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先生:一個人身上若有這個特徵,是在為自己積福

2021-01-12 四姑娘的書房

中國人對「生死」看得十分重要,尤其在乎是否長壽。在古代人對「求生」的欲望更強烈,你要不信,去研究很多詞語跟人的壽命有關。

比如給老人祝壽稱「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為新婚夫妻道喜「百年好合」「白頭到老」等。

近代一位有名的國學大師季羨林,享年高壽98歲,對於季老這樣用生命追求學問的人,對生活的感悟與普通人肯定有些不同。

季羨林晚年,曾分享:「時光流逝,一轉眼,我已經到瞭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

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深以為然。在現代社會,一個人的能力強,不一定幸福,因為只要你願意下苦工夫,能力就能提升。人在江湖,害怕的是什麼?想說不敢說;能說不願說。

《論語》中說「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孔子是說,一個人可以和他講直話,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對他講直話,這就對不起人。有些人無法和他講直話,如果對他講直話,不但浪費,而且得罪人。

聰明的人應該怎麼做呢?孔子說「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這話什麼意思?意思是說真正智慧的人,知道該說什麼,怎麼說,而且既不會失信也不會傷人。

就像季羨林先生說的「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我十分贊同,一個人身上若有這個特徵,是在為自己積福。

01 滿招損,謙受益

著《朱子治家格言》理學家朱柏廬,說「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晚清曾國藩也說「兇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

很多的賢人看重做人說話的學問,認為話多容易出錯,甚至讓自己陷入困境。現實生活裡,有時跟對方聊得挺投機,然而高興的心情,容易讓人失去「身份感」。

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能說,都一股腦兒地說出來,很多時候你不知道為什麼對方生氣不理你,就是因為自己「得意忘形」。

甚至會覺得和對方聊得來,出賣別人的隱私或秘密,這樣是不對的。無形中傷害了一個人,還容易變成製造謠言的人。

雖然有些人會用「我不知道」「我是好心」當藉口,但如果再三這樣,那就不值得交往。

古人說「沉默是金」,不話多不是口才不好,而是懂得做人,無形中會為自己積累福氣。

02 猜不透人,就別話多

每次走親戚,總能聽到長輩們誇獎表姐厲害,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其實表姐學歷不高,但她從事銷售行業,總是能夠根據不同的客戶,揣測他們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真實想法,然後做推銷。因此表姐上班沒到一年,就提升到了主管的位置。

《鬼谷子》有言:「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一個人的嘴巴說出什麼話,往往表現出真實的為人,這是很難遮掩的。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和一個人相識不久,很難認清對方。

所以平常,你會不會遇到這樣的狀況:你真心的對待別人,以為對方也把你視為「好朋友」,但是遇到困難他卻不關心?或者背後說你壞話?

古人說「人心隔肚皮」與人交往,最好的方式就是「話不說滿」。

03 留一份心,說七分話

人際學大師卡耐基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用現代方式表達出聖經中「欲人施於己者,必先施於人」的金科玉律」。

其實卡耐基提出的是理想化的人際關係,和我們的孔老夫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些相似。

仔細觀察身邊的人際關係,好像是這麼一回事。你不願意做的事情,或者不想承受的的事情,還要把這些加到我的身上,自然這樣的關係會出現問題。

但是,現代人都說看「人品」,但是有人說他好有人說他不好,到底該聽誰的呢?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既然我們沒辦法及時看清對方的真面目,我們就沒必要把所有的話都說給對方聽。

如果對方也是真心交往,那沒問題。但是要是對方「別有用心」呢?

我們不把人視為「惡」,但也一定不能給「惡」放行。既然分不清敵人還是友人,就要堅持住自己的原則,話說一半留一半,不可全部掏心掏肺。

曾國藩說,「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做人也是如此,既要留心與什麼樣的人交往,也要避免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生而為人,也想與人為善。唯有以善交善,方能為自己積福德。所以做人要注意季羨林先生說的,話不說滿、話不說全。

