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怒斥:過什麼洋節?正能量東西就是你們敗掉的,你們怎麼看?

2021-01-12 騰訊網

「過什麼洋節?現在社會正能量的東西,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

原來這是某家長在怒斥某培訓機構借著11月1日萬聖節的機會,搞親子活動。

家長在培訓機構怒批:「你們打著我愛祖國,照個橫幅,大家都去點讚。你們把聖誕節、聖誕樹,弄在上面。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

培訓機構過萬聖節,其實這種情況還是很少出現的。卻沒想到惹來家長的不滿。

這件事傳到網上,關於外國節日該不該搞活動引發了熱議。

先不說培訓機構借洋節之名,行賺錢之實。

現在中國的洋節日可以說是非常多的,情人節、愚人節、復活節、萬聖節、聖誕節……

而中國的傳統節日卻為數不多,甚至有的節日都已經不過了。而西方的節日卻一直流行,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深的反思?

那麼我們到底該不該慶祝西方節日呢?

對此網友們意見不一,有支持的:「十分支持該家長的做法!洋節就不應該過,孩子沒有分辨能力,攪和一起過最終也算是混淆視聽,分不清東南西北。 因此我完全支持堅決不過洋節,更不能蹭著洋節搞活動,混淆孩子的認知才是犯罪。」

網友們認為中國人就該有自己的節日,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從小開始培養。

當然也有的人不認同家長的做法。

他認為,首先這不是文化入侵,只是正常的文化交流,「作為現代文明,其中一項重要的標誌就是,開放,包容多元文化。例如:也有很多國家也過春節,而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也是我們本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必然。固步自封必消亡,想必大家都懂。

還有就是對於機構的活動均屬於個人喜好範疇。家長不喜歡可以不參加,但不要上綱上線,不要動輒就扣上「不愛國,敗壞正能量」的帽子。」

其實,家長擔心的無非就是孩子會被西方節日所影響,以至於對傳統節日不了解,最後導致只知道過西方節日忘記傳統節日所帶來的意義。

有的家長說,傳統的節日多是比較莊重的,比較適合大人過,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喜歡玩,萬聖節孩子們裝扮成自己想扮成的樣子,也是一種娛樂。

但是,要知道孩子的思維正處於塑造時期,有一些正確的引導還是很有必要的。

傳統節日的意義更能體現我們國家的文化。從小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愛國思想是每個家長都期望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件事會引起討論,網友們擔心的不是接不接受西方節日的問題,而是,孩子會不會因為一些西方節日的盛行,慢慢的被「西化」了?

最好的方式是,中西方的節日都要過,但以傳統節日為主,並告訴孩子們傳統節日所帶給我們的文化意義——團結、孝道、凝聚……

在疫情時期,正是愛國之心讓我們一起共渡難關,迎來了平靜的生活。而這些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愛國熱血,是這些讓我們團結在一起。

所以,我們尊重西方節日,可以包容多元文化。但是,我們也要牢記我們的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才是根本。

