思依然。而鴻雁飛回之時,西樓灑滿了如水般澄澈的月光。

下片寫兩處相思: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

相思纏綿,如水一般綿遠流長。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閒愁。

詞人既為自己的紅顏易老而感慨,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因而連用兩個「自」字,表達自己這種複雜而微妙的感情。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這是有情人的心靈感應,相互愛慕,溫存備致,她知道丈夫也在同樣思念著她,也同樣因離別而苦惱著。這種獨特的構思體現了夫婦二人心心相印、情篤愛深。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這是時時刻刻都在相思著啊。

從「眉頭」到「心頭」,完美地表達了「無計可消除」的相思之情由眉頭過渡到心頭是多麼迅速、短暫,通過臉部表情的剎那變化,將內心深處無形和無法抑制的情思傳神地表達出來。

這樣的感受,恐怕只有經歷真愛之人才能深深體會,只有經歷相思之苦才會刻骨銘心吧!千百年來,這一經典名句吟唱不絕,耐人尋味。

相關焦點

  • 十首唯美婉約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3、《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李清照嫁與趙明誠,婚後伉儷之情甚篤,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出自哪裡?詞的背後,隱藏著動人心弦的故事?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宋·李清照《一剪梅》宋代著名的女詞人,號稱易安居士的李清照,出身高貴,風姿綽約。北宋徽宗年間,一位妙齡少女,時年正值豆蔻年華,在一次難忘的旅程中,有過一次不經意的回眸。而這次經典的回眸,悄悄為她種下了愛情的萌芽!總有一首歌,可以念念不忘。總有一段情,可以百轉千回。
  • 欣賞周筆暢新歌《思愁》,重溫那句經典「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歌曲以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起歌,比較溫柔,輕快而舒適,有點像行雲流水一樣,一氣呵成。就像是在輕輕地訴說著女生的那種深深的思念、還有淡淡的哀愁,非常深情。高潮部分對應的也分兩部分,前半部分側重演繹「月滿西樓」。描寫了那個「靜靜駐守、撒著溫柔」的月亮,思念更加「喋喋不休」。
  •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匆匆逝去的韶華付給了無聲的流光,繁忙瑣細的煙火耗盡了嬌媚的容光,多少得到與失去淹沒在了夜色闌珊裡,多少萍聚萍散斑駁成了若隱若現的浮光掠影,幾多相思,幾許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雲中錦書,萬裡蓬山,八千裡路風與月,難抵清冷的枕邊,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思亦悠悠,念亦悠悠,愛亦繾綣,情亦蹁躚。
  • 原創|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匆匆逝去的韶華付給了無聲的流光,繁忙瑣細的煙火耗盡了嬌媚的容光,多少得到與失去淹沒在了夜色闌珊裡,多少萍聚萍散斑駁成了若隱若現的浮光掠影,幾多相思,幾許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雲中錦書,萬裡蓬山,八千裡路風與月,難抵清冷的枕邊,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思亦悠悠,念亦悠悠,愛亦繾綣,情亦蹁躚。
  • 原創|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朗誦)
    匆匆逝去的韶華付給了無聲的流光,繁忙瑣細的煙火耗盡了嬌媚的容光,多少得到與失去淹沒在了夜色闌珊裡,多少萍聚萍散斑駁成了若隱若現的浮光掠影,幾多相思,幾許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雲中錦書,萬裡蓬山,八千裡路風與月,難抵清冷的枕邊,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思亦悠悠,念亦悠悠,愛亦繾綣,情亦蹁躚。
  • 周筆暢改編李清照的《一剪梅》
    周筆暢改編李清照的《一剪梅》 周筆暢《思愁》 詞:(宋)李清照,邱筠在 曲:錢雷 編曲:錢雷 演唱:周筆暢 歌曲歌詞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 不能公開的《一剪梅》,因為《一剪梅》是李清照寫給她丈夫的情書
    一剪梅宋 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二、逐句賞析「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植物藕是雪白粉嫩的。
  •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玉簟秋賞析,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一曲《月滿西樓》,與君共賞~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唐詩宋詞元曲,要說我最喜歡的,還是宋代的詞,因為詞的體裁有很多種,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韻律和文字結構來恣意地表達。這首詞牌名「一剪梅」分為上下兩闋(que,四聲),闋字義是「停止」的意思,用在詞裡面,一般指「一段」的意思,這首詞牌名是分為兩段的,第一段稱為上闋,第二段稱為下闋,一剪梅的上下闋結構完全一樣。
