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後,神州大地又將迎接新一年的節氣輪迴,氣溫也開始逐漸轉暖。人生道路的起起伏伏如同一年四季輪換,寒冷褪盡才有大地回春,經歷磨練方能破土重生,耐得冬日寂寞,終見三月繁華。「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冬天快要過去,春天還會遠嗎?大雪節氣意味著什麼?中華傳統文化不能丟,小編帶領大家一起看看吧!
大雪是二十四個節氣其中之一,在大雪的時,氣溫已進入到冬季,而在大雪的不斷地發展中,也漸漸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文化,那大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呢?
「大雪」節氣,一般在每一年的12月7日(也會有個別年份的6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個節氣其中之一的「大雪」。大雪,光看名字就可知道,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這一個時間段,雪通常下得大、區域也廣,故稱大雪。
大雪節氣,一般在每一年的12月7日(個別年份的6日或8日),其時視太陽達到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氣溫更冷,下雪的概率比小雪時更大,並不指降雪量必須非常大。反過來,大雪後全國各地降水量均更進一步降低,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十二月平均降雨量通常僅有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類時,通常降雪量5.0-10mm。
這時候在我國絕大多數地域的最低氣溫都降至了0℃或以下。通常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域,會降大雪,甚至於大暴雪。由此可見,大雪節氣是表明這段時期,降大雪的逐漸開始時間和降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相同,全部都是可以直接體現降水的節氣。
大雪節氣怎麼養生?
(1)生活起居宜早睡早起
冬季氣血蕭殺,晚間更為常見,要「早臥遲起」。早睡早起以養氣血,遲起以固陰精。大雪時節,天地萬物隱匿,健康養生也需要切合自然法則,在「藏」字上做準備。生活起居調理宜早睡早起,並要收斂神氣,尤其在南方地區要維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度差相差懸殊,老人要小心謹慎生活起居,適度活動,提高對氣候問題的適應力。
(2)防寒護陽
冬季是陰氣最盛的時,而氣血則是偏虛的,我們的身體是非常容易遭受寒氣侵擾的,因而,要加強防寒保暖,尤其是針對頭部和足部而言,寒氣從腳逐漸開始的,腳要是沒有加強防寒保暖的話,會導致全身上下冰冰冷冷的,頭部的防寒保暖也是一樣的重視,除此之外,維持房間內的自然通風。
(3)飲食補陽
在南北方地區,自然環境是迥然不同的,因而在食補的時也有一定的差別,南方地區相對來說暖和一點,食補時以平補為主導,高原地區相對比較乾燥的天氣下,要及時補充人體水分,北方地區嚴寒的天氣,要補溼熱食材,發揮防寒保暖的功效。
根據小編上面的詳細介紹後,我相信各位對大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呢?已有自己的正確認識了,除此之外還詳細介紹了大雪節氣怎麼養生,也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