文:緹縈軒

圖:網絡侵刪

此文系作者原創,禁止抄襲,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教育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家長怒懟:正能量被你們敗了
    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國內一直是備受爭議的,比如說萬聖節和聖誕節,很多人認為這兩個節日是西方的,國人不應跟風過「洋節」,我們有著自己的傳統節日,為什麼要過洋節呢?這不是助長別國的文化嗎?近日,就有學生家長因為培訓班給孩子過萬聖節而與培訓班負責人引發了爭執,有家長說正能量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應該多宣傳愛國教育。據了解,有家長在送孩子到培訓機構的時候,看到大門門聯上貼著萬聖節的祝福標語,有一位男性家長看了之後非常憤怒,於是便找到了這家培訓機構的老師,他說自己是10多年的老黨員了,看到這一幕非常心痛,正能量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
  • 培訓機構帶孩子慶祝萬聖節,學生家長怒斥:崇洋媚外,敗掉正能量
    然而這場活動卻遭到了很多家長的質疑,有位孩子的家長直接當面怒斥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帶著孩子過萬聖節,簡直就是崇洋媚外。這位家長他表示,培訓機構應該多給孩子灌輸一些愛國和正能量的東西,平時拉個橫幅寫著「我愛祖國」,就讓家長點讚,但是現在卻帶著孩子過西方萬聖節、聖誕節。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就是在你們身上敗壞掉的。
  • 培訓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被黨員家長抵制:應該教孩子愛國
    不過近日,有一名學生家長卻因為培訓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暴走,家長表示:培訓機構應該多教育孩子愛國,而不是去過這些「洋節」。據了解,事情發生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中,當天家長來送孩子學習的時候,發現培訓機構大門上貼著萬聖節的祝福標語,之後孩子家長才知道培訓機構打算晚上給孩子過一個萬聖節,不過這時候一名學生家長找培訓機構領導人談話,學生家長稱」自己是一個老黨員,看到現在培訓機構舉行這樣的活動非常痛心,你們一直說我愛祖國,還做個橫幅,大家都去點讚,結果現在你們把聖誕節、聖誕樹弄在上面,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
  • 為什麼年輕人,尤其小孩喜歡過萬聖節?
    可裝瞎不是真瞎,新聞總是要看的。「抵制洋節」的戲碼,從來不會遲到,更不會缺席。不出所料,又到了罵「洋節」的時候。前幾天在四川綿陽的一所培訓機構,萬聖節的小彩花剛掛上,小朋友精心準備的披風魔法帽還沒來得及捯飭,上上下下就被一位孩子家長罵了一通:「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年輕人可別過洋節了,看給大叔氣的,惹出個頭疼腦熱你們可是要負責的。
  • 四川一家長怒斥培訓班給小孩過洋節,這是小題大做還是文化侵蝕?
    其中一位家長看到以後,當場大聲斥責老師:「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你們打著我愛祖國,照個橫幅,大家都去點讚,你們把聖誕節聖誕樹那些弄在上面……」。這為家長是黨員,他認為應該多給孩子普及一些愛國知識。
  • 要不要讓孩子過聖誕節?想讓孩子體會儀式感,「中國節」就足夠了
    明天是聖誕節,要不要給孩子過聖誕節,再一次成為了家長們爭論的焦點。  不知從何時起,洋節越來越多,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每個節日,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對于洋節的繁榮,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帶孩子過洋節是崇洋媚外,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看看洋節之所以被重視的原因。
  • 舊影拾記:中國家長反對孩子過萬聖節,其實國外萬聖節是這樣過的
    我國的網絡上卻被一則消息刷屏了:一個家長怒懟培訓機構,反對他們給孩子過萬聖節,稱「現在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對此,評論區網友的態度尖銳對立。 有人稱,這位家長說得好!培訓機構唯利是圖,他們搞這一套就是為了圈錢。放著中國那麼多優秀的傳統節日不過,偏偏跑去過一個洋節,還是人家的什麼「鬼節」,這不是崇洋媚外是什麼?老祖宗的臉都被你們給丟盡了!
  • 萬聖節是個什麼東東?過好自己的節日不香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萬聖節是個什麼東東?過好自己的節日不香嗎? 上周打開手機,看看日曆,發現在10月31日標註的是萬聖夜,11月1日是萬聖節。 今上午在家看了一個視頻:家長反對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 家長是這麼說的 你們打著我愛祖國的橫幅,大家都去點讚。
  • 聖誕節來了,我們要不要過洋節?其實可以這樣看!
    因為,春節時候你們都已經回到家裡。回家是春節最好的歸宿,然而,聖誕節沒有放假的規定。這讓人們不得不還在原本生活地方。 年輕人熱愛過洋節,就是崇洋媚外嗎? 這是一種最為普遍的觀點,我們都認為洋節不必要過。
  • 家長怒斥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關於孩子過萬聖節,你怎麼看?
    什麼是傳統?什麼又是意義?傳統---李躍龍騰古來風俗今仍在,薪火相傳成一邁。思想文化系一統,千年優良傳世代。所謂傳統,指的就是在制度,風俗,道德,藝術,戲曲等等某一方面,統一整理出來,並且世代相傳。而且他的歷史延續性和歷史繼承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這就是傳統!那麼,什麼又是意義?