倘若一個人身上有這個特徵,那是在為自己積福。做人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您還有哪些經驗?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從清明開始,為自己積福修行!
    從清明開始,為自己積福修行!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清明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與墓祭的好時節。供燈時有所祈願,這個7,就是象徵你心願得成。從供燈開始修行千年暗室,一燈即明!供燈是點亮內心的那盞燈,為逝者消除業障,為前路點燃希望!供燈是修行的開始,與苦難和解,與幸福相生。萬家供佛燈,一燈如萬燈!
  • 比季羨林小說好看的,是季羨林的日記,女人看了會害羞
    說起近代的文學泰鬥,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是魯迅、老舍、巴金以及朱自清等著名的文學偉人,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卻是文學界的另一個泰鬥——季羨林先生。文學界泰鬥季羨林季羨林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清平縣康莊鎮官莊的一個農民家庭當中,六歲以前在清平隨馬景恭老師識字,12歲的時候便離家去濟南投奔叔父,並且正式進入私塾讀書,在業餘的時間,季羨林開始接觸英文。
  •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最難控制的,往往是自己的情緒,情緒掌控展示的是一個人的能力,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成熟,而且,也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曾國藩在與洪秀全抗衡時為官府立了奇功 ,1年內不斷步步高升 ,如此的功勳很容易讓人衝昏頭腦自以為是 ,而曾國藩卻能始終平心靜氣地處理事務 ,一直冷靜且克制 ,小心又謹慎。能成大事的人,無不擅於克制自己的情緒,克制情緒不代表不允許情緒滋生,而是指能夠理智地直面情緒,不被情緒牽制,冷靜地把控局面。
  • 季羨林:民國最後的大師,卻自稱是個普通人
    提及季羨林先生,大家都會說他是國學大師,但具體的偉大之處,也許沒幾個人能說清楚。為了介紹他,倒也能說出那幾個著名的作品,到底還是太「正式」了。季羨林先生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吧。但是季羨林卻並非如此,他說:「我一生都是靠運氣,運氣一開始,就是我作為一個男孩出生的。1911年8月6日,季羨林生於山東一個農民家庭,家境貧困。由於叔伯都沒有兒子,家裡只有他一個人,所以有機會得到叔父的資助,到濟南城裡去讀書。但他從小就不是學霸,頂多算是中上水平,因為珠算打得不好,還挨了老師的板子。
  • 別總說做人難,不能忽略的一件事,季羨林說了真心話
    很多時候,看一個人從他的五官相貌上,就能看出這個人可靠不可靠。眾所周知,晚清曾國藩不僅做人方面有一套成功經驗,所著《曾國藩家書》更是記錄和整理出曾國藩在治理家庭的優秀智慧。大多數人熟悉《曾國藩家書》,其實曾國藩還有一本優秀的著作,叫《冰鑑》。
  • 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你身上若有一個,便是喜兆
    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你身上若有一個,便是喜兆。1、不看破;儒家是積極入世,佛家道家是消極避世,雖然後兩者的境界很高,但是不利於成功、成事。因為人一旦看破紅塵,就會感覺什麼沒有意思,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人生在世,還是要有點信仰,正如歌詞裡面所唱:「心若在,夢就在」,每天充滿激情與希望,做人才有幹勁與奔頭。
  • 德國女孩愛上季羨林,一生痴情,苦等季羨林60年,終身未嫁
    但筆者今天要講述的主人公,是一位外國女性,她是季羨林先生的女朋友,兩人相愛卻無法相守到老,可這位女子卻為季老守候了一生。情竇初開,陷入愛河叫做伊姆加德,家境富裕,生活富足,且五官端正,是一個活潑單純的漂亮女孩子,有活力且有自己的想法。
  • 「淫慾」重的人:身上往往有這六大「特徵」,別大意,若有要改
    文字認為,「淫慾」重的人:身上往往有這六大「特徵」,別大意,若有要改。◆第一,抱怨生不逢時。羅曼羅蘭說:「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而我今天的繼續遠行,是為了不辜負曾經的自己,是為了做和曾經一樣努力的自己,是為了對得起曾經的那份隱忍和堅持。所以,文字認為,「淫慾」重的人,做人做事不竭盡全力,身上往往有這個「特徵」,別大意,若有要改啊。◆第五,心胸不夠寬廣。古人云:虛懷若谷大丈夫。
  • 應該如何理解季羨林的絕大多數人「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人的一生有無意義和價值,是人生的重要話題。曾經被譽為「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而他本人卻再三推辭的季羨林先生,關於這個話題有過專門的論述,他說:「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有人說季先生的這種說法是欠妥的,果真如此嗎?
  • 教育整頓看德州③|聽季羨林先生摯友講《「齊魯三賢」的家國情懷》
    教育整頓看德州③|聽季羨林先生摯友講《「齊魯三賢」的家國情懷》 2020-09-29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般身上有這幾個特徵的人,都自帶福氣
