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是不是沉溺在dy的美顏濾鏡當中太久啊?
真以為網友人均範冰冰嗎?
退一萬步來說,明星、網紅們的美貌是他們的業務能力之一,再怎麼樣這個分享照片的姑娘也沒有靠臉吃飯吧?
不知道這些嘴臭人打開手機前置攝像頭會不會被自己嚇暈過去?
相貌是與生俱來的,我不否認,優於平均水平的外表,結合人類追求美的基因,是可以為其帶來一定程度的便利性。
可是長相普通、甚至是醜陋的人,就應該被外表抹殺一切品性嗎?
僅僅是因為長得不好看,就活該承受這麼大的惡意嗎?
再來看一場行為藝術吧。
日前,由趙薇發起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已經釋放出第一集。
《聽見她說》共8集,分別闡述了當代女性的8個生存痛點:
#原生家庭#
#重男輕女#
#容貌焦慮#
#大齡單身#
#全職主婦#
#家庭暴力#
#中年危機#
#物化女性#
而剛剛播放出的第一集,正是講述女性關於#容貌焦慮#的痛點。
guess what?
鍵盤俠們用他們熟練的技巧,在講述#容貌焦慮#這一集的彈幕中,完美上演了一場行為藝術:
「鼻子是歪的」
「皮膚好差」
「眼袋大,法令紋都出來了」
「這妝化得好髒」
在講述女性容貌焦慮的劇集中,給劇中角色帶來新的一波容貌焦慮。
真的是太厲害了,連魯迅先生都寫不出的諷刺大作,就這麼在我們眼前活生生上演。
鍵盤俠們犧牲自己,親力親為地告訴我們,女性的「容貌焦慮」究竟從何而來。
非實名制的網際網路環境,是鍵盤俠們最大的保護色。
不僅是視頻網站的彈幕、微博的評論區、專做下沉市場的短視頻軟體——
就連號稱「平均學歷最高、素質最高」的知乎,都難以避免針對外貌的網絡暴力現象:
圖中的姑娘,因為長相不夠好看而被人diss,她甚至都已經習慣了。
她最開始在豆瓣上以寫文章出名,後來接受了採訪,拍了一組照片。
這不拍還好,一拍一發布,她收到了幾百上千條diss她外貌的留言:
「長這麼醜,怎麼好意思做模特?」
「攝影師是哪裡想不開要去拍她啊?」
「首頁給我推這樣的照片真的是辣眼睛!」
「天啊原來她長這樣,我以後都不想看她的文章了!」
「你長這麼醜,憑什麼接受採訪憑什麼紅啊?!」
最可笑的當屬這句:
「你長那麼醜,憑什麼有男朋友?!」
網絡暴力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有太多前車之鑑,說都說煩了。
我們不能要求泱泱大國沒有腦殘,但隨著民眾素質日益提高的今天,躲在無實名制的網際網路背後所暴露出的人性醜陋,還是讓我不寒而慄。
那副嘴臉,比小眼睛歪鼻子瑕疵皮醜上了數百倍。
非實名制的網際網路,無疑是造成每一場網絡暴力的重要因素。
在匿名的保護下,每個人都能夠去扮演更多角色,去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去釋放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展露出來的「人性之惡」。
「沒有人知道,網絡對面是否坐著一隻狗。」
大道理講得太多,沒人願意聽,也沒人聽得懂。
想要說服鍵盤俠又豈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既然如此,就去看劇吧——
《3年A班: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
這是一部聚焦於校園暴力和網絡暴力的日劇。
班主任為了讓學生們能明白,無形的惡意是可以殺死人的,煞費苦心策劃了一場綁架。
通過各種「恐嚇」,製造各種事件的發生,讓學生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像刀子一樣插進受害者的心裡。
甚至讓別人失去活著的希望:
回顧一下曾經在現實上演的網絡暴力吧——
因中性打扮,被大型網暴的藝人李宇春;
因被小孩性騷擾,被網暴至死的德陽安醫生;
因受傷無法參加北京奧運會而被網暴的運動員劉翔;
因「放飛自我」被無底線意淫最後自殺的韓國藝人崔雪莉;
因被網暴到患上抑鬱症而自殺的藝人喬任梁;
因按照規定安樂死流浪動物而被網暴至自殺的臺灣獸醫簡稚澄……
每個名字後面,都承載著一個活生生的人。
網民們真正了解過那些被網暴的人嗎?
見過ta本人嗎?
有跟ta說過話嗎?
那為什麼如此傷人的字眼就可以脫口而出了呢?
別為了發洩壓力就去折磨別人的內心,別為了一時痛快就去踐踏別人的尊嚴——
如果人性當中的「惡」可以奪走一條生命的話,那麼我相信人性當中的「善」,也是 可以拯救一條生命的。
讓我們更加溫柔,更加愛惜這個世界一點吧。
還有就是,雖然這麼講不太好——
但「網絡暴力」這把可以刺傷別人的劍,一旦拐了個彎刺向自己,也是很痛的。
比如這位「清華學姐」——
「清華學姐」稱被性騷擾,聲稱要將其」社會性死亡「:後監控顯示,純屬誤會:
現「清華學姐」被「反網暴」,被網友扒出名字、成績、照片等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