  • 培訓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遭家長強烈反對,網友:一句話無法改變
    近日,一培訓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的時候,突然遭到一名家長強烈反對,家長說「你們打著我愛祖國,做個橫幅,大家給你點讚,你們把萬聖節,聖誕節,聖誕樹留在上面,是為什麼?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都讓你們這樣敗了」。這位家長的意思非常明顯,就是譴責這家培訓機構,不應該給孩子從小培養這種「崇洋媚外」的思想。
  • 幼兒園舉辦聖誕活動,讓家長苦不堪言:「洋節」必須要過嗎?
    過一次節日就要花費好幾百,關鍵是幼兒園幾乎什麼節日都過。聖誕節、萬聖節、情人節等等,幼兒園會要求孩子們的服裝,還會要求攜帶什麼東西。每一次過節都會有特定的打扮,父母都會有額外的開銷。再加上本土的節日,讓各位家長都苦不堪言,感覺經濟開銷都變大了。
  • 家長反對培訓結構給孩子們過萬聖節,引發熱議!你怎麼看
    昨天一位家長和培訓結構老師爭論該不該給孩子過萬聖節的視頻引爆網絡,家長認為:不該給孩子過萬聖節,應多傳授愛國內容。視頻截圖有的網友認為,這位家長很正能量,擁有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具備的最最樸素的愛國熱情,應該點讚!
  • 我不提倡國人過聖誕節,就是上綱上線了嗎?
    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去蹲馬桶,然而翻開朋友圈越看越糾結,昨晚的朋友圈又被「聖誕節」這個主題刷屏了。我不知道是這些人年輕還是我這種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也不知道是他們思想前衛還是我個人太過保守。我對於節日的定義很簡單,絕並不是因為它是一個西方的節日就徹底地將其否定。節日不分國界,它所帶來的意義才是我們真正該領悟的,然後根據我們對節日的理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選擇過不過這個節日。
  • 肖戰外公被爆去世,好友王竟力怒斥網友:你們吃的瓜是血色的
    最近一段時間相信很多人都在關心肖戰的問題,可能有些不明白這件事情來龍去脈的人還在非常的疑惑,怎麼前幾天還是一個人人追捧的小鮮肉,怎麼最近這兩天就成為了很多人都非常嫌棄的、站在風口浪尖上的一個人,甚至有很多人避而遠之,不想與這個名字沾上一點的關係。
  • 網曝汪涵怒斥王一博粉絲:你們知道「媽媽」是什麼意思嗎?
    近日有網友爆料在綜藝節目《天天向上》的錄製現場,王一博的粉絲衝著王一博大喊「媽媽愛你」等話語時,遭到主持人汪涵的怒斥。結果被汪涵聽到了之後,以不屑的態度怒斥粉絲這種行為是「有病」。  「知情人士」稱,當時汪涵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拿著話筒對著底下的觀眾說:「你們是不是有病?」並且這句話還重複了多次。緊接著汪涵又說了這麼一句話:「你們腦袋是不是被門擠了?王一博都這麼大個人了,你這麼叫你媽媽是怎麼想的?」
  • 「洋節」到底要不要過?
    「洋節」,顧名思義,就是歐美等西方國家的節日。近年來,在國際化大潮的影響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一些「洋節」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一些「洋節」的衍生產品也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洋節」的盛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些國外節日,如情人節、聖誕節,在國內的流行程度甚至都超過了國外,反觀中華千年歷史中所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到如今似乎只變成了一個放假的理由,傳統節日氣息匱乏,多少人都在感慨,年味變得越來越淡了。「洋節」該不該被抵制,傳統節日又該何去何從?對此,人們看法不一。
  • 告訴你們,我TMD就是拍給你們看了!
    很多年以後,聽說崔健開演唱會,現場來了很多來懷舊的歌迷,大多人到中年、功成名就了,他們不喜歡崔健現在的歌,崔健就問:那你們想聽什麼?臺下一起喊:一無所有!崔健無比瀟灑地丟下了這麼一句:告訴你們,我TMD就不唱!崔健是智慧的。很多東西,揉進了太多回憶和情感,就不再適合拿出來了。
  • 有了文化自信,何懼「洋節」來襲?
    前些天的「萬聖節」,網上出現各種過節攻略、年輕人乃至孩子興致勃勃製作南瓜燈一度引發南瓜脫銷……還有數位家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孩子的幼兒園很早就開始組織要過萬聖節。同時有家長擔心,這樣的風氣會影響孩子們的價值觀。「幼兒園布置這樣的作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刻南瓜燈,肯定是家長的活兒,孩子根本幹不了。幹了也不礙事,可教孩子學著過洋節,總覺得有點兒不妥。」「如果是為了咱自己的傳統節日幫孩子做準備,我倒是挺樂意,畢竟讓孩子了解咱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增加民族自信,都是好的。這洋節讓孩子湊什麼熱鬧呢?」
  • 過什麼洋節,中國的節日不好玩嗎
    2019年的尾聲,聖誕節剛剛過去,不知從何時起,過洋節成了每年的慣例,為洋節賦予過多熱情,而中國的節日還剩下什麼呢?中秋節、端午節還擁有一些自己的特色,但還有很多快被遺忘的風俗節日。每一場廟會所達的地點是不一樣的,(雖然到現在也分不清都是什麼節日,但幸福的記憶不曾忘記。)每一座廟都在一個小山坡上,跟隨擁擠的人潮前行,大人們的責任就是燒上一份祈福香,祈禱來年順順利利,而孩子們最興奮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