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一雙人,爭教人兩處銷魂」,愛情是人世間美好且熾熱的一種情感,古往今來,為愛所重生的人數不勝數。
但與此同時,愛情也充斥著遺憾與痛苦,愛而不得,痛失所愛的折磨也時而牽絆著古今痴兒女。
在我們看來,一生一世為一人所痴情的愛情多發生在含蓄內斂的東方國度。
但筆者今天要講述的主人公,是一位外國女性,她是季羨林先生的女朋友,兩人相愛卻無法相守到老,可這位女子卻為季老守候了一生。
情竇初開,陷入愛河
叫做伊姆加德,家境富裕,生活富足,且五官端正,是一個活潑單純的漂亮女孩子,有活力且有自己的想法。
而在伊姆加德最好的年紀裡,有一個男子悄然進入了她的生命,驚動了她整個歲月,這個男子就是季羨林。
當時的季羨林在德國留學,當時在德國留學的中學生,可以寄宿在德國的家庭裡。
那時,季羨林的朋友在伊姆加德家中寄宿。
一次機緣巧合下,季羨林和朋友一起去伊姆加德裡吃飯,一來二去,兩個人就聊了起來,且相談甚歡。
兩個人就這樣時常在一起聊天,一來二去也熟悉了彼此,伊姆加德發現,自己似乎對這位中國青年有著格外的好感,心也時而悸動,這難道是情竇初開的感覺嗎?
外國的女孩子不同於東方女子的含蓄克制,她們遇到喜歡的,就會很主動,不會將自己的情感掖起來。
於是伊姆加德盡她所能地想要接近,幫助季羨林,終於在畢業之際迎來了機會。
在那個時代,想要列印論文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季羨林有些發愁,不知道該去哪裡列印,而伊姆加德說她認識一家工廠,可以幫助季羨林列印。
而季羨林需要跟伊姆加德去這個留學的城市散散步,以作為回報。
季羨林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就答應了伊姆加德,兩個人在德國這所城市漫步,城市裡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他們二人的足跡。
雖然兩個人並沒有正式確立戀人關係,但卻基本做了大多戀人可以做的事情。
伊姆加德雖然沒有直接表白,但在他們朝夕相處的時光中,季羨林也感受到了她的愛慕之情。
使命在心,身不由己
季羨林不得不承認,他對伊姆加德有好感,可他不能拋掉過去的一切,和伊姆加德開始這段戀情。
且不說季羨林已經成婚,雖然這份婚姻完全聽從於父母之命,並不是自由戀愛,但既然已經結婚,就必須履行好一個丈夫的職責。
更重要的是,中國現在內憂外患,正是急需人才報效的時刻,季羨林為了一己之念不顧一切,這對家國來說,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於是,在論文一事解決之後,季羨林與伊姆加德促坦白了自己的情況。
他明白她的心意,只是中國此時離不開他,他也不能離開中國。
像伊姆加德這樣善良活潑的女孩,一定會有一個比他更好的人值得她來託付一生,而季羨林和她,也就只能走到這裡了……
分別之際,伊姆加德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顧自尊地哭著懇求季羨林能留下來。
面對伊姆加德痛徹心扉的挽留,季羨林還是忍痛割愛,執意要回國。
時機和時代都是錯誤的,他們的這份愛情也註定陰差陽錯,難以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
季羨林身負重任,使命在心,終究是身不由己。
而伊姆加德特別想跟季羨林遠走高飛,哪怕是跟他一起去中國,只是季羨林已經有了家室,這一切又都顯得不合時宜。
為了愛的人能更好,她只能選擇成全,既然季羨林心意已決,那便讓他去好了。責任在身,豈能只困於兒女之情?
只可惜,季羨林臨走之前都不會知道,他那份厚重的畢業論文,根本不是伊姆加德委託工廠去列印的,而是她靠著自己的雙手,一個字一個字,不辭勞苦地打出來的。
但為了愛的人,她什麼代價都可以付出,可這樣的愛情,終究是留下了無盡的惋惜和遺憾。
情深入骨,一生守候
季羨林隻身回國,在他求學的時光裡,他遇到了一個驚豔了歲月的女孩,只是這份美好只能珍藏於心,一時的狠心是為了更好的將來。
他知道伊姆加德會傷心,卻沒曾想到,她為了這份愛,苦苦地守候了一生,而那臺為季羨林打論文的打字機,也成為了她唯一的念想,也是她心中最美好的信仰。
而伊姆加德也一直留存於季羨林的心中,他回國後也肩負起了文人的使命,並寫下了一本回憶錄。
書中頻頻提及這個德國的女子,很多人都不禁好奇起來,這個能讓季老惦念不已的人,會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子?
現在又過得如何了呢?她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讓季羨林先生記了一生呢?
許多讀者都以為,時過境遷,這幾十年來兩人從未有過音信和聯繫,只怕那個異國女子並不記得這份情感,現在早已嫁作他人婦了。
可出乎意料的是,伊姆加德一輩子都沒有再嫁人,她心心念念的人都是季羨林,並願意為了他,毫無怨言地搭上自己的一輩子。這份執念,令無數人感慨不已,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伊姆加德早已對季羨林情深入骨,那個年代沒有發達的通訊設施,兩個人的分別很可能這一輩子都會再無見面之日。
但伊姆加德始終等候著季羨林,想等到他回來的那一天,這一等就是六十年,期間二人沒有任何聯繫,甚至連一封信都不曾有。
但伊姆加德卻無怨無悔,因為季羨林值得她這樣做。
哪怕是一生都無法得到,只是在平日裡念一下,伊姆加德都會覺得滿足不已,遇見季羨林,仿佛就是上天給她的饋贈,這份痴心的等候,是她心甘情願的。