    現實生活中,身上自帶福氣的人,一般有這幾個特徵。1.不拘一格,懂得變通生活中最害怕遇到的,就是那種墨守成規,循規蹈矩的人。在他們的字典裡,什麼事情,都必須按照規章制度來辦,沒有另眼相待,也沒有別具一格。這樣的人,好的一方面就是特別穩,不會出大的紕漏,也不會出大的錯誤。
  • 季羨林的收藏趣事 30元買五幅白石圖
    原標題:季羨林的收藏趣事季羨林的弟子錢文忠透露,季羨林先生是個大收藏家。然而,與作為一位大學者的名聲相比,作為大收藏家的季羨林先生,就幾乎不為外界所知了。30元五幅白石圖季羨林有意識的收藏開始於1949年之後,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的建國初期。
  • 身上有正神護體的特徵 有什麼特點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身上有正神護體的特徵。  身上有正神護體的特徵:  1、不經意間感覺有人和你說話  比如說在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放空心靈,就會感受到有人在你身邊低語,等你回過神來認為是誰跟是說話的時候。會發現你的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其實這是你的保護神在跟你說話,他也很無聊的。
  • 一個人有這三種特徵,是大富大貴的徵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比如,「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得」、「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小富靠勤,中富靠德,大富靠命」等等。鬼谷子先生說:「所處環境是命,所逢機遇是運」,如何改變命運,變得大富大貴,一方面和運氣有關,但更重要的還與我們的所作所為息息相關,正如《左傳》中所講「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身上有這三種徵兆,往往暗示著將會大富大貴,有一個就是好事。
  • 近代名人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季羨林和胡適之的日記有意思
    1932年,在清華園上學的季羨林老爺子,寫下的一些日記,在多年以後打算出版的時候,出版人問他,有一部分可能會降低他格調的內容,是否應該刪掉,季羨林表示拒絕。比如說,1932年9月11日 :「我的稿子還沒登出,娘的。」這段話你覺得會是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寫的嗎?
  • 還原更接地氣的季羨林:我愛天下一切狗,一字一句見真純
    這個大家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故事,主人公,是著名的北京大學副校長、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季」的著名東方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季先生的學術造詣和成就毋庸置疑,著名的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
  • 一個人,越沒有福氣,身上越有這三個特徵
    可見,一個人的福氣其實是自己創造的,福氣並非靠命運,而是靠自己。要知道,你的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任何人和事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千萬別寄託於別人給你帶來福氣,更多的是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一個人的福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著後天努力累積起來的。福氣是多是少,主要還是看你自己有沒有努力去創造。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自己的福報自己耕耘。福氣,是你積攢的努力。一個人越沒有福氣,身上越有這三個特徵,很準。說話口無遮攔。
  • 一個人身上有這兩個特徵,可能是小人,要小心提防!
    導語:一個人身上有這兩個特徵,可能是小人,要小心提防!主體:社會也是我們現代人需要學習的一個大教堂,我們在其中可以吃虧,但我們也會有,收穫。社會他也是一個大熔爐,我們可以通過它來磨鍊我們的性質,使我們的毅力磨磨的更加堅定。
  • 一個人越是大智若愚,越會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由此可見,為人處世中,保持謙虛低調,大智若愚,虛懷若谷,才會使得自己越來越好。大智若愚的人,因為智慧超出常人而不被理解,導致其言行被人看作是愚鈍的。但「大智若愚」濃縮了中國儒家和道家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它也被普遍認為是做人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如果有誰能做到「大智若愚」,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臺上立於不敗之地了。大智若愚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 一個人身上有沒有「貴氣」,藏在這3個特徵中,有一個你也很幸運
    文/芷蘭有這樣一句總結一個人一生的話它很美,說的是:「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以及愛過的人。」一個人他能擁有多少好的運氣,關鍵點還是要看自己的日常作為。喜歡看書的女孩而一個身上有貴氣的人,往往都擁有了以下三個特徵,哪怕只有一個一生相對會比較幸運、並值得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