  •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的詞作大概可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和後期,即北宋之末與南宋之初兩個階段。前者以閨怨相思為主,後者則多表現出消極絕望的情緒來。但這首詞與這兩種風格都顯然不同,應該屬於詞人最早一批描寫純真愛情的詞作。當時的詞人尚處在少女年紀,對美好的愛情充滿嚮往,落到筆端,也豐富地體現了女性細膩的心思。
  • 李清照的一首《一剪梅》,寫盡相思之苦,引得無數人的追捧
    相思最折磨人,特別是一個深情的人,只要在愛情裡面感動過,即使是分手了之後,那也是依舊還會思念對方,這也正是愛情最偉大的一個地方。無論彼此由於什麼原因分手了,可是事後一定會相思對方。而這樣的一種相思之苦,也最是令人傷感,畢竟彼此愛過,那種情感可謂是根深蒂固。回想起來的時候,內心自然會有一絲溫暖,同時還有無窮無盡的悲痛。
  • 這位才華橫溢的女士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表達了另一種相
    一種相思,兩人閒愁。這種情況下沒有計劃可消除,只是眉頭下,而是心裡。--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01含義這首詩寫於李清照嫁給她的丈夫趙明城市後不久,便離開了,他表達了獨自等待在家的孤獨,也表達了難忘的相思,徘徊在憂鬱中。
  • 李清照的一剪梅,暗喻開頭,深情結尾,驚豔了後世919年
    下面介紹李清照的一剪梅,暗喻開頭,深情結尾,驚豔了後世919年。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 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詞作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多善用白描手法,語言清麗。1101年,16歲的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婚後伉儷情深、甜蜜美滿。
  • 每日記歌詞|李清照《一剪梅》
    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眉間下來,卻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二、記憶法記憶上面我們解析了《一剪梅》的全文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開始進入下一步,使用前面文章中教授的記憶法進行全文記憶。
  • 遇見最相思的宋詞,這是人間最美的情話!
    宋詞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財富,特別是一些表現愛情主題的婉約派宋詞:每一首都是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都是主人公牽腸掛肚﹑相思落寞的生動寫照。
  • 李清照的成名作《一剪梅》,被無數人追捧,到底好在哪裡呢?
    最近費玉清的歌曲《一剪梅》在國外爆紅,這首上個世紀的歌曲,為什麼會在當下爆紅?其實最重要的是作品本身好,優美的旋律,還有唯美的歌詞,再加歌手獨特的嗓音,於是讓這首歌一夜之間在國外走紅。《一剪梅》這首詩歌是好,可是也還要歸功於過去的詞人,譬如李清照她的作品對於當下的流行歌曲,那也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這首歌也是受到了她詞作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李清照也寫過一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這是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詞意境悽美,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紅藕香殘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讓她一舉成名,被無數人追捧,有何過人之處?
    李清照靠《一剪梅》一舉成名,無數人追捧,有何過人之處?少年時的李清照,是幸運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的父親,一代大學者李格非,不但自己學問好,同時能夠超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觀念,使女兒受到最好的教育。優雅的生活環境,京都的繁華景象,激發了李清照的創作熱情,年少時就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
  • 歌曲《一剪梅》歐洲爆火,殊不知詩詞中的《一剪梅》更惹人心醉
    後來人們為了方便譜寫,便將這種曲調定義為《一剪梅》的詞牌。除了周邦彥的這首《一剪梅》,宋朝歷史長河中還湧現出一些寫出絕美《一剪梅》的文人,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 五首唯美相思詩詞:對你,窮極所思,可赴千裡
    我看什麼都像你,我看月亮像你,看星星也像你,那些白亮透澈、溫柔清冷的光,它們都讓我想起你,其實我不太懂喜歡,可我想走向你。我對你,窮極所思,可赴千裡。有一種相思,它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霹靂人物·步香塵演繹的李清照《一剪梅》詞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李清照的著名詞句《一剪梅》,被用來形容步香塵,真的是別有一番意趣,口白大師黃文擇用成熟女性的聲音,以閩南語朗誦了整首李清照的《一剪梅》,閩南語獨特的發音保和動人的古韻, 為這首詞平添了別樣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